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434874
大小:162.0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8-07-28
《五四思想界:中心与边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五四思想界:中心与边缘——《新青年》及新文化运动的阅读个案*章清内容提要“自五四运动以来”,早已成了固定的叙述模式;各种“回忆”所建构的“读《新青年》,参与五四运动”,也明示了“五四”的影响。在更为广泛的视野下,发掘具体的阅读经验,即将问题转换为新文化运动是如何被“阅读”的,则对此的认知,或有不同的看法。透过几个个案,一是已走出校园者,一是在校学生,可以发现,身处不同地域、不同身份个体对《新青年》及新文化运动的“阅读”,颇有差异,呈现出新文化运动的多姿多彩性,及中国社会的多样性。而“中心”与“边缘”的区分,亦可帮助后人更好认知新文化运
2、动的“影响”机制。“中心”在向“边缘”渗透,“边缘”也发生着向“中心”的认同。关键词新文化运动《新青年》中心边缘不知从何时起,“自五四运动以来”,成了固定的叙述模式,描绘个人的成长,揭示社会之变迁,往往都离不开这样的开篇。*本文系笔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外文化交流与近代中国的知识转向”(09&zd070)的先期成果。刊于《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3期。且不论今日,“五四”后不久,即有这样的言说方式。1923年《时事新报》一篇讨论思想界潮流的文字,就强调:“凡稍能看报纸杂志的人,大概都知道从‘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发生了‘新文化
3、运动’,随着新出版物一天多一天,所鼓吹的,一言以蔽之,是新思想,分言之:把这思想用到文学上来,便是新文学;把这思想用到政治上去,便是新政治(平民政治);把这思想用到社会上去,便是新社会(互助社会)。”见陈问涛《中国最近思想界两大潮流》,1923年4月29日《时事新报》,“学灯”第5卷第4册第29号,第1页。也难怪恽代英会以此撰文说:“‘自从五四运动以来’八个字,久已成了青年人作文章时滥俗的格调了。”见恽代英《“自从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第26期,1924年4月12日,第1页。这样的叙述方式,无疑都在明示“五四”的影响力,及其在
4、中国历史上所具有的分水岭地位。近些年,情况才稍有所变。不乏学者持有这样的看法,“没有晚清,何来五四”。参见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没有晚清,何来五四?》,《学人》10辑,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9月出版,第219-37页。后来又将“没有晚清,何来五四?”作为其所撰《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宋伟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9页)一书导言。很显然,打通“晚清”-31-与“五四”,多少可以从更为长程的时段来认识“五四”(自然还远谈不上“长时段”),也动摇着历史叙述的架构。不宁唯是,有关新文化运动的“影响”问题,也进入
5、学者的视野。论者阐明了《新青年》从一“普通刊物”发展成为全国新文化的一块“金字招牌”,以及“新文化”由涓涓细流汇成洪波巨浪,都经历了一个相当的“运动”过程。还特别提示对于“新文化运动”,新文化人的当下诠释与后来史家的言说叙事实际上有相当的出入。王奇生:《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以〈新青年〉为视点》,《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1期,第21-40页。对此,似有必要进一步申论。关键在于,对于“影响”的探究,往往将注意力集中于事件的参与者,关注的是“有”;而不受此影响的却成为“失语者”,皆归于“无”。对于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林林总总的
6、“回忆”,所提供的即是“有”的情况。关乎此,陈寅恪曾有精到的诠释,“凡前人对历史发展所流传下来的记载或追述,我们如果要证明它为‘有’,则比较容易,因为只要能够发现一、二种别的记录,以做旁证,就可以证明它为‘有’了;如果要证明它为‘无’,则委实不易,千万要小心从事。因为如果你只查了一、二种有关的文籍而不见其‘有’,那是还不能说定的,因为资料是很难齐全的,现有的文籍虽全查过了,安知尚有地下未发现或将发现的资料仍可证明其非‘无’呢?”见罗香林《回忆陈寅恪师》,《传记文学》第17卷第4期,1970年10月,第17页。对《新青年》的“阅读”也是
7、如此,各种“回忆”建立起“读《新青年》,参与五四运动”的叙述模式。然而,同样可以基于“无”展开叙述,因为阅读的“时日”,同时也在证明此前未曾“接触”《新青年》。这样的音调或许不那么“和谐”,却也有所浮现。1907年出生于浙江海宁一个偏僻小镇的王凡西即表示,“北京学生们的‘闹事’,则连我们‘最高学府’里的老师也不曾注意。十余岁的小孩子当然更是茫无所知。”知道这件事,乃至受这运动的影响,已是一二年之后了。王凡西:《双山回忆录》,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生于1930年的余英时先生也言及,在故乡安徽潜山官庄乡这个典型的“穷乡僻壤”
8、度过的八年岁月,不但没有现代教育,连传统的私塾也没有。在其16岁以前,根本不知“五四”为何物。余英时:《我所承受的“五四”遗产》,收入《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71-74页。生活于偏僻之地,不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