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嗓音技巧》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嗓音技巧》课程教学大纲

ID:14426822

大小:947.00 KB

页数:176页

时间:2018-07-28

上传者:U-1390
《艺术嗓音技巧》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艺术嗓音技巧》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艺术嗓音技巧》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艺术嗓音技巧》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艺术嗓音技巧》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艺术嗓音技巧》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艺术嗓音技巧》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11132、英文译名:VocalTechniques 3、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4、适用专业和年级:播音与主持一、二年级5、学时与学分:72学时,4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通过发声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发声技巧,树立正确的嗓音观念。以达到提高嗓音能力,完美嗓音魅力的目的。要求:1、掌握嗓音基本发声技巧,真正找到最优美音色、自然亲切、圆润、有表现力、有可塑性。2、在掌握歌唱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追求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台词表现境界。3、必须懂得如何保护发声器官的健康卫生,语言声音及歌唱能力的持久性和科学性。4、能朴实地表达歌曲的内容,做到音准节奏准确,力求做到声、情、字、表演及风格相结合。5、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掌握歌唱风格和基本的乐理知识的提高。二、教学内容:1、建立正确的艺术嗓音审美观及正确的歌唱习惯(包括:正确的呼吸方法,歌唱姿势,喉头的稳定,肢体松弛等)16学时2、声音技巧的掌握和运用。强调歌唱发声与语言发声的统一性,阐述歌唱发声和语言发声的联系与区别,使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8学时3、在自然音区基础上,着重中声区的基础训练,在中声区做到喉头相对稳定,气息流畅。16学时4、通过各部位肌肉放松练习、口腔练习、母音练习、呼吸练习使声音建立在气息基础上,以声带气、以气带声,使每个学生找到自己最漂亮的音色、音质。24学时5、在巩固中声区基础上逐步扩展音域,初步掌握在换声区的换声方法并运用自如。8学时注:本课程的行课方式注重将以上五个内容糅合在一起进行,特此说明。三、教学方法176 1,采取教师学生一对一示范授课方式。2、本课程行课一学年(两学期),学生每周一节课。3、根据学生不同的声音特点,因材施教。4、学生每学期必须学唱四首以上曲目、熟练掌握二首以上歌曲和基本的乐理常识。5、每学期分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各一次,每次演唱二首不同曲目。一、考核方式学期考核评分采用百分制,其中:平时成绩占20%、期中考试占30%、期末考试占50%,及格分数为60分。二、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声音技巧与基本乐理》,宋颂编,上戏教务处印《声乐实用基础教程》,西南师范大学音乐系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声乐曲选集》,高等师范学院试用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参考书目:《简谱识谱与视唱》,康正南编著,安徽文艺出版社《单声部视唱教程》,上海音乐学院视唱练耳教研组,上海音乐出版社《歌唱语言艺术》,许讲真著,大连出版社《歌唱咬字训练与十三辙》,宋承宪编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新编中国声乐作品选》,霍立等编,春风文艺出版社《中国声乐作品选》,满玉华编,春风文艺出版社《中国声乐作品选》,昊慰云编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中国民族声乐教材》,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欣赏手册》,本社编,上海音乐出版社《英语口语》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12022、英文译名:SpokenEnglish3、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4、适用专业与年级:播音与主持专业,一、二、三年级5、学时与学分:252学时,8学分176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口头语言交际的能力。以听说能力的提高为主要教学任务,同时兼顾语法,阅读,写作和文化背景知识等能力的全面提高。要求:运用较准确的语音语调,较流畅,恰当地进行一定的语言交际活动。语法要求基本正确。词汇要求巩固提高大学英语中常用的词汇,词组,使之成为复用式词汇。听力要求听懂一般语速的日常会话。对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有一定的了解。二、教学内容(按交际功能和意念排列)1、友好往来(问候,介绍,告别,祝愿,祝贺,感谢与应答,道歉应答,提议,邀请与应答)2、相互交流(开始交谈,继续交谈,改变话题,停止交谈等)3、发表观点和意见(询问意见和看法,发表意见和看法,对意见的反应,同意,不同意,要求澄清,讨论观点,反驳论点,提出进一步的观点等)4、态度(愿意,希望,意向,决心,责任,允许,禁止,否认,偏爱,责怪和抱怨等)5、情感(兴奋,惊奇,兴趣,加重感情色彩等)6、空间描述与时间(位置,方向,运动,距离,时段,频度,时序等)7.劝说(命令,承诺,提醒,等等)主要使用教材为《剑桥国际英语教程》1-5册Book11PleasecallmeChuck.2Howdoyouspendyourday?3Howmuchisit?4Doyoulikejazz?5Tellmeaboutyourfamily.6Howoftendoyouexercise?7Wehadagreattime!8Howdoyoueverrideacamel?9Whatdoeshelooklike?10Haveyoueverriddenacamel?11It'saveryexcitingcity!12Itreallyworks!176 Book21Acknowledgments2Atimetoremember3Caughtintherush4Timeforachange!5Goingplaces6Sure.Noproblem!7What’sthisfor?8Let’scelebrate!9Backtothefuture10Idon’tlikeworkingonweekends!11It’sreallyworthseeing!12It’sbeenalongtime!13Aterrificbook,butaterriblemovie!14Sothat’swhatitmeans!15Whatwouldyoudo?16What’syourexcuse?Book31That’swhatfriendsarefor!2Careermoves3Couldyoudomeafavor?4Whatastory!5Crossingcultures6What’swrongwithit?7Theworldwelivein8Learningtolearn9Self-improvement10Thepastandthefuture11Life’slittlelessons12Therightstuff13That’sapossibility.14Behindthescenes15Thereshouldbealaw!16Challengesandaccomplishments176 Book41Friendsandfamily2Educationandlearning3Cities4Dayandnight5Generallyspeaking6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7Tellingthenews8Values9Puttingthemindtowork10Theartofcomplaining11Ontheothersideoftheworld12DilemmasBook51Relationships2Clothesandappearance3Exceptionalpeople4Superstitionsandbeliefs5Readingandtelevision6Artandmusic7Changingtimes8Buyingandselling9Animals10Languageandcommunication11scienceandtechnology12Gettingdowntobusiness三.教学方法以英语“交际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方式,安排语言场景,提供语言进行模拟实践和集体讨论。结合中国传统英语教学中对名著名篇的反复诵读,记忆等方式进行语言的模仿操练。四、考核方式口试,笔试(听力)平时占25%,期中考试占25%,期末考试占50%。176 五、教材与参考节目教材:《剑桥国际英语教程》,JackC.Richards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参考书目:《英语中级口译教程》,梅德明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英语口试应试指导》,钟述堏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年《英语口译教程》,吴守谦著,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1999年《走遍美国》,HOWORDBECKERMAN编著,外语与研究出版社,1993年《表演技巧》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12032、英文译名:PerformanceTechniquesforHosting3、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4、适用专业和年级:播音与主持专业,一年级第二学期,二、三年级5、学时与学分:360学时,15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通过讲授和训练,培养学生在声台形表综合呈体现的素养、技巧、知识和经验,从而树立自己与众不同的主持人艺术形象。要求:把自身形体肌肉与心理意识紧密结合起来,要做到在镜头或观众面前,成为一个犹如生活一样的“有机活体”——鲜明的个性与生动的形象。真诚、踏实、有机、有效地为达到既定的传播目的而积极、自如地实施动态演播(PerformanceandBroadcasting)技艺。二、教学内容第一学期:1:戏剧表演的基本素质训练。学会在老师规定的情境中真实有机地行动,建立正确的舞台自我感觉。[课时:36]2:初步掌握基本表演技巧,学会在自己规定的戏剧情境中真听、真看、真感觉的表演方法,主要以单人小品为主。[课时:36]第二学期:1:176 进入双人交流小品,通过交流对象的确立,使学生懂得在表演过程中建立对象交流意识,进一步深化学生理解生活分析生活的专业素质。[课时:36]2:进入双人或多人交流小品阶段。要求观察、分析比较复杂的生活现象,通过提炼,并经由自己编成小品剧本,使学生多方面多角度感受社会人物,准确把握人物性格,生动表现人物形象。[课时:36]第三学期:1:通过文学作品改编,拓宽社会生活面,深入接触复杂人物形象,并将他们准确表现出来。[课时:36]2:通过多重人物关系的建构和行动组织,训练学生深入社会生活、(通过复杂人物关系)把握时代信息并准确呈现的能力。[课时:36]第四学期:1:进入中国现实主义经典剧目片段的学习。学会对剧本和人物的分析方法,学会在作家创造的规定情境中循着人物的行为逻辑有机地行动,同时,学会创造人物性格化特征的表演技巧和方法。[课时:72]2:风格化创作。在第三学期第二单元多人小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晚会小品”的创作表演意识,结合主持人演播状态和场面控制的专业要求,训练学生综合掌握主持/表演=演播状态的专业技能。[课时:72]第五学期[备用学习阶段]:英、汉双语片段——该教学阶段为本专业表演教学所特有,通过一个片断剧目的两种语言表现,既使学生学会了从语言习惯和肢体与语言相配合上区别两种语言人物的表演异同,又能使学生通过外语直接感受并塑造外国经典名剧中的典型人物。三、教学方法:本课程以现实主义的表演理论为基本指导理论,兼以中国传统演艺风格为辅助训练手段,强调以生活观察和社会思考为表演基础训练的基本内容,以此培养学生重视对社会生活的了解、认识、思考、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表演课的技巧训练,从素质和表现两个层面为电视主持专业的学生打好业务基础。四、考核方式:平时占20%,期中考试占30%,期末考试占50%。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话剧表演艺术概论》(中)叶涛张马力参考书目:《演员自我修养》,(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我的艺术生活》,(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76 《舞台速度节奏》,(苏)阿尔佩尔斯《表演艺术教程》,(中)林洪桐《戏剧艺术概论》,(中)谭霈生《戏剧导演》,(中)张仲年《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X12012、英文译名:PhilosophyofArts3、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4、适用专业(含方向)和年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一年级5、学时与学分:36学时,2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力求使学生较系统、较全面地掌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艺术观,把握艺术创作的客观规律,从而为将来更自觉地投身于艺术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求(1)能够正确理解和基本掌握人类历史上具有理论价值的各种艺术观,马克思主义艺术观的指导地位。(2)在熟悉各种艺术理论的同时,基本了解其美学基础甚至哲学基础,二、教学内容第一章艺术本质论之一:艺术本质论的整体观(四学时)第一节艺术活动的要素第二节认识艺术本质的主要角度第三节阐释艺术本质的主要理论第四节从整体上理解艺术本质论的若干要点第二章艺术本质论之二:马克思主义的艺术本质论(三学时)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在艺术本质论上的异同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的艺术反映理论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生产理论176 第三章艺术本质论之三:艺术与上层建筑其他部门的关系(四学时)第一节艺术与政治的关系第二节艺术与道德的关系第三节艺术与宗教的异同和关系第四节艺术与哲学的异同和关系第四章艺术本质论之四:艺术的基本问题(三学时)第一节艺术作品的基本构成第二节艺术的真实性第三节艺术典型第四节艺术正义第五节艺术的美与审美第五章艺术门类论(四学时)第一节主要艺术门类的历史第二节不同视角中的艺术类型第三节主要艺术门类的特性第四节艺术门类之间的关系第六章艺术发展论(二学时)第一节艺术的发生第二节艺术的继承与革新第三节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第七章艺术创作论(七学时)第一节作为创作主体的艺术家第二节艺术创作过程第三节艺术创造性思维第四节艺术的创作方法、流派与思潮第八章艺术作品论(三学时)第一节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第二节艺术作品内容的构成因素第三节艺术作品形式的构成因素第四节艺术作品的相关属性第九章艺术接受论(二学时)第一节艺术接受在艺术活动中的位置第二节欣赏性的艺术接受第三节批评性的艺术接受176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教学以教师授课为主,适时组织课堂讨论。四、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成绩分别以30%和70%的比例计入总成绩。