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100571
大小:2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1
《121例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21例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护理【摘要】目的总结重型乙型脑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经验。方法对121例乙型脑炎,特别是对重型乙型脑炎70例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临床治愈91例;自动出院5例;死亡25例,治愈率75%,病死率20%,比2000年前降低8.7%。结论全面的临床护理、认真细致的病情观察、及早发现病情变化、采取对症处理措施,是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关键词】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护理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encephalitisB)简称乙脑,是乙脑病毒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源主要是猪,蚊虫是其主要传播媒介。流行于夏秋季,多
2、发生于儿童。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呼吸衰竭、惊厥及脑膜刺激征为主要表现。病死率较高,重症病人可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一、临床资料组121例,其中男85例,女36例,年龄5~8岁例,8~19岁例,10~12岁3例,平均7.5岁,27例来自农村,3例来自城镇。所有病例经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体征,脑脊液生化常规检查及病原学检查确诊。治愈191例,治愈率为93.33%,死亡2例,病死率为6.66%。二、临床表现潜伏期4~21天,一般10~14天。由于感染病毒数量和毒力及病人免疫力强弱不同,乙脑病人的临床表现轻重程度有极大的差别。(一)初期6(二)极期病程第4~10天,病
3、人除全身毒血症状加重外,突出表现为脑实质损害的症状,主要表现有:1.高热2.意识障碍3.惊厥4.呼吸衰竭5.其他表现本病多有剧烈头痛、呕吐、血压升高、脉搏减慢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婴幼儿常有前囟隆起。查体有脑膜刺激征。重者可发展为脑疝。还可出现神经反射异常、瘫痪、失语、失听、精神失常等表现。在上述表现中,高热、惊厥、呼吸衰竭为危及病人生命的三种主要症状,且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三)恢复期极期过后,多数病人体温下降,神经精神症状日渐好转,一般于2周左右可完全恢复正常。部分昏迷病人恢复较慢,出现神志迟钝、痴呆、语言障碍、瘫痪、精神异常等症状,多在半年内恢复。(四
4、)后遗症期少数重症病人半年后如仍有神经精神症状,称为后遗症期。主要有意识障碍、痴呆、失语及肢体瘫痪等。常见的并发症有支气管肺炎,多发生于深昏迷病人。其他有肺不张、尿路感染、压疮、口腔炎、角膜炎等。三、护理评估61.评估病史注意流行地区和季节,了解有无头痛、嗜睡、精神萎靡等,有无高热、反复惊厥和呼吸衰竭等。2.评估症状、体征注意生命体征的评估,观察瞳孔和神志的变化,有无颅高压或脑疝,有无脑膜刺激征和病理征等。3.了解辅助检查观察周围血象和脑脊液检测结果。4.评估社会、心理因素乙脑病情重、预后差,应注意评估家长对疾病严重性的了解程度,有无焦虑或恐惧。注意评估家长对
5、疾病康复护理方法的掌握程度,有无知识缺乏。评估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照顾能力等。四、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与病毒血症及神经系统炎症有关。2.潜在并发症:(1)惊厥与脑水肿、高热、脑缺氧等有关。(2)呼吸衰竭与脑水肿、惊厥等有关。(3)意识障碍与脑实质损伤有关。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减少和消耗增多有关。4.有感染的可能与呕吐误吸、昏迷等有关。五、护理措施(一)高热的护理1.发热时绝对卧床休息。2.监测体温的变化,定时测量体温,一般每2小时测1次,使用肛表测温。63.降低室温,用空调器、电扇、地面洒水、放置冰块等措施将室温控制在28℃以下。4.物理降温可采用冰
6、帽、冰袋进行冷敷,酒精擦浴等措施,要求控制肛温在38℃为宜。对于体温在40℃以上而神志清楚的病人,可采用4℃左右的生理盐水灌肠。5.药物降温持续高热物理降温效果欠佳者,可酌情使用小剂量退热药配合物理降温。对于持续高热伴惊厥的病人可采用亚冬眠疗法。用药之前先补足血容量,用药过程中避免搬动病人,观察体温、脉搏、血压、呼吸,随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二)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1.惊厥的护理(1)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惊厥先兆,如两眼呆视、惊跳、口角抽动、肌张力增高。(2)准备好吸痰器和急救药品。惊厥时,呼吸道常有大量分泌物积聚,应注意吸痰保持呼吸道通
7、畅,给氧。(3)保持病房安静,治疗和护理操作要集中进行,动作要轻柔。加强安全护理,病床加床栏。用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或开口器置于病人上下牙之间,以防抽搐时咬伤舌头,必要时用舌钳拉出舌头,以防舌根后坠堵塞呼吸道。(4)遵医嘱正确使用止惊药物,如地西泮、水合氯醛等。此类药物能抑制呼吸,使用时应注意观察。(5)针对引起惊厥的原因进行治疗和护理,如因高热所致应迅速降温,脑水肿、颅内压增高者应遵医嘱使用脱水剂等。62.呼吸衰竭的护理(1)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节律、频率、深度,以及血压、脉搏、瞳孔的改变。(2)保持呼吸道通畅将病人头偏向一侧或取侧卧体位,采用吸痰、翻身、拍背等方
8、法助痰排出,痰粘稠者进行雾化吸入。(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