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d-二聚体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ID:15107920

大小:2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1

d-二聚体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_第1页
d-二聚体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_第2页
d-二聚体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_第3页
d-二聚体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_第4页
d-二聚体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d-二聚体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D-二聚体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摘要】探讨血浆D-二聚体(D-dimer,D-D)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utecerebralinfarction,ACI)的梗死灶体积、病情轻重程度以及预后等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美国BACKEMAN-COULTER公司生产的ACL9000型血凝分析仪对住院的首次患ACI的患者100例以及5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D-D进行测定。结果脑梗死(cerebralinfarction,CI)组的血浆D-D水平为(1856±315)ng/ml,正常对照组的血浆D-D水平为(241±

2、104)ng/ml,经统计学分析二者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性(P<0.01)。CI组的血浆D-D水平与梗死灶体积、病情轻重程度等呈正相关,尤其以梗死灶体积更为明显;且血浆D-D水平、梗死灶体积、病情轻重程度三者之间经统计学分析呈非常显著正相关。结论ACI患者血浆D-D水平可作为判断梗死灶体积、病情轻重程度及预后的客观指标,且血浆D-D水平、梗死灶体积、病情轻重程度三者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关键词】D-二聚体急性脑梗死梗死灶体积病情轻重程度预后脑梗死(cerebral6infarction,CI)的诊断除通过

3、影像学检查外,还可以通过一些血液学检查来辅助诊断或提示血栓形成,血栓与止血检测具有重要的辅助价值,可反映脑血栓的部分病理生理变化,其高凝状态表明病变有活化的过程,在抗凝、溶栓等治疗中,用血栓与止血检查进行检测已成为常规[1]。本组资料对急性脑梗死(acutecerebralinfarction,ACI)患者血浆中的D-二聚体(D-dimer,D-D)进行测定,探讨其临床意义,为ACI的实验室诊断、治疗、梗死灶体积、病情轻重程度及预后判断提供一定的依据。D-D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ⅩⅢ(FⅩⅢa)交联

4、后再经纤维溶解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无论是脑血栓形成还是栓子脱落,凝血/纤溶系统的失衡在其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中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评价凝血/纤溶系统功能较为客观的指标D-D在判断血栓形成性疾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2]。本文对100例ACI患者及5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浆D-D水平进行测定,分析血浆D-D与ACI预后的相关性。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1.1病例选择6选择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神经科2007年1~12月住院首次发病的ACI患者100例,男70例,女30例,

5、年龄42~78岁,平均58.8岁。选择的所有患者均除外急性心肌梗死、凝血功能异常、急性感染性疾病及肝肾疾病等。诊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部CT或MRI所证实。病情程度根据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3]进行评分;脑梗死灶体积采用pullicino法进行计算,脑梗死灶体积(cm3)=长×宽×扫描阳性层厚/2。1.1.2正常对照组的选择均为吉林大学第二医院2007年10月在职及离退休职工正常健康体检者,共计50例,男30例,女20例

6、,年龄为50~75岁,平均65.2岁。1.2操作方法1.2.1标本采集全部研究对象均采取肘静脉血液2.0ml,置于枸橼酸钠抗凝的试管中严格控制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1∶9,及时离心(3000转/min,10min)分离血浆,在2h之内测定完毕。1.2.2D-D水平测定采用美国BACKEMAN-COULTER公司生产的ACL9000型血凝分析仪进行测定,试剂为美国BACKEMAN-COULTER公司提供的原装试剂。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SOP)进行操作。正常参考值为0~350ng/ml。1.3统计学方法所

7、有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并应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2结果所有结果分别见表1和表2。表16ACI组与正常对照组的血浆D-D水平比较表2血浆D-D水平、梗死灶体积、病情轻重程度3讨论从表1可以看出:ACI组的血浆D-D水平为(1856±315)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血浆D-D水平[(214±104)ng/ml],两组比较并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从表2可以看出:血浆D-D水平与梗死灶体积、病情轻重程度三者之间呈正相关,尤其是以梗死灶体积更为

8、显著,并且三者之间均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ACI组的血浆D-D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血浆D-D水平,两组比较并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且ACI组的血浆D-D水平与梗死灶体积及病情轻重程度三者之间呈正相关,尤其是以血浆D-D水平和梗死灶体积更为显著。梗死灶体积小者血浆D-D水平均有所降低,病情程度较轻,预后均较好;梗死灶体积大者血浆D-D水平均明显升高且持续时间较久,病情程度较重,预后就差。其原因可能是由于ACI后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