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550149
大小:102.2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9
《不同职业群体收入与幸福感差异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硕博论文网www,sblunwen.com不同职业群体收入与幸福感差异研究文章类型: 硕士毕业论文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一、研究背景幸福是人类行为的终极目的,而且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议题。关于收入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由来已久,传统观点认为收入的增加必然导致幸福感的提高,然而,Easterlin(1974)通过对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收入与幸福感的实证分析发现,人均实际收入得到显著增加,但其幸福感水平并未得到相应的提高,从而提出著名的“收入—幸福”悖论,或称为“伊斯特林悖论”。此后,学术界对收入与幸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
2、,针对中国地区的研究也得到一些成果。世界价值调查显示,中国居民从1990-2000年平均幸福感从7.3降为6.5(1-10标度),认为自己“非常幸福”的人数比例从28%下降到12%,并且根据收入分组,居民平均幸福感均呈下降趋势(Brockmannetal.,2008)。另外一项调查表明,过去10年,中国人的幸福感呈先升后降趋势,并不与经济发展的曲线同步(戴廉,2006)。这些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居民的幸福感并不一定伴随着收入的增加或是经济的发展而提高,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近几年学术界对收入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表明,收入对幸福感的正
3、向影响存在于某个临界范围内,一旦超过此范围,高收入带来的负向影响将弱化其对幸福感提升的正向效用。然而关于这一临界值的确定,国外研究发现收入的临界值为人均国民收入5000美元(陈惠雄,2008)。而国内,田国强、杨立岩(2006)构建了经济学理论模型来求其临界值,但是其实证分析采用的是国际宏观数据,并未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另外,彭凯平(2014)通过大数据研究发现我国人均GDP3000美元是幸福感随经济发展由迅速上升转变为缓慢上升的转折点。硕博论文网www,sblunwen.com第二节 研究内容在明确了本文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后
4、,在此将本文总体研究思路及各章节的研究内容进行介绍,技术路线如图1-1所示。第一章为绪论:给出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第二章为文献综述:第一节介绍幸福感及其影响因子。综合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社会幸福感和实现幸福感,得出幸福感的内涵;根据幸福感的六大影响因子,即个体状况、亲情状况、职业状况、收入状况、社会状况和生态状况,得出收入对幸福感具有重要作用。第二节介绍学术界关于幸福感的测量。第三节考察收入与幸福感的关系。第四节从职业间和职业内部考察收入与幸福感的关系,但学术界关于此方面的研究甚少,且
5、较为笼统。第五节介绍学术界关于收入临界值的研究。第六节介绍幸硕博论文网www,sblunwen.com福感与收入关系的理论基础,即需要理论和比较理论。第三章为研究设计:根据本文研究目的,探讨平均月收入与幸福感的关系及变化的临界范围,本文以浙江省八大职业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参考国民幸福指数调查量表,根据浙江省的实际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并检验了问卷的信度与效度。第四章为描述性统计分析:首先介绍了样本的基本情况,再分析不同职业群体的收入差异、幸福指数,及不同收入阶层的幸福指数。第五章为收入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6、:首先从总体上分析收入与幸福之间的关系,幸福随收入变化的趋势;其次,分农民、农民工、企业管理(技术)人员、企业一线员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员、私营业主、自由职业者这八大职业群体,分别探讨其收入与幸福感的关系,并初步求得其平均月收入的临界范围。第六章为研究结论与启示:本章对全文的主要观点及结论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在其基础上提出总体公共政策建议及针对不同职业群体的具体人力资源管理建议,最后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值得研究的方向。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一节 幸福感的概念及影响因子一、幸福感的概念幸福感的研究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在心理学中进
7、行了快速发展,在经济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形成了多学科的跨越和发展。然而,幸福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中,“幸福”这个词条有两层意思:第一,“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第二,“(生活,境遇)称心如意”。虽然词典上有明确关于幸福的定义,但是从古至今,这是哲学家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目前并无统一的定论。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认为,“幸硕博论文网www,sblunwen.com福的概念是如此模糊,以致虽然人人都想得到它,但是,却谁也不能对自己所决意追求或选择的东西说得清楚明白、调理一贯。”纵观幸福感研究,幸福感大致分为四种: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
8、社会幸福感和实现幸福感。(一)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简称SWB)最早出现于19世纪五六十年代,作为居民评价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Andrews,1976),政府用此来制定公共政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