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衍生、竞争合作”教学模式初探.doc

“问题衍生、竞争合作”教学模式初探.doc

ID:14487079

大小:24.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29

“问题衍生、竞争合作”教学模式初探.doc_第1页
“问题衍生、竞争合作”教学模式初探.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问题衍生、竞争合作”教学模式初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问题衍生、竞争合作”教学模式初探摘 要:“问题衍生、竞争合作”教学模式以问题为载体,利用青少年学生强烈的竞争意识,结合互助合作的方式,通过发现与提出问题,分析、探究和解决问题等主要环节,来更好地理解掌握课堂知识,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关键词:问题衍生 竞争合作 教学模式社会在发展,学生也在发展,所以教学模式也必须科学地发展。美国教育学家索里认为:“任何学习方式都可以看作是问题探究的过程”。我国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授课时虽然也会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但是这些问题要么是为其课堂教学服务、是其具体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要么就是用来考查学生、是检验教学成果的一种方式,并不能给学生

2、机会主动提出问题,也就不可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谈不上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了。“问题衍生、竞争合作”教学模式能够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以问题为载体,利用青少年学生强烈的竞争意识,结合互助合作的方式,通过发现与提出问题,分析、探究和解决问题等主要环节,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课堂知识、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一、“问题衍生、竞争合作”教学模式简介“问题衍生、竞争合作”教学模式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环节。1.“竞争合作”解决基本问题阶段“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前,教师先针对“知识与技能”目标,精心设计相应的问题,列在教学案的“课前预习”中,学生课前通过预

3、习自学的方式解决。课堂上,教师先利用学生强烈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单独展示问题的答案,由于这些问题比较简单,学生一般都能解决,对于个别有难度的问题,先学生组内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点评与总结,必要时加以点拨。2.“问题衍生”培养探究能力阶段经历第一个环节之后,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当堂课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这些知识认真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即“问题衍生”,并引导学生采用科学探究的方式加以解决,完成“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在探究过程中仍然要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竞争和合作意识。3.“问题再衍生”培养科学精神阶段在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并灵活运用这些知识通

4、过科学探究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之后,给学生留出5分钟左右时间,让学生再次打开思维的闸门,大胆提出自己的各种疑问和“思维灵感”,然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讨论,以此来激发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4.“达标检测”检验教学成果阶段针对当堂课的基础知识和探究方法,精心设计难度和梯度适中的习题,利用约10分钟时间进行当堂检测以检验教学成果,根据检测情况做出教学反思。二、“问题衍生、竞争合作”教学模式实施要点1.教师要设计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2第一个环节中的问题是针对当堂课的基础知识设计的,为了便于学生自学,这些问题的设计应具有直接性、提示性、连续性等特点。第二环节中

5、,由于学生能力和思维的差异性,不一定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充分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和知识结构,按照具有一定思维容量、具有合适难度和梯度的原则来预设问题。2.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让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发问、乐于探究,最终形成一种自觉的习惯传统教学中,课堂上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很少主动提出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对老师产生了依赖,懒于思考、不愿发问。为了改变学生的这种不良习惯,我们规定学生课堂上必须提出问题,并做好跟踪记录,定期总结。同时大力表扬和鼓励勇于提出问题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绝大部分学生都养成了良好的思考习惯,课堂参与度大大提高。3.教师要勇于接受挑战,提高

6、自己的专业水平,努力提升自身素养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具有不可预见性和高度的开放性,教师如果不提前做好准备,很可能难以应对,这就要求我们要更加努力地钻研教材,广泛涉猎本学科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问题衍生、竞争合作”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大胆挑战,通过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知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达到了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充分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乐趣和魅力,并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通过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竞争和合作,学生将会更加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成为真正的人才。参考文献[1]陈勃申继亮指向问题解决的教育思路[J].教育理论

7、与实践,2000,(5):51—53。[2]庞丽娟叶子论教师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的关系[J].教育研究,2000,(7):47—51。[3]RobertGlaser张大捷译现代教学心理学认知学习理论及教育环境设计[J].心理科学,1997,20(3):268—27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