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艺术概论》,王宏建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版参考书目:《美学十五讲》,凌继尧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新编文艺心理学》,周冠生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电视制作基础》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11142、英文译名:TheBasicofTVPreseration3、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4、适用专业(含方向)和年级:播音与主持专业一年级5、学时与学分:36学时,2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课程由两大部分内容交融、结合成一个整体:就纵向而言,简要描述、并基本掌握常规性的电视节目制作过程,包括这一过程所包含的三个阶段(前期/筹备期――拍摄文本和导演构思的形成、拍摄筹备与准备的过程,中期/拍摄期――现场拍摄过程,后期/后期制作――后期声画的制作过程);就横向而言,简要介绍、并基本掌握电视节目制作常规性的三种制作方式(END/ELECTRONICNESGATHERING—电子信息采集、ESP/ELECTRONICSTUDIOPRODUCTION-电子演播室制作、EFP/ELECTRONICFIELDPRODUCTION-电子现场制作)。以此涵盖电视节目制作的整个过程与基本特征。要求:要求学生课堂理论讲授同对应的课时内外教学单元创作实践相结合,通过教学,不仅了解与掌握相应的理论,更注重相应的实践,从实践过程中去深刻把握与理解电视节目制作的过程与方法。同时,也要求学生基本了解与掌握一般摄像机使用的方法和步骤;176 一般线性编辑与非线性编辑设备的操作使用;常规性编辑/剪辑的步骤、技巧与方法,为今后摄像/摄影艺术、剪辑艺术等高级类课程的学习,奠定技术性的基础。二、教学内容绪论:制作技术直接影响节目的质量与成败(2课时)一、电视是一种技术性极强的传播媒介二、当今电视节目制作介绍,及二种层次的制作概念:软体性制作与硬体性制作三、课程学习的方法第一单元:电视节目制作的三个阶段(2课时)一、前期/筹备期二、中期/拍摄期三、后期/后期制作第二单元:摄像机,基本的摄像技巧(8课时)一、摄像机介绍,摄像机操作使用二、基本的摄像技巧1、景别/画面2、空间/造型(视角/机位)3、运动第三单元:编辑机,线性与非线性编辑的技巧(8课时)一、线性编辑机二、非线性编辑机三、基本的编辑方法与技巧1、剪辑/选择2、剪辑点的流畅性3、画面/镜头语言的准确性4、结构时空与时空转换第四单元:声音制作(6课时)一、声音的意义/声音与画面的关系二、声音的主观评价三、影视声音的有源性和无源性四、声音的拾音与制作,及基本设备五、一般声音制作的方法与技巧第五单元:电视的三种制作方式(2课时)一、ENG/ELECTRONICNESGATHERING-电子信息采集176 二、ESP/ELECTRONICSTUDIOPRODUCTION-电子演播室制作三、EFP/ELECTRONICFIELDPRODUCTION-电子现场制作第六单元:电视导播(8课时)一、电视导播工作二、导播制作的基本要求与规范三、基本的导播方法三、教学方法课堂理论讲授同针对性的单元实习实践相结合。四、考核方式由平时单元作业/创作实践的成绩60%,以及期末课程小论文40%构成。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电视现场制作与编辑/VideoFieldProductionandEditing》,[美]罗纳德·J·康姆潘西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参考书目:《电影和电视制作/ElectronicMoviemaking》[美]林恩·格罗斯里拉·沃德著华夏出版社2001年《当代电视摄影制作教程》,黄匡宇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形体技巧》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12052、英文译名:Physiqueskill3、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4、适用专业和年级:电视艺术专业/播音主持方向/一年级5、学时与学分:72学时,2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主要完成对学生身体姿态、身体表现力、气质的塑造。使学生具备一个自然、挺拔、矫健的身姿和丰富的肢体表现力。176 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形体形态意识、养成挺拔、舒展、自然的体态。同时能够熟练自如地运用肢体来传达出不同的情绪和情感。二、教学内容第一学期(36学时)第一阶段(8学时)此阶段主要是克服学生的自然不良体态,通过芭蕾基础训练来约束和校正,使学生初步确立挺拔自然的体态意识。训练主要以扶把动作和把下简单的小舞姿组合为主。同时训练肢体的协调能力和配合能力。1、芭蕾基训扶把练习:蹲、擦地、小踢腿、上肢活动组合(胸腰、前腰、后腰、旁腰和手臂的配合)2、芭蕾基训中间练习:小跳、中跳、小舞姿组合、3、身体协调性训练组合第二阶段(8学时)此阶段在芭蕾基本功训练的同时,加入现代舞训练的基本内容,让学生体会用肢体的每个部分去运动和表现。训练腰、肩、手、肘、头等身体部位的动作能力。1、芭蕾基训(内容同第一阶段,在节奏上做些处理。)2、现代舞基训活动组合第三阶段(20学时)此阶段在加强芭蕾基训动作难度和节奏难度的基础上,加入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学习和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学习。让学生体会不同的文化形态下所产生和形成的不同的身体形态和审美。1、芭蕾基训(内容不变,加大身体的幅度和身体配合,同时变换节奏。)2、中国古典舞身韵组合双晃手组合(女)提沉冲靠组合(男)3、蒙古族舞蹈组合柔臂组合(女)气质组合(男)第二学期(36学时)第一阶段(8)首先是基本功恢复和强化,其次是通过舞蹈片段学习来提高学生的表现力。176 1、芭蕾基训扶把练习:蹲、擦地、小踢腿、上肢活动组合(胸腰、前腰、后腰、旁腰和手臂的配合)2、芭蕾基训中间练习:小跳、中跳、小舞姿组合3、在上学期训练的基础上强化身体运动的幅度。1、维吾尔族舞蹈5、基本动律组合(女)6、基本动律组合(男)第二阶段(8学时)此阶段主要训练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采用音乐即兴、规定动作发展等手段和方式,开发学生的动作能力和表现力。一、芭蕾基训二、现代舞集训三、音乐即兴第三阶段(4学时)此阶段以简单的双人舞接触训练为主,训练学生的配合能力。1、双人舞接触磨合训练2、舞蹈片段学习第四阶段(16学时)此阶段主要任务是舞蹈片段的排练以及流行舞蹈的学习一、芭蕾基训二、爵士舞三、现代舞排练(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定夺排练内容)四、中国舞排练三、教学方法口传身授四、考核方式考试。平时占20%,期中考试占30%,期末考试占50%。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芭蕾舞教学法》,李春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纽约城市芭蕾舞团形体训练课》光盘,纽约城市芭蕾舞团,2000年参考书目:《中国民族民间舞教材教法》,潘志涛主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现代舞训练课堂展示》光盘,王枚,北京舞蹈学院内部教材,2001年176 《纽约城市芭蕾舞团形体训练课》光盘,纽约城市芭蕾舞团,2000年《中国古典文学》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13022、英文译名:ClassicalChineseLiterature3、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4、适用专业(含方向)和年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一年级5、学时与学分:72学时,4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力求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史和古代文化的相关知识,熟悉了解中国古典文学优秀作品,掌握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古典文学名篇进行读解与分析,提高对本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鉴赏能力。要求(1)增强运用语言的能力。(2)增强鉴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3)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史和古代文化的相关知识。二、教学内容第一学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以及诗词曲名句若干(二学时)《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以及诗词曲名句若干(二学时)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和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以及诗词曲名句若干(二学时)杜牧《泊秦淮》和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以及诗词曲名句若干(二学时)欧阳修《醉翁亭记》以及诗词曲名句若干(二学时)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和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以及诗词曲若干名句(二学时)白居易《上阳白发人》以及文赋辞名句若干(二学时)176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和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以及文赋辞若干名句(二学时)柳宗元《种树郭橐骆传》以及文赋辞若干名句(二学时)郦道元《江水·三峡》(附钟鼎文《三峡》)以及文赋辞名句若干(二学时)牛郎织女诗系列(《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和秦观《鹊桥仙》等)以及文赋辞名句若干(二学时)《左传》中的《烛之武退秦师》以及文赋辞名句若干(二学时)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柳永《凤栖梧》(独倚危楼风细细)和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二学时)李白《将进酒》和《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附普希金《纪念碑》和冯亦弛《李白之歌》)(二学时)荔枝诗系列(杜牧的《过华清宫》和苏轼的《荔枝叹》等)(二学时)第二学期描述女性容貌形体的诗赋系列(《诗经·硕人》(节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节选)、宋玉《神女赋》(节选)、曹植《洛神赋》(节选)和汉乐府《陌上桑》(节选))(二学时)音乐诗文系列(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韩愈《听颖师弹琴》和李白《听蜀僧濬弹琴》、李贺《李凭箜篌引》、白居易《琵琶行》(节选)和苏轼《前赤壁赋》(五学时)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一学时)《史记》选读(《淮阴侯列传》节选、《陈涉世家》节选、《高祖本纪》节选、《项羽本纪》节选和《李斯列传》节选)(二学时)白居易《长恨歌》(附洛夫《长恨歌》)(四学时)媒人代名词出典系列(李复言《续幽怪录·定婚店》和《诗经·伐柯》等)(二学时)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和王维《渭川田家》(二学时)李煜词系列(《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和《浪淘沙》(帘外雨潺潺))(二学时)高适《燕歌行》(二学时)刘基《卖柑者言》(二学时)李白《忆秦娥》和陆游《卜算子·咏梅》(二学时)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附恩斯特·施瓦茨《我曾想要一个大海》)和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二学时)关汉卿杂剧《窦娥冤》(第三折)。蒲松龄小说《窦氏》(二学时)三、教学方法本课程教学以教师授课为主,适时组织课堂讨论。176 四、考核方式采用书面考试形式,分别以30%和70%的比例计入总成绩。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简编本,上、下册),朱东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补编),王云,上海戏剧学院院印教材,2005年版参考书目:《中国文学史》(上、中、下三册),章培恒骆玉明,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影视剪辑》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11152、英文译名:FilmEditing3、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4、适用专业(含方向)和年级:播音与主持专业,一、二年级5、学时与学分:72学时,3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教学内容,由两大部分交融、结构成一个整体:就纵向而言,简要描述影视剪辑发展至今经历的四个重要历史时期,及对应的剪辑艺术美学观念的变化;就横向而言,在讲述影视剪辑技巧的同时,以视听语言构成的基础——“蒙太奇”,及技巧构成的基础——“动作剪辑形态”为核心,在深入分析研究“语言”和“剪辑技术元素”基础上,详细考察对应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二种剪辑形态——“情绪剪辑”和“理念剪辑”对传统技巧技法的进化与突破。要求:一是理性地了解影视剪辑与剪辑艺术基本发展、创作观念演进的过程,以及每一过程的基本特征;二是在经典作品分析基础上,感性地掌握视听语言的具体技术性构成,尤其“动作形态”基本剪辑原则与技巧、“情绪形态剪辑”和“理念形态剪辑”的特征,并融会贯通于电视节目诸种基本样式形态之中。二、教学内容176 绪论:剪辑——影视作品的“第三度创作”(4学时)一、剪辑的地位与作用;二、对剪辑本体的认识;三、学习剪辑与剪辑艺术的方法。第一单元:历史:剪辑的形成——剪辑语言构成的时期(16学时)一、“平行”:最初对画面语言构成的尝试;二、“并置”:“蒙太奇”语言确立的基础;三、“叙述”与“表现”:“蒙太奇”语言的两大基本表现形态。第二单元:好莱坞的不朽贡献——“动作形态”剪辑(20学时)一、“动作形态”剪辑的基础——连贯性;二、保持动作的连贯与流畅;三、保持方向的一致——视觉方向的“假定性”;四、保持色调影调的统一与和谐;五、运用音响元素(“音桥”)过渡;六、对镜头的选择;七、对演员表演选择——速度与节奏;八、段落语言构成的基本法则。第三单元:向现代剪辑形态的过渡——“情绪形态”剪辑(16学时)一、“情绪剪辑形态”形成的历史背景与时代思潮;二、“情绪剪辑形态”的基础——节奏;(强调“动作形态”为基础的整体结构把握)三、时间的构成与情绪性把握;四、空间的构成与情绪性把握;五、心理形态的构成与把握;六、剪辑艺术美学风格的形成。第四单元:“理念形态”剪辑——电视时代的剪辑观念(16学时)一、现代剪辑与“动作形态”的关系;(强调流畅基础上的对“理念”的表述)二、有机借用/分解“动作”与“动势”产生错觉;三、有机借用“方向”产生错觉;四、有机运用“特技”元素;五、剪辑对强化信息量的作用。三、教学方法176 课堂讲解(基本原理讲授、具体作品与技巧剖析),结合课外单元习作实践。四、考核方式对单元习作的评定,构成平时成绩;对综合习作创作的评定,并辅以课程小论文的写作,构成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电影电视剪辑学》,傅正义,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2年参考书目:《电影语言的语法》,[乌拉圭]丹尼艾尔·阿里洪,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电视编辑与后期制作》,[美]加里·安德森,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电视画面编辑》,何苏六,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12102、英文译名:TVNews:InterviewandWriting3、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4、适用专业(含方向)和年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二年级5、学时与学分:72学时,4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加强对电视媒体新闻报道中采访重要性的认识,指导学生以理论指导实践的自觉性,增强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实务能力。