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牦牛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体系

玉树牦牛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体系

ID:15087376

大小:37.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1

上传者:xinshengwencai
玉树牦牛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体系_第1页
玉树牦牛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体系_第2页
玉树牦牛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体系_第3页
玉树牦牛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体系_第4页
玉树牦牛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体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玉树牦牛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体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玉树牦牛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宋仁德玉树藏族自治州畜牧兽医工作站在牦牛界常说“世界牦牛看中国,中国牦牛看青海,青海牦牛看玉树”,玉树牦牛是高原型牦牛中数量最大的类群,约有300万头玉树牦牛放牧饲养于气候条件严酷、草地生态条件脆弱的“三江源”地区,牦牛产业是我州最根本的支柱产业,玉树牦牛产业的发展程度将左右我州农牧民能否脱贫、能否同步进入小康。1基本概况1.1地理位置与社会经济玉树地处青海省南部,位于东经89°27′~97°39′,北纬31°45′~36°10′之间。辖玉树、称多、囊谦、杂多、治多、曲麻莱1市5县,共10镇,35乡,全区总面积土地总面积26.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7.2%。现有草场1.4千万ha,其中可利用草场1.13千万ha,草地类型以高寒草甸类和高寒干草原类组成,是构成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草场最精华的部分。饲养家畜以高原型牦牛为主,均为家庭饲养方式,终年混群放牧,无任何补饲条件。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年平均气温为0-4℃,日平均气温低于零度的天数长达120-180天。1.2青海牦牛:青海牦牛占牛总数的80.64%,一般分为高原型(72.28%),环湖型(20.47%),白牦牛,大通牦牛。 1.2.1青南高原型牦牛的生物学特性:玉树牦牛放牧于3400米以上高寒牧区,在牦牛分类学中属青南高原型牦牛,与其他类型牦牛比较,在形成过程中含有较多的野牦牛血,对高海拔、低气压、低温、缺氧的高原环境适应性强,能够充分利用低草与陡峻山坡牧草,“玉树牦牛”具有“体尺大、体重大、头大、角粗及玉树牦牛肉无膻味,口感好,野味十足,有嚼劲”等特点。1.2.2牦牛具有生长前快后慢,哺乳期增重快的特点。2岁以前可完成89%的生长。1.2.3玉树牦牛的生产性能低下,繁殖性能低下尤其明显,成年牦牛的繁殖率仅为40%左右。牦牛妊娠期为250-260天,理论上具备一年产一胎的繁殖潜力,但是,由于受产区气候恶劣、牧草产量低和牦牛营养总量不足、季节性营养不平衡等及牦牛繁殖控制技术落后等因素的影响是造成成年牦母牛产犊间隔长是导致母牦牛繁殖性能低下的主要原因。目前在三江源地区,母牦牛繁殖力仍停留在两年一胎甚至三年一胎的基础上,玉树牦牛出栏率仅10%左右。2牦牛产业化制约因素2.1藏传佛教影响深远,牧民惜售思想严重,由于玉树地区基本上属于全民信教区,藏传佛教的影响深远,牧民有放生习俗,加上一些别有用心的社会人士的恶意宣传,对该出栏的 牲畜不宰杀、不出栏,故饲养有大量只消耗草地资源而没有经济效益的“长寿畜”。再加上玉树地区大部盛产冬春夏草,牧民很大程度上依赖冬春夏草的收入,玉树牦牛的主要饲养方式仍然是落后的靠天放牧,牧民仍旧保持着“家里富不富,就看牦牛数”的陈旧观念,惜售思想严重,重数量、轻效益,既造成牲畜出栏率低、生产周期长,无法从根本上摆脱“夏壮、秋肥、冬瘦、春乏”的恶性循环,又对生态造成了巨大压力。2.2牲畜基数不实,导致政府决策失当家畜承包到户后,牧民为发展私有经济,大量发展家畜数量,对其数量难以准确掌握,再加上统计方法传统官僚,导致长期以来政府统计数字与实际家畜数量(免疫数)严重失调,通过2013年对6县557户牧户入户调查、2015年初牲畜基数调查和疫苗接种使用情况推算,我州牦牛实际饲养量应在320万头左右;2014年底对囊谦白扎乡、着晓乡,曲麻莱县叶格乡、曲麻河乡80户牧户调查与牲畜清点,母畜比例仅39.83%,子畜繁殖成活率为35.75%,成畜损亡率4.53%,出栏率仅为8.08%。均与统计数相去甚远,使政府部门无法做出科学的决策。2.3高寒草地利用不合理,严重超载滥牧。玉树州高寒草地局部地区超载率达60~120%,不适当的人类活动有增无减,再加上不可抗拒的全球气候变暖,致使高寒草场严重退化,特别是冬季草场和春秋过渡牧场,退化表现最为严重,脆弱的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已进入恶性循环。2.4草畜平衡失调,家畜营养严重不足,牦牛质量下降:2.4.1 饲草总量不足,既全年的饲草供应不能满足家畜的需要,由于草地超载,饲草总量不足近40%。2.4.2饲草供应季节不平衡,夏秋牧草繁茂,相对充足,冬春牧草数量严重不足,质量下降。放牧牦牛对牧草数量、质量的要求是长年相对均衡供应,而牧草数量、质量供应却具有很大的波动性,饲草供应季节不平衡;微量矿物营养物质严重缺乏。2.4.3畜群结构极不合理,母牦牛繁殖能力低,牛群生产效能低母畜比例低,是牦牛产业经济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长寿畜多、周转慢、效益低、大量的非生产牦牛使草畜矛盾进一步尖锐化,导致了草场与牦牛双方的退化。