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精神重建思考

大学精神重建思考

ID:14472108

大小:7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8

大学精神重建思考_第1页
大学精神重建思考_第2页
大学精神重建思考_第3页
大学精神重建思考_第4页
大学精神重建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精神重建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重建大学精神一、研究目的及意义大学精神,是在某种大学理念的支配下,经过所在大学人的努力,长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它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泉,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之所在,是对大学的生存起决定作用的思想导向。地方高校是我国高校群体中的一支生力军,担负着为地方建设培育高素质人才的责任,担负着繁荣地方文化事业的重担。因此,探讨地方高校如何塑造大学精神与培育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1.研究目的大学精神的重建研究,目的十分鲜明,就是以理性的思考中国当代大学精神的缺失,深刻讨论其背后的原因以及理论意义(1)理论意义中国现代大学精神是伴随着现代大学制度的引入而萌生和发

2、展形成的。1898年,中国第一所大学京师大学堂的成立就是国人在变法维新、西学东渐的背景下,在睁眼看世界的震惊中做出的知耻后勇、救亡图存的自觉选择。“五四”运动是中国人追求民主自由精神的直接表达,它将“德先生”和“赛先生”馈赠给中国大学,使其成为大学精神最可宝贵的财富与核心内涵。1917年蔡元培先生对北京大学进行改制,首先确定了大学作为学术机构的属性,规定大学以研究高深学问、培养高级人才为使命;明确了“学”与“术”的分离,使大学区别于专门学院;同时奠定了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精神,至此中国大学精神得以基本确立。中国大学精神在中国现代化的艰难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它不但直接推动了大学自身

3、的改造与进步,更催动和激励了一代代大学人为民族独立、国家建设和改革发展贡献力量。特别是进入新时期以来,大学精神尤其是人文精神和科学意识对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快速发展和巨大成就的贡献可谓功不可没。中国大学精神,在中国的土地上又有着自己的特色,民族的荣誉,国家的尊严都在她身上展现无遗。可是近年来,出现一些拜金主义合享乐主义,严重地冲击了大学精神的真正含义,在此,探讨大学精神的重建有着深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许大学精神现在并未垮掉,但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只有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自励自省的态度,才能在现在和未来的大学竞争中有一席之地。中国的现代大学精神究竟是是泯灭还是重振,则要看现代的理论建

4、设者,是否勇敢,是否执着,是否忠诚于大学精神所代表的真正含义。这一理论建设的意义,就在于他能为现代中国大学的在世界范围内崛起,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持和思想准备以及智力支持,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更加科学合理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2)现实意义。(A)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学的核心学术竞争力,创造力。以我校为例,21世纪初,中国的大学在世界排名严重落后于世界知名大学,民国时期,河北大学(津沽大学)与美国康奈尔大学(常青藤联盟)齐名,是北洋三雄之一,在南开天大之上,几十年之后的今天,康奈尔大学排名世界前十五名内,而我校则远远落后于此水平,这种差距是从何而来的呢?这种状况在其他

5、高校更是常见,为什么我们落后总是落后,先进总是先进呢?中国大学要想打破马太效应,要想走出落后的状况,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必须走出目前的发展范式,有更高层次的发展方式、理论探索和精神重建。德国人是在二战后的废墟上重建自己的家园,日本人也是在一片废墟上重建家园,相比之下,中国的重建,仿佛要慢世界半拍似的。也许经济不是落后的唯一理由和借口,中华文明特有的人文精神才是现代中国的核心竞争力,中西方文化并没有好坏之分,就比如物质和反物质,都是两个同等的概念,判断好坏的标准是,他们自身是否合理的发展了自己的优势,而不是两个概念用一个标准去做比较,这种比较是不公平,也不公正的。(B)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

6、大学的人文精神,熏陶现代公民人文素养,全面提升社会发展水平。和谐的大学精神重建,能从文化的角度,给公民现代人文素养的熏陶,提升国民素质水平,创造和谐的社会主义发展环境。(C)维护社会平衡缓冲两极分化,更新中国大学血液和骨髓传统思维的定式已经深深渗透在国人的血液中,更何况这还不仅仅是一个观念的问题,而更多地是一个既得利益的问题。这种只盯着世俗功利的“实用理性”正是我们近一百年来在现实生活中一贯失利的文化心理根源,它其实早已经不“实用”了。可惜的是,至今国人尚未意识到传统“合纵连横”式的“策论”的局限性,反而以为我们的一切现实问题都是技术问题和策略问题,大批知识分子为此争论不休,却无法阻

7、止整个社会精神生活和文化层次的下滑,由此也影响到国家政治经济仍然不能摆脱危机。西方文化则有截然不同的极为优秀的素质,即“为知识而知识”、“为自由而自由”的超越性,它集中体现在西方大学精神中,是中国知识分子历来所缺乏的。所以,远水才能真解渴,文教兴国是决定民族根本命运的最高战略,代价最小、成本最低、速度最快。一、文献综述1.国内研究动态。根据我们收集的各种资料,大学精神重建这一命题研究资料是很丰富的,比如姚国华学者著述《大学重建》,深刻讨论了全球性文化战略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