要求(1)了解电视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2)掌握电视新闻采访的实务要领。(3)掌握电视新闻写作的实务要领。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4学时)电视新闻采访的定义和重要性、电视新闻采访工作和电视新闻报道的特性等。176 第二章电视新闻采访的主体(8学时)电视新闻记者的分工与职责、素质与修养以及思维特点等。第三章电视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8学时)如何寻找或发展电视新闻采访线索;如何做好电视新闻采访的策划。第四章新闻现场取材的方式与内容(14学时)新闻现场的定义、重要性和特性、现场取材方式的一些基本要点、以及结构场态信息,记录听觉形象,表现环境和细节,拍摄理性素材等现场取材内容方面的知识。第五章采访类型与记者出镜(12学时)常见的采访类型和特殊的采访类型;记者出镜的行为类型、行为环节和注意事项等。第六章电视新闻写作的基本语言特征(4学时)电视新闻写作的基本语言特征。第七章电视新闻写作的实务要点(8学时)新闻写作的技能包括声画对位的处理方法、语言通俗化和口语化处理方法等。第八章电视新闻导语和标题的写作(6学时)电视新闻导语和标题的功能、类型以及基本写作要求等。三、教学方法本课程教学以教师授课为主,适时组织课堂讨论。四、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分别以30%和70%的比例计入总成绩。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教程》,刘仁圣,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10月版。参考书目:《当代广播电视采编教程》,王诗文,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电视深度报道》,马汉寿、张萍,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9年1月版《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孟建、祁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11月版《影视音响制作基础》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1116176 2、英文译名:SoundRecording3、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公共选修课4、适用专业(含方向)和年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二年级5、学时与学分:72学时,3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基本熟悉电影电视中声音元素的艺术性构成与运用、以及实际创作过程中的技术性构成与运用,初步掌握关于声音元素的创作理论与制作技能,使学生在实践中对声音元素具备深刻理解与有机运用的能力。要求:1、了解影视声音的基本理论知识,2、了解各种影视录音的基本知识,了解影视录音技术设备的使用知识;3、初步掌握影视声音制作技术与技巧,基本掌握影视声音艺术创作的要求。二、教学内容l绪论技术手段是艺术创作的基础(4课时)一.声音元素的独特表现力二.影视录音发展简史三.课程学习的方法第一单元:影视技术基础和声音属性(4课时)第一节影视技术基础第二节声音的物理属性第三节声音的生理和心理属性第四节电影电视播出标准l第二单元:影视录音制作设备(4课时)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场地设施第三节拾音设备第四节调音设备第五节记录设备第六节监听设备第七节周边设备第八节连接设备第九节计算机音频工作站l第三单元:影视录音工艺(8课时)第一节影视声音的类型及属性1.概述2.语言3.音乐4.音响5.声音的艺术属性第二节电影录音工艺1.概述2.摄录设备的同步3.录音工艺基本流程4.模拟式电影录音5.数字式立体声电影录音6.多声道立体声环幕电影录音第三节电视录音工艺1.概述2.录音工艺基本流程3.电视剧录音4.电视专题纪录片录音5.电视综艺节目录音l第四单元:影视声音制作的前期准备工作(4课时)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研究剧本第三节选看外景176 第四节音响设计第五节录音计划第五单元:影视声音拍摄阶段(8课时)第一节概述(同期录音概念)第二节先期录音1.先期音乐2.先期对白第三节同期录音制作1.现场对白录音方式2.现场音乐的录制方法3.群众场面第四节各部门配合问题1.景的问题2.摄影的配合3.灯光问题4.行政部门配合5.导演的支持第五节收录音响资料1.现场空间声2.效果资料收集第六节电视现场录音音响1.电视剧2.纪录片3.新闻采访4.电子现场节目的声音制作5.电子演播室制作l第六单元:声音后期制作(8课时)第一节后期制作工艺流程第二节后期配音第三节配动效第四节资料音响1.录制资料音响2.查找资料音响3.套音像资料第五节音乐录音1.同期录音、一次合成2.分期录音、多轨混合第六节混合录音1.混前检查2.混录过程3.国际声带4.审查混录双片l第七单元:创作实践交流——一部声音作品的制作(4课时)广播——典型的声音创作作品1.广播剧的创作2.广播剧的制作过程3.分析工艺广播广告实例l影视企业的录音工艺和技术知识(4课时)——参观影视制作基地,讲述影视企业的录音工艺和技术知识,对影视制作单位的设备、工艺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和认识。l第八单元:数字音频工作站(4课时)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电脑基础第三节基本操作第四节音频录制技术第五节音频编辑与音频处理技巧l第九单元:录音创作实践(一)(4课时)电视片声音后期制作——台词配音、台词录音l录音创作实践(二)(4课时)电视片声音后期制作——录制音响效果,声音剪接l录音创作实践(三)(4课时)电视片声音后期制作——音乐编辑,音乐剪接l录音创作实践(四)(4课时)176 电视片声音后期制作——对白、音乐、效果混合录音l回放及点评(4课时)讲评录音创作作品三、教学方法课堂讲解(基本原理与元素的理论讲授、具体作品与典型案例技巧的剖析),结合课外单元习作实践。四、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对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及综合习作创作评定;期末成绩:期末课程小论文写作。平时占20%,期中考试占30%,期末考试占50%。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电影电视声音录音技术与艺术创作》,(美)汤姆林森·霍尔曼,华夏出版社,2004参考书目:《影视录音——声音创作和技术制作》,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影视声音艺术和技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银幕再现——与中国当代电影录音师对话》,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录音技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参考片目:1.《大红灯笼高高挂》2.《宝莲灯》3.《紧急迫降》4.《有话好好说》5.《长恨歌》6.《爵士歌王》7.《现代启示录》8.《发条橘子》9.《谈话》10.《黑店狂想曲》《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X41012、英文译名:ChineseModernLiterature3、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院系选修课4、适用专业(含方向)和年级:主持/编导/戏文/艺管专业一、二年级。176 5、学时与学分:36学时,2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熟悉和了解中国现代文学中有影响的流派、作家作品,基本掌握中国现代文学的一般特点和发展流向,增加文学知识,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要求(1)熟悉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和现当代文化的相关知识。(2)掌握鉴赏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能力。(3)增强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二、教学内容第一讲:“五四”文学革命。(2课时)教学重点:中国现代文学基本主题的确立,反帝(争取民族独立)反封建(争取民主与自由);中国现代文学语言的革命,白话文运动。第二讲:鲁迅小说的独创性与历史地位。(2课时)教学重点:《呐喊》与《彷徨》。第三讲:郭沫若的诗歌。(2课时)教学重点:《女神》的艺术成就。第四讲:文学研究会与冰心的小说。(2课时)教学重点:冰心的“问题小说”。第五讲:创造社与郁达夫自叙传小说。(2课时)教学重点:郁达夫自叙传小说。第六讲:新诗的规范化。(2课时)教学重点:闻一多与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第七讲:美文。(2课时)教学重点:周作人、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第八讲:茅盾的小说。(2课时)教学重点:《子夜》的艺术特色。第九讲:老舍的小说。(2课时)教学重点:《骆驼祥子》的艺术特色。第十讲:巴金的小说创作。(2课时)教学重点:《家》的艺术特色。第十一讲:沈从文的小说。(2课时)教学重点:湘西小说的艺术特色。第十二讲:新感觉派小说。(2课时)176 教学重点:穆时英、施蛰存小说的艺术特色。第十三讲:张恨水的通俗小说。(2课时)教学重点:《金粉世家》的艺术特色。第十四讲:钱钟书的小说(2课时)教学重点:《围城》的艺术特色。第十五讲:张爱玲的小说。(2课时)教学重点:《金锁记》的艺术特色。第十六讲:赵树理的小说教学重点:《小二黑结婚》的艺术特色。三、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配之以文字、图像、视频资料,以及师生的现场问答。四、考核方式本课程采取期中考试(开卷)和期末书面考试(闭卷)的考核方式,其中,期中考试占30%,期末考试占70%。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钱谷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参考书目:《中国现代文学史》,朱栋霖、丁帆、朱晓进,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广播电视深度报道》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11172、英文译名:TVandRadioReport3、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4、适用专业与年级:播音与主持专业,三年级第一学期。5、学时与学分:36学时,2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76 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广播电视的栏目设置与节目形态的新变化与发展趋势,尤其能理解广播电视栏目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互动关系,并初步掌握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有关知识与报道方法,以扩大知识面与学术视野,并掌握相关技能。要求:1,熟悉广播电视的栏目设置与节目形态的新变化与发展趋势;2,掌握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有关知识与报道方法。二、教学内容1.深度报道的由来与历史2课时2.深度报道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一)2课时3.深度报道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二)2课时4.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栏目构成(一)2课时5.实践练习2课时6.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栏目构成(二)2课时7.记者述评类深度报道(一)2课时8.记者述评类深度报道(二)2课时9.实践练习2课时10.评论类深度报道(一)2课时11.评论类深度报道(二)2课时12.实践练习2课时13.调查类深度报道(一)2课时14.调查类深度报道(二)2课时15.实践练习2课时16.深度报道的表视手法(一)2课时17.深度报道的表视手法(二)2课时18.复习考试三、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解为主,适当穿插节目赏析与课堂讨论。四、考核方式:平时分占20%,期中随堂检查30%,期末考试50%(理论题与应用题各占一半)。五、教材与参考书目:176 教材:自编参考书目:《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有关广播电视评论与深度报道内容,张骏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版。《新闻采访教程》有关深度报道采访部分,刘海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版。《走向21世纪的中国电视》,龙耘、朱学东,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年9月《广播评论——功能、选题与语言艺术》,仲富兰,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11《新闻评论的电视化传播——<焦点访谈>解读》,李文明,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版。《节目策划与文案写作》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11182、英文译名:ProgrammeEditingandScriptWriting3、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4、适用专业(含方向)和年级:主持艺术专业三年级5、学时与学分:36学时,2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理论课讲授、课堂讨论及学生作业,阐述电视文艺节目的分类、传播特点及审美特征。使学生对中国电视文艺节目的历史与现状有初步的了解,对电视文艺节目的创作规律有一定的掌握,从而培养学生对电视文艺节目的策划与节目文案写作能力。要求1,基本了解中国电视文艺节目的历史与现状;2,初步掌握电视文艺节目的创作规律;3,具有电视文艺节目读解能力;4,具备一定的节目策划与文案写作能力。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电视文艺概述(4课时)中国电视文艺的发展历史,阐述电视文艺节目的分类、传播特点及审美特征。176 第二单元:综艺节目的策划与创作(6课时)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过程,包括春节春节文艺晚会的特点,晚会主题的形成、节目的整体结构、节目的空间形式与创新规律等。第三单元:竞赛游戏节目的策划与创作(8课时)竞赛游戏节目的发展过程,观众接受的心理基础,节目的创作如节目的整体设计、日常运作特点与现场组织等。第四单元:访谈节目策划与创作(6课时)访谈节目样式的形成历史和其主要特点,成功的节目案例,及其创作规律。第五单元:节目策划规律与方法(8课时)节目策划的作用与意义,策划的理论原则,节目创新的规律,节目策划的具体方法,以及节目策划的评估方法等。第六单元:复习与考试节目策划规律与方法(4课时)三、教学方法以教师课堂授课为主,并配以录像作品分析。在理论课讲授的同时,也要求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课堂讨论,完成一定数量的课内/课外作业。四、考核方式采取课堂书面考试与课外作业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其中书面考试与作业评估各占总成绩的一半。