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视角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重构分析

空间视角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重构分析

ID:14659457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9

空间视角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重构分析_第1页
空间视角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重构分析_第2页
空间视角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重构分析_第3页
空间视角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重构分析_第4页
空间视角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重构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空间视角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重构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空间视角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重构分析  摘要:中国的高等教育在改革开放30多年时间里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与发展,但也存在着诸多不足。本文首先对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进行界定,其次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外部条件及空间维度进行分析,最后对经济社会新阶段下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了剖析,并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空间视角;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重构  中国的高等教育在改革开放30多年时间里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与发展。但从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现状来看,我国高等教育的软肋仍然是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对学生创造力的潜力培养不够。  从就业状况来看,

2、一方面,是大量毕业生找工作难,另一方面,是许多用人单位很难招到合适的人才。人才市场上的供求差距折射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软肋。为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党的十八大)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学校必须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和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重构。  一、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分析  人才培养的目的性决定了人才培养概念的界定。人才培养不仅是对培养过程的设计和建构,也是对培养过程的管理,从而把人才培养模式理解为各种要素的组合。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的

3、多面性与多变性、大学生个性特点的丰富性与差异性以及高等教育结构的多样性与高校办学目标追求的特色性等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选择的多样性。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不是主观随意选择的,而是面临着社会需求和自身条件的双重约束。社会需求就成为人才培养模式选择的重要参考,这就要求选择人才培养模式应遵循因时制宜的原则。  二、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外部条件分析  人类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日益密切。这反映在人才培养日益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全球化不仅影响到经济领域,更重要的是对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教育组织、教育合作、教学课程、教学内

4、容日益国际化,而且教育国际化的层次和内容更加丰富和多样,教育的环境和教育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战略必须站在全球的高度,以培养适应新世纪知识经济及经济全球化所需要的、具有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各类不同层次人才。  同时,高等教育规模得到了空前的扩张,教育已经进入了实实在在的大众化阶段,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最直接的推动因素。  1999年起,我国连续扩大招生规模,使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据有关统计,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2002年为145万,2003年达到212万,2004年为250万,4年增加了135万。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338万人;

5、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13万人;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95万人;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559万人;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11万人;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31万人;2011年:高校大学毕业生人数达660万;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80万;2013年:高校大学毕业生人数达699万,居世界第一位。三、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空间维度分析  我国进入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以后,高校人才培养呈现出新的特点。那么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已经不再是高校自己的事情。人才培养正处于一个包含政府、企业等

6、组织在内的社会生态环境中。因而新阶段高校人才的培养是立体化的,故而可从空间维度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解构。空间维度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  从宏观来看,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联系日益密切,现实情况越来越强调高等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这种指导思想下,社会组织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力日益增强,那么人才培养模式形式的选择将表现得尤为重要,因为它决定了人才培养的组织形式。越来越多的实例表明,与社会结合越紧密,人才培养的效果越好,因为它积累了更多的社会的有利资源,并使其参与到人才培养工作中来。从中观维度来看,更多地表现在高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包括国际和国内高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这也体现了各

7、种教育要素的重新组合。在这个维度上,人才培养模式良好效应将会在高校之间引起共鸣,进而形成示范效应,对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产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微观层面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至关重要。这个层面上表现为培养目标、培养体系、专业建设、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的确定。  四、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已经进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很多社会尝试和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