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161809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1
《头皮针行新生儿腰椎穿刺80例应用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头皮针行新生儿腰椎穿刺80例应用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头皮针代替传统腰穿针行新生儿腰椎穿刺方法的效果。方法采用头皮针取代腰穿针对80例新生儿行腰椎穿刺。结果一次性成功率为94%。结论头皮针行新生儿腰椎穿刺的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头皮针;新生儿;腰椎穿刺腰椎穿刺术是儿科诊断神经系统疾病常用的技术操作手段。新生儿神经系统疾病发生率较高,但由于临床常用的腰穿针较粗,对新生儿损伤较重,故而家长及临床医生对此项检查有恐惧排斥心理,在新生儿期进行腰椎穿刺操作较少。近年来我科采用头皮针代替腰穿针对新生儿进行腰椎穿刺,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2、1.1一般资料在我科200707~200907住院的新生儿中,选取有神经系统体征并符合腰椎穿刺指征且征得家长同意的80例新生儿,应用头皮针进行腰椎穿刺术。年龄均在28d以内,男44例,女36例。最后诊断化脓性脑膜炎3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1例。80例病儿中共行98例次穿刺术。3 1.2穿刺方法对较小日龄新生儿直接进行穿刺,对较大日龄新生儿术前给予10%水合氯醛0.5ml/kg保留灌肠镇静,以减少过度运动。所有患儿均取侧卧位,屈髋屈膝以使脊柱后凸,摆体位过程中注意新生儿头颈位置,避免影响到正常呼吸。常规选取第4~5腰椎间隙作为穿刺点,局部常规消毒后铺无菌洞巾,选用5.5~7
3、号带硅胶管的头皮针(去除远端,留取1~2cm管端即可),左手固定穿刺点,右手拇、食指捏住针柄,使针头垂直于脊背平面刺入,待进入皮下后缓慢进针,当针头到达蛛网膜下腔时即可见脑脊液顺硅胶管流出,旋转针柄调整针尖斜面角度,使斜面向头侧以利于脑脊液流出。根据患儿营养状况及体重等不同,新生儿腰椎穿刺平均进针深度为1.05cm[1]。 1.3穿刺结果98例次的穿刺术中,一次性操作成功92次,成功率94%。失败6例次,总结失败原因有:病儿烦躁导致体位变化,穿刺针针孔堵塞,后经改变进针方向、换用头皮针,或调整至上一椎间隙穿刺后均获取成功。本组无血性脑脊液,穿刺过程均顺利,术中、术后无不良反应
4、。 2讨论 腰椎穿刺是儿科常用的诊疗技术,主要用于脑脊液检查、椎管内注射等操作。由于新生儿椎间隙狭小,皮下组织少,韧带及硬脊膜薄,蛛网膜下腔间隙窄,且椎管内血管丛丰富,血管壁薄弱,进针时层次感3没有儿童分明,故新生儿腰穿较易损伤[2]。使用传统穿刺针操作,不仅针体直径粗,损伤大,易出血,针体长、针柄重、进针浅,较不容易固定,且用穿刺针除了凭经验外,尚不易看到脑脊液流出,须频繁拔出针芯观察,比较麻烦,故而导致穿刺成功率较低。本组换用头皮针穿刺,不仅解决了上述难点,也表现出其独特优势:(1)操作安全:由于头皮针细长,进针痛觉轻微,术中可免于局麻,不必考虑麻药过敏。(2)易于观察
5、:头皮针进入椎管,脑脊液流出即可见到。(3)头皮针细小、锋利,对硬脊膜造成的创伤小,刺激性小,拔针后脑脊液外渗的可能性小,也易于为家长接受。(4)头皮针为一次性耗材,用后即销毁,避免了交叉感染。 综上所述,用头皮针代替腰穿针对新生儿进行腰椎穿刺,明显减少病儿痛苦及穿刺并发症,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即实用又安全,家长及临床医生都容易接受,适宜在儿科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1]张怀东,刘秀云.新生儿腰椎穿刺针头的改进及深度探讨[J].中华儿科杂志,1993,31(2):93. [2]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94.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