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电视文艺节目策划与创作》,吴保和,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参考书目:《电视文艺编导艺术》,朱宝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中国电视文艺学》,张凤铸,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形象设计》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11212、英文译名:Imagedesign3、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176 4、适用专业(含方向)和年级:主持艺术专业高年级5、学时与学分:36学时,1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形象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巧,使学生掌握生活中的普通妆面和电视主持人的妆面,掌握基本的服装色彩搭配和款式搭配,学习服装与配饰之间的和谐搭配技能,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要求1认真完成各个化妆造型练习,学会掌握生活化妆的基本手法并能够进行简单的电视主持人妆面。2能结合当下时尚趋势,综合各类服装、饰品的特征与色彩搭配要诣,在了解自身体型特点的情况下掌握各种场合的服装饰品搭配技巧。3熟悉各大品牌服饰特点及各种礼仪场合的礼仪规范。二、教学内容化妆基础知识生活淡妆的画法电视新闻主持人妆的画法电视娱乐主持人妆的画法服装零部件与身型服装饰品色彩搭配法则中外知名品牌服饰品介绍各种场合的着装与礼仪考试:电视主持人自我形象设计三、教学方法一、坚持理论讲授、教师示范、学生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二、结合图片、照片及电化教学,丰富、深化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三、适当安排时尚资讯观摩(如录影、DVD等)。四、考核方式实践考核方式。平时占30%,期末考试占70%。五、教材与参考书目176 教材:自编参考书目:《生活化妆技能》,冯燕容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服装搭配与色彩》,陆乐编著,东华大学出版社《主持艺术研究》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12142、英文译名:StudytoHostingArt3、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4、适用专业和班级:播音与主持专业,四年级第一学期。5、学时与学分:18学时,1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主持艺术研究》课程是本专业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后,听取主持艺术各门类的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座而得到触类旁通、兼容并收、增加底蕴,提高学识的广度和深度。要求:每次行课后要求每一位学生撰写一篇听后感。并在学期结束时以一篇总论文当场诵读、交流汇报。二、教学内容请名家、名主持、名记者、名编辑、名导演进行分类命题讲座。三、教学方法在班主任的组织下,让每一位同学先诵读论文,再由同学们集体点评。最后,把每位同学的论文整编成册,进行更广泛和深入的交流、学习。四、考核方式根据每一次的论文进行打分;小论文占30%总论文占70%176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自编参考书目:《解密凤凰》,师永刚,作家出版社,2004年版《时代的明星》,徐德仁、施天权,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主持学理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12172、英文译名:IntroductiontoHostingArt3、课程性质:专业课4、适用专业和年级:播音与主持专业,本科第一学年第一学期。5、学时与学分:36学时,2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追溯中西方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产生和发展,探讨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概念和特性,阐述节目主持人和主持人节目的构成和功能,以及对电视节目主持人采、编、播、议、态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的论述,帮助学生逐步建立主持人的角色意识。要求:1,系统理解主持艺术的基础理论;2,熟悉了解主持艺术所必备的基本技能。二、教学内容1.形象论2学时阐述主持人本体形象融合节目形象呈现节目主持人的整体形象这样一个公式。教学要点:明确什么是节目主持人形象。这既是一个理论概念又是一个创作方法。2.概念论2学时阐述“以‘我’的方式出现在镜头与话筒前,为受众群准备并驾驭一档固定节目的演播主人”这一定义。教学要点:从定义的演变论点进行比较,针对五种较典型的观点进行系统论述。3.意识论2学时阐述主持人如何建立起“主持意识”及基本意识与全方位意识。176 教学要点:主持意识能统御心理,使行为产生积极影响、强调是心理学层面的意识。4.素质论2学时从克朗凯特一天的工作阐述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素质。教学要点:主持人七大素质:洞察能力、审美能力、采编能力、控场能力、应变能力、交流能力、表达能力。5.类型论2学时阐述有不同类型的节目就需有不同类型的主持人。弄清楚节目主持人的划分就必须弄清楚主持人与播音员的区别。教学要点:从我国电视节目主持人现状去划分、从主持人工作地位、工作方式去归类划分、从播讲的比重多少而来划分。6.个性论2课时阐述节目主持人不同的性格与气质对主持人不同风格的影响与其关系。教学要点:任何成功的主持人必然是风格化、个性化。强调抹杀个性,追求全面是主持人的陷阱。升华个性,形成风格才是主持人的正途。7.空间论2课时阐述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空间在哪里——与摄像机面对面的空间关系。教学要点:让主持人如何在镜头前建立关系,强调空间环境的适应能力和选择能力。8.节目论2课时阐述有节目主持人就有主持人节目、主持人节目是节目主持人赖以生存的空间。教学要点:板块节目与网线节目的形态。重点阐述不同类型主持人节目的特征,懂得节目形态对主持人驾驭节目的重要性。9.采访4课时阐述采访是衡量节目主持人是否优秀的一个重要基本功。教学要点:主持人与记者在采访中的区别。主持人采访三大准备及五大提问方法与七大采访方式。10.编写2课时阐述主持人“编”的三个组成部分:编创节目、编写播讲稿、编制节目带。简言之,想点子、写稿子、编带子。教学要点:主持人不仅善于说也要善于写。写出有个性的我。11.播讲2课时阐述主持艺术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播讲艺术。就是谈话艺术。教学要点:强调是讲、是说,不是读、不是念。追求交谈式、个性化。12.议论4课时阐述在严格意义上讲没有议论就没有主持人节目的理念。176 教学要点:讲授“事、理、情”的综合议论及三种议论技巧(宕开一笔、转述一言、拢收一句)13.状态4课时阐述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在镜头前与话筒前的演播状态的重要性。教学要点:三动状态的关系(心理情感的运动状态、态势语言的行动状态、现场发挥的能动状态)14.散论2课时阐述主持人与智囊团,与制作群体,与节目直播,与特别节目的诸关系。教学要点:强调主持人最后的较量是人格力量的较量。三、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四、考核方式平时分20%,期中占30%(随堂小论文),期末占50%(闭卷)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自编参考书目:《美国电视明星》,芭芭拉.马索图[美],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版《记者生涯——目击世界六十年》,沃尔特.克朗凯特[美],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电视节目主持人学初论》,任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主持人节目精读》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12182、英文译名:ComparativeAnalysisofProgramming3、课程性质:专业课4、适用专业与年级:播音与主持专业,一年级第一学期与第二学期。5、学时与学分:108课时,5学分176 第一学期《主持人节目精读1》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从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对节目录像带进行评析和解读。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与比较过程中,学会借鉴和明确自身的特点、优势长短,更清晰地认识他人,找到自我,逐步培养专业素养。 要求:对节目的形态和主持状态形成形象而又直观的领悟,为自选节目的评析奠定基础。二、教学内容:1.总论: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八大话题2课时教学要点:从历史的层面,经典的层面,现象的层面这三大层面进行解读历史层面:2.评《如意杯》1——15名节目带2课时教学要点:为什么首次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未分类进行:探究初期主持人节目中的各自潜在的特质。3.评《如意杯》16——30名节目带2课时教学要点:要求学生按主持人参赛号顺序进行记录。根据参赛标准自己评选出十佳。4.评析《金士明》杯综艺类节目带2课时教学要点:比较《金士明》杯第二届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综艺类节目带。让学生与首届《如意杯》综艺节目主持人作比较分析,形象感受综艺节目主持人的素质与能力要求。5.评析《金士明》杯社教类节目带2课时教学要点:强调声、像、字、图、表综合元素运用,强调主持人多姿多彩的节目形态。6.评析《金士明》杯新闻类节目带2课时教学要求:新闻性节目主持人的基本特点,强调叙述和议论的作用。7.评析《金士明》杯少儿类节目带2课时教学要点:强调少儿节目主持人不仅仅是“鞠萍姐姐”型模式,还有叔叔型、爷爷型、奶奶型,以及姐姐——阿姨——奶奶终极型稳定性的节目主持人。8.综述评议2课时从《如意杯》、《金士明杯》两大赛事诸多现象引起的思考。教学要点:从历史的演变过程中探寻主持人与节目的发展规律和走向:分类,定位以及声、像、字、图、表等元素的综合运用。经典层面:9.精读《生活》节目2课时176 教学要点:强调经典节目《生活》的创作理念和表现手段。树立强烈的栏目意识是节目主持人和主持人节目不断发展的要素。10.精读元元的《第七日》与阿丘的《社会记录》2课时教学要点:强调主持人的风格是说出来的,强调语体的重要性。关键是怎么说。现象层面:11.比较精读崔永元与方宏进主持的《实话实说》节目2课时教学要点:分析现象——为何方宏进在《东方时空》中是优秀的主持人,但一走进《实话实说》,却不尽如人意?强调定位、倾听、沟通的作用。12.比较精读王刚与袁鸣主持的《东芝动物园》节目2课时教学要点:分析现象——为何同样是优秀主持人在同一档节目中却有着两种迥然不同的状态?强调现场驾驭与画面解说的主持状态的重要性。13.比较精读倪萍与姜丰主持的《文化视点》节目2课时教学要点:分析现象——倪萍主持《综艺大观》获得6年辉煌,为何一走进《文化视点》不到六个月就遭遇尴尬?有人说倪萍“没文化”,难道主持六年辉煌的综艺节目就不需要文化么?强调姜丰主持的《文化视点》节目的新元素以及转型定位、节目形态的驾驭和文化的准备与节目的准备。14.评析李咏主持的《幸运52》和《非常6+1》2课时教学要点:分析现象——为什么《幸运52》主持人一炮走红?为什么又在《非常6+1》中再造辉煌?强调独特的节目形态感与主持人的个性化。15.中外气象节目主持人经典节目比较精读2课时教学要点:强调主持人由静态演播到动态演播的画面张力和演播神韵。16.素质与定位2课时教学要点:从两张调查表的比较中强调节目主持艺术,节目要有型、主持要有态,关键怎么说,点评见功夫。17.窄播与广播2课时教学要点:强调窄播为手段、广播是目的的创作理念以及构成节目形态的“三七定律”。三、教学方法观摩录像,对比评析。四,考核方式平时分20%,期中占30%(小论文),期末占50%(闭卷)五、教材与参考书目176 教材:自编参考书目:《明星主持与名牌节目》,蔡帼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主持人节目学教程》,路锡初,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版第二学期《主持人节目精读2》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运用一系列主持节目作为读解和讲评范本,使学生学会以专业眼光——合规律地对风格化、个性化的节目形态与主持状态进行审美的评判。同时进一步锻炼学生口语表达与空间处理的能力。要求:1自选节目的主评者,必须对演播空间进行设置处理——演播台、演播背景、演播道具、现场观众席的布局、音乐、灯光效果。2评论者必须带着演播状态走进演播室——服装、化妆、发型、态势语言的运用;3评论者必须脱稿、半脱稿的当众播讲交流——要自信、要自然、要流畅;4每堂课每位同学都得以整体参与,每位同学都得到轮番锻炼。二、教学内容每次行课为五评:主评、点评、自评、短评和总评。当场看一个主持人的节目带——主评者进行对自选节目的自我主评。点评者进行对主评者的评论。自评者进行对主评者选择的节目的评论。短评者进行对全过程的一句话短评。教师进行主讲评论。三、教学方法:每一次行课由学生轮番主评、循环操评、互动进行。四、考核方式:每次行课由主评者整理成文,以作学期平时分占20%。期中考试以小论文的形式随堂检查。期终考试以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和读解一份平面节目稿进行闭卷测验。平时分20%,期中占30%,期末占50%五、教材与参考书目:176 教材:自编参考书目:《明星主持与名牌节目》,蔡帼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主持人节目学教程》,陆锡初,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版《主持人语音基础》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12192.英文译名:SpeechTraining3.课程性质:专业课/必修课4.适用专业(含方向)和年级:播音与主持专业本科一、二年级(共三个学期)5.学时与学分:216学时,9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力求使学生掌握普通话标准发音的方法,理解和运用以气托声、以声传情的表现规律,为主持艺术的最终呈现奠定有声语言基础。与此同时,具体指导学生尽早通过普通话测试一级甲等的考试。要求1了解并掌握正确的吐字、气息运动方式,在语言表达上具备一定的艺术表现力。2具备一定的听辨能力,能够区分不同的音色并把握各自特点,以期使声音在饱满的基础上富于弹性。3根据最新《国家普通话测试纲要》要求,掌握17055条词汇的正确发音以及熟练掌握《纲要》规定的60篇朗读文章,对30个说话题目进行充分的准备,要求语音标准,语法规范,表达流畅、自然,并对普通话与方言词汇的选择以及名量词搭配的选择和普通话语法的选择有正确的判断和掌握。二、教学内容第一、第二学期课时分配:第一部分语音概说(24学时)普通话语音基本概念、声母、韵母、声调、音节构成、语流音变第二部分呼吸控制(32学时)呼吸方法、要领,呼吸控制练习176 第三部分口腔控制(32学时)咬字器官、口腔控制要领、口腔控制练习第四部分喉部控制与共鸣调节(12学时)第五部分声音的弹性及情声气结合(16学时)第六部分科学练声和嗓音保护(8学时)第七部分综合训练(20学时)第三学期课时分配:第一部分:单字训练(8学时)第二部分:词语训练(12学时)第三部分:判断训练(12学时)第四部分:朗读训练(20学时)第五部分:说话训练(20学时)三、教学方法将语音基础理论渗透于实践练习当中,以语音发声实践指导为主。先解决生理上的发声问题和普通话语音标准问题,再强调主观的愿望、自觉的意识。在语言训练的基础阶段,充分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特点,以教师的启迪性示范引导学生找到理论与实践的衔接点,带领学生在练习中消化理论,逐渐学会用理论和听辨进行自我检测、自我指导。按照普通话测试试卷的项目次序和一级甲等的要求,分门别类进行各个部分的练习,辅以大量的模拟考卷,以考促学,以量带质,同时要不断强化发声的正确方法与表达规律和表达技巧的应用。四、考核方式技能考试。平时占20%,期中考试占30%,期末考试占50%。