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信息参考,农业,农业科技,信息,参考

农业科技信息参考,农业,农业科技,信息,参考

ID:14657451

大小:3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9

农业科技信息参考,农业,农业科技,信息,参考_第1页
农业科技信息参考,农业,农业科技,信息,参考_第2页
农业科技信息参考,农业,农业科技,信息,参考_第3页
农业科技信息参考,农业,农业科技,信息,参考_第4页
农业科技信息参考,农业,农业科技,信息,参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业科技信息参考,农业,农业科技,信息,参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农业科技信息参考第23期(总第223期)江苏省农科院科技情报所江苏省农科院科研管理处江苏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江苏省农业资源开发局科教处2005年6月15日水稻栽培技术的新发展—精确定量栽培一、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是新世纪水稻栽培发展的目标1.主攻单产是我国水稻生产一个永恒的主题。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全国有近2/3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这是难以改变的民族饮食传统。我国的粮食安全,主要是稻米生产安全问题。产量的87.4%和87.6%(2001年资料)在我国淮河以南的南方各省(自治区),近年来,我国南方的沿海地区和大城市郊区大量占用稻田搞建设,由此带来的我国粮

2、食总量的减少,用北方的旱粮是难以弥补的。解决我国粮食安全的根本出路在于不断提高稻米的单产。2.在主攻单产的同时必须兼顾优质、高效、生态和食品安全问题,是稻米生产上贯彻科学发展现,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举措。探求能满足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五方面综合要求的、先进的、比较简化的栽培技术(简称“十字”栽培技术),将成为21世纪初我国水稻栽培发展的方向。-7-3.协调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关系,科学栽培要挑重担。良种是统一五个要求的内因,永远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但良种基因的充分表达,必须通过科学栽培来实现。水稻在高产与优质形成时,存在时间上、过程上的同

3、一性和矛盾性。栽培科学要研究这种同一性和矛盾性,探索利用同一性和协调矛盾性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体系。高效要靠增收和减耗两方面来实现,要求既能高产优质,又能省肥节水、省工省力的集成技术。二、精确定量栽培才能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等综合目标1.精确定量栽培使各项技术的应用及彼此间的配合均能达到适时适量,发挥最大的利用效率,满足“十字”的综合目标。实践证明,不论是中产变高产或高产变更高产,要达到栽培的“十字”综合目标。技术的精确定量都是必要的。2.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已有了较好的工作基础3.精确定量栽培是全面提高水稻栽培和生产水平的推进器(1)精确定量栽培是建立在对

4、水稻高产优质群体形成规律和栽培调控机理深入了解基础上的,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能启示人们从理论上思考栽培技术的诸方面,能举一反三,提高理论水平。(2)精确定量把栽培作为一项工程技术对待,水稻生育的每一个过程和调控措施,都力求准确定量、指标化,使生产者能掌握应用。使水稻群体按照预先设计的蓝图发展,高产能频频重演,并收到“十字”的综合效益。(3)用精确定量栽培的思想方法研究栽培,能有效地分析总结大面积生产中高产的经验和低产的原因,启发开辟新的栽培技术途径。-7-(4)精确定量是栽培技术的集成,最终必将应用信息技术。精确定量栽培的大面积实践积累的数据和大量计算参数,为信息

5、技术的智能决策系统所需的各种指标参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精确定量栽培推动了我国数字农业的发展。而这种数字农业技术是在中国的土地上产生的,和美国的“3S”农业有巨大的区别。它适合于我国农户家庭经营规模较小、地块不大情况下应用,是中国特色的,是外国的栽培技术不能替代的。三、大力推广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实现江苏水稻生产新的飞跃1.江苏推行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势在必行(1)高产更高产必须推行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在全国水稻生产省中,江苏的平均单产最高。2000年和2001年200多万hm2水稻平均单产分别达545kg/667m2和561.5kg/667m2、其中有1/3达到600

6、-650kg/667m2,分别比全国平均高出30.34%和36.65%。单产高的原因:一是单季中、晚稻;二是投入水平较高;三是全面推广叶龄模式栽培调控技术。2002年以后,栽培技术退化(过分强调省力简化)和灾害因素,单产明显下降,2003年只有501kg/667m2。加之稻田面积锐减,稻米供求出现缺口。为了保持粮食安全,保证省内稻米供需平衡,今后几年内应力争使江苏的水稻平均单产突破600kg/667m2,其中有1/3应达到650-700kg/667m2以上。只有采用精确定量栽培,才能达到这些目标。(2)为提高现有栽培投入的产出效率,必须推行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江苏水

7、稻生产的投入水平较高。仅氮肥的施用量,一般均达到20kg/667m2(纯氮)左右,高的达到25kg/667m2左右。就现有的施氮量,如全面采用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在低、中、高地力情况下,完全可能把单产提高到600、650乃至700kg/667m2以上。地力高的地区,减肥还能高产。-7-江苏目前大面积施纯氮20kg/667m2,如全面采用精确定量栽培集成技术,土壤供氮能力中等(平均每667m2供氮6.08—7.00kg)高邮、建湖、泰兴等县(市),均有达到单产700kg/667m2的可能;地力最差的田块(平均每667m2供氮5.0kg左右),施氮20kg/667m2,

8、可获得6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