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演变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演变

ID:14852505

大小:26.36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30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演变_第1页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演变_第2页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演变_第3页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演变_第4页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演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演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演变 从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国有企业产权改革问题以来,国有企业沿着“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思路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2003年3月成立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同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我国企业产权制度建设的具体内容和目标,强调“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包括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等种类财产权,建立归属清晰、责权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

2、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至2008年8月,半数以上的国有重点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革,一批国有企业改制后在境内外上市,国有中小企业改革改制面超过90%,中央企业下属子企业大部分实施了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一些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进行了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探索。宝钢集团、神华集团等19家中央企业按照《公司法》开展了建立规范董事会试点,17家企业的外部董事达到或超过董事会成员的半数,3家企业进行了外部董事担任董事长的探索…。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取得了重大的成果。然而,并不是如某些实践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所认为的那样,有了国资委,国有资产所有者不缺

3、位了,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就大功告成,剩下的只是局部的利益调整。从世界生产力社会化发展的趋势来看,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仅仅是开了一个头,一系列的隐性产权必将逐步浮出水面,只有深刻认识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演变的内在规律,才能更好地建立与当代社会主义生产力性质相适应的产权制度。根据我国国有企业社会化生产发展的规律,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及相关的产权管理组织主要存在5个方面的演变趋势: 一、从单一资本产权向联合产权演变的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有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成就主要集中在国有资产资本化运营层面,全面实行国有资产的资本化界定,这种资本化界定包括国有资产内部之间的界定

4、以及企业中存在的国有资本与非公有制资本的界定。这是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至关重要的一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不断融入世界生产力体系中,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将不断突破单一的资本要素所有者产权体系,向包括资本要素在内的所有生产要素所有者产权的联合产权演变。所谓联合产权,就是指要素所有者联合体与劳动者联合体有机结合的综合产权制度体系。生产要素所有者联合体包括劳动力要素所有者、资本要素所有者、知识要素所有者、技术要素所有者、管理要素所有者等。要素所有者联合产权是指对企业资产的权益,全体要素所有者凭借其所有权参与企业剩余产品的分配。要素所有者联合体的管理机构是董事会,其代表是

5、由全体股东选举产生。劳动者联合产权是指劳动者集体对企业资产的权益,劳动者联合起来集体占有、支配、管理企业生产要素,并同时参与企业剩余产品的分配。劳动者的管理机构是自组织性质的企业劳动管理委员会,其代表由全体劳动者民主选举产生。联合产权理论系刘桂斌教授于1989年首次提出,曾一度被称之为“中国自己的产权理论”。联合产权是一种实体产权与虚拟产权相结合的产权制度安排,它适应了世界生产力知识化、信息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成熟的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认为,国资委成立5年来,国有资本管理与监督主要

6、取得了3方面的成绩:第一,国有资产监管的体制得以建立,中央、省、市三级的国有资产监管机构都已建立。同时,一系列的相关法规、规章都已出台。第二,找到了在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国有企业的路子。第三,国有经济进一步壮大,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在增大。其实,不仅如此,2003年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成立,是我国运用现代产权理论将国有资产转变成国有资本运营体系及其模式最终确立起来的标志,从制度上将国有资产资本化、产权化,从而使国有企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别是和国际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自然接轨。同时,国有企业监管体制的改革从组织结构上解决国有资产管理相对独立运营的问题,即解决了曾经一度被

7、人们称之为所有者缺位的问题。实际上,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和代表从来不曾缺位,缺的是相对独立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由此,国有资产从观念、制度、机构和实际的具体操作层面等一切环节上形成了一个整体格局,从事实上突破了计划经济形态对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制约,使社会主义生产力摆脱了封闭发展的模式,顺利地融入到世界生产力的大体系之中。这一切的核心取决于一个根本的转变,即国有资产从计划经济状态下的资产经营转变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本经营,全面确立了国有资产资本化经营的基础。20世纪50年代三大改造之前我国的社会经济主要是泛资本经营,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之后至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