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播音主持艺术语音发声》,吴弘毅,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导用书》(上海版),上海市市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商务印书馆,2006年参考书目:《艺术言语训练——绕口令》,赵兵,本院自印《国家普通话测试纲要》,国家语委,商务印书馆,2005年176 《主持人语体艺术》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12202、英文译名:ArtisticExpressionofSpeech3、课程性质:专业课/必修课4、适用专业和年级:主持与播音专业二、三年级5、学时与学分:252学时,10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朗诵艺术所需要的基本技艺,并全面了解朗诵艺术的创造过程,尝试各种文体的朗诵艺术实践,以提高艺术语言表现的综合能力、提高文学修养。要求:了解朗颂艺术的历史渊源;掌握朗诵艺术的基本技能和熟知朗诵艺术的创造过程,并完成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寓言、剧本、命题演讲等各种文体的朗诵艺术实践。二、教学内容第一学期文体朗诵第一部分:朗诵艺术美感的建立,阐述朗诵艺术产生的历史渊源和社会原因以及其社会作用。教学要点:确立朗诵艺术的审美观。(4学时)第二部分:朗诵艺术的基础技巧。基础技巧的要求:主要指朗诵艺术的基本状态。包括:吐字、发声、用气。(4学时)第三部分:朗诵艺术创造的内部技巧教学要求:让学生学会做案头工作。它包括了解作者、理解作品的内涵、梳理作品结构、把握作品风格、体现作品个性。在教学中启发学生观察生活、借助想象、激发灵感、引发冲动,进一步调动艺术语言的表现欲望。(8学时)第四部分:朗诵艺术创造的外部技巧教学要点:阐述朗诵艺术惯用的手法。如:语势、重音、停顿、节奏、呼吸的方法,使用各种音调的方法。(16学时)第五部分:各种文体的朗诵实践教学要点:让学生懂得各种文体的朗诵艺术的审美特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寓言、剧本、命题演讲。(32学时)第二学期戏剧人物、名人演讲第一部分:戏剧人物朗诵的审美特征,戏剧文体特征(4学时)176 第二部分:名人演讲文体特征,演讲模拟。(4学时)第三部分:熟悉文本、建立形象(8学时)第四部分:规定情境(8学时)第五部分:交流(8学时)第六部分:语言的动作性(8学时)第七部分:语言的物化(8学时)第八部分:语言能力的空间处理(8学时)第九部分:细节的运用(8学时)第十部分:展示的时空(8学时)第三学期语体节目创作第一部分:语体的概念(4学时)第二部分:电视节目语体的概念(4学时)第三部分:节目创意(16学时)第四部分:节目策划(16学时)第五部分:节目操作(16学时)第六部分:节目展示(16学时)三、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突出个体、完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四、考核方法:要求学生掌握各种文体的朗诵技巧和方法,全部背诵当众表演,教师根据表演的优劣来打分。平时占20%,期中考试占30%,期末考试占50%。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艺术语言表现课程教案——语体创作》,宋怀强,.2004—2005年《艺术语言的形象观》,宋怀强,2006年参考书目:《辞海》,夏征农等,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第447页《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斯大林,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5页《现代汉语词典》,吕淑湘,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535页《节目语体主持》,李德付,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第2,3,5页《成功主持典范》,张颂,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第123,220页《人类语言产生在图画文字时代》,张英,《晋阳学刊》,2004年,增刊176 《演播言语组织》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12212、英文译名:SpokenExpressioninTVBroadcasting3、课程性质:专业课/必修课4、适用专业和年级:播音与主持专业二年级第一学期5、学时与学分:36学时,2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讲授主持人四大智力、四大功力以及言语组织的四大能力的理论,指导学生对相应技法的运用,使学生掌握在不同的语境里表达独到的语言,在相同的语境里表达不同语言的即兴言语组织能力。要求:1,理解掌握主持人四大智力(倾听力、思维力、记忆力、联想力)和四大功力(语感、语流、语义、语型)。2,能够运用言语组织的四大能力(抓言语内核、入三段网式、借引义出意、用同义异语)。二、教学内容1、言语组织总绪2课时阐述有力的言语组织出有效的口语表达以及四大智力与四大功力的关系。教学重点:强调组织与表达的区别,增强言语组织的意识。2、演播与思维力2课时阐述在一定层面上思维就是语言,以及思维的多维性与表达的直线性的相互关系。教学重点:强调主持人语言选择性的重要性。3、演播与记忆力2课时阐述在一定层面上记忆就是知识,以及记忆的自然法则和方法。教学重点:强调记忆中识记的迅速性、记忆的持久性、回忆的准确性。4、演播与倾听力2课时阐述主持人真听、恭听、善听的理论及方法。教学重点:强调主持人在双向思维中的倾听力。5、演播与联想力2课时阐述想象与联想的关系及联想的思路拓展。教学重点:强调联想是一个物与另一物的关系的建立。176 6、智力与诸关系2课时阐述即兴建立人物的关系,迅速组织言语表达的理念及要求。教学重点:强调用倾听来调动思维力、记忆力、想象力。7、一对二的提问与追问2课时阐述主持人与两位嘉宾的提问与追问中的有机交流的要求及技巧。教学重点:强调主持人话题的选择与嘉宾追问中的语点把握。8、一对众的提问与答问2课时阐述主持人与多位嘉宾的提问与答问中的有机交流的要求及技巧。教学重点:强调主持人对话题背景的充分准备与现场即兴的有机交流。9、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2课时阐述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中对情景的感受与角色身分转换的即兴表达技巧。教学重点:强调主持人对故事的角度选择和表达的信息量。10、言语组织与抓语言内核2课时阐述智抓语言内核的思维方法及其在言语组织中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强调抓语言内核对语境的感受关系及能力。11、言语组织与进三段网式2课时阐述从传统叙事结构的开头、中间、结尾,引发对应过去时、现在时、未来时而形成顺着说、挑着说、倒着说的理念与方式。教学重点:强调属于主持人语言特点的挑着说与大号句、中号句、小号句的关系运用。12、言语组织与用同义异语2课时阐述同义异语这一语言现象及其在言语组织中的特征和作用。教学重点:强调单句并用与倒装句的关系,双句对用与正反句的关系,三句排用与同形句的关系。13、言语组织与借引义出意2课时阐述词的本意和附加意而形成引义思路和出意思路。教学重点:强调借词引义与借义出意的内在关系,以利言语组织的出智。14、言语组织与公式2课时简述言语组织的一个公式抓言语内核——进三段网式——借引义出意——用同义异语。教学重点:强调公式四个技法的独立运用和综合运用的关系。15、语感与语境2课时阐述主持人设置语境的重要性及其寻找语境点的方法。教学重点:强调主持人在感受语境中对语言配置的敏感性。16、言语组织与理论原则2课时阐述言语组织的两大理论原则:发散思维与形式逻辑。176 教学重点:主持人的言语组织是一种“思维语法”的理念。三、教学方法:在互动中进行理论与演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四、考核方法:期中检查随堂考试。期末采用书面闭卷考试。理论性试题与应用性试题比例为40%比60%。平时分20%,期中占30%,期末占50%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自编参考书目:《节目主持语用学》,应天常,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主持人的语言艺术》,吴郁,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美国脱口秀》,杨博一,京华出版社,2000年版《无价之宝》,李树荫,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演播空间应用技巧》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12222、英文译名:BlockinginTVBroadcasting3、课程性质:专业课/必修课4、适用专业与年级:播音与主持专业,二年级第二学期。5、学时与学分:72学时,3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旨在训练学生与摄像机建立起空间关系。掌握演播空间处理能力,协助主持人整体形象的完成和完美。要求:1,掌握选择空间的表现能力、感觉镜头的表现能力以及纵横运动的表现能力。2,建立在镜头前的景别感、对象感、间距感、走动感从而能够在自我选择的空间背景中合规律的创作。176 一、教学内容1.空间处理总论4课时阐述空间处理理念。教学要点:讲授“三能”、“四感”。2.演播室单档静态主持4课时阐述并评析主持人坐姿与站姿的空间关系(不带手语)。教学要点:强调视平线与对象感。3.演播室单档静态主持4课时阐述并评析主持人站姿的空间关系(带手语)。教学要点:强调站姿的中近景与状态感。4.演播室多场景空间组合单档主持4课时阐述多场景三个支点的空间关系。教学要点:强调空间支点过渡的运动感与空入画。5.演播室单档一稿两态的播讲4课时阐述一个稿件运用两种不同状态的表现方法。教学要点:强调生活轻松型与生动轻快型的操作要领。6.演播室单档读报播讲4课时阐述主持人把报纸与题板作为道具的有机运用。教学要点:强调主持人让报纸与题板与镜头建立关系的时间概念。7.演播室单档讲述新闻故事4课时阐述主持人讲述新闻故事的生动性和吸引性。教学要点:强调讲述故事的结构铺排技巧和面对镜头的准确交流感。8.演播室双档主持4课时阐述主持人坐姿主持时对一桌二椅间距感的空间交流关系。教学要点:强调间距感中对视交流的心理指示和串词提示。9.演播室三人主持4课时阐述中心主持人与两位搭档的协调驾驭关系。教学要点:强调在叙述和议论中如何与电视机前的观众进行正面交流的方法与要领。10.外景室内(教室空间)的单档主持4课时阐述主持人在教室坐椅间纵横走动中的应用理论教学要点:强调座椅、讲台、黑板间的前后景运用以及与镜头有机的建立关系。11.外景室内(图书馆空间)的单档主持4课时阐述主持人在图书馆藏书架的情景空间中选择多角度的运用理念。176 教学要点:强调纵横走动与“S”走动的技能技法。12.外景室外(停车场)的单档主持4课时阐述主持人如何有效地组织多辆汽车的固定点与镜头建立关系呈现画面张力的运用理念。教学要点:强调正反走动中与镜头建立关系的有机运动。13.外景室外(剧场门前)的单档主持4课时阐述主持人如何选择阶梯实景的高低走动的运用理念。教学要点:强调“之”字形走动中与镜头建立关系的有机运动。14.剧场室内(舞台空间)的单档主持4课时阐述主持人在无大幕的舞台空间中进行单档主持的状态体现。教学要点:强调如何运用舞台黄金分界线与镜头建立关系的有机运动。15.剧场室内(舞台空间)的双档主持4课时阐述主持人在有大幕的舞台空间中进行双档主持的状态体现。教学要点:强调在有大幕的空间中主持人上下场与镜头如何建立关系的有机运动。16.后论4课时根据学生的实践作业用“三能”“四感”进行综合评述。教学要点:强调关于主持人演播空间的口诀《五言百字经》一、教学方法:本课程通过理论阐述和演练相结合,使每一位学生明确演播空间应用技巧的基本要领和技巧。四、考核方式:平时分占20%,期中随堂检查30%,期末考试50%。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自编参考书目:《话说电视节目主持人》,全国电视学研究委员会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电视演播室制作》,任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版《电视摄像技巧》,徐立群,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版176 《主持节目创作》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11062、英文译名:TVProgramProducing3、课程性质:专业课/必修课4、适用专业和年级:播音主持专业,三年级第一学期《主持节目创作-综艺》第二学期《主持节目创作-访谈》。5、学时与学分:144学时,6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通过集创意、组织、主持、操持为一体的综合创作练习,训练学生能够初步独立完成一档综艺节目和一档访谈节目,进而强化学生的现场应变能力和主控、主宰节目的驾驭能力以及在沟通与交流中完成节目主持的现场演播能力。第一学期《主持节目创作-综艺》要求:完成从一档节目前期准备(创意撰稿、设置组织)到进行当众动态主持的完整过程。(既要把综艺游戏和竞技的规则在节目的叙述中完成,又要组织同学当场根据规则在互动中体现以达到驾驭与控场的目的。)二、教学内容每档综艺节目50分钟。每次行课主持人课前在教室将演播空间设置好(主持区、观众席)。每次行课前交出节目文案。综艺节目把全班同学作为集体参与对象,在互动中完成。教学要点:强调空间布局独特、新颖。强调声、像、字、图、表的运用。强调氛围的营造、高潮节奏的铺排。三、教学方法:采用节目创作演示,学生互动点评教师当场评讲的形式进行。四、考核方法:每次行课后以一档成型节目的记录稿为平时考察分占20%以小论文为期中考试占30%以闭卷考试为期末考试占50%176 第二学期《主持节目创作-访谈》要求:完成从一档节目前期准备(创意撰稿、设置组织)到进行当众动态主持完整过程。(既要与现场的嘉宾进行提问、对话,又要与现场的观众进行沟通、交流以达到现场演播的任务)。一、教学内容每档访谈节目50分钟。每次行课主持人课前在教室将演播空间设置好(主持区、观众席)。每次行课前交出节目文案。谈话节目要以真实的社会各阶层人士作为采访对象。教学要点:强调空间布局独特、新颖。强调声、像、字、图、表的运用。强调包、托、接、送、抓点滚动。二、教学方法:采用节目创作演示,学生互动点评教师当场评讲的形式进行。三、考核方法:每次行课后以一档成型节目的记录稿为平时考察分占20%以小论文为期中考试占30%以闭卷考试为期末考试占50%四、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自编参考书目:《中国脱口五人秀》,寒波,广东旅游出版社,2000年《叶惠贤主持艺术论集》,郑可壮,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大众传播学》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12012、英文译名:theMassCommunication3、课程性质:院系选修课、专业基础课176 4、适用专业、年级:播音与主持专业、电视编导专业一、二年级学生5、学时与学分:36学时,2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讲授,使学生基本掌握大众传播学的一般理论,能够运用大众传播学的一般理论对目前大众传播的现状进行初步的分析,为今后从事大众传播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要求:一、了解大众传播学的学科特点。二、了解大众传播媒介的历史和基本特征。三、能够区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等其他传播类型的区别并进行分析比较。二、教学内容一、大众传播学导论(3课时)二、人类传播的行为(3课时)三、传播行为模式与传播类型(2课时)四、媒介发展的轨迹(2课时)五、大众媒介的分类功能及主要理论(2课时)六、传播的自由与控制(2课时)七、大众传播的内容(2课时)八、大众传播受众(4课时)九、大众传播效果研究(4课时)(十)大众传播社会宏观效果研究(4课时)(十一)传播学研究方法论(2课时)(十二)传媒的产业化(2课时)三、教学方法1.主要以讲述法和案例法为主,结合理论分析及媒体现象案例深入简出地让学生了解传播学的原理。2.厘清“定量分析”及“定性分析”的不同研究方法得出的不同传播学理论。四、考核方式本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之以适当的课堂讨论和课外作业。本课的考核包括课堂讨论、期中考试等为平时成绩(30%)和期末考试成绩(70%)两部分。