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867328
大小:21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30
《把“机会”还给学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把“机会”还给学生——实践课堂教学高效化的体会【摘要】:课堂的高效性怎样才能体现出来?学生的学习热情怎样才能被激发出来?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怎样才能表现出来?也许我们的学生缺乏的是“机会”,缺乏一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的“机会”,而在课堂上这样的“机会”往往被老师所霸占,我们只有把这引起“机会”还给学生,就好比给课堂教学加入了催化剂,才能使课堂的反应更加剧烈,才能使学生的大脑在汲取和消化知识的反应中更加敏捷快速。【关键词】:高效机会兴趣课堂教学引题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
2、念在不断地涌现:先学后教,30+10,减负增效……认真地研究了这些教学理念之后,针对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有必要去片面地追求这种浮于表面的形式吗?其实,认真思考上面种种被大力提倡的教学理念,老师们最终要达到的目的一定是——高效课堂。那么怎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我对高效课堂的理解是:它是倾注师生情感的课堂,能激起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它是体现师生互动的课堂,学生有积极主动参与的机会;它是延伸到课外的开放性课堂,学生会把课堂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依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课堂效率的高低取决于课堂上学生能不能
3、把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那么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新课程标准》已经明确地提出:教学过程中要改变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因此,高效的课堂一定要先从学生的自主能动做起,只要充分挖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的效率必然事半功倍。那么,如何实现课堂的高效性?如何唤起学生的积极主动学习的热情呢?或许学生缺乏的是“机会”,只要老师在课堂上努力地创造出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动手,乐于交流的“机会”,就好
4、比给课堂教学加入了催化剂,才能使课堂的反应更加剧烈,才能使学生的大脑在汲取和消化知识的反应中更加敏捷快速。正文一、说说“机会”被老师霸占的课堂教学在平时的是常教学中,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老师一天到晚教的比蚂蚁还在努力,教的身心疲疲;学生学的索然无味,被逼无奈,学的相当痛苦。教师想不通:我已经做到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教材上的内容都已经讲了,重点难点都讲的很透了,可是学生为什么还是不会,是什么原因呢?学生想不通:我上课尽量认真听,及时完成作业,但上课时注意力有时总不能集中;学生想不通:我在课堂上很想听懂,
5、但老师只顾自已讲,有些较难的问题我老是来不及思考,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我很是苦恼;学生想不通:学习成绩不错,但学习兴趣不高,因为老师把学生实验改为演示实验,时常用多媒体来代替演示实验或就用嘴巴来做实验,所以上课没有什么劲头,为了能考个好成绩而学;上面的这些事实,老师想不通、学生也想不通,只要上面事实的在课堂教学中有存在,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二、解决这些“想不通”的药方是把“机会”还给学生“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学习,使不想学的学生得到唤醒,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
6、到激励,使学有所得的学生得到鼓舞。”那么,在科学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催化剂有哪些呢?(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开启学生的思维——这是把“机会”还给学生的首要条件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思维在宽松自由的环境里才能比较活跃,同时人的创新性思维活动才能被充分地激发出来。颤抖的手写不出好字,恐惧的心理提不出好问题。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给学生营造宽松、融洽、愉快、和谐、自由、坦然的教学氛围。教学中要尊重学生,要学会接受学生的不同观点和见解;要学会接受学生开展自由的讨论和面红耳赤的争辩,在课堂不搞一言堂。现在的
7、学生平时接触的事物比较多,视野开阔,思维很活跃,同时勇于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见解,答问中往往会提出一些老师意想不到的问题——“怪问”,对于这些“怪问”老师往往是视而不见,但是,这些“怪问”中往往闪烁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包含着勇于追求真理的激情,教师一定要倍加爱护,妥善地处理好这些“怪问”。如在上有关“物态变化”一节时,学生在课堂上提出“冰箱的后面为什么会有水流出来?”老师针对这个问题设置了适当的情景进行引导,可以反问学生平时在保存蔬菜水果为什么要用保鲜袋装起来?学生通过讨论很快就知道这是为了使蔬菜水果
8、不失去水分,这样也就解决了冰箱的后面为什么会有水流出来。学生有了充分思考的时间,也有了参与讨论的机会,学生学的快乐易懂,老师教的轻松自在。(二)设计出好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这是把“机会”还给学生的必要条件常言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即学习和思维总是从疑问开始的。要使思维的含金量高,提出好的问题是关键,好问题的背后往往蕴藏着高质量的思维。当然一个好问题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而设计的关键在于问题设计的定位是否合理、科学。好问题要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对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