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例疗效观察.

针药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例疗效观察.

ID:14938537

大小:2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31

针药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例疗效观察._第1页
针药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例疗效观察._第2页
针药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例疗效观察._第3页
针药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例疗效观察._第4页
针药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例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针药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例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针药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30例疗效观察合山市中医院针推科周国勋546500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针灸中药论文摘要:目的:观察通过中医的“辨证论治”,运用中药内服与结合针灸穴位埋线与中药贴敷治疗慢支的临床疗效.本组病例,停用任何西药及其它治疗方法。以观察单纯运用中医的辨证施治及中医特色疗法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并观察中医辨证证型分布的规律,以便于总结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方法与疗效,更利于把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经验方法加以推广,造福更多患者。通过观察从2010-2012年期间30例慢性支气管炎门诊病例,根据辨证分析,分为痰湿蕴肺,寒痰阻肺,脾肾阳虚,痰热郁肺,肝火犯

2、肺,肺阴不足六型。在中医辨证论治运用中药汤剂内服治疗外,结合针灸,中药贴敷,以穴位埋线,艾灸等中医特色外治疗法进行治疗,结果治愈10例,好转15例,无效5例。有效率:83%。本组病例观察中发现,中医药与中医外治方法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有独到的疗效,属中医药及针灸治疗的优势病种。一直以来,我们在教科书上及中医的其它书籍上很少看到肺阳虚的证型,并且肺为娇脏,其喜润恶燥的特性一直在影响我们在临床上的辨证思路。在本组观察病例中,我们发现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证型,以阴证为多,如脾肾阳虚及阳虚饮停,寒痰阻肺,痰湿蕴肺,单纯的热证及阴虚证较少。很多火热证只是标,而阳虚为本。当然,观察

3、的病例例数尚少,有待进一步的观察与总结。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它的病因与大气污染,吸烟,细菌,病毒感染以及过敏因素,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及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有关。是针灸门诊常见病,多发病。慢性支气管炎可由急性支气管炎转化而来,也可因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疾病,使支气管分泌物引流不畅,血液循环供给不充分或气管周围组织纤维增生而形成。它是一种常见病,秋冬季节容易发病。多发生在中年以上,本病的发病率与年龄成正比。本病如治疗不及时可并发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可进一步引起呼吸衰竭和心

4、力衰竭。本病属于中医学的“咳嗽”、“痰饮”、“喘证”等范畴,多因痰湿蕴肺、痰热郁肺所致,或因病久伤及脾肾,肾不纳气,肺失肃降。本人通过从2010-2012年期间在门诊治疗观察的30例慢性支气管炎运用中医药及针灸,穴位埋线,中药穴位帖敷等中医特色外治综合治疗的疗效进行总结,发现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具有很大的优势。具有疗效可靠,副作用小,远期疗效理想等特点。临床资料:观察病例共30例,男20例,女10例。其中20-40岁10例,40岁以上的20例。证型病程1-2年病程2-4年病程4年以上总例数痰湿蕴肺2136寒痰阻肺1326脾肾阳虚3238痰热郁肺325肝火犯肺224肺

5、肾阴虚11诊断标准:(1)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3个月,连续2年或以上者。(2)每年发病不足3个月,而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如X线、肺功能测定等)者亦可诊断。(3)能排除其他心、肺疾病(如肺结核、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癌、心脏病等)者。治疗方法:(1)痰湿蕴肺  咳声重浊或咳逆喘满,痰黏腻,色白或多吐白沫痰,天冷受寒而加重,胸闷,脘痞,食少体倦,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滑。方药:二陈汤加三子养亲汤法半夏15桔红10茯苓30苏子12白芥子10莱菔子10款冬花10紫菀10桂枝15白术15远志10炙甘草6针灸:腹针的引气归元,内关,太渊,尺泽,足三里,丰隆,公孙,太溪。

6、(2)寒痰阻肺咳痰,气紧,痰稀白,或多涎水,量多易咯。夜间为甚。面色晦暗,畏寒。或伴心悸,心下有漉漉水声。大便溏烂。舌淡苔白滑,脉弦。方药:苓桂术甘汤。茯苓45桂枝30白术15款冬花10紫菀10细辛6法半夏15陈皮10苏子10白芥子10五味子10炙甘草6。针灸:引气归元,腹四关。肺俞,太渊,尺泽,经渠,内关,丰隆,太溪,足三里。气喘明显的,加定喘,天突。.内关,鱼际,尺泽,列缺,照海。(3)脾肾阳虚  咳嗽气喘、气短,动则更甚,或咳而气怯,痰多,食少,胸闷,怯寒肢冷,神疲,小腹拘急,小便不利,足部浮肿,舌苔白润或灰腻,舌体肿大,脉沉细。方药:真武汤加减制附子15(先煎

7、)干姜15茯苓30白术15款冬花10紫菀10细辛6白芍12姜半夏15桂枝15炙甘草6针灸取穴:引气归元,腹四关。太渊,内关,尺泽,太溪,丰隆,足三里。(4)痰热郁肺咳嗽息促,痰多,质黏稠或黄稠,咳吐不爽。胸胁胀满,咳时引痛,舌苔薄黄或腻,质偏红,脉滑数。方药:阴阳莲合剂。虎杖30侧柏叶15黄芩10浙贝母10桔梗12前胡10不出林15天竺黄10地龙10海浮石15甘草6.针灸:鱼际,内关,尺泽,列缺。引气归元,腹四关,足三里,丰隆,照海,天突,三阴交。(5)肝火犯肺:呛咳频作,或咳痰带血。咳则面红目赤,伴头痛,或咳则胸胁作痛。舌红苔黄燥,脉弦数。方药: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