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812308
大小:2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30
《徐健国:一个人的艺术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徐健国:一个人的艺术史 2013年10月,中国国家博物馆,美籍华裔艺术家徐健国个人展览如期举行。展览由美国驻华大使馆主办,展出艺术家从艺50年来的60多幅作品,包括中国画与西洋画,最早作品作于上世纪60年代。 从国家博物馆南1展厅入口进去,艺术家的作品以时间为轴,向两侧延展,左侧是清一色中国画,右侧是油画。最后,中国画与油画展示结束,中西两种画法归源到同一幅作品《大同图》。这是艺术家专门为本次展览创作的主题作品,以架上绘画、装置与多媒体这三种方式呈现。这组作品的主题是2500年之后,代表东方智慧的老子与西方文明发韧者柏拉图,在此相遇…… 如此高规格与高水准的个展,在艺术界引起了很大反
2、响。《艺术与财富》记者在展览结束后,采访了徐健国先生。 他从海上来 看他的作品,一条线索清晰可见:从东方走向西方,又从西方走向东方,最后已然超越了东西方文化的界限。 徐健国50年从未间断对艺术的探索,如果对一种艺术流派产生兴趣,必定亲历考察与研究。看他的作品,追求的是艺术内部的裂变与革新,有个人对现存艺术秩序的挑战,更有中西画派之间的碰撞、融合。 北京建国门外一间咖啡厅,记者早到了一刻钟,离约定时间还差两分钟,记者接个电话。回来时,徐先生已坐在位子上,他双手自然交握,搭在桌边。那神情中正、端凝,像是颜真卿笔下的一个字!多年的海外生活反而使他看起来更中国。 我对严格守时的人总是更多
3、一份敬重。没有早5分钟,也没有晚5分钟,在我们约定的下午3点准时出现。在接下来的访谈中我发现,徐先生这种严谨守时的作风是从小就培养起来的。 50年前,上海画家叶之浩收10岁的徐健国为徒。第一堂课约在正午12点,那天徐健国提早5分钟到。敲叶老师的窗户,无人答应,只好坐在院子里等待。 “你早到5分钟,就从我的生命当中拿掉5分钟;你晚到5分钟,还是从我的生命中拿掉5分钟——以后要准时。”这就是师傅不开门的原因。 徐健国投身艺术是从私塾开始的,师傅开稿子,徒弟临摹,从简到繁,从小到大。从一点一线到山山水水。直到有一天,叶之浩对他说,我没有什么东西教给你了,我们做朋友吧。 多年后,徐健国出国
4、,看到一些老派绅士,他就想起师傅当年的样子。 “文革”开始后,徐健国曾去崇明长征农场插队5年,1973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毕业后,在上海歌剧院担任了8年布景师。1984年获得奖学金,赴美求学,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出国的画家。 从根本上说,徐健国对于抽象艺术的理解,是从中国文化开始的。 他自小浸淫在传统中国文化里,后来入读上海戏剧学院,接受的是西方的美术教育。真正独立创作后,受到西方艺术思潮的冲击,启发了他对中国水墨画“抽象化”的探索。 当抽象绘画在中国还被禁止的时候,徐健国冲破艺术常规,成为国内第一位创作抽象艺术的艺术家。这段时间,艺术家以西方的艺术手法,为中国传统水墨与
5、宣纸为材料,创作出一批大幅抽象作品。 他是那最初的代表作,正是在来自西方的艺术审美关照下,深化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在发展中国传统水墨时,明显感到来自于外部世界的营养不够了,就有了一个强烈的愿望——要出国”。从这个意义上说,出国是为了更加理解中国。 在美国发现中国 中西融合不是空头理论,它是一个个个案的集合,是具体到材料与手法的实践。 初到美国,徐健国在艺术语言风格的摸索中,经历了想象不到的冲撞与对抗。不单单是文化上,就连生活都不能理解。美国人怎么能够吃生菜,煮都不煮一下,不是牛马吗?而现在,他最喜欢吃生的芽菜,能直接用手,就不用筷子,把思维切换到美国文化,这是很自然的。
6、 同时,纽约所特有的都市活力,给予徐健国体认母文化的机会。艺术家从中获取灵感,创作出不同艺术风格的作品,他创作了大量城市风景。到美国不久,艺术家即找到手法:在上了丙烯和油画颜料的画布上,覆上宣纸水墨,成了艺术家的标志手法。 对西方有了一定了解后,徐健国开始反思东西方艺术传统之间的不同。 西方讲究的是实证,他们的艺术标志是图示。中国考究的还是气韵,线条与笔墨是中国画的精髓。他说:“中国文人注重挖掘人的精神,寻找内心的慧根,艺术追求宁静、优雅、超脱;而西方艺术的传统是对自然的诠释或证明,是重现”。徐健国开始从中西文化的源头,从精神和哲学的层面,论证实践中西文化的不同。 身处两种文化的交叉
7、口,他做了很多分分合合的研究,有时纯中国,有时纯西方,有时分不清是中是西。有关艺术的理论实践,也在中西的相互论证中不断深入,他对艺术语言的驾驭力也像长了翅膀,向着他所想象的高度飞升。 徐健国的艺术样式逐渐多元,线条、色块、变形、抽象,汲取一切可用元素,糅合到自己的作品中。他探求艺术内部的规律,遵循内心所追求的方向,将这些统一纳入自己的笔下。他的作品与他的人一样,也是不急不缓,兼具灵气与厚度。 1984年来到美国纽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