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920627
大小:2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31
《嫦娥奔月 配套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嫦娥奔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练习复述课文。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圈画和批注关键词句,领略课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的心地善良、机智勇敢、舍己为民的品质。4.积累描写人物品质的词语,能运用有关词语作恰当的人物评价。教学重点:感情朗读,充分感悟推荐阅读:《宿建德江》《出塞》《古朗月行》《枫桥夜泊》《江楼感旧》《女娲造人》《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盘古开天辟地》等神话故事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赏月吟诗,引入新课1.投影圆月图2.这是一幅圆月图。板书:月看着一轮
2、圆圆的月亮从水面升起,“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诗句就会冒出来。你们以前学过哪些描写月亮的诗?天各一方的友人见到她就是深深思念。胸怀苍生的志士见到她就是烈烈感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漂泊他乡的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寄托浓浓的乡愁。师:在月圆的中秋之夜,和自己的亲人相聚在一起,这是一个多么温馨而甜蜜的时刻啊。记得小时候,一到中秋的晚上,我常常倚在奶奶的怀里看月亮,听奶奶讲这样一个故事。3.故事《嫦娥奔月》4.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读准字音“嫦娥奔月”--4--------小学资源网投稿邮箱:
3、xj5u@163.com-----师:bēn和bèn有什么区别吗?查过字典吗? 生:bèn有目的,bēn无目的。 从“奔”字就体现了。嫦娥奔月中的“奔”应该是bèn,是嫦娥向着月亮去。 (“关注细节”!关注“感受语言”,从读音的细微差别中体会出不同语义)二、图文对照,感受景美1.出示“嫦娥奔月图”2.圆月——明亮皎洁 夜空——碧蓝碧蓝的,嫦娥——衣带飘飘3.课文中有一段话具体描写了嫦娥奔月的这幅画面4.读一读这段文字抽出来读我们感觉很美,现在请同学们将这段文字送回文章里去,把课文整体读一读三、探究交流,感
4、悟人美1.小组合作细细读课文,体会文中的人物,景物之美,人间真情之美,并在文章的后面写批注,最后再读课文读出感受。(体会:月美,景美、人物更美,画面诗情画意,充满遐想)(读有要求,让学生在读中想想、画画、写写,再读读,这种有指向性的读书活动,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2.交流反馈文中主要写了几个人物?请大家分别说说这些人物的特点。(一)关于嫦娥嫦娥奔月是因一个人而生,那个人就是——逄蒙。那是一个奸诈贪婪的小人。“奸诈”(虚伪骗人)体现在哪儿?“贪婪”呢?(“把仙药交出来!”)面对逄蒙
5、的威逼,嫦娥是怎么做的?读。说说“周旋”的具体表现。现在我们感觉这段文字美,又多了一个理由,那是——因为嫦娥的心美。--4--------小学资源网投稿邮箱:xj5u@163.com-----(二)关于后羿 (1)第二自然段告诉我们后羿的特点是力大无比。其中“拉满”、“嗖”、“一口气”都体现了后羿神勇。的这个特点。 (2)从“很多人拜他为师,跟他学习武艺。”我体会到后羿武艺高强。他也是一位称职的好师傅,无私地为大家奉献。(3)“可是,后羿不愿意离开嫦娥,就让她将仙药藏在百宝匣里。”看出他对妻子一往情深。这就是重
6、感情。对家人能够关心、爱护,这同样是一种美好的品质。(4)从第七自然段的“焦急”、“连声呼唤”、“不顾一切”也能体会出他对嫦娥的深情。这是一种离别,四目相视,却无缘再聚,有情人从此天上人间难相聚。虽不能相守在一起,但心已相印,天荒地老,这是多么感人的真情啊!板书:情美注意:学生在体验这些感受时,加强朗读训练。(这种读悟交流过程,实质上就是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活动过程。)3.复述神话故事因为这个(动人)的传说,因为有(美丽)的嫦娥,因为英雄后羿心头的泪,便有了一轮(多情)的月,因为这样的美好情感,也就产生一个美好的
7、节日,那就是——读最后一小节。 看动画练习复述故事。四、引疑探究,升华情感其实,《嫦娥奔月》有许多版本,古文献有关嫦娥的记载。出示: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李商隐写过一首诗《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讨论:你喜欢哪个故事?为什么?(纯洁的月亮,纯洁的嫦娥——美)--4--------小学资源网投稿邮箱:xj5u@163.com-----嫦娥奔月的故事以鲜明的态度和绚丽的色彩歌颂、赞美了娥娥,与古文献有关嫦娥的记载比较,可见人们对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
8、工,使嫦娥的形象与月同美。五、拓展阅读,积累知识1.神话积累 2.描写月亮句子积累 3.诗歌积累 板书设计 嫦娥奔月 后羿 逄蒙 (神勇多情) 仙药 (奸诈贪婪) 嫦娥(善良机智) --4--------小学资源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