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学与儒学“优势互补”对现代化人格塑造的意义

兵学与儒学“优势互补”对现代化人格塑造的意义

ID:14907906

大小:33.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30

兵学与儒学“优势互补”对现代化人格塑造的意义_第1页
兵学与儒学“优势互补”对现代化人格塑造的意义_第2页
兵学与儒学“优势互补”对现代化人格塑造的意义_第3页
兵学与儒学“优势互补”对现代化人格塑造的意义_第4页
兵学与儒学“优势互补”对现代化人格塑造的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兵学与儒学“优势互补”对现代化人格塑造的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兵学与儒学“优势互补”对现代化人格塑造的意义第23卷第5期Vo1.23,No.5滨州学院JournalofBinzhouUniversity2007年10月Oct.,2007【当代孙子兵法研究青年学者论坛】兵学与儒学"优势互补"对现代化人格塑造的意义孙远方(滨州学院孙子研究院,山东滨州256603)摘要:人的现代化是我国社会现代化之根本,而现代化人格的塑造必然打上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兵学与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分支,对当代现代化人格的影响各有优劣.着重从6个方面探讨兵学与儒学"优势互补"对塑造现代化人格的重要意义.关键词:兵学与儒学;优势互补;现代化人格

2、;意义中图分类号:E892;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18(2007)05—0164—04人格一词来源于拉丁文"面具".面具是根据戏台扮演角色所戴上的特殊脸目,它表现剧中人物的身份.从人格学角度讲,人格是指个人所特有的,经由社会化获得的,通过人的言行表现出来的精神方面的个性特质结构.而现代化人格塑造是指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现代意识的人格体系,这是中国人格发展的根本方向.人格的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方竹兰在"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上谈到,中国现代化之根本是精神和文化层面的人格现代化.所谓中国人的人格现代化,是指

3、中国人在传统体制向现代体制的转轨过程中,逐步将传统人格转变为现代人格,逐步达到现代化所需要的人的素质水平.很明显,方教授的言论内含着这样一层深刻含义:历史不能割裂,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现代化人格的塑造必须在继承传统人格的基础上进行.中国传统人格的形成是几千年来古文化在中国人身上的沉淀和凝结.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儒学的影响当然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尤其在董仲舒提出"尊儒术"以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理论逐渐走上了正统地位,儒家人格理论体系更加系统化,完善化,成为中国传统人格的代表.然而,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儒学思想并不能涵盖一切,其自身不可避免的缺陷也

4、影响到它对现代化人格塑造的贡献,借鉴墨家,道家,法家,兵家等各家思想,弥补儒家思想的不足,更能够充分体现传统文化在现代化人格形成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一,"仁"与"智"的统一从宏观的角度讲,崇仁是儒家文化的最明显特征,而尚智则是兵家文化的最大特色."仁"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孔子生当春秋乱世,以其思想家的远见卓识,创造性地提出了"仁者人也","仁者爱人"(《论语?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雍也》)等人本主义哲学命题,建立了一整套以道德之"仁"为本体,以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为终极关怀的"仁学"理论.孔子把"恭,宽,信,敏

5、,惠"视为"仁"的具体内容,孟子将其发展成"仁,义,礼,智,信","仁"居于首位.面对当今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盛行,有识之士疾呼世风日下之际,儒家崇仁的人格理论应该说是关乎人类命运的大智慧的表现.然而,儒家的仁学理论也明显存在着思维方法上的偏颇性,司马迁指责其"博而寡要,劳而少功"(《史记?太史公自序》),"迂远而阔于事情"(《史记?孟子苟卿列传》),在现代化的今天,一味推崇"仁"也难以在残收稿日期:2007—09—03作者简介:孙远方(1962),男,山东梁山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史和孙子学研究.第5期孙远方兵学与儒学"优势互补"对现代化人格塑造的意义16

6、5酷的社会激烈竞争中立足.兵家尚智是应对残酷战争现实的需要,战争是世界上最复杂最具有迷惑性的人类活动之一,战争的瞬息万变和重重迷雾要求战争指挥者必须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复杂的形势面前"动而不迷,举而不穷",从容应对一切,方能避免"覆军杀将"的灾难性后果一.所以孙子提出"上兵伐谋",在将帅五德(智,信,仁,勇,严)中将"智"放在第一位."攻人以谋不以力,用兵斗智不斗多",是中国古典兵学的一个基本特征.当然,现代人格塑造也不能忽视兵家尚智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将兵家用于你死我活的战场上的谋略,泛化为人际交往的通则,也是一种可怕的社会病变.实际上,儒家

7、也讲"智",兵家也讲"仁",不过是其所摆放的位置和重视的程度不同而已.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科学界定"仁"与"智"的界限,仁不能为脱离现实的"仁",智不能是逾越道德底线的"智",二者有机统一,是中国古人追求的理想人格.中国历史上真正称得上典范的是"仁智合一"的诸葛亮形象,他忠贞不贰,才智过人,仁民爱物却又器宇恢弘,成为中国古代文化中最为光彩照人的智慧化身,形象地展示了古代知识分子"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如果剔除其封建性的成分,"仁智合一"理应为现代化人格塑造的一种良好借鉴.二,"义"与"利"的统一重义轻利是儒家的基本价值取向,凡事必须看是否合理正当,不必计较功效

8、利益,这就奠定了儒家在义利关系上的基本态度.孔子"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