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成为数学活动的主人.doc

让幼儿成为数学活动的主人.doc

ID:14780615

大小:2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30

让幼儿成为数学活动的主人.doc_第1页
让幼儿成为数学活动的主人.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让幼儿成为数学活动的主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让幼儿成为数学活动的主人  摘要: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创设情境,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实践应用等主体活动去亲近数学、体验数学、“再创造”数学和应用数学,真正成为数学活动的主人。  关键词:创设情境;数学活动  Abstract:Theteachershouldestablishthesituationpositivelyintheteaching,letsthebabythroughbegintooperate,independentmainbodiesandsoonexploration,practiceapplicationtomoveisinti

2、matewithmathematics,experiencemathematics,“tocreatemathematicsandtheappliedmathematicsagain”,becomesmathematicsactivitytrulymaster.  Keywords:establishmentsituation;mathematicsmoves    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创设情境,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实践应用等主体活动去亲近数学、体验数学、“再创造”数学和应用数学,真正成为数学活动的主人。那么做为教师的我们应如何去做呢?  1创设和谐

3、、愉悦的氛围,在情景中引发幼儿自主学习  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是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基本途径和条件。课堂教学中师幼之间的情感直接影响幼儿的学习情绪,师幼情感是激发幼儿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能力的有力因素。教师要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让幼儿在教师创设的愉悦的环境中自觉主动地参加学习,使幼儿充满强烈的学习欲望,形成一种以自主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心理趋向。如果幼儿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不能体会到学习的愉悦。为此,我们不能生硬地把知识强加给幼儿,不能为了教而教。而是要把生动的、带有故事色彩的教学手段带进课堂,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会知识。如在大班“十以内相邻数

4、”的活动中,我并不是以单调的数字为主让幼儿找出这个数字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而是创设一个游戏的情境,让幼儿胸前挂上十以内数字卡片,老师也挂上一张卡片,站到前面说:“我是数字8,今天,我要找两个好朋友和我一起上台表演节目,这两个朋友必须是比我小1和比我大1的数,猜一猜我的朋友是谁,快请我的两个好朋友站到前面来。”等游戏熟练以后,请小朋友来代替老师的位置。这样,和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一起参与活动,让他们觉得老师是他们的好伙伴,与他们的关系是很密切的,使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会了找相邻数。这样,通过游戏就能较好地调动幼儿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不断体验到

5、自由感和成功感,感觉到学习数学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2在数学教学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幼儿的自主学习  在加减数学中无论是数的互逆关系,还是应用题的学习,总伴随着用语言表达数与数之间的逻辑关系,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与结果,以促进幼儿表达能力的培养。如在学习6的加减时,笔者给幼儿准备了小彩旗,由两名幼儿一起来玩,在游戏中回答教师的提问。先请一名幼儿插彩旗,教师提问:“你插了几面小彩旗呀?”幼儿回答说:“我插了2面彩旗。”教师接着说:“请你再插上4面小彩旗”。幼儿又插上了4面。教师提问:“现在一共有几面彩旗?”幼儿回答说:“一共有6面。”教师问

6、:“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幼儿回答说:“我是用加法计算的,因为我先插了2面,又插了4面,一共有6面小彩旗。”教师继续问:“应该怎样列式子呢?”幼儿答:“因为2和4合起来是6,所以列算式为2+4=6”2。再请另一位幼儿插彩旗,教师提问:“你一共插了几面小彩旗?”幼儿回答说:“一共插了6面。”教师请一个幼儿拿走2面彩旗再提问:“你的彩旗被拿走了几面?”幼儿回答说:“被拿走了2面。”教师又问:“现在还剩下几面彩旗?”幼儿回答说:“还剩下4面小彩旗。”教师再问:“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幼儿答:“因为一共有6面小彩旗,拿走了2面,还剩下4面,我是用减法计算的。”教师继

7、续问:“应该怎样列式子呢?”幼儿答:“因为6个减去2个,还剩下4个,所以应列算式为6-2=4。”用此方法练习6的加减法,幼儿在问答中用语言表达了运算过程和结果,在游戏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幼儿的自主学习的动力。  3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幼儿的自立学习的激情  在数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提供丰富的可探索性的操作材料,应用不同的活动形式,引导幼儿开展探索性的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自己发现、获取和巩固数学知识。如教大班幼儿学习“二等分”时,笔者先以故事的形式导入“分蛋糕”,故事的大概内容是:有两只小熊在路上拾到了一块蛋糕,他们都想吃,可又

8、不会把蛋糕分成一样大的两半,这时来了一只狡猾的狐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