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咪达唑仑在小儿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中的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咪达唑仑在小儿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中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在小儿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辅助治疗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对28例行NCPAP辅助治疗的患儿应用咪达唑仑镇静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儿心率、呼吸、血压、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和动脉血气的变化,评估镇静效果。结果所有患儿在负荷量下都能很快达到镇静目的,Ramsay评分维持在2~4级,有效率为100%,维持剂量期间镇静效果保持平稳。用药后患儿的动脉血气分析、呼吸频率、心率、氧饱和度均有明显改善(P<0.01),对血压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咪达唑仑在小儿NCPAP辅助治疗中有很好的镇
2、静效果,可改善患儿的通气状况,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关键词】咪达唑仑;NCPAP;镇静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是一种在患儿存在自主呼吸时使用的辅助通气方式。因其简便易行,可避免气管插管,保护气道的完整,保持气道防御机制,逐渐地应用于许多疾病的呼吸支持治疗。虽然NCPAP相对无创、副作用小,但患儿因病痛等因素,容易表现出疼痛、焦虑、烦躁不安、抽搐等症状,往往需要接受良好的镇痛和镇静治疗,以减轻烦躁和疼痛所致的病理生理改变,有利于气体交换,改善全身状况,使治疗顺利进行。我们对28例NCPAP的患儿应用咪达唑仑,取得满意的镇静效果,现报告如下。7 资料与方法
3、 1.一般资料 2002年6月至2008年6月我科进行NCPAP需要镇静的患儿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6个月~5岁,原发病:毛细支气管炎12例、先天性喉软骨软化2例、喉炎2例、重症肺炎12例。 2.方法 (1)机械通气情况:入院后给予NCPAP辅助呼吸,由医院中心供氧室供给氧气及压缩空气,经熊牌750vs型呼吸机及其上的加温湿化罐湿化后通过连接管道,连接乳胶鼻塞管,并固定在鼻前庭内,鼻塞另一端经连接管道接水封瓶,并由管端伸入水下数厘米控制压力,整个管道保持密闭,在吸气相、呼气相管端均有气泡冒出,使患儿在吸气相、呼气相气道内均保持一定正压。NCPAP条件
4、视患儿原发病及病情轻重而定:PEEP3~6cmH2O,Flow6~10L/min,FiO221%~60%。(2)给药方法:咪达唑仑采用国产力月西针剂(徐州恩华药业公司生产)。首次用负荷量0.1~0.15mg/kg加生理盐水5~10ml稀释后静脉注射,作为镇静诱导;然后以0.05~0.15mg/(kg·7h)的剂量用静脉注射泵持续静脉泵入,根据治疗反应调整剂量。并在用药2h内使患儿达到Ramsay评分2~4级。待病情稳定后咪唑安定逐渐减量至停药。用药期间持续监测心率、呼吸、血压、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及动脉血气分析,并评价镇静效果。(3)镇静深度判定:采用Rams
5、ay评分[1]作为判定标准:1级:病人焦虑,躁动不安;2级:合作清醒安静;3级:仅对指令有反应;4级:入睡,轻叩眉间反应敏捷;5级:入睡,轻叩眉间反应迟钝;6级:深睡或浅麻醉状态。当Ramsay评分2~4级时随时调整剂量。停药指征:患儿安静,人机合拍,心血管系统稳定,咪唑安定可用至病情稳定,撤离呼吸机。3.统计学方法 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8例患儿在负荷量下都能很快达到镇静目的,Ramsay评分维持在2~4级,有效率为100%。维持剂量期间镇静效果保持平稳。持续用药时间1~5d,
6、平均(2.8±71.7)d,用药期间全部病例未发生呼吸、心血管及其他系统副作用。用药前后研究对象血压(收缩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撤药过程中未出现撤药综合征。患儿治疗前后2h的动脉血气分析、呼吸频率、心率、氧饱和度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各指标值较平稳。见表1。表1镇静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的变化(略) 讨论 NCPAP可以使萎陷的肺泡重新张开,增加肺泡氧弥散面积,改善通气/血流比值,提高氧饱和度,并有增加跨肺压力和气道直径,减少气道阻力,使自主呼吸变得有规律,节省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等作用[2]。相比气管插管行呼吸支持的患儿易操作、无创、
7、费用低廉,但仅适用于存在自主呼吸,且呼吸节律基本规整的患儿。在诊治中经常会遇到患儿因病痛及治疗而产生焦虑、恐惧现象,严重者可引起躁动、挣扎及呼吸对抗,影响一些治疗措施的正常进行,患儿可因体耗增加、呼吸效率变差而加重机体缺氧和气体交换,甚至导致肺气压伤、腹胀、鼻部损伤,较高的压力可引起静脉回流受阻,心搏出量下降,各脏器灌注压下降等并发症,并直接加重病情。为使患儿能平稳地渡过危险期,尽可能减少年幼患儿不合作而产生的并发症,有必要对这些患儿给予适当的镇静镇痛治疗。7咪唑安定注射剂是当前临床常用的具有水溶性的苯二氮卓类衍生物[3],可快速透过血脑屏障而起效快,无残余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