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685331
大小:107.50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8-07-29
《中医内科学--水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水肿2021/6/241中医内科学一、概述二、历史源流三、范围四、诊断要点五、辨证论治2021/6/242中医内科学概述定义:以体征命名: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眼睑,头面,四肢,腹背甚则全身浮肿,严重的还可伴有胸水,腹水的一种病证。2021/6/243中医内科学历史源流《内经》:对水肿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等科学而朴实的记载。对后世治疗水肿打下理论基础。1、水肿的发生,与汗出当风,外邪侵入有关。2、水肿的病理是肺、脾、肾功能先职三焦不利,津液不化而致。三阴结,谓之水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
2、而从其类也。留于下焦,不得渗膀胱则下焦胀,水溢则为水胀。2021/6/244中医内科学历史源流3、临床表现,也描写得形象,具体4、治疗提出:去菀陈挫——开鬼门,洁净府的基本治疗原则,沿用至今。汉张仲景:将水肿分为:风水:多由风邪侵袭,肺气先于宣降,不能通调水道致水肿。皮水:脾虚湿重,水溢皮肤。肾为水脏正气:脾肾阳虚,水停于里,上迫于肺石水:肝肾阴寒,水气凝聚下焦2021/6/245中医内科学历史源流治疗原则:发汗:腰以上肿,当发汗乃瘀利小便:腰以下肿,发汗利小便并创造方剂,沿用至今越婢汤越婢加术汤防已黄芪汤唐·
3、孙思邈《千金方》《千金翼方》贡献在于创造了许多有效方剂,并率先提出此病应忌盐2021/6/246中医内科学历史源流元·朱丹溪提出阴水,阴水的分类方法,一直沿用至今。明·李宗子对水肿的病因总结归纳较全面冒雨涉水,兼风暑湿,饥饿劳役久病或产后,饮毒水或疮毒所致2021/6/247中医内科学范围病因病机:水肿的发生主要由于水不循常道排出而致,水不自行,赖气以动,故水肿一证,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涉及到肺、脾、肾三焦功能2021/6/248中医内科学范围1、肺主宣发,外合皮毛,主气,司呼吸主肃降,通调水道。病
4、理:肺气被郁:不能输布津液。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肺气不宣,不能发水液从皮毛排出。2、脾脾阳虚弱——健脾为主,佐以燥湿——实肝饮脾为湿困——以燥湿为主佐以健脾——胃益汤2021/6/249中医内科学范围3、肾为水脏水肿病因病理示意图劳倦饥饱失调(脾气虚弱)水湿失运生育,房事不节(肾气内伤)肾虚不能化气行水水肿的形成和肺、脾、肾三脏相关,而且在病理上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如肾虚水泛,上逆于肺,则肺气不降,先其道调水道之职,加重肾虚及水肿2021/6/2410中医内科学范围脾虚不能制水,水湿壅盛,必损其阳,久则导
5、致肾阳也衰。肾阳衰不能温养脾土,脾肾俱虚,也可使病情加重。景岳全书: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相关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治疗水肿的关键在:以肾为本,以肺为标,以脾为中流砥柱2021/6/2411中医内科学诊查要点一、诊断要点二、病证鉴别水肿与鼓胀阴水与阳水见辨证要点三、相关检查心源性水肿、EKG、胸片、心脏B脏肝性:肝功能,相关病毒检查,肝胆B超肾性:尿Rt、24小时尿蛋白、肾功能、双肾B超、血Rt内分泌、甲状腺扫描、T3、T4、抗核抗体等营养不良:血Rt肝功血浆蛋白
6、等2021/6/2412中医内科学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1、阴水与阳水阳水的特点:(1)起病急,程短,形气实,多由外感诱发,属表证,实证。(2)大多以头目先肿,肿形以腰以上者为剧,尿量少。阴水的特点(1)起病缓,病程长,形气虚,多由内伤引起,属里证,虚证(2)水肿先发于下肢,以腰以肿明显(3)皮肤黄灰暗,肿处按下没脂,不易复起,肿势受体位变换影响2021/6/2413中医内科学辨证论治2、检查水肿的部位,结合症状,辨别病理因素(1)水肿从颜面开始,以头面肿剧者多属风(2)水肿从下开始,以下肢肿剧者,多属水湿(3)
7、兼有腰部酸痛,形寒怕冷,脘胀便溏,按之凹陷难复者,多属脾肾阳虚(4)早上面浮,午后肿退,疲劳时浮肿加剧,休息时减轻,面色无华或萎黄者,多由脾胃虚弱或气血不足所致。(5)肥胖,将军肚——腹压升高,表现为下午腿肿,休息后消失。2021/6/2414中医内科学辨证论治3、辨危重症及预后(1)重症水肿除尿少外,可见腹大,胸满喘咳,心悸等水气凌心犯肺的证候(2)危重证多见尿闭,呕恶,神疲嗜睡,口有尿味,大便溏泄,齿、鼻、牙出血,等肾败绝症状,此乃危候。(3)见有神昏谵语,手足抽搐,呼吸急促,深大等邪陷心包者2021/6/
8、2415中医内科学辨证论治二、治疗大法阴水:发汗利尿阴水在此基础上加扶正药泻下逐水,大肠传导糟粕,也足小的出路2021/6/2416中医内科学辨证论治治疗水肿的七个基本治法1、利尿法: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可配合发汗,益气,经等应用常用药: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冬瓜皮、桑白皮、大腹皮、生姜皮、木通、葫芦等代表方剂:五苓散、五皮饮2、发汗法:适用于面部水肿兼有表证者常用药:麻黄、苏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