176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传播学总论》,胡正荣,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发行,1997年4月版参考书目:《传播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版《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镇之等译,2003年《广播电视史》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21042、英文译名:Broadcastinghistory3、课程性质:院系选修课、专业基础课4、适用专业和年级:播音与主持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一年级5、学时与学分:36学时,2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从广播电视的技术特征、节目特征、经济特征、社会特征等本体内容出发,系统介绍中外广播电视的发展历史和当前概况,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和敏锐开阔的观察思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综合分析的能力,鼓励学生联系电视现象进行初步分析,为今后从事广播电视及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求:1,系统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电视现象及其主要特点;2,把握节目特征与技术特征、体制特征、经济特征、社会特征之间的互动关系,并能够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二、教学内容第一讲广播电视科技的发明和事业的诞生[1课时]1、广播电视、无线电、电视的定义2、无线电通信的发现与发明3、音频广播的发明176 4、广播事业的诞生5、电视的发明6、电视事业的诞生7、电子传播的基本条件和重要方式8、广播电视的特点第二讲广播电视的科技革新和发展趋势[1课时]1、记录媒介的发明2、彩色电视的诞生和发展3、有线电视的诞生和发展4、卫星电视的诞生和发展5、数字电视的诞生和发展6、交互电视的诞生和发展7、多媒体时代的广播电视发展趋势8、当前全球广播电视的格局第三讲广播电视体制概述和节目概述[2课时]1、广播电视体制的起源2、广播电视体制的基础3、广播电视体制的分类及特点4、广播电视体制的比较5、广播电视体制的发展趋势6、广播电视节目的分类和特点7、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分类批评8、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第四讲广播电视节目的演变[2课时]1、广播电视新闻的传统2、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与改革3、广播剧和电视剧的诞生4、电视剧的类型化趋势5、纪实类节目的传统6、专题节目的发展7、电视综艺的传统8、电视综艺的创新第五讲美国广播电视史概述[2课时]1、美国商营广播电视体制的建立和发展176 2、电视广播网的黄金时代3、公共广播电视体系的建立4、三大电视网黄金时代的结束5.有线电视网及卫星电视第六讲英国广播电视史概述[2课时]1、英国广播电视制度的历史沿革2、英国广播电视体系的特点3、英国有线电视的发展历史4、英国广播电视体制的多元格局第七讲日本广播电视史概述[2课时]1、日本早期的广播事业2、日本电视事业的诞生3、日本广播电视的发展4、日本卫星广播电视的发展第八讲韩国广播电视史概述[2课时]1、朝鲜广播的早期背景2、韩国广播电视与社会变动3、韩国广播电视的转型4、韩国广播电视的现状第九讲中国广播事业发展的初期[2课时]1、外国人在中国的广播活动2、北洋政府时期的广播事业3、国民党广播的建立和发展4、民营广播电台和外商广播电台第十讲抗日战争时期[2课时]1、抗战爆发前的广播事业2、抗日根据地的广播事业3、抗战时期国统区的广播事业4、抗战时期沦陷区的广播事业第十一讲解放战争时期[2课时]1、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广播事业2、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恢复和发展3、延安时期广播宣传及其影响4、延安(陕北)台的三次战斗转移176 5、解放区地方广播事业的建立6、国民党统治区广播的终结7、解放区广播的新发展8、开国大典的广播宣传第十二讲中国广播电视发展的新时期(上)[2课时]1、新中国广播事业的创建2、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引下的广播宣传3、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后的广播事业4、初步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广播事业5、我国电视事业的创办6、“大跃进”期间的广播电视7、国民经济困难期间广播电视事业的调整8、广播电视宣传的改进第十三讲中国广播电视发展的新时期(下)[2课时]1、广播电视事业的恢复与新发展2、“文化大革命”时期广播电视事业的挫折3、“文化大革命”期间广播电视宣传的严重错误及其危害4、“文化大革命”时期广播电视事业的艰难发展5、广播电视系统反对林彪.江青集团和“左”倾错误的斗争6、历史性转折期间的广播电视7、加强对广播电视的领导真理标准大讨论中的广播电视8、拨乱反正,广播电视宣传初步改观第十四讲中国广播电视的改革年代(上)[2课时]1、改革开放起步前后的广播电视2、开创广播电视工作新局面3、广播电视体制整顿和改革4、广播电视事业经历的曲折5、广播电视法制的建设6、广播电视产业经营的探索7、广播电视的教育和科研工作8、广播电视的科技的进步第十五讲中国广播电视的改革年代(下)[2课时]1、改变经济机制2、新闻节目转型176 3、卫星传播竞争4、广播电视节目市场5、产业转型和媒介集中6、广播电视的治理与整合7、广播电视的商业繁荣8、数字化、集团化第十六讲香港、澳门、台湾广播电视发展史略[2课时]1、香港广播事业的诞生2、香港广播电视业的快速发展时期3、香港回归前后的广播事业4、澳门广播事业的诞生和发展5、澳门回归前后的广播事业6、台湾广播事业的基础7、台湾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8、台湾广播电视现状另外,期末考试2课时。三、教学方法:1、在教学中注意各国广播电视的政治和社会背景,使学生正确对待不同国家的国情。2、结合节目特征、技术特征、经济特征、社会特征和体制特征的具体分析,适当运用录像视听手段,增加可感性和生动性。3、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相长,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以及完成课外作业。四、考核方式:本课程采取平时检查、期中小论文与期末考试三结合的考核方式。平时占20%,期中占30%,期末占50%。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中外广播电视史》,郭镇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参考书目:《广播电视概论》,刘爱清王锋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当代广播电视概论》,陆晔赵明,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版;《中国广播电视通史》,赵玉明,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1月版。176 《多媒体制作》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21122、英文译名:Multi-mediaProduction3、课程性质:选修课,专业基础课4、适用专业(含方向)和年级:播音与主持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三年级5、学时与学分:36学时,2学分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多媒体艺术与现代艺术的潮流,掌握多媒体艺术的表现方法,刺激多媒体艺术创作的思维,更广泛的利用现代媒体材料,创作出具有实验性的艺术作品。要求:1、明确新媒体出现的后工业/后现代主义的社会基础与文化背景;2、对于现代多媒体技术发展、及其趋势的宏观把握;3、掌握多媒体的表现方法、如何利用新媒介创作。二、教学内容绪论:多媒体与现代艺术作品(2课时)一、多媒体产生的背景二、多媒体在艺术作品上的运用三、多媒体艺术和传统媒体及其他新兴媒体艺术的区分第一单元:多媒体本体技术常识(2课时)一、电子时代的媒体技术概述二、平面、视频、音频在当代创作方式的变革三、数字时代的基础常识第二单元:多媒体创作表现技巧(16课时)一、平面创作技巧二、影视的特技制作技巧三、三维虚拟制作技巧四、多媒体综合创作技巧第三单元:网络与新媒体(4课时)一、网络与网络传播176 二、依托新媒体技术的数字化商业三、利用网络媒体创作的方法第四单元:多媒体创作实例(12课时)一、利用多媒体进行主题创作三、教学方法课堂讲解与讨论,结合实际操作和影像观摩。相应领域专家的讲座。四、考核方式多媒体实例创作,构成期末考试成绩。平时占20%,期中考试占30%,期末考试占50%。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美]罗杰·菲德勒著华夏出版社2000年参考书目:《数字时代的影视艺术》张文俊主编学林出版社2002年《数字化商业——如何在网上生存和发展》[英]雷·海蒙德著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年《电视摄像》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14072、英文译名:VideoBasics3、课程性质:院系选修课4、适用专业、年级:电视节目主持专业,一、二年级学生5、学时与学分:36学时,2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电视摄像机的操作使用,以及一般的拍摄创作方法;能够掌握基本的电视摄像创作的艺术技巧与技能;基本能够从美学审美的层面,掌握和理解优秀摄影/摄像的艺术技巧与技法,:为今后的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初步的基础。要求:1.了解摄像机的构造及其种类;176 2.了解摄像工作中的基本运动方式;3.具备基本的画面控制能力,特别是静态、动态构图的辨析力。二、教学内容第一讲摄像机的基本构成。(4课时)1,摄像机的发展史与种类;2,ENG摄像机的基本功能和结构第二讲镜头(4课时)1,镜头的结构与种类;2,景深第三讲摄像机的操作(8课时)1、摄像机的基本运动;2、白平衡与变焦。第四讲光与影(6课时)1、光的种类与人眼的功能;2、色彩;3,色温与照明技巧。课外作业:让学生搜集五幅或以上自己认为在光影、色彩方面出色的摄影作品。第五讲构图(8课时)1、取景与景别;2、静态构图;3、动态构图;4、景深控制;5、轴线课外作业:用数码相机拍摄不同构图不同景别的照片进行比较。第六讲摄像技巧(2课时)1、摄像的基本姿态与要领;2、摄像机的调试与维护;3、DV摄像技巧课外作业:第七讲新技术应用与新视频创作(2课时)1、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区别;2、图像处理与特技。第八讲拍摄流程(2课时)176 1、分镜头脚本与拍摄流程表;2、拍摄中须注意的问题。课外作业:选择一个拍摄题材,独立完成一份分镜头脚本和一份拍摄流程表。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述、作品分析与实践操作相结合;2、鼓励学生进行日常拍摄实践。四、考核方法:采取课堂分析、操作能力与期末作品呈现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平时操作分占30%,期末作品分占70%。五、教材与参考书目《影视摄影技巧与构图》,郑国恩、王伟国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电视色彩学》,刘恩御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1《彩色电视摄像机与录像机》,徐梅林、王绥祥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美学》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14012、英文译名:AestheticsofArtandLiterature3、课程性质:院系选修课4、适用专业和年级:播音专业,三年级学生5、学时与学分:36学时,2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立足于从知识系统的角度来对美学学科进行介绍与说明,涵盖了人类审美活动的产生发展,审美活动的独立的整体探讨,对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价值类型、现实的审美活动、现实审美活动的个性的具体分析,以及对美的哲学探讨等诸多方面,帮助学生能够形成对人类审美现象剖析、解构的初步基础,为今后从事艺术创作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要求:1、在知识层面上说明审美关系的价值特征、美的存在系统和特点以及不同的审美类型176 ,帮助学生理解“美学”作为人文学科的基本定位。2、帮助学生能够针对具体问题,深入人类审美经验内部,了解其本质、结构、功能和过程,对审美判断性质有初步思考,并使学生从整体上获取艺术审美创造与接受的相关知识,知悉当代艺术审美发展概况。3、将美学知识的学习引向对人类文化价值问题的思考,使之联系人生教育问题,落实美学指导意义。二、教学内容:创作论12学时讲授文艺创造过程这一特殊审美活动的主要环节,探讨作家、艺术家怎样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艺术创造。本体论12学时讲授文艺作品作为独特的社会精神产品的特殊本质,及其特殊的价值、功能、构造和形态,艺术美的特征,各审美范畴如美与丑、悲与喜、崇高与滑稽等在文艺中的表现。鉴赏论12学时讲授文艺接受过程中,接受者(读者、听众、观众)如何产生审美体验并进行鉴赏。三、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讲授,辅以感性材料配合的授课方式。四、考核方式:平时占30%,期末考试占70%。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美学》讲义提纲,戴平参考书目:《美学原理新编》,杨辛、甘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美学三书》,李泽厚,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美学散步》,宗白华,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西方美学史》,朱光潜,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5月版176 《应用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14082、英文译名:AppliedPsychology3、课程性质:院系选修课4、适用专业(含方向)和年级:播音主持专业5、学时与学分:36学时,2学分一、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讲授,引导学生学习、认识、理解和把握创作主体独有的创造心灵,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各门心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学会和各种各样的人和人群更有效地沟通。要求:1、掌握本学科的基本概念;2、认识艺术创作活动中创作主体发生的各种现象;3、明了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接受三者的互动关系;4、熟悉艺术心理学的学科背景及流派。一、教学内容第一讲:序说。什么是艺术心理学;艺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艺术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中国艺术心理学的发生;艺术心理学是人类自我命运关注的产物。第二讲:创作主体心理活动诸要素。个性(遗传与气质和性格)、灵感、直觉、无意识、梦、想象、天才等。第三讲:艺术家与体验。体验与经验;童年经验对艺术家的影响;体验的生命性与艺术的心灵性。第四讲:艺术家的体验与审美的形成。忘我与移情;反刍与距离。第五讲:艺术家体验的类型。崇高的体验;超越的体验;孤独的体验;神秘体验;皈依的体验。第六讲:艺术家创作的心理状态。癫狂状态;沉思状态;内觉状态;自我体验与角色意识。第七讲:艺术作品的心理蕴涵。母题;原型。第八讲:艺术接受心理。二度阐释;娱乐的本义;心理慰籍。第九讲:心理学几个流派简介。弗洛伊德;荣格;马斯洛等176 三、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先从艺术心理学的概念入手,然后进入创作主体的心理分析。在讲授中,讲授的内容所列举的例证因不同的专业而有所侧重。四、考核方式考试课:闭卷。平时成绩20%,期中成绩30%,期末成绩50%。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文艺心理学教程》(复印版)参考书目:《文艺心理学教程》童庆炳程正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年8月版。