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生活体验,感悟知识生成

唤醒生活体验,感悟知识生成

ID:14658078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9

唤醒生活体验,感悟知识生成_第1页
唤醒生活体验,感悟知识生成_第2页
唤醒生活体验,感悟知识生成_第3页
唤醒生活体验,感悟知识生成_第4页
唤醒生活体验,感悟知识生成_第5页
资源描述:

《唤醒生活体验,感悟知识生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唤醒生活体验,感悟知识生成  [摘要]小学数学对学生将来的认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体验式数学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萌发应用数学的意识,让学生真正喜爱上数学。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寻找好话题,使数学问题生活化、趣味化;借助讨论交流模式,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集思广益,多种方式解决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2-0104-02[ZW(N]  [作者简介]殷?牖郏?1988―

2、),女,江苏盐城人,本科,江苏省南京市翠屏山小学教师,二级教师。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体验式数学教学正是将这一观点与我们的实际教学联系了起来。它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真正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引导到知识生成的全过程中去。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在创造中发展,这样,数学学习就充满生命的灵性。  一、寻找好话题,使数学问题生活化、趣味化  小学数学课上提出的问题要基于一定的情境。在创设情境时,我们要尽可能创设真实的、符合小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这样便于学生自主地将情境中的信息与数学知识整

3、合,挖掘生活情境背后的数学问题。好话题是深入思考的催化剂,所以,情境的创设要尽量能够引起师生的共同兴趣和思考。小学数学课上的交流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特点灵活组织多种形式的话题导入。为了更自然地引入课堂话题,我们可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开展一些课外活动。  例如,在教学《平均数》这一课之前,笔者利用课间活动的时间进行了一场“小小套圈比赛”。在男女两方人数不等的情况下,笔者并没有直接告诉大家比赛结果,而是留下了一个疑问――怎么比才公平?在第二天的数学课上,笔者播放了前一天套圈比赛的视频,并提出问题:“昨天大家进行了一次套圈比赛,你还记得你

4、的好朋友当时套了几个圈吗?老师为大家昨天的比赛做了统计,请看统计图。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学生迅速地说出了“套中的圈数”“谁最多,谁最少”“男生参加比赛的共有4人”三个重要信息。在本节数学课上利用视频回放、谈话交流把学生带入生动有趣的比赛情境之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迅速地进入了情境。同时,让学生练习在统计好的数据(条形统计图)中寻找信息,为后面学习平均数的相关知识巧妙地做了铺垫。又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的时候,笔者事先布置学生做一些轴对称的剪纸,让学生把自己剪出来的图形折一折、量一量,初步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了解轴对

5、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性。  二、借助讨论交流模式,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经历、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地追求学生知识学习的“一步到位”,而应该力求体现知识的生成过程,让学生经历假设、尝试、探究和分析等一系列活动,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在学生探索的关键时刻,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能够充分地思考和探索,体验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  例如,教学《平均数》中理解“怎么比最公平”时,笔者提问:“男生组和女生组哪组的成绩更好一些?你是怎样比的呢?”在学习平均数之前,学生基于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总结出来的比

6、较方法非常多,如“比较男女生套中的总数,得出男生组的成绩好一些”,“比较成绩最好的,得出女生组的成绩好一些”,“比较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得出男生组的成绩好一些”等,而且这些方法出现的次序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旦处理不恰当就会让课堂教学陷入尴尬。为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位学生汇报他们组的观点是“比较总数”,此时笔者并没有发表观点,只是问了一句“有没有不同的想法”。其他组的学生立刻表示比较总数不合适。后来又陆续出现了“比较最多”“比较最少”“去掉一个人”等方法,这些方法都被学生自己一一否定。最后出现了“把每个人都变得一样多

7、”的方法,这种方法得到了全班学生的肯定,从而引出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平均数。此时的平均数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数学符号,而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分析得到的知识。这样“拿来”的知识才是有根的知识,才是经得住考验的知识。  小组内充分的交流,让拥有不同观点的学生各抒己见、互相启发、互相补充。讨论模式不但可以避免学生提出不合常理的方法而造成课堂的尴尬,而且还让学生学会了“教学生”,让新授知识在学生的脑中从模糊走向清晰。学生真正经历了由不会到会、由朦胧到清晰的完整过程,对新知识的掌握才能更牢。  三、集思广益,多种方式解决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

8、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