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26例临床分析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26例临床分析

ID:15146422

大小:3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1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26例临床分析_第1页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26例临床分析_第2页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26例临床分析_第3页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26例临床分析_第4页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26例临床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26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26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影像学改变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及影像学改变,对其进行分析。结果26例患者均有为体位性头痛,侧卧位腰穿脑脊液压力均<70mmH2O。其中7例为血性脑脊液(2例误穿),5例脑脊液蛋白定量增高。26例均行头部CT平扫,3例脑室、脑沟、脑池变小,其余均正常。9例行头部MRI检查,5例示硬脑膜增厚,3例硬脑膜窦扩张,1例硬脑膜下积液。结论认识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脑脊液和影像学改变,可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减少误诊。【关键词】低颅压综合

2、征;腰椎穿刺;影像学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是指脑脊液压力低于70mmH2O,原因不明的一组征候群[1]。主要表现为头痛,且坐、立位时头痛加重,卧位时头痛减轻或消失。可伴有恶心、呕吐、头晕、耳鸣及颈项强直等,易误诊为病毒性脑炎、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性头痛、眩晕征等。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避免误诊,现将我院自200506~200906收治的26例低颅压综合征就其临床特点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7  1.1一般资料男9例,女17例;年龄23~60岁,平均39岁,病程1~30d。病前劳累、精神紧张8例,上呼吸道感染6例,无明显诱因8例。误诊为病毒性脑炎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7例

3、;急性发病5例,亚急性起病8例,慢性起病3例。均除外腰椎穿刺术后,头外伤,脑室和脊髓腔过度引流,脱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过度换气等使脑脊液继发减少等原因。  1.2临床症状与体征本组患者均以头痛为首发症状,在坐位和直立位时头痛加重,平卧位或头低位头痛减轻或消失。表现为全头痛7例,枕部痛13例,并伴疼痛向颈背部放射3例,双颞部痛6例,顶枕痛2例。疼痛性质为胀痛及搏动疼痛,炸裂样痛。伴恶心呕吐7例,自主神经功能紊乱7例,颈项强直9例,焦虑3例。26例病人均无抽搐、意识不清、大小便障碍。全部病例符合SIH诊断标准:(1)体位性头痛;(2)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70mmH

4、2O;(3)压颈试验示椎管无阻塞。  1.3辅助检查  1.3.1腰椎穿刺:26例均行腰椎穿刺术,侧卧位腰穿测压均<0~0.69kPa(0~70mmH2O),其中5例脑脊液压力为0(用注射器可抽出脑脊液),压颈压腹均通畅;7例为血性脑脊液(2例误穿),其余均为无色透明。5例白细胞数>6×106/L,5例蛋白定量>0.45g/L,超过1.08g/L76例,最高达3.2g/L,糖、氯化物均正常18例,氯化物低5例。20例患者脑脊液正常。  1.3.2CT、MRI检查:26例患者头颅CT检查,3例脑室脑池变小,其余均正常。9例行头部MRI检查,硬膜下积液2例,硬膜窦扩张3例,硬脑膜

5、增厚5例。ECG无异常。12例行TCD无异常改变。全部眼底检查正常。  1.4治疗及预后26例患者均治疗采用综合治疗,平卧位或头低足高位;大量补液,鼓励饮水、进食,静脉主要用0.9%生理盐水;5例脑脊液初压为0,患者在腰穿后椎管内注射无菌生理盐水20~30ml,重症患者加用生理盐水20ml及地塞米松针10mg鞘内注射,同时应用血管扩张药物刺激脑脊液产生及应用神经营养药物;所有患者经上述治疗5~30d临床症状逐渐消失。8例6~8个月后随访无复发。  2讨论7  低颅压综合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由schalftenbranw于1938年首先报告,发病原因不

6、明[2],好发于中年女性。其发生机制可能与下丘脑功能异常,脉络丛血管舒缩功能紊乱,使脑脊液的产生减少或过度吸收;部分患者的硬脑膜部分缺失或结缔组织不连续可能会出现脑脊液膜漏出,致使丢失增加。本组26例,8例患者病前有劳累,精神紧张,6例有上呼吸道感染。男、女比例,发病年龄与文献报道相似。  体位性头痛是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坐位或立位时头痛加重,卧位时头痛减轻或消失。疼痛部位多位于额、枕部,双侧颞部,甚至全部头痛,可伴有恶心、呕吐、耳鸣、听力下降,头晕,颈部僵痛,视物不清晰等。神经系统检查可见颈强直,但凯尔尼格征阴性。导致体位性头痛及相伴症状的机制可能是脑脊液的减

7、少或丢失,使脑脊液的压力减小,失去了正常情况下脑脊液的保护性水垫作用,对外界的震动失去了缓冲,使坐位或立位时脑组织移动下移,压迫或牵拉颅底脑膜的痛觉纤维、三叉神经、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产生疼痛。脑干腹部受压,刺激前庭和耳蜗耳蜗神经出现恶心、呕吐、眩晕、耳鸣、听力减退;脑组织的移动还可牵拉神经根,引起颈强直,牵拉视神经,引起视力障碍。同时脑脊液的减少,使颅内静脉血管反应性扩张,腺苷受体活化可能也是产生头痛的原因。当患者治疗后脑组织移位改善,上述表现可缓解或消失。因此体位性头痛是原发性底颅压的特征性表现,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