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803951
大小:6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30
《唐诗宋词选读课时复习学案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案课题《春江花月夜》计划1课时计划上课日期教学目标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3、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并背诵诗歌。 教学重难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领会诗中景与情的关系,了解诗歌常见题型。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教师导入)(1′) 自古以来,月亮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是个永恒的主题,其中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历程。 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就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
2、交的张若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吧。 二、作家作品(1′)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人,唐代诗人。曾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为世人所倾倒,荣膺“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等赞誉。被闻一多先生誉为“关键点拨加工润色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三、整体感知(10′)1、播放配乐朗诵课件,进入诗歌意境。2、评点提示:在那样一个美好的夜晚,诗人伫立江边,欣赏无边的美景。随
3、着时间的推移,诗人的内心波澜起伏,一会儿思索月亮的形成、人类的起源等高深的哲学问题,一会儿又联想到游子和思妇相思相爱的情形。可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3、提问:想一想,你觉得如何划分层次更符合诗人的思路。(学生讨论,自主回答)(一)(1-16)由春、江、花、月、夜美景的描绘,引发出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二)(17-36)抒写思妇游子的两地相望相思之情。讲解:整首诗的思路可以用我们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来概括,即触景生情。下面我们分别从“景”和“情”两方面来研究这首诗。四、分节赏析诗歌(30′)(一)景:春江花月夜的美景(10′)1、教师范读2、提问:对于写景的
4、诗歌,要围绕“意象及意境、手法、情感”三要素来鉴赏,并用具体的文字表达出来。前八句通过对哪些意象的描写,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学生讨论,自主回答,通过比较,得出最佳答案。)明确:意象:江,花,月(春、夜是背景)浩瀚澄澈的江,绚烂耀眼的花,明亮空灵的月。意境:幽美邈远 清幽静谧情感:美好,兴奋,快乐。手法:景中含情提问:此时月的状态如何?明确:初升。板书:月升3、美读(自读,小组派代表读,2-3名)教师评价。4、齐读。5、背诵前八句。(齐背和个背结合)教师检查背诵。(二)理:哲理思考(10′)1、过渡:“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是对前面
5、景色的总结,江天无尘,明月孤寂。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起到了过渡作用。(教师引导)2、齐读3、提问:面对良辰美景,引发了作者的遐想,作者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原文回答,齐答)明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讲解:这种对于宇宙生成、人类本源的探索,古已有之,且都不得其解,成为人类恒久探讨的哲学命题。诗人自然也没有找到答案,于是又转入对人类在宇宙间生存状态的思考:宇宙永恒,明月常在;而生命呢,就个体而言何其短暂!这种思想,在历代文人的诗中也是屡见不鲜的,同学们回忆一下有哪些诗句是体现这一思想的?(
6、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点拨、补充)如: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关汉卿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李清照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王勃讲解:“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这时,诗人又感受到虽然个人生命短暂,但人类的存在是代代相延的。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7、。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所以作者刚才忧伤的情绪有所缓和,我们可以称之为“哀而不伤”,因此语调要趋于平缓。4、学生自荐朗读。教师评价。
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