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3690883
大小:2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23
《儒学对素质教育的意义.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儒学对素质教育的意义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国的文明传统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理想追求,乃至中国的发展方向。因此,儒学这一在中国文明史上独领风骚数百年的传统文化,在当今的素质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的素质教育应该向何处去,应该构建怎样的格局,是时刻萦绕在每一个教育者脑际的沉重思考。 一、素质教育的本质 1.素质教育的提出。 世纪之交,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快科教兴国战略作出的重要决策。 2.什么是素质教育。
2、从其本质上说,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的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3.素质教育的特点。 素质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思想,又是一种教育模式。为了社会和人的需要而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功能观和价值追求,也是它与应试教育、功利主义教育以及其他教育模式的区别和对立所在。素质教育从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出发,着眼于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从而
3、为提高国民素质打好基础。因此,素质教育是国民基础教育。着眼于素质,着眼于发展,就是素质教育最本质的特征。 二、传统儒学与素质教育的联系 1.本质理念的联系。所谓“素质”,大致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个人先天具有的生理、心理特点;二是后天经过环境、教育获得的基本品质。这也就是儒学创始人孔子讲的“性”与“习”的问题。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意思是说,人的性情本是相近的,只因为习染不同,便渐渐地相差很远了。“性相近”强调的是每一个人都有相近的本质,因而都有达到理想人格的可能;“习相远”强调的是每一个人究竟能不能成就理想人格,最终取决于他后天的经验活动和受
4、教育的程度。由此可见,早在孔子时代,就已经对人的素质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与当今的素质教育可谓一脉相通。 2.基本要义的相通。 “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义,而这些似乎又都能在儒家教育传统中找到渊源。孔子曰:“有教无类。”马融曰:“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所谓“类”,即指按政治地位的贵、贱、尊、卑等进行分类。西周的学校为世袭的奴隶主贵族所垄断,奴隶主贵族不仅与平民、奴隶之间有严格的阶级界限,就是奴隶主阶级的内部也是等级森严,有着贵贱尊卑之分。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任何人我都可给他以教育,不分贵、贱、尊、卑
5、等界限,使教育及于平民。这实质上是要求扩大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的来源,把学校由“官府”移到“民间”2,这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可见,所谓的孔孟精神,就是仁爱兼爱,有教无类,面向全体,为了一切孩子,人人有得。 3.教与学的阐述。 教学过程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又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这两方面辩证统一的互动过程,是教与学辩证统一的过程。从教师方面说,教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教即是学。教与学是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从学生方面说,学生从教师的教中获得知识,但仍需要自己的努力,才能有所提高,不限于师云亦云。教因学而得益,学因教而日进。《学记》
6、还明确地指出了“教”与“学”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教与学是不断深入、不断发展的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教学相长”不只意味着“教”与“学”两方面的关系,还意味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的相互促进的关系。特别是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应提倡“教学相长”的精神。 三、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发展素质教育 儒家思想虽然产生于两千五百年前,但是直到今天,它仍然是充满活力的。儒学教育及其价值系统,精深而博大,凝聚着一种强力磁场,散发着诱人的魅力。对当代人来说,应该用当代人的眼光来挖掘儒家思想,挖掘它和当代社会接轨的部分,为我们所用,来改变我们今天的教育,促进社会的进步
7、。 所以,我们今天深入挖掘儒学传统教育中有价值的观念和成功的经验,这对于当前加强和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