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社会救济制度实际效应述论

宋代社会救济制度实际效应述论

ID:14645901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9

宋代社会救济制度实际效应述论_第1页
宋代社会救济制度实际效应述论_第2页
宋代社会救济制度实际效应述论_第3页
宋代社会救济制度实际效应述论_第4页
宋代社会救济制度实际效应述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宋代社会救济制度实际效应述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宋代社会救济制度实际效应述论  摘要:社会救济是指国家或社会对贫困者维持生存提供物质援助的一种社会行为。宋代的社会救济事业十分发达,救济水平和范围远远地超越前代,在灾害救济、贫困救济和民间救济等方面都有一系列相对完备的救济机构和举措,对宋代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宋代城市中游民人数激增,甚至形成了丐帮,这一现象的产生与宋代社会救济的实际效应有着直接的联系。  关键词:宋代;社会救济;弊端  中图分类号:K2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215-02  社会救济是指国家或社会对贫困者维持生存提供物质援助的一种社会行为,属于

2、社会保障的一部分。古代社会中,社会救济一直都受到统治者的重视,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基层的稳定性。宋代,商品经济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城市发生巨大变化,原有的市坊界限被打破,城市中游民人数激增,甚至形成了丐帮。对此,统治者实施了较多的政策来救济以及管理这些游民。  《宋史?食货志》云:“宋之为治,一本仁厚。凡振贫恤患之意,视前代尤为切至。”的确如此,两宋封建王朝对社会救助工作高度重视,福田院、养济院、漏泽园、居养院等各类官办救助机构种类繁多,覆盖的广度和深度都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朝代,不少学者已对此做过专门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但是,宋代城市中游民人数激增,甚至形成了“丐帮”这样的组织,

3、这种现象的产生让人不得不审视宋代的社会救济制度。  宋代社会救济的内容主要表现在灾害救济、贫困救济和民间救济等方面。主要针对鳃、寡、孤、独、病、残的养老、幼儿抚养、医疗和丧葬,建立了一系列的救济机构,有福田院、居养院、养济院,慈幼局、慈幼庄,安济坊、药局,漏泽园等。这些社会救济制度开创了中国古代社会后期社会救济的总体格局,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和弊端,以至于实际的推行效果并不理想。以下从积极作用和消极弊端两个方面来对宋代社会救济制度的实际效应进行论述。  一、积极作用  在宋政府的救济措施下,鳏寡孤独乃至游民阶层的生活状况得到了部分改善“……病者则有施药局;童幼不能自育者,则有慈幼局;贫

4、而无依者,则有养济院;死而无硷者则有漏泽园。”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为流民发放救济粮、钱财等,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社会秩序,减少因天灾造成的暴动。南宋政府对于流民大多采取发放钱粮等措施,如隆兴二年(1164年)闰十一月十六日,诏:“临安府内外百姓不能自存之人,每至冬月,各计口数、大小,日支钱、米养济。访闻尚有士人,或因赴调困居旅邸,或因转徙流离道路,裹粮罄竭,擅粥不给,情宴可悯”令临安府专委官,于城内外如有似此之人,更切核宴,量度支给系官钱、米,以体赐恤”。并且这些救济钱粮还有大人、孩童的区别:“权发遣临安府薛良朋言:‘被旨,日来雪寒,临安府近城多有饥贫之人,令取拨常平米贩给。已

5、委两通判于城南、城北置场支给外,今据通判常湮、胡坚常申,日来多有乡村及毗近州县饥贫人户,闻知木府贩给米解,乘势前来陈乞支请……分委钱塘、仁和县尉躬亲验宴,如委贫乏,给牌押赴养济院,每大人日支米一升、钱一十文足,小儿减半。’从之”。  可见,当时向流民发放救济钱粮的政策已经较为人性化,加之还有时间的相关规定:乾道元年(1165年)四月二十二日,诏:“‘临安府城内外见今养济饥民,已降指挥展至四月终。访闻其间多有疾病、残废等人……遍诣散粥及病坊去处,公共措置,躬亲拣点,将委实疾病残废、瘾老赢弱、鳄寡孤独不能自存、见在病坊之人,更展限半月,给散粥药养济。’既而,两浙路转运判官姜洗言:‘贩济饥

6、民,除拣选壮健愿还乡及有经济之人,各己给米使之自便外,有其余饥病之人,已申朝廷,每日人支米一升……今尚有五千二百七十四人见行养济,缘目今新米成熟,街市米价减落,今来请米之人,易于求趁,不致饥饿。乞降指挥,至七月终住罢支散。’从之”。  2.设置专门的医馆、义庄,减少大型流行疾病的发生。大范围饥荒发生的时候往往容易伴随着大型的流行疾病,而两宋时期,春夏两季往往有较多疾病流行。宋代为了防止大型流行疾病的发生和扩散,从医馆和义庄两方面入手进行防范。  一方面,宋代设于坊间的医馆即为安济坊:宋徽宗崇宁元年八月“置安济坊,养民之贫病者”,患病且贫困者都可以被送入安济坊接受医治。除了设医馆这种长

7、久性的政策,发生流行病的时候朝廷还会命令太医局和翰林医馆到民间进行救治,并且无偿提供医药费,这属于暂时性救济。“都城大疫,分遣医官煮药给病者……京城疫,分遣内臣赐药”,这是北宋年间的记载。到了南宋朝,宋高宗绍兴七年七月“以建康疫盛,遣医行视,贫民给钱,葬其死者”。长期和短期的措施相结合,使得宋代的医疗救济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减少了大型流行病的发生。  另一方面,若有大量的无名尸骨暴露于街头、田间,往往会导致瘟疫的发生。对此,宋代专门设立了漏泽园,使得因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