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婴戏图中的儿童发式

宋代婴戏图中的儿童发式

ID:14632563

大小:47.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29

宋代婴戏图中的儿童发式_第1页
宋代婴戏图中的儿童发式_第2页
宋代婴戏图中的儿童发式_第3页
宋代婴戏图中的儿童发式_第4页
宋代婴戏图中的儿童发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宋代婴戏图中的儿童发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宋代婴戏图中的儿童发式第3期第46页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9月doi:10.3969/j.issn.1674-2346.2009.03.012宋代婴戏图中的儿童发式包铭新孙颖摘要:主要以宋代绘画中的婴戏图为主,并结合同时期其它图像资料及相应的文献资料,运用统计,比较,视觉分析等方法,对宋代儿童的发式作了一个初步的分类.关键词:儿童;发式;婴戏图;宋代中图分类号:TS94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346(2009)03.0046—008中国画有一种专门表现儿童生活的题材,通常叫做"婴戏图".以婴戏为题材的绘画大约唐代已趋成熟,到宋代则较为兴盛.宋代许

2、多画家涉及儿童形象,如刘宗道①,杜孩儿②,毛文昌@等,影响较大的是苏汉臣∞和李嵩@,传世作品也较多.这些作品是研究古人生活状态的重要材料.本文主要以卷轴画为研究材料,对宋代儿童发式作一初步的分类和讨论.1研究现状目前以婴戏为题材的研究范围相对较广.如扬之水《古诗名物新证》@中的《从孩儿诗到百子衣》,从唐,宋诗着手到明清时期的百子图,再现了古时充满童趣的生活情景.但对婴戏图中儿童服饰发式的讨论则相对较少.仅发式而言,书中大多只是提及"鹁角","髫","髻","总角"等发式名词,相对应的图例不多,也没有对此进行具体形态的分析和系统分类.沈从文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⑦中描述南宋李嵩的

3、《货郎图》时提到"留鹁角儿发式儿童","披发或鹁角儿,对襟或交领短衣小顽童".黄能馥,陈娟娟的《中国历代服饰艺术》@中提到:儿童理发留~小块头发于顶左者称"偏顶",留于顶前以丝绳扎缚者称"鹁角".高春明先生的《中国服饰名物考》@中也涉及了较多的儿童发式名称,如"髫","总角",①刘宗道,第78页).②杜孩儿,③毛文昌,物门").京师人.作照盆孩儿,以水指影,影亦相指,形影自分.(宋?邓椿:《画继》,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版,京师人.画院众工,必转求之,以应宫禁之须.(《画继》,第79页).蜀郡人.工画田家风物,有"江村晚钓","村童入学"等图传于世.(宋?郭若虚:《图画见闻

4、志》卷三"人④苏汉臣,开封人,宣和画院待诏.师刘宗古,工画释道人物臻秒,尤善婴儿.(元?夏文彦:《图绘宝鉴》卷三).⑤李嵩,钱塘人.工画人物道释,尤长于界画.(元?夏文彦:《图绘宝鉴》卷三).⑥扬之水:《古诗名物新证》,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⑦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t-_f4~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413—417页.⑧黄能馥,陈娟娟:《中华历代服饰艺术》,中田旅游出版社,1999年版,第278页.⑨高春明:《中服饰名物考》,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54—57页.收稿日期:2009—04—24作者简介:包铭新,男,东华大学服装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服装

5、染织史(上海200051)孙颖,女,东华大学服装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服装染织史(上海200051)2009年9月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第3期第47页"髦","杩子盖"等,但没作进一步的分析.2研究方法本文大致用以下的方法和步骤进行研究.2.1材料的搜集和统计统计法主要用于对宋代婴戏图中出现的儿童数量进行统计.在对宋代儿童发式的研究之前,首先应确定研究对象的范围.由于条件限制,笔者无法对照绘画原作,只能根据可靠度较高的图像出版物统计出宋代婴戏图中出现的儿童数量及男,女童数量比例.2.2视觉分析对婴戏图画面进行仔细观察分析并辅以文献印证.在无法接触原作的情况下,笔者主要使用可

6、靠度较高的出版物进行研究.这些出版物主要有《婴戏图》,《秋庭婴戏》,《两宋人物画》和《中国古代婴戏造型图典》等.《婴戏图》为台北故宫博物院之院藏宋画婴戏图精品,除了缩印之全图,还以彩色透明片印制了放大的局部,能清晰地再现笔墨和细节.《秋庭婴戏》是《国宝在线》丛书的绘画分册,图版尽量放大至原尺寸,精心印制,为分析婴戏图提供了下真迹一等的范本.2.3形态分类出现于宋代婴戏图中的儿童发式样式虽多,但颇具规律性.笔者选取清晰度较高的图片,依据蓄发程度及其形态对儿童的发式进行初步的分类讨论.2.4与其它图像的比较以对同时期,同题材的其它图像资料的比较分析为本文讨论的佐证.3图像的可信度分

7、析在引用图像资料或传世卷轴画印证之前,首先要对图像资料的可信度进行讨论.宋人作画重视写生,宋代画家在再现客观世界的能力方面较之前画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且早期的卷轴画程式化程度比较低,这也是本文以宋代绘画为研究对象的原因之一.以婴戏图为例,不仅很好地解决了前代在画婴孩时将婴孩"举止成人化"的弊端,而且已经能够驾轻就熟地表现儿童那种特有的体貌和神态了.宋代因画婴戏图而影响较大的当属苏汉臣和李嵩,本文采用的婴戏绘画大部分也出自二人之手.据《图绘宝鉴》①记载:"苏汉臣,开封人,宣和画院带诏.师刘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