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激趣的有效策略

浅论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激趣的有效策略

ID:14941126

大小:2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31

浅论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激趣的有效策略_第1页
浅论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激趣的有效策略_第2页
浅论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激趣的有效策略_第3页
浅论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激趣的有效策略_第4页
浅论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激趣的有效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激趣的有效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论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激趣的有效策略  摘要:新课改下,重点是转变学生的学习的意识与策略,如何激发兴趣是改革的基础,因此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非常重要。本文针对初中生的学习特点,提出设置悬念法、质疑问难法等有效策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教学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108-02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新的教学理念,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如“课程标准”指出:“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反对传统的过于强调接受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提倡主动参与、自主、合作、探究。”说明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的主动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学生认识的情感表现,是学生探索新知的心理基础,更是接受知识的源泉。对比生动有趣的化学与物理实验、与我们语言息息相关的语文、简单易懂的政治,只是与数字和图形打交道的数学显得特别枯燥无味。据不完全统计,

3、所谓的后进生,有90%以上是兴趣问题进而产生厌学情绪。有了兴趣的引导,学生对学习的活动才能更加灵活、更加高效[1]。由于我校是乡镇中学,很多学生来自农村,他们学习成绩一般,家长对他们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有不要太差,不惹事就可以了,因此,他们对于自己的学习没有准确的目标,学习缺乏动力,对学习不太积极和投入。而且这个时候,学生又处于人生的“断奶期”,人比较情绪化,敏感,容易冲动。所以,作为乡镇中学的教师,特别是数学这样比较枯燥的学科,必须重视在数学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启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寓学于乐,是诱发学生思维的源泉,

4、是提高教学实效的关键。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历,总结出以下几点课堂激趣方法。  一、设置悬念法  悬念,在古典小说中成为“关子”或“扣子”,即设置疑团,不做解答,以唤起读者“刨根问题”的欲望和急切期待的心理,诱导人们兴致勃勃地去猜想,激起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乃至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悬念的设置,在技巧上应是“引而不发”,令人深思,耐人寻味。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设置悬念,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习的激情。因为悬念能抓住人的注意力,使其积极探索事情的前因后果,知识的产生及其内涵,从而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比如在平方根的

5、教学中,我在黑板上写:■,■,■,■。先写出■的结果15,这个结果全班同学也可以很快算出来,但是当我问其他的数的算术平方根时,全班就哑了,我微微一笑,并且很快在黑板上写出其他结果,再叫一个学生用计算机验算我的答案,当他们看到答案居然一致时神情一样的惊讶,我微微一笑,然后展开后面的教学,发现这个教学环节进行得很顺畅。  当然,设置悬念要掌握分寸,不“悬”学生不思其解,就达不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太“悬”学生望而生畏,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二、架阶梯法  任何人都渴望成功,成功又将给人注入新的活力,给学生在学数学时心理求

6、知的厚动力。经过多年的学习,一个班的学生学习情况总会参差不齐。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学生创造出更多的表现的机会,充分利用“低、小、全、快”的方法,阶段型的开放学生的梯级思维。由浅显的问题入手,摸索学生心理底线,增加数学解析的条条通道,引导学生对习题作出正确的解答。其实大部分初中的数学知识点都可以由学生学过的或者相对容易的知识入手,设计起点低、坡度小的题目使学生在一些跨度不大的问题中逐步攀登。就好比想摘树上的苹果,不够高的话,借助阶梯可以达到摘苹果的高度,这就是常说的通过重新设计题目让学生“跳一跳,摘苹果

7、”,分层次地提出切合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他们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比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初期教学中,如果一下子给出3(x-5)+3=x要学生解答的话,就有难度了,不妨设计以下几个练习环节,再引入上式的解答,并且要学生总结解答的一般步骤:(1)解3x-15=0,(2)解3(x-5)=0,(3)解3(x-5)+3=x,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得出解决方程的一般步骤。  这样由浅入深,学生越学越有成就感,教学的效果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三、质疑问难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

8、疑。”现代科学家们认为:“问题”是引起人们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的“发动机”。学生积极的思维往往从“疑”开始,而好奇、质疑正好是学生的天性。但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与习惯并非是轻而易举就能形成的。是教师按“引疑-质疑-解疑”精心设计问题的程序,逐步地引导。  例如,在乘方的教学中,我先板书(-1)1=-1,(-1)2=1,(-1)3=-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