2.5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有限,产业链条不完善目前玉树州仅有较大的牦牛屠宰加工企业2个,经营规模小、产品单一,都是初级产品,产品的附加值不高,没有实现综合开发,带动和服务能力比较弱。加工企业联系较为松散,尚未形成规模优势和品牌效益,缺乏领军型企业的带动。2.6产业中介组织发展滞后,服务功能受到限制玉树州牦牛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迅速发展,但产业中介组织发育迟缓,制度不健全,组织运转形式不够规范,稳定性较差,严重影响了牦牛产业化经营的发展。2.7科技含量低,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玉树地区社会发育程度低,经济基础薄弱,劳动者整体素质差。牧民接受科学技术和新生事物、经营畜牧业的能力差,缺乏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商品经济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短缺,推广畜牧业先进适用实用技术的力度不够。基层农牧专业技术人员行政借用率高,许多基层服务站中只占事业单位编制而长年在行政部门上班;全州科技推广服务网络不健全,队伍不稳定,断层断线现象突出。受高寒缺氧、生活和工作环境异常艰苦的影响,不愿来和留不住的问题突出,畜牧科技服务队伍极不稳定。3.总体思路以推进牦牛产业化发展为主攻方向,以加大牦牛出栏力度为抓手,从推广牦牛品种改良、饲料营养调控、高效繁殖、兽医卫生保健、日常管理等方面,特别是从培育七个牦牛种畜场入手,加强牦牛养殖基地建设,引进牦牛加工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全力推进牦牛产业进程,逐步形成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产品品牌化的生产方式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4.政策背景与机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国内外市场对绿色无污染食品需求不断扩大,如何加快玉树牦牛产业化发展,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增加农牧民经济收入变成了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藏区发展的政策,玉树州也制定了强力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高原特色畜牧产业的重点任务,这些政策及项目的落实为加快玉树牦牛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特别是农业部《关于促进草食畜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发布,对玉树州草食畜牧业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5.玉树牦牛产业化发展的对策5.1加强统计管理和统战力量,提高领导干部的认识。如何治愈牦牛产业发展痼疾,就是要“对症下药,药到病除”,最主要的是要提高领导干部的认识问题,以家畜出栏率为考核指标,增强责任监管力度,对产业发展计划要层层落实考核,要切实加强对一些别有用心人士的监管,坚决斩断伸向牧民生活进步与生态保护的黑手,对发现的问题要用强硬的手段,发现一起,处理一起,扫清牧区产业发展牧民奔小康道路上的一切障碍。5.2加大出栏,是提高我州牦牛产业化发展能力的最根本途径。推广农牧互补措施,改变玉树牦牛粗放的饲养方式,在牧区进行牦牛的适度规模的专业化养殖,实行夏秋放牧,冬春补饲,推广30月龄出栏等新的生产方式,加快牦牛的出栏周转,缩短生产周期;开展种草养畜,短期育肥,推广牦牛的规模化养殖。5.3大力推进玉树牦牛品种改良,提高个体生产性能要把提高玉树牦牛产业化的基点放在质的提升,而不是量的扩张上,坚决遏制玉树牦牛品种的退化,保持和发展其优良特性。进一步完善曲麻莱县高原牦牛种畜场、玉树市国营牧场、治多县野血牦牛繁殖场、玉树州种畜场等4个种公畜基地建设,建设杂多、称多、囊谦三县种畜场,建立“牧户繁育饲养、定期交换、淘汰劣质种畜”的种公畜选育机制,加快玉树牦牛本品种选育。积极推进牦牛复壮技术,采用野牦牛冻精或含1/2 野血牦牛基因种牛,人工授精或本交改良复壮玉树牦牛,加快玉树牦牛改良步伐,不断提高玉树牦牛生产的质量和效益。5.4建立牦牛高效养殖技术体系和资源高效利用的饲草料生产体系,推进良种良法配套。州畜牧兽医工作站在积极探索“放牧+补饲”的饲养模式,通过围产期补饲、犊牛适时断奶、产后母牦牛诱导发情等成熟繁育技术的组装、集成与示范,形成了《营养舔砖对冷季放牧牦牛的补饲效果》、《玉树牦牛暖季补饲精料效果初探》、《冷季补饲精料对牦牛生长性能的影响》等试验结果,突破了日粮组合筛选、冷暖季补饲等关键技术限制,初步构建了牦牛“放牧+补饲”、“放牧+舔砖+补饲”生产技术体系。对缩短母牦牛产犊间隔,提高牦牛繁殖率,达到母牦牛“一年一胎”的繁育目标,注重犊牛培育与保育,改善犊牛健康状况,改善犊牛生长发育,提高出栏率,研发牦牛科学养殖技术,切实转变三江源地区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推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化、集约化草地畜牧业转变。提出我州要大力发展草产业,加强饲草料基地及贮藏设施建设,为保证牧区草畜平衡,缓解冷季草场压力,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圈滩种草、暖棚种草和培育半人工刈割草场,种植优良的牧草,提高饲草料作物产量。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加强冷季牦牛饲养暖棚建设,推广暖棚养殖可起到防冻、防寒、保膘的作用,提高玉树牦牛产业化发展的防灾减灾能力。