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786872
大小:29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30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生态系统稳定性抽签号:【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生物学》第8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中的第3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主要内容包括: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教材提供的素材有:观察自制瓶活动、分析凯巴森林被破坏的原因、生态系统自我调节曲线图、小资料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分析生态瓶的制作及分析凯巴森林被破坏的原因的活动,描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通过分析生态瓶、凯巴森林、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理解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3、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图文资料及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尝试解读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曲线图,培养获取处理信息和获得新知识的能力。3、模仿课本中的实例解析某些自然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尊重生态系统的自身规律。2、认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保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维持稳定性的原因。教学难点:通过资料分析概括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含义。【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情景创设法等【教学准备】学生自制生态瓶、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激趣导入(4分钟)1、学生展示自制的生态瓶,互相观察、交流。2
3、、提出疑问:为什么有的生态瓶中的生物存活时间较长,有的生态瓶中的生物很快就死亡?学生回答: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3、引出课题:第3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0分钟)1、阅读“1906年前的凯巴森林”2、小组合作学习:根据你所获得的信息,提出与“生态系统”有关的问题,小组讨论并解决问题。3、筛选问题,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价,对发言的同学进行表扬。(1)此生态系统中有哪些生物?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地位如何?(2)写出凯巴森林中存在的食物链和食物网。(3)1906年以前的凯巴森林是什么状态?4、解释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具体内容。5、学生归纳“生态系统稳
4、定性”的概念(全班齐读)(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15分钟)1、学生再次阅读“1906年前的凯巴森林”。独立思考:(1)1906年的凯巴森林为什么能维持相对稳定平衡的状态?(2)生态系统是怎样维持其稳定性的?2、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价3、以“草原生态系统”为例,解读“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曲线图。(1)阅读有关草原生态系统维持稳定性的内容,分析写出其中存在的食物链。(2)出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曲线图思考:①图中哪种生物数量最早达到第一个高峰?你对此怎么理解?②哪种生物数量最后达到高峰?能不能改变它们的先后顺序?说明你的理由。③你从图中还能看出什么规律?这种规律对生态系
5、统有什么作用?(3)小组讨论交流后回答,师生共同评价。4、师生共同归纳: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的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及其概念。5、学生举例子,说明各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老师出示图片。三、知识拓展、深化迁移(5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没有强弱之分?怎样的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更强?2、出示几组生态系统图片,学生观察比较,哪个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更强?3、归纳小结: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网越复杂,调节能力越强;生物种类越少,食物链、网越简单,调节能力越弱四、归纳总结、巩固知识(10分钟)1、谈谈通过此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何感悟?2、出示板书,归
6、纳知识:生态系统稳定性概念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自我调节能力。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网越复杂,调节能力越强;生物种类越少,食物链、网越简单,调节能力越弱3、挑战自我(练习)(1).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把草籽吃掉,用网把试验区罩上,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没有加网罩的草地反而长的较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植被破坏B环境污染C食物链被破坏D缺水干旱(2).生态系统能够保持稳定的原因主要是()A相对稳定的物质循环B缺少干旱C自动调节能力D食物链破坏(3)图23-4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鼠与狐的数量变化曲线图,有关的食物链为草→鼠→狐①狐的变化曲线应
7、是图中的。②由于狐的毛皮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如果为了获取皮毛而大量猎狐,则产生的严重后果是,草场的减少,可能出现。③从图中可以看出、和数量的动态变化维持着这个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五、预习指导(1分鈡)阅读书本85页小资料“远渡重洋的屎壳郎”,了解物种引入,小组合作学习“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相关内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