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汉英语言中的几种常见修辞现象对比

谈汉英语言中的几种常见修辞现象对比

ID:14535025

大小:4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9

谈汉英语言中的几种常见修辞现象对比_第1页
谈汉英语言中的几种常见修辞现象对比_第2页
谈汉英语言中的几种常见修辞现象对比_第3页
谈汉英语言中的几种常见修辞现象对比_第4页
资源描述:

《谈汉英语言中的几种常见修辞现象对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谈汉英语言中的几种常见修辞现象对比AComparativeStudyofRhetoricBetweenEnglishandChinese摘要:汉英语言对比,尤其是两种语言中的常用修辞现象的对比,是汉英翻译学习的有效法。本文就两种语言中最常见,用法又最为相近的几种修辞手段做了详尽的对比。这些修辞包括比喻中的明喻、暗喻和借喻,还有夸张、拟人和反语。Abstract:AcomparativestudyofEnglishandChinese,especiallythatbetweenfiguresofspeechbetweenthetwolanguagesisofgreathe

2、lptoleaningtranslation.ThispapermakesanextensivestudyOfthepopularly一usedtherhetoricfiguresinbothEnglishandChinese,includingsimile,metaphor,metonymy,hyperbole,personificationandirony.关键词:修辞对比,借喻,夸张,拟人,反语Keywords:comparativestudyoftherhetoric,metonymy,Personification,hyperbole在通讯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的

3、当代世界,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对于创造人类和谐社会显得尤为重要。语言作为交际的工具,同时也带有各自强烈的文化色彩。语言的修辞手段更是如此。它能帮助增强语言的力量,使文字表达更加优美。英语同汉语一样有大量的修辞现象,他们是作者匠心独运的创造,寓意于文章的字里行间,显示出作者的灵感和智慧。比较是研究语言的一种很好方法。通过比较,可以加深两种有关语言本质及其异同的理解。对于这一点,恩格斯说过:“你只有将本族语言和其他语言进行比较,你才能真正懂得自己的语言。”只有拿外语和母语相比较,你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和更好地掌握外语。在文学作品的英汉两种语言互译中,修辞结构因为其独特的作用,尤其

4、更应该受到充分的重视。一般说来,文学作品的内部形式分为三个层次:语义结构(sementicalstructure),修辞结构(rhetoricalstructure)和好音结构(euphonicalstructure)。针对这三种结构,在汉译英的过程中,修辞格从翻译的角度可分为3类:可译,难译,不能译。这三类应该采取最恰当、最接近原文的处理方法,使原文中音、形、意的最佳修辞效果尽可能地传达到原文中去。属于可译范围的汉英修辞格,是我们使用最为频繁的,在汉英两种语言都有对应的修辞格。这一类修辞格汉英互通,一般都在语义上做文章。接下来,对集中常见的汉英通用的修辞格比较和分析。

5、一、“比喻”与“Metaphor”,“simile”,“Metonymy,,英汉比喻的共性来源于人类思维的共性。从根本上讲,比喻的本质在于把握人与自然的两种基本存在关系,揭示人与自然的相似和统一,在不同事物和经验里建立起等值、相似的关系。英汉虽是两个不同民族,但人脑这一机能的相同性,反映到人类语言的手段上,便产生了英汉比喻相同的基本模式。如中国古代诗歌中有表达对爱情忠贞不渝诗句“山无陵,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同样在英国文学作品中也有这样的诗歌,例如:“0,myloveislikeared,redrose,That’snewlysprunginJune;O,mylovei

6、slikethemelodies,That’ssweetlyplayedintune.Asfairthouart,mybonnielass,SodeepinloveamlAnd1willlovetheestill,mydear,Tilla’theseasgangdry(RobertBums:ARed,RedRose)通过比较,我们不难看出,上述诗歌中的本体、喻体、喻义全部相同。把爱情的永恒比做山川、大海,正所谓“海枯石烂不变心”。这样的诗句不但使英美人领悟其美,而且汉民族也共享美的愉悦,“一见眼明,一读难忘。”(王佐良),究其原因,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的联系中,很多相似的经

7、历决定了知觉感受的相同性。本体、喻体、喻义的相似和联想的对等使得英汉民族共同进人了美的境界。下面再来看一下比喻中的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二)暗喻与metaphor暗喻是根据两个事物之间的某些共同特点,把一个事物的名称用在另一个事物上。靠读者自己去意会。这种比喻是含蓄的。在英语专著中对隐喻的较新的定义是:“将一个词从其本义转为一般不能换用但却相似的另一个词,强调其认同,即两者相似。但不是明喻。”(Larham,1991:100)汉语的暗和英语的暗喻都不漏比喻的痕迹,把甲直接说成“是”乙或“变成”了乙。常用的比喻词在汉语里有“是”、“变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