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无症状疾病的辨证施治

论无症状疾病的辨证施治

ID:14868112

大小:25.82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30

论无症状疾病的辨证施治_第1页
论无症状疾病的辨证施治_第2页
论无症状疾病的辨证施治_第3页
论无症状疾病的辨证施治_第4页
论无症状疾病的辨证施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无症状疾病的辨证施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无症状疾病的辨证施治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年第9期第5卷临床基础作者:李秀玉单位:海军总医院中医科,北京100037无症状疾病是指化验检查有异常发现而病人无明显自觉症状的一类疾病。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及诊疗手段的日臻完善,无症状疾病在中医临床业已成为一种客观存在,且呈逐渐增多趋势。在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及对健康日益关注的今天,探讨无症状疾病的辨证施治规律,以提高该类疾病的辨治效果,无疑成为当前中医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拟就此作一讨论。1问题的提出无症状疾病在今天绝大多数是由各种健康查

2、体发现的。尽管此类疾病在一定阶段内缺乏症状,但诊断一旦确立,其客观现实性也就不容置疑,其中有些疾病甚至还相当严重,预后也颇为凶险。中医对此类疾病早有认识,如早在公元前一世纪左右,司马迁就曾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由望诊而知齐桓公有病在身,并言明病之深浅及不药的后果,齐桓公因无自觉症状而不以为然,且再三拒绝治疗,结果不治而死。此为中医有关无症状疾病诊治的较早记载。中医不但可以通过望诊,而且可以通过闻诊,尤其通过切诊以知疾病,中医古籍中有关切诊知病的例子可谓不胜枚举。但是,在传统中医的临床实践

3、中,绝大多数是病人有所病即有某种或某几种症状而就诊,医生以症状为中心,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明疾病的寒热虚实、气血表里、在脏在腑,分别不同情况予以相应的治疗,而上述扁鹊诊治无症状疾病的例子,毕竟属于个别情况而已。我们可以想见,在科技相对落后、无健康查体制度可言的古代,一个患有某种疾病而无任何症状的病人,是极少可能主动就诊的。因此,尽管在症状缺乏的情况下,中医能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望、切诊等以知疾病,但却较少有实践的机会。换言之,中医在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就无症状疾病而言,无论是在理论探讨方面还是在临床

4、经验积累方面,都是相对欠缺的。况且,从客观上讲,尽管中医通过望、切诊对无症状疾病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在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水平上,中医运用四诊与现代医学通过化验检查之间是有一定差距的。因此,应该说,无症状疾病虽然古已有之,但实为当今医学发展水平下中医所遇到的、有待解决的新问题。2辨治思路与方法就一般疾病(有症状疾病)而言,中医辨治过程是将四诊所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辨别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邪正关系,并予以相应治疗的过程。无症状疾病以症状缺乏而有别于一般疾病,其特殊性就在于望、闻、问、切四诊之中

5、,以症状为中心进行的问诊受到限制。在此情况下,结合中医本身的特点,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该类疾病进行辨治:第一,发挥中医整体辨证的优势,着眼于局部病变所引起的整体病理反映,充分利用阴阳五行学说及中医所特有的望、切诊等手段,来观察、分析病情。第二,将化验检查结果作为四诊的补充和延伸,结合中、西医理论,对其进行微观辨证,以拓宽思路。如影像学手段可作为中医望诊之补充,某些化验指标(如血流变等)可用于辨证之参考等,以使先进的医疗技术为我所用。第三,结合病程及现代医学有关疾病发展规律的认识等进行辨治。总之

6、,既要遵循中医理论体系及辨证论治的特点,用中医四诊方法全面搜集病史资料,宏观上以脏腑辨证和八纲辨证为主,对疾病作出相应的中医定位定性诊断,又要结合现代医学的化验检查指标,从微观上对疾病的发展规律进行深层次的剖析,以期在缺乏症状、四诊资料有所欠缺的情况下,仍能准确地对病人进行辨证施治。以下从六个方面进行讨论:>??dr

7、2.1中医诊病强调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四诊各有其独特的作用,不能相互取代。无症状疾病的问诊无疑受到限制,因为中医问诊亦是以主诉为核心、围绕主诉而进行的。在此情况下,要着力于望、切

8、(主要是脉诊)二诊,更好地发挥中医察色、按脉、辨舌的优势,以补问诊之不足。“望而知之谓之神”,望诊的重点为神、色、形、态,其中又以神、色为主,因“色者气之华”,“血气者人之神”。通过对病人神、色、形、态的细致观察,获得对病人的初步印象,为进一步诊察提供线索。辨舌为望诊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是辨证施治不可缺少的客观依据。五脏六腑都直接或间接地通过经脉、经筋与舌相连,其中又以心及脾胃与舌的关系最为密切,因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脏腑的精气上荣于舌,脏腑的病变亦必然反映于舌。故《临证验舌法》曰:“凡内外杂证

9、,亦无一不呈其形。著其色于舌。”舌诊中,舌质主要反映正气的虚实,而舌苔主要反映邪气的盛衰。正所谓“辨舌质,可决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辨舌指南》)。脉诊是中医诊断学之精华,“脉者血之府”,脉象能客观反映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气血运行、渗灌及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情况。故《内经》曰:“微妙在脉,不可不察。”总之,通过色、脉及舌诊这些中医独具特色的诊法,在症状缺乏的情况下,仍可测知内脏的坚脆、阴阳的消长,了解邪正的盛衰和病情的轻重,分辨病位的深浅、病性的寒热等等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