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病的诊治课件

腹泻病的诊治课件

ID:14707325

大小:517.0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8-07-30

腹泻病的诊治课件_第1页
腹泻病的诊治课件_第2页
腹泻病的诊治课件_第3页
腹泻病的诊治课件_第4页
腹泻病的诊治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腹泻病的诊治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腹泻病的诊断及治疗宁夏儿童福利院医务部李婷腹泻病的诊治病因:感染因素、非感染因素发病机制:感染性腹泻、非感染性腹泻临床表现:急性腹泻、迁延性和慢性腹泻诊断及鉴别诊断:大便有或者无白细胞治疗:急性腹泻、迁延性和慢性腹泻预防病因感染因素1.病毒感染:轮状病毒、杯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冠状病毒等;2.细菌感染:致腹泻大肠埃希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3.真菌:念珠菌、曲霉菌、毛菌,婴儿以白念珠菌性肠炎多见;4.寄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阿米巴原虫、隐孢子虫;病因5.肠道外感染:如患中耳

2、炎、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皮肤感染等,由于发热、感染源释放的毒素,直肠局部刺激,有时病原体(尤其是病毒)可直接感染肠道;6.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腹泻: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导致的肠道菌群紊乱,主要为正常菌群减少,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等的大量繁殖,引起药物较难控制的肠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病因非感染因素1.饮食因素:喂养不当、过敏性腹泻、继发性或者原发性双糖酶(主要为乳糖酶)缺乏或者活性降低;2.气候因素:天气变凉,腹部受凉,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消化液分泌减少或者口渴饮奶过多都可诱

3、发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腹泻。发病机制感染性腹泻1.病毒性肠炎:病毒侵入肠道后在小肠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复制,使细胞发生空泡变性坏死,受累的肠粘膜上皮细胞脱落,致使小肠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的能力受损,肠液在肠腔内大量聚引起腹泻;另一方面发生病变的肠黏膜细胞分泌双糖酶不足且活性降低,使食物中的糖类消化不全积滞在肠腔内,并被细菌分解成小分子短链有机酸,使肠腔的渗透压升高。发病机制2.细菌性肠炎(1)肠毒素性肠炎:产生肠毒素的细菌可引起分泌性腹泻,如:霍乱弧菌,产肠毒素埃希菌等,病原体侵入肠道后在肠腔内繁殖,粘附在肠上皮细胞刷状缘,不侵入肠粘

4、膜,但其产生的不耐热肠毒素(LT)和耐热肠毒素(ST)分别通过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和鸟苷酸环化酶途径干扰细胞的代谢,抑制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钠、氯和水,并促进肠腺分泌氯,两者均使小肠液总量增多,排出大量水样便。发病机制(2)侵袭性肠炎:各种侵袭性细菌引起的渗透性腹泻,如:志贺菌、沙门菌属、侵袭性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可直接侵袭小肠或结肠肠壁,使黏膜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引起渗出和溃疡等病变。此时可排除含大量白细胞和红细胞的菌痢样粪便,并出现全身中毒症状,结肠由于炎症病变而不能充分吸收来自小肠的液体,并且某些致病菌还会产

5、生肠毒素,亦可发生水样腹泻。发病机制非感染性腹泻:主要由于饮食不当引起,当进食过量或食物成分不当时,食物不能被充分的消化和吸收而积滞在小肠上部,使肠腔内酸度降低,有利于肠道下部的细菌上移和繁殖;食物发酵和腐败,分解产生的短链有机酸使肠腔内渗透压升高,腐败性毒性产物刺激肠壁,使肠蠕动增加,导致腹泻。临床表现急性腹泻(病程小于2周)1.腹泻的共同临床表现(1)轻型:常由饮食因素及肠道外感染引起。起病可急可缓,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表现为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呕吐,大便次数增多,但每次大便量不多,稀薄或带水,呈黄色或黄绿色,有酸味,常见

6、白色或黄白色奶瓣和泡沫,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临床表现(2)重型:多由肠道感染引起,常急性起病,也可由轻型加重转化而来,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如发热或体温不升、精神烦躁或者萎靡、嗜睡、面色苍白、意识模糊甚至昏迷、休克。胃肠道症状包括食欲降低,常有呕吐,严重者可吐咖啡色液体;腹泻频繁,大便每日十余次至数十次,多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便,少数患者也可有血便。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重型腹泻常出现代谢性酸中毒、低钾血症,还常常合并低钙血症、低镁血症,由于脱水血液浓缩,

7、当脱水及酸中毒纠正后出现低钙血症(手足搐搦),用钙治疗无效时应考虑低镁血症。临床表现2.几种常见类型肠炎特点(1)轮状病毒腹泻: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病因,秋冬季多见,6-24个月婴幼儿多见,起病急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多无明显中毒症状,病初1-2天常发生呕吐,随后出现腹泻,黄色稀水样或蛋花汤样大便,便常规偶有少量白细胞,常并发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感染后1-3天病毒自大便排出,最长达6天,自然病3-8天;(2)产毒性细菌性腹泻:夏季高发,潜伏1-2天,急性起病,轻者大便次数稍增多,性状轻微改变,重者腹泻频繁,量多,呈稀水

8、样或蛋花汤样混有粘液,便常规无白细胞,伴呕吐,常发生水、电解质和酸解平衡紊乱,自然病程3-7天,亦可更长;临床表现(3)侵袭性细菌性腹泻:包括侵袭性大肠埃希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鼠伤寒杆菌等,全年均可发病,夏季多见,潜伏期长短不等,常引起志贺杆菌性痢疾样改变,急性起病,高热甚至热性惊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