《新编文艺心理学》周冠生主编《国外电视主持视野》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14032、英文译名:ForeignTVHostingArts3、课程性质:院系选修课4、适用专业和年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三、四年级5、学时与学分:36学时,2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世界各国著名主持人所主持电视节目的介绍、分析,在引导学生了解、认识并通过与外部世界的“主持人”文化的交流、切磋而打开视野获得借鉴。要求:1,了解、观察并分析国外主持人以及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2,联系国内实际,得到切实的学习、借鉴和提高。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主持溯源》(8课时)本课程重点在了解国外大众传播中的主持人由来、发展和主持的巨星并由此展开的历史重大事件。另有关“新闻联播”等的来由。第二单元《主持的定位与风格》(12课时)176 主持人在传播中的角色分析和有关主持风格的阐明。另大众传播的主持,正在成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第三单元《娱乐主持的特征》(8课时)阐述娱乐主持中的“即兴”及其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即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粘连特征。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传播》(8课时)电子传播已达到即时或同步传播的今天,出现了与以住不同的主持是:对象不是已知的、定性的或基本定性的,而是突发的、不确定的、正在进行之中的。三、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和课堂练习相结合的方法。具体为:(1)课堂讲授:通过对国外著名主持的了解以打开视野;(2)结合实例举一反三,使之有较明确的努力方向;(3)辅导对电视主持或有关节目的写作与评析。四、考核方式:以平时分数累计和学期结束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1)每一课堂作业的评分累计,占总评分30%;(2)将30%的课堂作业分数与70%的学期结束考核相加即为期末总评分。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世界明星主持人》,徐德仁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参考书目:《时代的明星——漫谈电视节目主持人》,徐德仁、施天权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公共关系实务》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14092、英文译名:PublicRelations3、课程性质:院系选修课4、适用专业与年级:播音与主持专业176 5、学时与学分:36学时,2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公共关系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公共关系学这门学科的基本原理,让学生多多接触公关实例,拓宽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对现实公关问题的深层次思考和分析研究。要求:提高学生对公共关系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以同学们在将来的工作中,具备处理自身与社会、组织、集体等的关系的能力,更好地为我国经济体制转型和政治体制改革服务,促进公共关系事业的蓬勃发展。二、教学内容绪论一、公关与公关学2课时二、公关的兴起与发展4课时结构(组织、公众、传播)三、公关的主体及主体作用的发挥4课时四、公关的客体及客体关系的处理4课时五、中介及中介渠道的沟通4课时实务六、组织形象的塑造4课时七、大学生自我推销术4课时八、公关专题活动的组织2课时九、促销技巧2课时十、公关广告的策划4课时素质十一、公关语言艺术2课时十二、公关人员的礼仪素养2课时三、教学方法课后阅读,课堂讲授、讨论或答疑。四、考核方式期末考试。平时(30%),期中考试(30%),期末考试(40%)。五、教材与参考书目176 教材:《公共关系学》,居延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三版参考书目:《公共关系学教程》,方宪玕,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年《公共关系学》,廖为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公共关系学》,张克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商业伦理》,罗伯特•哈特利编,胡敏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0年《中国优秀公关案例选评》,朱传贤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有效公共关系》,[美]斯科特•卡特李普,汤滨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最新公共关系技巧》,美]弗兰克林•杰弗金斯,夏晓斌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公共关系案例》,[美]艾伦•森特等,熊源伟等编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年《公关礼仪艺术》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14102、英文译名:PublicEtiquette3、课程性质:院系选修课4、适用专业:所有专业5、学时与学分:36学时,2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讲授和训练,使学生认识学习礼仪对于建设文明和谐社会和塑造自身美好形象、促进个人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并了解和练习社交礼仪的各种规范。要求:理论学习与情景练习结合,要求学生不但学会礼仪规范的程式,而且知其所以然。作为一个将从事播音主持艺术的公众人物,对于全社会起着一定的示范表率作用。二、教学内容(一)什么是礼仪4学时礼仪是交往艺术、礼仪是沟通技巧、礼仪是行为规范(二)交往艺术的基本理念8学时尊重为本、形式规范、摆正位置、白金法则、3A法则(三)礼仪的基本内容8学时操作方式和作用、礼仪的内容、礼仪的操作、礼仪的作用176 (四)常规形象礼仪8学时着装、仪表、表情和举止、语言、谈话礼仪(五)公关与社交礼仪8学时基本原则、称呼的礼仪、问候介绍、行礼、握手礼仪、电话礼仪、名片礼仪三、教学方式理论讲授,情景模拟,小测试相结合。四、考核方式期中写小论文,期末试卷考试。平时30%,期末考试占70%。五、教材与参考书目《公关礼仪艺术》,周裕新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社交礼仪》,金正昆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电视制作基础》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21012、英文译名:TheBasicofTVPreseration3、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4、适用专业(含方向)和年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一年级5、学时与学分:72学时,3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了解与掌握电视制作的基础理论以及常规性的电视节目制作的过程,在相应的实践操作过程中深刻把握与理解电视节目制作的阶段过程与制作方式。要求基本了解与掌握一般摄像机使用的方法和步骤;一般线性编辑与非线性编辑设备的操作使用;常规性编辑/剪辑的步骤、技巧与方法,为今后摄像/摄影艺术、剪辑艺术等高级类课程的学习,奠定技术性的基础。176 二、教学内容绪论:对技术的掌控:电视导演创作的基础与保障(4课时)一、电视是一种技术性极强的传播媒介二、当今电视节目制作介绍,及二种层次的制作概念:软体性制作与硬体性制作三、课程学习的方法第一单元:电视原理概述(8课时)一、传统电视工作原理二、高清晰度电视(HD)三、电视声画讯号存储载体的发展第二单元:电视节目制作的三个阶段(8课时)一、前期/筹备期二、中期/拍摄期三、后期/后期制作第三单元:摄像机,基本的摄像技巧(12课时)一、摄像机介绍,摄像机操作使用二、基本的摄像技巧1、摄像机操作的姿态2、画面/景别的构成3、视角/机位(空间/造型)4、运动,运动拍摄第四单元:编辑机,线性与非线性编辑的技巧(12课时)一、线性编辑机的操作二、非线性编辑机的操作三、基本的编辑方法与技巧1、剪辑/选择:剪辑的意义2、剪辑点的流畅性3、画面/镜头语言的准确性4、结构时空与时空转换第五单元:声音制作(12课时)一、声音的意义/声音与画面的关系二、声音的主观评价三、影视声音的有源性和无源性四、声音的拾音与制作,及基本设备五、一般声音制作的方法与技巧第六单元:电视的三种制作方式(4课时)一、ENG/ELECTRONICNESGATHERING-电子信息采集二、ESP/ELECTRONICSTUDIOPRODUCTION-电子演播室制作176 三、EFP/ELECTRONICFIELDPRODUCTION-电子现场制作第七单元:电视导播(12课时)一、电视导播工作二、导播制作的基本要求与规范三、基本的导播方法三、教学方法课堂理论讲授同针对性的单元实习实践相结合。四、考核方式由平时单元作业/创作实践的成绩30%,以及期末课程小论文70%构成。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电视现场制作与编辑/VideoFieldProductionandEditing》,[美]罗纳德·J·康姆潘西,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参考书目:《当代电视摄影制作教程》,黄匡宇,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电影作品读解》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21022、英文译名:UnderstandingFilm3、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4、适用专业与年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一年级5、学时与学分:72学时,4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电影语言同一般印刷媒体语言文字的本质性区别,以及电影语言自身的行为特质和构成规律。引导学生对于相应的“声画思维”/“电影思维”的建立。培养学生以“电影思维”方式,来“解构”和“重组”每一部作为电影语言“读写”事实的影片,为今后的创作实践奠定基础。要求1,基本掌握以“拉片”的方式,解构地读解构成电影艺术的基本元素,以及电影元素通过具体作品整体意义上的整合;176 2,克服以文学、戏剧或一般人文科学方法论来取代影片自身艺术分析的倾向,避免简单化地排斥作为审美的认识论范畴的电影的“文学性”研究。3,学会从导演创作的视角,对于经典的声画语汇,暨经典的导演、摄影、美术、文学、表演、剪辑、声音音响/录音等创作工种和环节的创作技巧的理解。二、教学内容绪论:怎样从专业视角读解一部影片(8学时)片例:俄罗斯短片《狗没有地狱》美国影片《勇闯夺命岛》(片段/开头)一、影视是综合的艺术、集体的艺术、导演的艺术二、影视是“行动的艺术”、“蒙太奇的艺术”三、从主体、风格的角度读解一部影片第一单元:读解影片的剧作/文学性元素(12学时)片例:英国《法国中尉的女人》(导演:卡莱尔·赖莉,1981年)一、复合式蒙太奇叙述结构二、人物与人物关系,贯穿动作与核心动作的分析三、结构的分析四、主题的分析第二单元:读解影片的导演手段和导演艺术(16学时)片例:西班牙影片《高跟鞋》(导演:佩德罗·阿尔莫多瓦,1991年)一、“欲望大师”:佩德罗·阿尔莫多瓦,其人、其作品二、“欲望”的呈现:导演对于情节的处理三、亮色:导演声画技术元素的运用四、阿尔莫多瓦的导演艺术特色第三单元:读解影片的导演个性与美学风格(16学时)片例:英国影片《发条橙》(导演:库布里克,1971年)一、库布里克及其影片《发条橙》,形成的背景二、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艺术观念介绍三、寓言式的表达合呈现四、魔幻化的视觉呈现五、解构,及其导演观念的实现第四单元:读解影片的摄影和美术(16学时)片例:美国影片《现代启示录》(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1979年)一、读解摄影、美术的内容176 一、影片导演的创作意图分析二、摄影、美术对于影片基调的把握三、环境的营造四、运用光的大师Ø课程期中考试(4学时)第五单元:读解影片的镜头组接/剪辑(16学时)片例:前苏联影片《战舰波将金号》(导演:谢尔盖·爱森斯坦,1925年)一、剪辑的意义:第三度创作二、关于“蒙太奇语言”的构成三、剪辑叙述故事四、剪辑创造节奏和韵律第六单元:读解影片的音乐与音响(12学时)片例:美国影片《赎罪》一、声音的意义与作用二、声音的写实性表现三、声音的写意性呈现第七单元:读解影片的时间与空间构成(16学时)片例:中国香港影片《2046》(导演:王家卫)一、电影的时空构成二、王家卫影片的习惯性主题与习惯性风格三、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空的结构第八单元:读解商业性影片(12学时)片例:美国影片《断臂山》(导演:李安,2006年)一、商业片,艺术片二、“套路”化三、被商业化了的“人性”呈现第九单元:综合读解分析(12学时)片例:美国影片《公民凯恩》(导演:奥逊·威尔斯,1941年)一、奥逊·威尔斯其人,及其影片《公民凯恩》二、影片主题三、影片结构四、“纵深镜头”的运用Ø课程期末考试(4学时)176 三、教学方法在学生课外组织观摩基础上,采取以教师当堂理论分析和示范性解读为主,适当引导学生进行练习性解读。同时,就相应单元章节,组织学生有针对性的专题讨论。四、考核方式平时占20%,期中考试占30%,期末考试占50%。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通向电影圣殿-北京电影学院影片分析课教材》,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第1版参考书目:《蒙太奇论》,[俄]C.M.爱森斯坦,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电影是什么》,[法]安德烈.巴赞,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电影的本性》,[德]齐.克拉考尔,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认识电影》,[美]路易斯·贾内梯,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电影的元素》,[美]李·R·波布克,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电视摄像》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21032、英文译名:VideoBasics3、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4、适用专业、年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一年级学生5、学时与学分:108学时,4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电视摄像机的操作使用,以及一般的拍摄创作方法;能够掌握基本的电视摄像创作的艺术技巧与技能;基本能够从美学审美的层面,掌握和理解优秀摄影/摄像的艺术技巧与技法,为今后的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初步的基础。要求:1.了解摄像机的构造及其种类;2.了解摄像工作中的基本运动方式;3.具备基本的画面控制能力,特别是静态、动态构图的辨析力。176 二、教学内容绪论:摄像,及摄像工作的意义(4课时)一、摄影创作在影视作品制作过程中的重要性二、学习摄像的意义三、学习的要求与方法第一讲:摄像机基本原理,及其基本构成(8学时)一、摄像机的发展与种类二、摄像机的基本功能和结构三、摄像机的一般性操作1、镜头的结构与种类2、白平衡与色温3、调整菜单4、摄像基本姿态与要领5、摄像机的调试与维护Ø实习摄像机的操作第二讲:景别(12学时)1、画面景别,景别的意义,景别的划分2、全景系列景别、近景系列景别3、决定景别的主要条件,影响景别的因素4、景别的造型功能与作用5、景别处理注意的问题Ø运用摄像机拍摄不同景别的画面第三讲:镜头(16学时)一、镜头的构成二、构成镜头主体的人物位置和形体关系三、镜头的三种典型类型四、镜头存在的三种典型场景五、镜头的基本构成六、镜头设计及拍摄中注意的问题,包括越轴Ø运用摄像机拍摄一个完整的、由长度要求的镜头第四讲:光线(16学时)一、光线的功能二、光线的观念176 一、重点与感觉二、曝光美学效应三、亮度与反差四、人物造型五、视觉基调六、光线处理应用技巧七、光线的风格八、整体的设计Ø拍摄一段3-5分钟的镜头段落第五讲:连贯(8学时)1.