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现代化:五四时期改造国民性的真义

人的现代化:五四时期改造国民性的真义

ID:14850225

大小:33.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30

人的现代化:五四时期改造国民性的真义_第1页
人的现代化:五四时期改造国民性的真义_第2页
人的现代化:五四时期改造国民性的真义_第3页
人的现代化:五四时期改造国民性的真义_第4页
人的现代化:五四时期改造国民性的真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的现代化:五四时期改造国民性的真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的现代化:五四时期改造国民性的真义2007年第10期总第169期兰州学刊LanzhouxuekanNo.102007Genera1.No.169?现代化与民族精神研究?人的现代化:五四时期改造国民性的真义孙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875)[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是重视人和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的结果.当前,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为了进一步解放人和开发人.五四时期思想家们通过国民性改造的途径,试图重塑现代新国民,培养兼顾社会责任的个人,对我国当今人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关键词]人的现代

2、化;国民性;个人主义[中图分类号]B82—0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492(2007)10—0063—03作者简介:孙杰,男,山西灵丘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五四时期的国民性改造,即实现人的现代化,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以陈独秀,鲁迅,胡适等为代表的五四思想家们,对于国民"劣根性"的成因,对于国民性改造的内容,方式等重要问题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方案.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型时期,在人的改造再次显得极为重要的迫切的今天,对五四时期国民性改

3、造思潮进行研究无疑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试从国民性改造的原因,国民"劣根性"的特点,改造国民性的目标及其现实意义方面,对五四时期国民性改造思潮加以研究,以期有助于当今人的现代化建设.五四时期提出国民性改造的直接原因是,维护和发展共和政体的必需.辛亥革命后,建立了民主主义者梦寐以求的共和政体——中华民国.然而,民国以来,国内复辟丑剧频发,中华民国非但没有走上富强之路,甚至连"民国"的招牌都有难保之势.在当时,共和被看作是最良之政治,自然无须反省.因而,人们就从国民乃共和主体的前提出发,借助形式逻辑,作逆向推理,得出弊端在国民的结论."

4、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欧美社会国家的文明制度,连影儿也没有,所以口一张,手一伸,不知不觉都带君主专制臭味",…'所以才会有袁世凯称帝的闹剧,国民才会"在共和时代,受专制之苦".即使袁世凯失败后,其所利用的倾向君主专制的旧思想,"依然如故"."中国固有的精神文明,其实并未为共和两字所埋没,只有满人已经退席,和先前稍不同".2J(因此,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和,最重要的是人的思想和价值观的转变,"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涮干净不可".¨J(也就是说,必须先培养许多适于过共和生活之国

5、民,才能真正造就共和之国.五四时期提出国民性改造的间接原因,一是以个性解放为代表的西方启蒙思潮的影响和推动.西方近代先进的文化思想的涌入,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的个性解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撑点.当时尼采的"重估一切价值",易卜生的个人主义,伯格森的直觉说,弗洛伊德的潜意识说等,从不同的角度激发中国的知识分子获得新的思想支撑点,从传统文化的沉重束缚中解脱出来.其中易卜生的个人主义和尼采的"重估一切价值",对当时知识分子个性解放影响最大.二是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逐步深入的结果.中国近代史,"从根本上说,是一场最广义的文化冲突","是扩张的,进行国际贸易

6、和战争的西方同坚持农业经济和官僚政治的中国文明之19的文化对抗".J("为了实现中国的近代化,挽救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艰难的文化探索:从器物层面的洋务运动,到制度层面的维新运动,以及后来的辛亥革命.洋务运动给予了我们西方的"器物",维新运动特别是辛亥革命给予了我们先进制度,但同样我们也经历了甲午战争的炮火,菜市口的血腥,袁世凯的窃国.是什么让我们一次次在希望中开始又在失望中结束呢?也许,答案已在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一书中给出:"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没有执行和运用

7、这些现代制度的人,他们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在完善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在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人手中变成废纸一堆."J(这些不争的事实促使先进的中国人对于先前的改革方案进行深刻的反思.1922年梁启超在回顾新文化运动的起因时,这样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然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J(如'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一文中,依据对西方各国现代化历史和现代化进程的经验总结和全面反思,指

8、出现代化的本质在于人的启蒙,人的解放,"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明确提出了"立人"的主张.正是基于这一认识,从1915年《青年杂志》创办开始,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