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108444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1
《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失败的原因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失败的原因探讨【摘要】产褥期是妇女产后康复、新生儿健康成长及母乳喂养是否成功的关键时期,产妇在生理上、心理上都有较大变化,科学的产后处理和保健有利于产妇更快、更好地恢复健康,提高产后生活质量.【关键词】产褥期;生理;心理;保健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称产褥期,一般为6周。在此期间,产妇心理、生理都处于脆弱阶段,需要很好地调适恢复,如产后保健服务欠缺,易发生产后并发症,影响正常康复,甚至危及母儿生命。产后康复对于母儿的健康和妇女产后生活
2、质量至关重要,如何促进产妇在产褥期康复,从而提高产妇生活质量并促进母乳喂养成功是产科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医学课题。医学课题。1产褥期生理变化1.1生殖系统的变化:①4子宫复旧:子宫体;足月产子宫重约1000克,产后子宫肌纤维的缩复使子宫体逐渐缩小.产后第一天宫底平脐,以后每日下降1~2cm,产后一周,在耻骨联合上可闩到宫底,重约500克,产后2周,子宫缩小入盆腔,产后6周恢复到未孕大小,重约50克.子宫内膜再生;胎盘,胎膜从蜕膜海绵层分离娩出后,遗留的蜕膜因白细胞侵润而分为两层,表层发生变性,坏死,
3、脱落,随恶露自阴道排出;深层即近肌层的子宫内膜基底层逐渐再生新的功能层,整个子宫的新生内膜缓慢修复,胎盘附着处的子宫内膜修复需至产后6周。若在此期间胎盘附着面修复欠佳,血栓脱落可引起晚期产后出血。②阴道:分娩后阴道壁松弛及肌张力低,阴道腔扩大,阴道黏膜及周围组织水肿,阴道黏膜皱襞因过度伸展而减少甚至消失。产褥期阴道壁肌张力逐渐恢复,阴道腔逐渐缩小,约产后3周黏膜皱襞派开始复现,但阴道于产褥期结束时尚不能完全恢复至未孕时的紧张度。③外因及盆底组织:分娩时会阴因受压产生充血、水肿或不同程度的裂伤,可数天内
4、消失或愈合。处女膜在分娩时撕裂仅留残痕,称处女膜痕。盆底肌肉及腈膜常因过度扩张而失去弹性,也可出现部分肌纤维断裂,严重时可导致产后阴道前后壁膨出或子宫脱垂。1.2乳房的变化:主要是泌乳,包括乳汁的产生及射乳。垂体生乳素是泌乳的基础,但乳汁分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浦乳时的吸允刺激不断排空乳房,也是维持乳汁分泌的一个重要条件。此外,乳汁分泌还与产妇营养、睡眠、情绪、健康状况密切相关。母乳是婴儿理想的天然食品。2产褥期心理变化在产褥期,各种生理、心理、经济和社会因素都较易影响产妇的心情,如由于分娩带来的疼痛与
5、不适使产妇感到恐惧;对抚养婴儿的责任感到紧张;对自己失去魅力的恐慌;以及居住条件、家庭经济负担、夫妻感情、亲属的支持和帮助、产后康复情况等的担忧、焦虑。3产褥期的处理及保健4产褥期母体各系统变化很大,虽属生理范畴,但子宫内有较大创面,乳腺分泌功能旺盛,容易发生感染和其它病理情况,产褥期保健的目的是防止产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产生,促进产后生理功能恢复。3.1环境:产妇居室要安静、整洁、空气新鲜、温度、湿度适宜,夏季保持室内温度为18℃~20℃、湿度为55%~60%冬季保持室内温度为20℃~22℃。每日开
6、窗通风,避免对流风直吹产妇,夏季要注意防暑。新鲜空气有助于消除疲劳、恢复健康。3.2个人卫生:产褥期应每天梳头刷牙,保持整洁及口腔卫生。产褥期早期,皮肤排泄功能旺盛,排出大量汗液,尤以睡眠和初醒时最明显,因此,产后衣着薄厚要适当,要勤用热水哦檫身或淋浴,可以洗发,但须注意保暖勿受凉,勤换衣裤及床单等。3.3营养:正常分娩后可进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以后可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进普食。饮食应以丰富的营养、充足的水分、足够的热量为原则。要多吃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尤其是含钙、磷、铁高的食物,如肉、鱼
7、、蛋、虾、豆腐、新鲜蔬菜、水果等。少量多餐,汤汁类可促进乳汁分泌,限制辛辣、刺激食品及酒类。乳母不可随意用药,需经医生准许方可使用。43.4产后检查:包括产后访视和产后健康检查两部分。产妇出院后,可由社区医疗保健人员在产褥妇出院后3日内,产后14日,产后28日分别做3次产后访视,了解产褥妇及新生儿健康状况。包括产褥妇饮食、睡眠、大小便;检查两乳房,了解哺乳情况;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观察会阴伤口、剖宫产腹部伤口等,若发现异常给于及时指导。产褥妇应于产后42日去医院做产后健康检查,包括全身检查及妇科检查。
8、母乳喂养的好处,产后母乳喂养,可刺激子宫收缩,加速恶露排出,有利于产妇恢复和新生儿健康,乳房的护理不可疏忽。产褥期乳房的体积和重量增加,应穿着合身舒。总之,建立产褥期保健新模式,科学地“坐月子”,才能保证产妇的身心健康,有效地提高产后妇女的生活质量。参考文献[1]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2]何仲.妇产科护理学科学出版社1999.2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