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988124
大小:79.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8-07-31
《吉藏的佛性论与心性说之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吉藏的佛性论与心性说之研究吉藏的佛性论与心性说之研究-------------------------------------------------------------------------------- 杨惠南 在中国佛教史上,隋·吉藏(549~623)被视为三论宗的 集大成者,而他自己也一再强调直承三论宗创始者──鸠摩 罗什的「关河旧宗」(1)。 然而,事实上,吉藏的思想不能限定在龙树、提婆之《 三论》(2)的范围。吉藏的晚年(五十岁左右以後),专研《 法华经》(3),也见到了世亲的《法华论》(4),因此受到了
2、 《法华经》中 ──────────── 1.关河,即关中,今陕西省长安,是後秦姚兴所统治的地方 ,也是鸠摩罗什受到姚兴礼遇而大量翻译佛经的地方。因 此,「关河旧宗」指的是罗什及其弟子,例如僧肇、僧 等人之佛学研究的成果。吉藏屡屡说到他的主张乃继承了 「关河旧宗」;例如,他的《法华论疏》卷上,曾说明他 注释《法华经》的三种原则,其中第一原则即「关河旧宗 」。他说:「余讲斯经,文疏三种:一、用关河 、朗旧 宗;二、依龙树、提婆通经大意;三、采此论(指世亲之 《法华论》)纲领以释《法华》。」(引见《大正藏》卷40
3、 ,页785,中。) 2.《三论》是指龙树(`Nagarjuna;150~250)所著之《中 论》(`Madhyamaka-karika`)、《十二门论》 (`Dvadasanikaya-sastra`),以及提婆(`Aryadeva`; 175~275)所著之《百论》(`Sata-sastra`)。它们都由鸠 摩罗什所译。 3.吉藏晚年作品──《法华疏略》卷上,本,曾说:「余少 弘《四论》,末专习一乘。」(引见《 续藏经》册43, 页1,c。)其中,《四论》即《三论》(详前注),外加龙 树所著之《大智度论》(`Mah
4、aprajnaparamitapadesa`)。 而「一乘」,则是《法华经》之中心思想(详注释5)。引 文中,吉藏既然自称「末专习一乘」,可见他晚年专研《 法华经》。 4.此论全名为《妙法莲华经忧波提舍》,乃後魏·菩提流支 与昙林所合译。吉藏《法华玄论》卷1说:「晚见《法花 论》,明佛性义有七文....。」(引见《大正藏》卷34, 页367,中。)可见此论是吉藏晚年才研读的佛典。 「一乘」(5)思想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吉藏所活动的隋 代,正是涅盘宗最为盛行的时代(6),因此,《涅盘经》中 的「佛性」、「常住」、「法身」
5、的思想,也必定会对吉藏 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而《法华经》的「一乘」,和《涅盘 经》里的「佛性」概念,在吉藏看来是完全相同的(7),因 此,吉藏在五十岁以後,与其说是三论宗师,不如说是《法 华经》师(8)或《涅盘经》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对 吉藏的思想,重新做一考察和评估,看看哪些是他采自《三 论》的思想?哪些则是源自《法华》、《涅盘》二经的启发 ?相信这一重新的考察和评估,多少有助於厘清三论宗的宗 派性格,也有助於说明为什麽吉藏之後就没有像样的三论宗 师? ──────────── 5.《法华经》阐扬唯有一佛乘,没有声闻、
6、缘觉、菩萨之三 乘;这是一般的说法。例如,卷1<方便品(第2)>即说:「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 (引见《大正藏》卷9,页8,上。) 6.蓝吉富《隋代佛教史述论》,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1974,第四章,曾利用统计分析法指出,隋代佛教最盛行 的宗派是涅盘宗,其次是摄论宗,第三为三论宗(或四论 宗),第四为地论宗,第五是律宗,第六是 昙宗。 7.吉藏时代的佛学界,似乎一致认为《法华经》不谈「佛性 」的道理,因为,经中虽然说到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 人皆可成佛,但这三乘都是学佛的「善人」,因
7、此当时佛 学界认为经中并没有说到「恶人」成佛。当时佛学界的这 一看法,曾被吉藏的《法华义疏》卷11记载下来:「旧云 :《法华经》但明善人有佛性,《涅盘经》始辨有心皆得 成佛。」(引见《大正藏》卷34,页616,中。)因此,在 当时佛学界的看法中,「一乘」与「佛性」(善、恶等人 人皆可成佛)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但是,吉藏却大力批判 这种说法,他说:「今明,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