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657894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9
《创编体育游戏,让小学体育寓“教”于“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创编体育游戏,让小学体育寓“教”于“玩” 【摘要】小学生的个性和身心特点、年龄特点、接受能力以及再认知能力都决定了体育课堂教学要寓“教”于“玩”。游戏早在人类社会初期就作为教育和体育的手段,在小学体育课堂上创编体育游戏,既能丰富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又能满足学生的情趣特点和心理需求,促进学生个体发展,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游戏;寓“教”于“玩” 好玩是青少年儿童的天性,也是他们的权利。游戏是一项学生十分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它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生动活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快乐体育理论”就是采用游戏与专项体育技能学习的结合,调动学
2、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在小学体育课堂上,教师恰到好处地穿插一些体育游戏,可以轻轻松松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一、小学体育寓“教”于“玩”的重要性 好玩是小学生的天性,也是他们的权利。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出发,穿插形式丰富的体育游戏,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寓“教”于“玩”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还不够完善,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教师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却一知半解的情况,这就说明体育教学只强调教师的“教”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同学生的“玩”结合起来,通过体育游戏这样趣味性强的活动来启发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做到潜移默化。
3、 而且,小学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他们好奇心强,注意力的持续性和稳定性非常差,常常会被突发事件吸引。比如天上飞的小鸟,校园内的行人,都会使他们的注意力迅速从教师身上转移开。教师讲解强调多次的内容,往往转眼就忘掉,甚至眼睛看着你,可脑子却不知在想什么。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解决注意力不集中的根源。这就要求小学体育教学应从学生的兴趣特点出发,创编灵活多样、活泼生动、简单易行的体育游戏,让学生在游戏和比赛中寓“教”于“玩”,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又能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掌握体育教学内容,轻松高效地
4、实现体育教学的目的。 二、创编体育游戏是寓“教”于“玩”的重要方式 体育游戏是一种以身体练习为手段的身心锻炼活动。作为一种积极有效的身体锻炼手段,具有良好的增强健康的效果。体育游戏项目繁多,小学体育课上的大部分游戏都包括跑、跳、投等多种活动技能,有的还要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完成规定的动作,它对改善学生的身体状况,提高学生走、跳、投、攀爬等基本活动能力,发展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都有促进作用。这类有氧运动被科学证明对人的体能的增强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能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技术动作,为将来学习较复杂的动作和技能打好基础。特别是在小学低段的体育课上,学生对体育游戏兴趣浓厚
5、,如果将体育教学内容编进游戏里,以游戏的方式开展学习、进行锻炼,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上课兴趣,又能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习惯,收到良好的体育效果。 体育游戏是一个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任何一种体育游戏总是具有一定的目的,或是为了传授生活和劳动的技能,或是为了发展游戏者的体力和智力,或是为了身体教育和身体娱乐。由于体育游戏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因而在游戏活动过程中,人们可以创造性发展游戏的内容,制定游戏的规则,传授游戏的经验以及不断地创造出新奇好玩儿的游戏。而且体育游戏具有竞赛的因素和一定的情节,这就增加了它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因此,创编体育游戏是寓“教”于“玩”的
6、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 三、创编体育游戏应遵循的原则 虽然体育游戏的形式多样,但并不是任何形式都适合教学活动,为了便于教学和取得教学的良好效果,在创编和选择体育游戏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趣味性原则。寓“教”于“玩”,首先是要好玩,所以创编和选择的游戏必须有趣味性,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游戏的动作、情节、规则和组织方法都要与学生的身体条件、认识能力和心理态度相适应。如果是太简单的游戏,小学高段的学生就没有兴趣;太难的游戏,小学低段的学生不易理解或者难以完成,他们同样也没有兴趣。只有学生感到有兴趣的游戏,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是健康性原则。寓“教”
7、于“玩”,核心是“教”不是“玩”,所以创编和选择的游戏必须具有教书育人之功效,从游戏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都必须是健康的。只有具有教育意义的游戏才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有利于培养学生身体的正确姿势,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增强学生体质。特别要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教师,必须牢记教师的使命,要杜绝那些无意义的、带有迷信色彩的以及庸俗的,有损学生身心的游戏。 三是典型性原则。一种游戏往往有许多做法,教师在创编和选择游戏时应选有代表性的,这样在使用时可以举一反三,灵活多变,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渐提高要求。如“接力跑”游戏,其基本方法不外乎“迎面接力”、“往返接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