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复视36例疗效观察

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复视36例疗效观察

ID:24718966

大小:66.2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复视36例疗效观察_第1页
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复视36例疗效观察_第2页
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复视36例疗效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复视36例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复视36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复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风后复视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6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针刺结合中药治疗,15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总有效率44.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1.2.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4]:急性起病;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③症状

2、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脑CT和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脑CT和MRI有责任梗死病灶;有复视症状。排除由外伤、颅内占位病变、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等所致的复视及急性脑梗死、急性脑出血等急危重症。1.2.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3]制定的中风诊断要点:临床表现为神志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语不达意,甚至不语,偏身麻木;或出现头痛,眩晕,瞳孔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步履不稳等;急性起病,渐进渐重,或骤然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可见眩晕,头痛,耳鸣,突然出现一过性言语不利或肢体麻木,视物昏花,1d内数次发作,

3、或几日内多次发作;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具备以上临床症状并伴有复视,结合起病形式、诱、先兆症状、年龄可明确诊断。1.3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脑血管病常规治疗方法以改善脑循环及脑代谢,予丹红注射液(济南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6866)20niL,乙酰谷酰胺注射液(浙江诚意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3664)0.5mg,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静脉输注,15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针刺及中药治疗。针刺取穴:睛明、太阳、风池、翳风、肝俞、肾俞、光明、承泣、外关。操作方法:风池与

4、翳风皆向眼球方向斜刺0.5寸,太阳向下斜刺0.5寸,肝俞斜刺0.5寸,肾俞直刺0.5寸,外关直刺0.5寸,光明直刺1寸,诸穴施平补平泻手法后留针30min。睛明沿眶缘直刺0.5寸,不施手法;承泣直刺0.5寸〜1寸,不施手法。每日治疗1次。中药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60g,当归、赤芍、桃仁、红花各10g,川芎12g,地龙6g。风痰痹阻者加半夏12g,白术、天麻、胆南星各10g;肝阳上亢者加黄岑、栀子、菊花各10g,牛膝12g。每日1剂。15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1.4疗效评定标准治愈:复视完全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好转:复视距离明显缩小,或有轻微

5、重影:无效:治疗前后复视症状无改善。3讨论本病属中医之“视一为二症”[5],由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脉络瘀阻,目失所养而致。针刺取风池、翳风、肝俞、肾俞可补髓养血、通利眼窍;睛明、承泣活血以振奋筋肉功能;太阳助诸穴活血明目;光明为治疗眼疾的要穴;外关乃八脉交会穴之一,联络阳维脉,诸穴合用以活血通络、明目开窍,改善眼部周围血液循环。中药补阳还五汤具有补益气血,活血通络之功,方中重用黄芪以补气,当归养血,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活血化痰通络,配半夏、白术健脾化湿,天麻平肝熄风,黄芩、梔子、菊花、胆南星清肝明目,加牛膝以增强活血通络之功,诸药合用以增强针

6、刺的疗效,亦可促进瘫痪肢体康复。本研究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采用面针疏通经络,针刺眼周穴位改善眼部周围血液循环,使气至病所,从而增强疗效。同时结合体针滋补肝肾、疏通局部经络,达到益气明目的治疗目的。本临床研究发现,针刺联合西药治疗中风后复视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