5.5提升玉树牦牛产业化发展水平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创立的“ 犊牛补饲-错峰出栏-规模育肥-改善肉质-开发差异化牦牛肉产品-支撑企业盈利-企业利益还原牧民-降低草原环境压力”的牦牛产业技术模式,其可行性和有效性已由企业得到实证,是“技术+草原生态+经济效益+商业模式”的有机结合,也可谓“四合一共赢模式”,即,可使牧民减畜增收、降低草原压力、有利于恢复生态,又能提高草原的牦牛肉生产能力,同时又能提高企业进驻藏区的积极性和收益。以加工流通为核心,是加速玉树牦牛产业由粗放管理走向集约化经营的有效途径,是提升玉树牦牛产业地位的必由之路。5.5.1培育全产业链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和技术,完善和建立一批规模大、起点高的牦牛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进行牦牛肉的深度加工,研究与开发骨、血、皮、毛、绒、鞭等副产品,彻底改变以往粗而简单的经营现状,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把玉树牦牛产业做精做大。5.5.2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树立玉树牦牛品牌形象玉树牦牛肉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是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产品,符合世界食品新潮流。要积极引导各个企业共同研发产品、统一质量、统一标准,专业化生产加工,共同打造品牌。尽快进行玉树牦牛及产品地理标志认定及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认证,争创国家级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树立玉树牦牛产品形象,开拓国际国内市场,从而带动牦牛产业商品化生产。5.5.3加强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加快流通体系建设,提高市场化程度 以现有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为基础,进一步强化乡级畜牧兽医站职能,强化动物疫病监测、免疫、流病调查、实验室检测及家畜疫病控制能力,保障牦牛产业发展。采取多种措施和投入,在全州5县1市以县城为中心,至少建立一个牦牛交易市场和产品综合贸易市场,建立健全玉树牦牛及其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大力发展牦牛副产品如酥油、曲拉、牛绒毛等畜产品专业市场以及牧草种子、网围栏、兽药、饲料等生产资料市场,全方位服务于玉树牦牛产业化发展。5.5.4完善农牧民合作组织,提高生产者的组织化程度要引导和鼓励完善各类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以此将松散的牧户与加工企业、运销企业等相关利益链条紧密联系起来,提高经济效益和行业的竞争优势。5.5.5强化生产环节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安全要加强玉树牦牛产品从养殖到餐桌的全程监管,注重从源头上抓起,积极开展产地检疫,建立和推行养殖档案和标识制度,构建牦牛产品可追溯体系。加强屠宰加工环节监管,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严防出售病害肉、掺假肉、以次充好等损害玉树牦牛产品品牌的行为,确保玉树牦牛产品在市场上的安全和良好信誉。5.6强化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加强科技支撑人才队伍,加大农牧民培训力度。 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导力量,是国家对农牧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巩固、稳定和健全农牧业技术推广机构和队伍,是农牧业各项工作的基本依托,是更好地将农牧业新技术传授给农牧民,加快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效地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在农牧业技术推广和农牧业社会化服务多元化的格局中,农牧业技术推广部门承担的社会公益性职能是其他任何组织不可替代的。县乡农牧业技术推广部门在农牧业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开展技术咨询和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推动农牧业和农牧村经济发展等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今后应进一步强化畜牧兽医站、草原站等技术推广机构力量,应当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以确保基本公益性职能的正常发挥,要通过落实政策和制定优惠政策,加快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调整农业有毒有害保健津贴和畜牧兽医医疗卫生津贴的通知》(人发[2015]99号)等政策,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农牧业技术推广人员到农牧业第一线,切实把现有的技术骨干留在基层,把高素质技术人员吸引到我州。以青海省“人才小高地”为基础,加快培养牦牛产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开展技能服务型和生产经营型牧区实用人才培训。完善激励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大对基层技术推广骨干和新型经营主体饲养管理技术的培训力度,提升牧民科学养畜水平,强力推进我州牦牛产业的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