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554364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9
《对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研究摘要:在中国,还没有一个行业能像房地产业这样受国家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这么大,也没有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变革像房地产业一样受产业政策的影响如此之大。文章分别从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的分析,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国外房地产宏观调控对我国的启示三个部分,对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进行了分析研究。关键词:房地产宏观调控一、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的分析 我国的房地产业自2002年以来已持续了5年的繁荣。2004年5月,我国政府开始运用经济、行政手段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政府宏观调控房地产业的力度呈现出逐渐加大之势,但房地产市场的顽疾并未因为
2、一系列政策的实施而彻底根治,房地产市场仍面临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各城市房价不断攀升,城市双富(负)现象严重。即所谓的一些投机者不断从房地产获取高额利润,富者更富,然而一些城市居民为买被炒作起来的高价住房而背负更多贷款,即所谓负者更负。在国际上,房价收入比是观察楼市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房价收入比在3-6倍之间比较科学。据调查,2005年2月,我国最具有影响力的25座大中城市市区每平方米商品房平均房价为4523.12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575.44元。以三口之家购买建筑面积为80平方米的商品房为例,计算出相应房价收入比的平均值为9.55,远远高出国
3、际比值。二、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以下就当前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中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1、用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住房消费的标准,来衡量中国的城市建设和住房消费水平,而没有考虑到环境和资源的制约因素 人口众多与城市土地资源匮乏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中国13亿人,占世界人口的1/5,然而,由于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房地产的不可移动性,导致城市建设用地匮乏所带来的居民住房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发展是立足点,是根本,满足人类需求是发展的目的。目前,我国大多地区经济发展模式仍然是“工业化—城市化—经济增长”,GDP的增长主要依靠的是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
4、增长的模式主要是“土地+信贷”,吸引外资依靠的是“减税+减免地价”。然而,土地资源和环境的制约要求必须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模式,首当其冲的就是要调整土地政策,必须认真反思20年来的产业发展政策,以资源和环境的制约为前提,研究中国究竟应该保持怎样的城市化速度和城市化的发展水平,科学、合理地量化城市土地规划和控制指标体系,调整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重新定位未来城市建设模式和居民的住房消费模式,以及消费水平的评价指标,重构房地产业的政策框架,保持房地产业和相关行业的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试图超越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在短期内解决大部分人
5、的住房问题 住房保障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即便是对于西方发达国家住房保障程度和保障水平,目前也没有一个公认的评价体系。然而,我国的一些地方政府却提出了在短期内解决老百姓居住问题的口号。4 事实上,相对于住房建设,地方政府在推进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时,似乎并不积极。正是由于城市建设和住房建设能带来GDP的增长,带来财政和税收的增长,而其他公共事业和社会保障则大多是花钱的事情,地方政府才厚此薄彼。我们认为,试图超越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在短期内解决大部分人的住房问题是不可能的。要科学地处理城市建设、住房建设和社会公共事业建设的关系,各地就要区别不同的经济状况和财政水平合
6、理地分配社会经济资源的投入,合理地确定住房建设的目标。 3、片面强调住宅的自有率,住房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的情况明显,加剧了市场的结构性矛盾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整体上住房自有率偏高,超过了应有的经济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特别是由于我国居民收入贫富差距很大,高收入者有第二套住房、第三套住房,而中低收入者却没有房。此外,当前针对高收入者的大户型商品房比例过高,针对中低收入者的中小户型普通住宅严重短缺,从而导致市场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住房消费本来应遵循梯度变化规律,但是这个规律在我国受到了严重挑战。 我们认为,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政策首先要从根本上促进住宅消费方式的转变,要综
7、合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的手段,综合运用金融、税收等杠杆切实转变消费模式,摈弃片面和单一追求面积指标和装修标准的消费观念,提倡科学消费、适度消费、绿色消费。要用建设宜居城市的理念和标准,建设节能、节地型住宅,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区,要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住宅科技含量,提高住宅的使用效率,提高功能和寿命,降低住宅使用成本。 4、我国的住房保障制度就是要用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来解决大部分人的住房问题 1998年在国务院提出建设多渠道住宅供应体系,大力发展经济适用房时,全国各地对经济适用房和商品房的差异认识并不统一。初期的经济适用房和商品房从户型、品质、购买、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