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483519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9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情境教学法作为教学模式的创新,具有境美、情切、意远,又理寓其中的特点。通过将具体的生活案例与抽象的数学原理相结合,情景教学法可以促进情境数学化、数学生活化,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教学实验对比表明,情景教学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突破数学教学的知识难点,对于推动数学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高中数学;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6-0162-03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教材应注意创设情境
2、,从具体事例出发,展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能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历数学的发现和创造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同时还指出“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规律和问题解决途径”。明确提出了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情景模式开展教学创新实践。那么,究竟如何开展高中数学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否真的有助于学生成绩提升?笔者针对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情境教学法的概念与特征 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身临其境”,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掌握
3、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在我国,情境教学法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即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思想,并主张“相机教学”。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专家学者和名优教师在各自领域对情境教学这一课题做了大量理论探究和教学实践,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实践也证明,情境教学法相较于传统的“注入式、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种层次较高、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 情境教学法境美、情切、意远,又理寓其中,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有以下三大特点: 1.注重情感,通过育人以情,实现教育全面发
4、展的育人目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事业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就要求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不仅要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更要满足学生丰富多彩的精神需求,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情境教学法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超越了传统教学理性至上、知识本位的桎梏,强调“育人以情”,将德育、智育、美育融汇于情境教学之中,从而使学生在求知的同时学会做人,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世界。 2.强调主动,通过情境创设,开辟学生主动学习的现实途径。情境的创设是情境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其实质
5、是优化了的学习环境。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其中,通过自身的感悟、体验、探索、发现,其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发展、主动学习占据了核心地位。通过创设符合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充满美感与智慧的学习环境,可以使之与学生的情感、心理发生共鸣,最终促使学生在学习主体与现实环境的和谐统一中获得发展,为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开辟了一种实现途径。 3.立足本土,通过实践创新,丰富我国高中教学的理论实践。情境教学不是舶来品,而是古今中外优秀教育理论与我国本土的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对于解决目前中国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是行
6、之有效的。应试教育模式下的传统教学方式,容易造成教学过程中“呆板、繁琐、片面、低效”的局面。情境教学法则不同,它是针对学生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对症下药、开展创新,以“行”为手段、以“趣”为突破、以“情”为纽带,真正做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因此极大地丰富了我国高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二、情境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设计应用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法,对于突破当前数学教学的困境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学科设置高度抽象性、严密逻辑性的特点,数学对于学生思维要求较高,且要能够持续不断地集中精力学习才能保持良好成绩。笔者
7、所在的班级就有不少学生反映,数学学习枯燥乏味,难度很大;甚至不少尖子生也表示,要保持优秀的数学成绩,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因此,常常会出现学生对数学越学越没兴趣、越学越没信心,最后干脆放弃的现象。而情景教学法则是将数学教学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通过情境数学化和数学生活化相融合,将具体性案例与抽象性知识相结合,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知识的发展过程,掌握数学知识的应用途径。因此,将情景教学法应用到高中数学教学中,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创设问题情境是情景教学法的核心环节。在数学情境教学中,对于问题情境创设必须把握好以下四个原则:一是目
8、的性,即创设问题情境必须服务于数学教学,必须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技能,而不能天马行空、抽象空洞、不知所云。二是诱发性,即问题情境创设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