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适应不良问题研究

中学生适应不良问题研究

ID:14613184

大小:3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9

中学生适应不良问题研究_第1页
中学生适应不良问题研究_第2页
中学生适应不良问题研究_第3页
中学生适应不良问题研究_第4页
中学生适应不良问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生适应不良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学生适应不良问题研究  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适应不良、焦虑和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适应不良的年级、地域、是否住校差异显著,适应不良存在年级、地域、学业成绩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表现为来自乡村的A类学生中高一学生的适应不良高于高二学生;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的地域差异显著;适应不良对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有着正向预测作用;焦虑在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之间存在中介效应。  适应不良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中介效应  学校适应性是指学生在学校的学业行为、学校参与、情感发展、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情况[1]。刚刚

2、踏入高中的中学生,面对新的学习生活,往往会出现适应不良问题。中学生学校适应状况不仅对学生的心理、行为产生影响,还会对青少年将来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2],因此,探讨中学生学校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研究表明,中小学生学校适应不良由八个维度组成,它们分别是失败感、不信任感、自我放纵性、无助感、猜疑感、压抑与忽视感、自我放弃感、依赖性[3]。本研究采用王极盛教授撰写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对相关变量的释义,其中对适应不良的释义是:“中学生的适应不良主要表现为对学校生活不适应、不愿参加课

3、外活动、不适应老师教学方法,不适应家里学习环境等”[4]。  国外有关适应不良的研究,主要围绕社会支持、师生关系、同伴接纳等方面。如BarreraM等人的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个体适应具有显著的相关[5]。BirchSH等人研究发现,过度依赖师生关系与学校适应困难之间有较强的关联[6];GaryW等人研究发现,朋友越多的孩子越能够适应学校、喜欢学校[7]。  国内有关适应不良的研究,主要围绕学习生活环境、自我概念、社会支持等方面。如谭千保等人的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环境、班级环境满意度越高,则对学校适应越好[8][9];崔娜的

4、研究表明,自我概念的各个维度对学校适应的各个层面都有预测作用,其中家庭自我是预测力比较强的因子,其次是自我满意和社会自我[2];李文道等人研究发现,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学生的学校适应质量越高[10]。  本研究探讨适应不良、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学生焦虑主要表现为感到紧张、心神不定、无缘无故的害怕、心里烦躁、心里不踏实等;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主要表现为认为别人不理解自己、别人对自己不友好、感情容易受到别人伤害、对别人求全责备、同异性在一起感到不自在等[4]。希望通过探讨适应不良、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三者

5、之间的关系,为教师指导学生缓解焦虑问题、提高适应能力、改善人际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在本市某中学,采取随机整班抽取方法,选取25个班,共1500人,回收有效问卷1326份。其中高一560人,占有效被试总数的42.2%;高二766人,占有效被试总数的57.8%。班干部237人,占有效被试总数的17.9%;非班干部1089人,占有效被试总数的82.1%。独生子女512人,占有效被试总数的38.6%;非独生子女814人,占有效被试总数的61.4%。住校生986人,占有效被试总数的74.4%;走读生

6、340人,占有效被试总数的25.6%。来自城镇的学生520人,占有效被试总数的39.3%;来自乡村的学生806人,占有效被试总数的60.7%。A类学生469人,占有效被试总数的35.6%;B类学生479人,占有效被试总数的36.3%;C类学生378人,占有效被试总数的28.1%。  2.研究工具  《中学生适应不良、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量表》选自王极盛教授撰写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分量表[4]。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中学生适应不良、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量表》KMO为0.946,因子载荷量为0.

7、329~0.762,α系数为0.894。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其GFI为0.959,AGFI为0.946,NFI为0.936,IFI为0.953,TLI为0.945,CFI为0.953,RMSEA为0.046,说明模型适配度较好。三个因子分别为适应不良、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共18题,采用五级计分法,无为1分,轻度为2分、中度为3分、偏重为4分、严重为5分,将每个分量表六项得分之和除以6,就是该量表的因子分。分数越高表示适应不良、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问题越严重。  3.程序  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施测,施测时间约为15分

8、钟。数据采用Spss13.0和Amo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二、研究结果  1.中学生适应不良、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的差异分析  我们根据不同年级、地域、学业成绩各指标得分情况,以年级、地域、学业成绩为自变量,以适应不良、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为因变量,进行了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