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

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

ID:14654744

大小:3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29

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_第1页
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_第2页
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_第3页
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_第4页
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重庆市黔江区马喇中学黄成德37岁中一职称学科论文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关键词]:文学语言审美特性[内容摘要]: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所谓文学的审美特性包括:文学语言的形象性、文学语言的含蓄性、文学语言的多义性、文学语言的音乐性。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同时,文学语言是艺术的语言,也是一种审美的语言,所谓审美,指的是文学语言的情感性。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是有明显区别的。首先,科学语言注重理性、抽象和逻辑,文学语言注重感性、形象和情感。前者是站在客观的角度如实地反映语言对象,理性地阐述事物的本质或事物间的联系,从中体现思维的规律性。而文学语言则表现“作家的情感方式”,所以它的价值“决不单纯是写

2、得流畅,文理通达,文法无误”之类。作者要能够在其语言上“按自己的个性和精神独创性的印记”,以一种情感(作家情感)接受另一种情感(读者情感)的推敲。除了两种语言各自的目的不同外,还与人类大脑左右半球的特征与功能相关。即大脑左右半球功能的单侧化(不对称性)。人的大脑左右两半球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对称的,实际上两个半球的功能趋于单侧化,即某些功能偏重于左半球或右半球。研究发现,人脑左半球主要是对言语、文字、计算、时间等信息的理性加工;右半球主要10对图形、音乐、方位等的感性加工。这种在后天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单侧化现象使人类的左半脑长于概念推理、右半脑长于感觉体念。因此可以说,任何作家都

3、必须借用右半脑进行写作(就语言的生理机制而言)。由于语言目的的不同,科学语言追求抽象性、明晰性和确凿性,而文学语言则追求形象性、含蓄性、多义性和音乐性。早在先秦时期,有关文学语言审美特性的片言只语己散见于各种文化典籍及文学作品本身之中,诸如部分历史著作(如《尚书》、《左传》)、诸子哲学(如《论语》、《孟子》、《荀子》、《墨子》、《庄子》)和文学作品(如《诗经》、《楚辞》)等。如孟子的“以意逆志”说。着是孟子针对他的学生咸丘蒙拘泥于《小雅。北山》一诗的各别词句,不懂诗歌语言的艺术特性,以至不能正确把握诗意的情况提出来的理论。孟子认为,文学语言有其特殊性,如暗示、委婉、夸张等,说诗

4、的人不应拘泥于语言文字而妨碍对诗人之志的正确理解,孟子批评咸丘蒙对《小雅。北山》的误解,指出正确的读诗方法应该“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其实,咸丘蒙的错误本质不在于孟子所谓的“以文害辞,不以辞害意”,而在于对文学语言艺术表现特殊性的忽视。先秦文学是我国古代文学的萌芽或滥觞,但在当时情况下,还不可能出现任何形式的文学理论专著。对文学语言审美特性的系统研究主要集中在近代。下面简要谈谈我对文学语言审美特性的粗浅认识。一、文学语言的形象性人们常说“即如历其境,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闻其声”,指的就是文学语言的形象性,即具体可感性。如梅晓臣所云:“10状难写之景,如

5、在日前。”文学语言要以具体可感的绘声状物直接诉之于读者的具体感受,这有别于科学语言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试比较这样的描写:榕树,常绿乔木,树干分枝多,有气根,树冠大,叶子互生,椭圆形或卵形,花黄色或淡红色,果实倒卵形,黄色或赤褐色。生长在热带地方。木材可制器具,叶、气根、树皮可入药。以上是对榕树抽象化、概括化的描述,既舍弃物质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表述的是榕树“一类”的特征,可称之为“科学意义上的榕树”。而文学语言具相化的描述则与之相反(从心理概念的角度说),它是从理论到实践的回归,是对事物认识的感性深化。如《鸟的天堂》一文,作者是这样描写大榕树的:远望,“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来”

6、,“树叶绿得可爱”,那时“许多株”榕树,“看不主干都在什么地方”,。渐渐迫近榕树了,“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垂直到地上,伸近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再近些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显然,这是标有作家情感印记的文学意义上的榕树,是伫立眼前可观可感之榕树,是生机无限拔土而长之榕树.清代许印芳曾说:“善诗文所以足贵者,贵其善写情状。天地人物,各有情状。以天时言,一时有一时之情状;以地方言,一方有一方之情状;以人文言,一事有一事之情状;以物类言,一类有一类之情状。”可见,文学语言只有具体可感的,情状生动的,才可能是审美

7、的。10人物性格的展示,人物形象的塑造,有利于文学语言的形象性表达。如《少年闰土》一文,写闰土向我叙述捕鸟的经过:“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作者抓住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动作先后连贯的特点,把捕鸟的一系列动作,有层次地描写出来,细致、精确地写出了捕鸟的过程,贴切地表现了孩童捕鸟时紧张和期待的心情,也刻画出了一个少年捕鸟能手的形象。另外,有关表现性的文学语言通常表达一种难言之情,看不见,摸不着,较难使之形象化,但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不少名篇名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