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酚丁胺与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并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多巴酚丁胺与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并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ID:15159432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1

上传者:U-3868
多巴酚丁胺与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并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_第1页
多巴酚丁胺与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并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_第2页
多巴酚丁胺与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并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_第3页
多巴酚丁胺与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并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_第4页
多巴酚丁胺与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并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_第5页
资源描述:

《多巴酚丁胺与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并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多巴酚丁胺与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并心力衰竭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多巴酚丁胺与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1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氧疗、抗感染、改善通气功能,应用利尿剂、洋地黄以及扩血管药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巴酚丁胺40mg及酚妥拉明10~2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内静滴,每日1次,共7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14%,对照组有效率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多巴酚丁胺与酚妥拉明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关键词]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肺心病;心力衰竭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是呼吸及心脏内科常见病,治疗较困难。2000年6月~2006年5月,笔者对70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多巴酚丁胺与酚妥拉明治疗,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5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40例病人均符合1983年全国肺心病会议制定诊断标准。确诊肺心病5~30年,均有不同程度肺淤血和(或)肺水肿症状(呼吸困难、紫绀、咳喘、肺部啰音),并有体循环淤血症状(少尿、水肿、颈静脉怒张、肝肿大伴有压痛)。将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男46例,女24例,年龄50~76岁。对照组70例,男42例,女28例,年龄44~78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氧疗、抗感染、改善通气功能,应用利尿剂、洋地黄以及扩血管药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巴酚丁胺(浙江瑞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40mg及酚妥拉明(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10~2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内静滴,每日1次,共7天为1个疗程。5 1.3疗效评定标准显效:呼吸困难、紫绀、水肿、颈静脉怒张消失,肺部干湿啰音消失或显著减少,心功能较原来改善2级;有效:上述各项部分减轻或有所好转,心功能较原来改善1级;无效:以上各项无好转,心功能较前无改善。2结果2.1治疗效果治疗组显效55例,占78.57%,有效13例,占18.58%,无效2例,占2.85%,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显效21例,占30.00%,有效29例,占41.43%,无效20例,占28.57%,总有效率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2药物不良反应治疗组中有2例出现心悸加重,恶心头昏,血压下降,滴速减慢后症状缓解。5 3讨论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和(或)肥厚,严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尤其在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肺动脉高压、心肌缺氧、继发红细胞、血容量增多,反复肺部及呼吸道感染,细菌对心肌的毒性作用,以及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均可诱发心力衰竭。故纠正心力衰竭要从控制感染、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脏功能着手。氧疗和改善通气使患者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和酸中毒逐步得到纠正,在注意电解质紊乱的情况下,适当应用利尿剂、较重心力衰竭可用小剂量洋地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多巴酚丁胺及酚妥拉明治疗。多巴酚丁胺是一种合成的异丙基肾上腺素衍生物,既可兴奋α受体,也可兴奋β受体,小剂量兴奋β5 受体,选择性扩张肺、心、肾血管,有强心、利尿及降低肺动脉压的作用。此外尚可提高气道平滑肌细胞环磷酸腺苷的浓度,稳定气管平滑肌细胞的膜电位,阻止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使支气管扩张,改善通气功能。酚妥拉明可直接扩张肺中小动脉,缓解肺动脉高压,减轻右心后负荷;解除气道平滑肌痉挛,改善通气;解除肾血管痉挛,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此外还有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二氧化碳总量,升高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的独特优点[1]。本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治疗,患者尿量增加、气喘胸闷减轻、肝肿大缩小、肺部湿啰音减少,收到满意效果。二药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既可降低心脏负荷,又有正性肌力作用,还能扩张气道,改善通气功能,保障重要脏器血流的灌注。具有安全可靠、疗程短、见效快的优点,值得临床应用。[参考文献]1林强.肺性脑病54例救治体会.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7(2):609-610.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