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ct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ID:15108004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1

ct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_第1页
ct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_第2页
ct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_第3页
ct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_第4页
ct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_第5页
资源描述:

《ct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CT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CT影像表现及CT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我院临床资料较为完整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25例,详细分析其CT表现。结果:本组25例共有48个肺段发现病变,其中肺结核常见部位占68.9%,少见部位31.1%。CT征象:大片状实变影(16.3%)、空洞影包括2例多发小空洞(14.2%)、磨玻璃征(11.5%)和树芽状支气管播散病灶(19.8%),伴有胸腔积液(13.6%)、纤维条索或钙化灶(即卫星病灶)以及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13.4%)。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由CT表现结合临床可做明确诊断。  [关键词]

2、糖尿病;肺结核;CT  1临床资料5  我院近1997年至2005年来临床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25例,男20例,女5例。发病年龄29岁~76岁,平均年龄49.6岁,其中Ⅰ型糖尿病6例,Ⅱ型19例,入院时测量血糖浓度范围109mol/L~359mol/L。全部病例作了胸片正侧位检查和常规胸部CT扫描(10mm层厚及间隔),局部病灶区作了1mm层厚HRCT扫描。本组患者中7例手术病理诊断,5例痰菌涂片和快速培养找到结核杆菌,另13例经临床症状(低热、盗汗、咳嗽等)、实验室检查(血沉快、PPD强阳性),以及抗结核治疗后症状好转和影像复查提示病变吸收缩小等综合性诊断。 

3、 2结果  2.1病灶分布本组25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中,共有48个肺段发现病变,其中在一般肺结核常见部位(68.8%),上叶尖后段20个(41.7%),下叶背段13个(27.1%);少见部位(31.2%),上叶前段5个(10.4%),右中叶4个(8.3%),左舌叶2个(4.2%),下叶基底段4个(8.3%)。本组15例(60.0%)呈多个肺段病变,11例(44.0%)表现为单个肺叶或肺段病变,其中8例发生在少见部位,右中叶3例,左舌叶和上叶前段各2例,下叶基底段1例,而发生在上叶尖后段仅3例。5  2.2病灶表现本组肺结核病变以大片状实变影为主者9例、空洞者7例、

4、肿块影者3例、结节影者6例和斑片影者4例、磨玻璃征5例和有树芽状支气管播散病灶6例,伴有胸腔积液4例、纤维条索或钙化灶(即卫星病灶))以及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5例。本组CT所见结节和肿块影的密度可不均匀,少数伴有钙化。  3讨论  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肺结核或使原有结核复发,尤其是老年人的发生率为非糖尿病者的3倍~5倍,近年来文献报道发病率达22%,所以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诊断越来越受到重视。一般肺结核较少发生的部位如下叶基底段、右中叶、左舌叶和上叶前段[1],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发病部位有所不同。在Morris等报告的一组病例中,糖尿病组中的下叶、右中叶或左舌叶肺结核

5、发病率分别占30.4%和17.4%,而非糖尿病对照组则分别为17.6%和13.7%,但在Ikezoe等报道中两组少见部5位的肺结核发病率(17%和18%)大致相同,因此他们并不认为这种部位发病率的差异有重要意义。我们的结果显示少见部位的肺结核占全部病变肺段的31.2%,上叶前段5个(10.4%),右中叶4个(8.3%),左舌叶2个(4.2%),下叶基底段4个(8.3%)。因此,我们比较认同Morris的观点,并且当在中老年人中发现非肺结核好发部位之结核时,一定要想到是否同时存在糖尿病,以便及时诊治。一般肺结核病例很少形成类似蜂窝状多发小空洞[2],本组CT所见7例

6、空洞影中,2例形成类似蜂窝状多发小空洞表现,我们分析可能是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一个较为特征性表现。Ikezoe报道中的8例(44%)糖尿病肺结核的实变区内出现这样的多发小空洞,多不为圆形,并且有小的突起伸向空洞内,在CT上显示空洞与周围细支气管相连,并解释这种空洞多起自支气管黏膜的结核性干酪样变,当干酪样物排出后形成管壁溃疡,溃疡较深时直接穿破入肺内,并被肺实质围绕,形成所谓支气管扩张性空洞,但实际上并非是支气管扩张而是一个空洞。糖尿病并发肺结核多为活动性病变,其渗出病灶易形成干酪性病变或坏死液化以及空洞形成并沿支气管播散,有时融合成大片病灶。因此,在影像表现上呈大

7、片融合灶和实变者可较一般肺结核多见。本组大片状实变影为主者9例、空洞者7例、磨玻璃征5例和有树芽状支气管播散病灶6例,其中树芽状支气管播散病灶在普通胸片上无法显示,所以,CT尤其HRCT在判断结核是否活动性和疗效观察较有优势。我们认为少见部位的肺结核病灶、蜂窝状多发小空洞的特点可作为CT影像诊断糖尿病合并肺结核重要的依据。5  参考文献:  [1]潘纪戎.成人胸部肺结核的CT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0,34:583587.  [2]宋文虎,肖成志,宋礼章.结核病学进展[M].第2版,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6566.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