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抗结核药物的肝功损害及干预防治观察

临床抗结核药物的肝功损害及干预防治观察

ID:15130094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1

临床抗结核药物的肝功损害及干预防治观察_第1页
临床抗结核药物的肝功损害及干预防治观察_第2页
临床抗结核药物的肝功损害及干预防治观察_第3页
临床抗结核药物的肝功损害及干预防治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临床抗结核药物的肝功损害及干预防治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临床抗结核药物的肝功损害及干预防治观察作者:仲光维孙百福王树宪【关键词】抗结核药物 肝功损害 干预防治  本文回顾分析了2002—2005年我院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加用保肝干预治疗前后出现肝功能异常的对比情况,旨在探讨抗结核同时保肝治疗的必要性及有效的途径。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文收集我院2002—2005年据WHO诊断标准确诊为肺结核的446例患者,其中初治348例,复治98例。44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单纯抗结核治疗组,共197例,其中男124例,女73例;年龄16~87岁,平均45.6岁;初治155例,复治42

2、例。B组为辅助治疗组,共249例,其中男196例,女53例;年龄14~85岁,平均42.4岁;初治193例,复治56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结核病类型、初复治等情况相似,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确诊的肺结核病人均在肝功正常时采用INH、RFT、EB(SM)、PZA等为基础的三联、四联或多联抗结核方案。A组单纯应用抗结核药物,仅于转氨酶AST、ALT均高于2倍正常高限时加用保肝治疗,肝功恢复正常后逐渐停保肝药;B组在抗结核治疗同时辅以联苯双酯、葡醛内酯、甘利欣等保肝治疗。肝功检查自入

3、院第一天晨起常规抽取空腹静脉血,用药3个月内每半月复查一次。4  2结果  2.1肝功异常统计数字显示约22.4%(100/446)患者肝功异常在抗结核治疗2个月内出现,此后逐渐减少。  2.2两组病例对照分析A组197例中出现ALT或AST升高者81例,发生率41.2%,升高幅度47~212U/L,其中23例明显肝功受损(转氨酶高于2倍正常高限伴胆红素升高),发生率11.3%,出现后加用甘利欣等保肝药后转氨酶逐渐恢复正常;B组249例中出现ALT或AST升高者25例,发生率10.2%,升高幅度52~106U/L,其中有6例肝功能明

4、显受损,发生率6.3%。两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χ2=5.132,P<0.01)。  2.3两组肝功能异常出现的时间亦有差别,但大都出现在抗结核治疗3个月内,详见表1。3个月后随访病例皆未出现新发肝功能异常。  表1两组患者出现肝功异常例数(n)及时间(略)  3讨论  随着全球范围结核疫情的反弹,结核病的正规、持续、有效治疗显得4尤为重要。在结核病的治疗过程中,主要以H、R、Z、S、E等为基础组成的联合化疗方案,是目前结核病患者治疗的有效途径,如患者序贯用药,无不良反应,坚持化疗结束,结核病的治愈率可达95%以上[1

5、]。但抗结核药物的副作用是经常发生的,在治疗过程中,尤其在基层医疗单位,其副作用常常被忽视,导致许多患者治疗途中出现肝功等明显异常而延误甚至终止治疗,从而出现复治、难治、耐药、迁延不愈等情况。在抗结核药物联合应用过程中,肝功能受损是最常发生的,极少数患者甚至可出现急性肝坏死[2]。其发生机制可归纳为:①干预肝细胞内代谢过程,导致肝内胆汁淤积、脂肪变、坏死等;②通过毒害肝细胞基本结构,破坏肝细胞,其活性代谢产物导致分子病变,通过免疫反应导致肝细胞坏死;③药物的相互作用,尤其是INH、RFT(P)合用后,前者在肝内经乙酰化,分解为异烟酸

6、与乙酰肼,乙酰肼与肝细胞内大分子结合可引起肝细胞坏死,当合用RFT(P)后,二者均系药酶诱导剂,通过诱发微粒体酶的作用增加乙酰肼产生而加重肝毒性[3,4]。有资料报道,抗结核药的肝损作用以汇管区小叶中央为著,因此处的谷胱甘肽含量最少[5]。抗结核同时辅以保肝治疗,主要是通过保护某些蛋白质及酶蛋白分子不被氧化,增加体内的谷胱甘肽合成,改变肝细胞超微结构,促进肝细胞再生,增强肝细胞的解毒能力和抵抗力等,来对抗抗结核药物的肝损作用[5]。  本文回顾分析了我院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加用保肝干预治疗前后出现肝功能异常的对比情况,两组统计学分析有显

7、著性差异,因而抗结核治疗同时辅以保肝干预治疗是一有效的途径。【参考文献】  [1] 谢惠安.现代结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4  [2] 谭水康.药物性肝病[J].中国防痨杂志,2002,24(3):152.  [3] 曲延文.抗结核药所致损害发生机制及防治[J].中国防痨杂志,2001,23(1):56.  [4] 陈新谦.新编药物学[M].第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  [5] 朴钧材.肝脏生物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6.  [6] 倪根珊.药物临床应用荟萃[M].北

8、京:八一出版社,1994:10.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