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113611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1
《uf-100尿沉渣分析仪与尿沉渣镜检的重要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UF-100尿沉渣分析仪与尿沉渣镜检的重要性【摘要】目的:分析UF-100尿沉渣分析仪与尿沉渣镜检联合运用对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型检测的重要性。方法:对1000例患者的尿液标本进行尿沉渣分析、干化学分析和显微镜镜检,并进行比较。结果:426例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异常者中48例属于正常,假阳性率为10.8%,尿液中细菌、结晶、黏液丝、酵母样菌等是影响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结论: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检测精确度。【关键词】UF-100尿沉渣分析仪;红细胞;白细胞;管型;显微镜随着现代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由于尿液分析
2、仪的检测法简便、快捷,检测项目多,重复性好,标本用量少,已成为临床上尿液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尿液成分的复杂性和仪器检测的局限性,用尿液分析仪分析存在一定数量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1]。本文对1000例尿液标本进行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对比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及试剂5 日本东亚sysmex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及配套试剂;uritest-500尿干化学仪及配套试剂条。 1.2标本来源 1000例我院近期门诊和住院患者的新鲜晨尿,收到标本2h内检测完毕。 1.3检测方法 每日检测前均用配套试剂条和室内质控液行质量控制试验,
3、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说明进行检测。患者用一次性洁净塑料杯留取晨尿后,取10mL于离心管,行尿液干化学分析,再行尿沉渣分析仪检测,最后以1500r/min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留沉渣0.2mL,轻摇离心管并混匀,行尿沉渣镜检,观察细胞成分和计算数量,并记录结果。 1.4参考范围 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正常值参考范围:红细胞0~25个/μL,白细胞0~25个/μL;显微镜镜检红细胞0~3个/Hp,白细胞0~5个/Hp,透明管型0~1个/LP,病理管型0个/LP,超出此范围视为阳性。 2结果51000例尿标本中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异常者426例,经沉渣镜
4、检有48例属于正常,其假阳性率为10.8%,48例假阳性标本中,其中报告结果提示红细胞异常者26例,占54.2%,白细胞异常者2例,占4.2%,病理管型异常者16例,占33.3%,其它(精子和杂质者)4例,占8.3%。 3讨论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应用流式细胞术和电阻抗分析的原理,使尿液中有形成分经荧光色素染色后,在鞘流液的作用下形成单列,快速通过氩激光检测区,仪器检测散射光、荧光和电阻抗的变化。仪器捕获荧光强度、前向荧光脉冲宽度(主要反映细胞染色质的强度)、前向散射光强度(主要反映细胞大小)、前向散射光脉冲宽度(主要反映细胞的长度)、电阻抗信号(
5、主要反映细胞的体积)后,综合识别、计算得到细胞的大小、长度、体积和染色质长度等资料,并作出定量报告[2]。用UF-10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中红细胞时,当尿中有大量的细菌、酵母样菌、精子、结晶存在时,由于这些物质的荧光参数和红细胞多有重叠,会对红细胞计数产生干扰,导致假阳性结果。尿沉渣分析仪可对尿中所有白细胞进行检测,但只能对尿中完整细胞有形成分进行检测,对破损的细胞不能检测,对影红细胞也会漏诊。尿沉渣分析仪根据前向散射光脉冲测定管型长度、荧光脉冲测定管型内含物、电阻抗脉冲测定管型外型,而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管型只能根据管型的内容物染色后产生的荧光强弱来区
6、分病理管型和透明管型,不能明确病理管型的分类;尿液中黏液丝大量存在并聚集,其电阻强度与透明管型一致而被误检;女性尿液中存在较多的上皮细胞时,部分上皮细胞粘连成一体,其分布宽度和散射脉冲宽度均增大,易误认为病理管型;尿液中存在较多的脓细胞时,成团的细胞在鞘流液中易形成串珠状排列,使前向散射光宽度和荧光脉冲宽度增大,而被仪器误认;相反脂肪管型内含有的脂肪荧光着色不良,产生荧光强度低,分布区域与透明管型相同,仪器可能将脂肪管型误认为透明管型,因此尿沉渣分析仪区分的透明管型并非完全是非病理管型。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时,尿液不须离心、标本用量少、检测细胞
7、多、检测速度快,易于质量控制和标准化,检测精确度较高。但是,尿沉渣自动分析仪目前尚不能鉴别异常细胞,尤其不能明确病理性管型的分类,因此,当尿沉渣分析仪提示结果出现异常时,应结合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共同分析,为临床提供快速、准确的尿液检查结果。【参考文献】5 [1]程颖,程燃.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影响因素的探讨[J].重庆医学,2006,35(4)346-347.349. [2]夏国华,束国防,朱启娟.UF-100尿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测尿液中管型的比较[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24(1)41-43.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