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596690
大小:2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9
《浅析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因此,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应始终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自己数学教学,下面我结合平时教学实际谈一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叶圣陶说过:“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一堂数学课究竟怎么上?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教师领着学生去学。长此以往,学生
2、习惯了被动地去学习,成为思维上懒惰者。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数学教学,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性和能动性,是不利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 新课程理念在对初中数学教学观念转变的指导中,不但要求教师积极寻求教学观念的更新,而且要注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转变。在现代化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精心的设置与合理的安排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而且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才能实现将课堂转变为学生活动主阵地的教学目标。 二、创设和谐课堂氛围,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 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就是要关注学生,在数学课
3、堂教学过程中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以形成宽松活跃,开放和谐的教学环境;在学生之间创设一种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的生生关系,以利于学生展示个性,有利于开放学生的创造潜能,有利于培养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以交往互动为特征的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有更多的沟通。课程实施视野中的教学,是以“两代人”以信息为背景,以语言为中介的一种沟通,教师与学生各自凭借自己的经验,用各自独特的精神表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
4、个性的全面发展。在这样的教学中,课堂已不在是教师独霸的唱独角戏的舞台,也不再是一个个学生张开口袋等待灌注的知识回收站,而是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生命活动的广阔天地,是浮想联翩、精神焕发和创意生成的智慧的沃土――在这种课堂学习中,别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经验被别人的看法所唤起,不同的意识在碰撞中相互同化,于是,每个人的经验都进行了改组和改造,每个人都获得新意义的生成与创造。 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始终在数学交流中完成,要遵循情意性原则,创设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以平等、宽容的态度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教师对学
5、生的问题回答或板演证明过程的不完整、有错误,不要一味的指责,而要用激励的语言加以指正、补充,让失败孕育成功;对学生思维受阻不能置之不理,而要给以启发和诱导;对学生的“创造性”答案,切忌冷漠对待,而要让学生说明理由,也许学生的回答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时教师要毫不掩饰自己的兴奋,给以热情的赞赏和鼓励。作为教师应该珍惜少年儿童心灵深处的渴望,积极创造机会,不断的让学生取得“我能行”的成功体验,要善于把数学教学过程变成探求真理、带有感情色彩的数学交流过程。 三、注重形成过程,在自主探索、合作、探究中学习 新课程强调过
6、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体验。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就应该充分地考虑和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把开展探究性学习和研究作为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的一条线。与人合作的结果,使学生不仅获得更多的解决问题的帮助和启示,而且数学思考能力得到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提供更多的机会促进学生合作交流。 例如:在平面几何中“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中的例5为“测量池塘两端AB的距离”,而习题3.2中B组第3题:“在室外找一个中间有障碍物的地方,用例5的方法,测量障碍物两边某两个点的距离”。又如:在平面几何中“解直角三角形”一节后有
7、进行测量的实习作业,可布置“测量学校旗杆高度”的作业。 四、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一句饱含对历史深沉的审视,对现实冷静的洞察,对未来辩证的思索的至理名言。民族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潜能的开发,基础在教育,关键在教育。所以有人说,创新就是教育的终极存在的价值所在,就是教育的真谛所在,要义所在。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应努力把创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 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主要表现对已解决问题寻求新的解法。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
8、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和创新。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探索未知领域,寻找客观真理,成为发现者,要让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这一探索过程,发展学生创新能力。教学中再次通过展现体积问题解决的思路分析,形成系统的条理的体积公式的推导线索,把这些思想方法明确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才能从中领悟到当初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