画面中人物位置的连贯2.画面角度的连贯3.画面景别的连贯4.画面动作的连贯5.画面主体方向的连贯6.画面视线的连贯7.画面光线的连贯Ø拍摄一段3-5分钟的镜头段落第六讲:构图(16学时)一、构图的意义二、画面构图的特点三、构图风格四、画面构图视觉元素分析五、静态构图六、动态构图七、构图中注意的问题Ø拍摄一段3-5分钟的镜头段落第七讲:角度(8学时)一、角度的意义与功能二、角度处理三、决定画面角度的因素四、角度运用中注意的问题Ø拍摄一段3-5分钟的镜头段落第八讲:色彩(8学时)176 一、对色彩的认识二、色彩特征与画面的关系三、色彩象征四、色彩中的主观色调五、色彩运用处理Ø拍摄一段3-5分钟的镜头段落第九讲:画面主要视觉元素分析(8学时)一、视觉元素分析的方法及特点二、景别坐标分析三、场景色彩带和色彩坐标分析四、镜头运动变化坐标分析五、角度坐标分析六、场景变化坐标分析七、场景影调变化坐标分析八、场景声音元素坐标分析Ø拍摄一段3-5分钟的镜头段落第十讲:运动(12学时)一、摄影机运动二、运动目的三、运动形式分析四、运用的应用与作用五、运动中注意的问题1、拍摄一段3-5分钟的镜头段落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述、作品分析与实践操作相结合;2、鼓励学生进行日常拍摄实践。四、考核方式:采取课堂分析、操作能力与期末作品呈现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平时操作分占30%,期末作品分占70%。二、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摄像基础》,【美】赫伯特·泽特尔,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5176 《电影摄影创作》,张会军,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8参考书目:《影视摄影技巧与构图》,郑国恩、王伟国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电视色彩学》,刘恩御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1《彩色电视摄像机与录像机》,徐梅林、王绥祥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电视作品读解》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21052、英文译名:thecomprehensionoftvprogramincategories3、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4、适用专业和年级:广播电视文艺编导专业二年级5、学时与学分:36课时,2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的教学注重各种不同影视作品类型之间的比较和分析,依托对影视作品类型的读解,进行本质差异和风格特质的讨论和评论,旨在培养学生敏锐的读解和分析、评判能力。通过对不同影视作品类型的训练和读解,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不同作品类型的评判和解析。要求:1,对不同类型的影视作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2,通过具体作品,完成对电视节目与众不同的样式系统,尤其样式形态行为特质的把握。二、教学内容:绪论:作为一种技术形态、传播形态、文化形态的电视。2课时。一,电视本体特质——读解电视的基础;二,电视,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媒介;三,电视,作为一种具体特殊构造与功能的文化形态;四,现有电视节目的三种制作方式所对应的相应节目形态;五、读解电视作品的方法:以对电视节目样式的读解为主旨,带动对作品的读解。第一单元:电视节目样式读解之一:电视剧。8课时一,电视剧的观赏特点,电视剧的样式分类与观赏特点的关系;二,注重矛盾冲突、人物单元性格展示与设计;176 二,连续剧的情节结构与“兴奋点”设计;三,系列剧的人物与事件设计;四,电视电影:砝码的重心趋向——电影?电视?第二单元:电视节目样式读解之二:MV——音乐电视。8课时一,MV——音乐电视读解特质概述。1、MV:叙事、叙情、叙理;2、MV:(音乐)抽象与(画面)聚象的辨证(关系);3、MV:导演对形象/动机的设计(能指、所指、意指)。二,针对具体作品的读解。第三单元:样式读解之三:电视纪录片与专题片。8课时。一,两种结构形态——纪录片与专题片特质解析。1、电视纪录片与电视专题片的名称由来;2、“真实”的价值取向;3、电视纪录片——“第三只眼睛”的观察;4、电视专题片——“第三只眼睛”的思考。二,实例分析读解。第四单元:样式读解之五:电视综艺晚会节目/电视现场实况性节目形态。4课时。一,综艺的多元特质与节目主持人。1、实况形态:现场性、即时性、纪实性、多视角;2、综艺—综合文艺:多元节目形式、多元节目内容、多元层次版块;3、节目的串联机制:内容/版块,主持人;4、为了完成晚会主题,对节目的重新解释(内容与形式)。二实例分析读解。第五单元:样式读解之六:电视谈话/访谈节目。8课时一,“脱口秀”(talkshows)的本体特质——Talk(说)与如何Talk(说)(语境空间分析:地域特点、人的种群特点、感兴趣程度、谈话氛围的营造)。1、主持人作用:引出他人的话,而非表现与卖弄自己;2、不是所有人都善Talk(说)——地域语境;3、不是任何人都愿Talk(说)——制作现场语境;4、不是任何话题都可Talk(说)——话题语境;5、话题设计与问题/提问设计。二,实例分析读解。第六单元:样式读解之七:电视专栏/栏目节目。4课时。一,栏目特质分析。1、专栏/栏目的自身定位(品位、观众对象、题材、形式等);2、版块的设计(版块层次、时间限定、标题/题花的间隔);3、形式的设计(相互渗透)。二,实例分析读解。一、教学方法:(1)176 课堂讲授:主要通过结合对影视作品实例的剖析,阐述不同类型影视作品的基本概念、特点及作用。力求精要、具体、实用。(1)整个教学过程均采用开放的方式,组织学生充分展开课堂讨论,指定学生的观片心得分析/主题报告提报发言、全体学生围绕单元命题课堂讨论、教师的课堂总结讲评三者相结合。以学生的作业为主要对象,教师评改与学生互评相结合,应有的放矢。以点带面。一、考核方式考试采用开卷和开放的方式,要求学生在完成每一单元/样式教学后,在课堂讨论基础上,撰写阶段性的小论文/观片报告,以此构成本课程的总评成绩。30%的课堂作业分数与70%的课外作业分数相加即为期末总评分。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世界电视前沿》,汪文斌胡正荣著,华艺出版社,2001年参考书目:《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美]罗杰·菲德勒著,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电视节目学概要》,壮春雨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中国优秀电影电视剧赏析》,刘书亮等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音乐电视导论》,何晓兵、郭振元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电视广告》,王诗文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电视文艺节目的创作》,游洁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实话实说的实话》,时间、乔艳琳主编,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脱口秀——广播电视谈话节目的威力与影响》,[美]吉妮·格拉汉姆·斯克特著,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中外电影史》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21062、英文译名:HistoryofChineseandForeignFilm3、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4、适用专业和年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二年级5、学时与学分:36学时,2学分176 一、本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作为一门影视基础史论课程,本课依据电影发展,将110年的世界电影史按年代划分为十个阶段,以每个年代的电影思潮、优秀影片、代表人物为核心,介绍为电影这门技术与艺术并重的学科做出重要贡献的电影人、以及各种不同学派和思潮。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做到:(1)初步了解世界电影发展史上的重要导演、作品,110年来主要的观念、流派及其对电影创作的影响;(2)把中国电影放在世界电影历史的潮流里做观照,师外国电影之经验,从而在今后从事影视创作和理论研究工作中,避免观念上的狭隘性和盲目性,树立勇于探索、善于借鉴的艺术精神,复兴、弘扬中华民族电影文化。要求:以教师授课为主,配以课外放映影像资料等形象化教学手段。为达到教学目的学生须在每一单元行课之前,认真阅读指定的参考书目,并在课后观摩教师推荐影片。二、教学内容序:开场白(2课时)介绍总体教学方法、提示课后必读的重要电影史论书籍一电影的诞生到特写的发明(2课时)电影的诞生到特写的发明二默片时代到有声片诞生(2课时)重要观念流派:表现主义电影、蒙太奇理论、印象派电影,有声电影在1927年重点影片:党同伐异、卡利加利博士的小屋、贪婪、最卑贱的人、战舰波将金号、母亲、拿破仑、日出、一条安达鲁狗重要人物:格利菲斯、茂瑙、爱森斯坦、普多夫金、冈斯三好莱坞化电影(2课时)重要观念以及流派:好莱坞化电影:类型片和明星制重点影片:姊妹花、大路、一夜风流、神女、渔光曲、摩登时代、大幻灭、马路天使、雾码头、飘(乱世佳人)、驿马车(关山飞渡)重要人物:朗格、郑正秋、孙瑜、吴永刚、卡普拉、蔡楚生、卓别林、雷诺阿、袁牧之、福特四新现实主义(2课时)重要观念以及流派:新现实主义、好莱坞的衰落重要影片:公民凯恩、卡萨布兰卡、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失去的周末、八千里路云和月、大地在波动、德意志零年、一江春水向东流、偷自行车的人、小城之春重要人物:威尔斯、维斯康蒂、罗西里尼、史东山、蔡楚生、郑君里、德西卡、费穆五法国新浪潮(2课时)重要观念及流派:纪实性电影理论、法国新浪潮的兴起、“电影手册”176 派与特吕弗、戈达尔的创作、左岸派、现代主义电影重要影片:乡村牧师日记、道路、二十四只眼睛、我的舅舅、广岛之恋、筋疲力尽、林家铺子、四百下重要人物:布列松、塔蒂、雷乃、戈达尔、特吕弗六波澜壮阔的各国电影运动(2课时)重要观念及流派:波澜壮阔的各国电影运动重要影片:洛克和他的兄弟们、裸岛、奇遇、甜蜜的生活、迷惘的一代、去年在马里昂巴德、西里蒂安娜、杀死一只知更鸟、水中刀、八部半、控制城市的手、梁山伯与祝英台、红色沙漠、饥饿海峡、马太福音、养鸭人家、安德烈•鲁勃廖夫、白昼美人、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邦尼和克莱德、武士、中国姑娘、2001:太空漫游、如果……、重要人物:希区柯克、安东尼奥尼、帕索利尼、布努埃尔、怀特、波兰斯、李翰祥、李行、塔科夫斯基、勒鲁什、梅尔维尔、库布里克七黄金的70年代(2课时)重要观念及流派:新好莱坞的工业化进程、中国香港地区的新浪潮、技术的进步促使观念更新重要影片:开端、野战医院、随波逐流的人、传信人、发条橙子、法国贩毒网、工人阶级上天堂,阿基尔或上帝的愤怒、巴黎最后的探戈、呼喊与细语、教父1、精武门、侠女、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恐惧吞噬灵魂、人人为自己上帝反大家、望乡、午夜守门人、飞越疯人院、萨罗或索多马120天、丧失了名誉的卡特琳娜•布鲁姆、出租汽车司机、大理石人、我父我主、安妮•霍尔、星球大战、愿望树、爱的亡灵、猎鹿人、木屐树、蝶变、疯劫、克莱默夫妇、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铁皮鼓、现代启示录重要人物:贝尔鲁托奇、赫尔措格、胡金铨、法斯宾德、福尔曼、施隆多夫、斯科赛斯、伍迪•艾伦、卢卡斯、大岛诸、徐克、许鞍华、科波拉八回归传统+新锐崛起(2课时)重要观念及流派:好莱坞翻拍热、法国回归传统、新锐电影人的崛起、多国合作重要影片:愤怒的公牛、普通人、天云山传奇、最后一班地铁、泥水河、城南旧事、芳名卡门、芬尼与亚历山大、金钱、维罗尼卡•福斯的渴望、德克萨斯州的巴黎、乡愁、酋山节考、黄土地、美国往事、舞厅、一个和八个、玉卿嫂、葬礼、地下铁、警察故事、乱、青春祭、青梅竹马、童年往事、牺牲、蜘蛛女之吻、卑贱的血统、汉娜姐妹、悔悟、绿光、芙蓉镇、红高粱、再见孩子们、关于爱情的短片、神经濒于崩溃女人、新天堂影院、悲情城市、本命年、厨师窃贼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生于七月四日、性谎言录像带176 重要人物:雷德福、谢晋、吴贻弓、伯格曼、布列松、林权泽、文德斯、今村昌平、陈凯歌、张军钊、张毅、伊丹十三、吕克•贝松、成龙、张暖忻、杨德昌、侯孝贤、卡拉克斯、侯麦、张艺谋、路易•马勒、基耶斯洛夫斯基、阿尔莫多瓦、托尔纳托雷、格林纳韦、斯通、威尔、索德伯格、斯派克•李九“独立电影”时代(4课时)重要观念及流派:东方电影、“女巫布莱尔”现象——当今好莱坞与体制外的“独立电影”时代、暴力美学、Dogma95、数字化多媒体新技术重要影片:阿非正传、我心狂野、与狼共舞、巴顿•芬克、沉默的羔羊、地球上的一夜、地中海、黑店狂想曲、推手、霸王别姬、哭泣游戏、莱奥罗、浓情巧克力、情人、秋菊打官司、阮玲玉、无言的山丘、白色、钢琴课、蓝色、喜宴、辛德勒的名单、侏罗纪公园、阿甘正传、爱情万岁、暴雨将至、脸对脸背靠背、低俗小说、橄榄树下、色情酒店、太阳灼人、天生杀人狂、野芦苇、邮差、白气球、地下、秘密与谎言、女人四十、七宗罪、情书、三轮车夫、星探、尤利西斯生命之旅、冰雪暴、猜火车、樱桃的滋味、英国病人、咱们跳舞好吗、美丽人生、花火、八月的圣诞节、疾走罗拉、他们这样微笑、拯救大兵瑞恩、中央车站、骇客帝国、美国美人、女巫布莱尔、黑暗中的舞者重要人物:王家卫、大卫•林奇、科斯特纳、科恩兄弟、德米、贾穆什、热内、李安、尼尔•乔丹、阿劳、阿诺、关锦鹏、王童、坎皮恩、斯皮尔伯格、蔡明亮、黄建新、塔伦蒂诺、阿巴斯、米哈尔科夫、库斯杜里卡、迈克•里、大卫•芬奇、岩井俊二、陈英雄、安哲罗普罗斯、明格拉、周防正行、贝尼尼、北野武、沃桌斯基兄弟、特里尔十21世纪的电影史:正在进行时(2课时)类型之间界限的模糊数字化多媒体新技术及其影响十一纪录电影简史(上、下)(4课时)大师:从弗拉哈迪到伊文思活跃的民间纪录片制作者十二动画电影简史(上、下)(4课时)动画大师简介大师以外的有影响力的动画家另外:期末复习、答疑:2课时一、教学方法以授课老师授课为主,辅以适当的讨论与课外观摩二、考核方式176 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20%,期中考核占总评成绩30%,期末考核占总评成绩的50%一、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电影艺术词典》中国电影出版社参考书目:《世界电影史》乔治·萨杜尔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版本《电影美学》巴拉兹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电影是什么》安德烈·巴赞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电影的元素》(美)李·R·波布克(著),中国电影出版社《认识电影》(美)路易斯·贾内梯(著),中国电影出版社《国外后现代电影》程青松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制作纪录片》(美)MichaelRabiger(著),王亚维(译),台湾远流出版社《动画电影探究》黄玉珊、余为政(编),台湾远流出版社《世界电影》(双月刊),20世纪90年代至今《影视剪辑》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21072、英文译名:FilmEditing3、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4、适用专业和年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二年级5、学时与学分:108学时,5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想学习,基本熟悉影视剪辑的发展演进过程以基本特征,初步掌握基本剪辑原则与技巧,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融会贯通于电视节目诸种基本样式形态之中。要求:1,理性地了解影视剪辑与剪辑艺术基本发展、创作观念演进的过程,以及每一过程的基本特征;2,在经典作品分析基础上,感性地掌握视听语言的具体技术性构成,尤其“动作形态”基本剪辑原则与技巧、“情绪形态剪辑”和“理念形态剪辑”的特征。176 二、教学内容绪论:剪辑——影视作品的“第三度创作”(8学时)一、剪辑的地位与作用;二、对剪辑本体的认识;三、学习剪辑与剪辑艺术的方法。第一单元:操作一、电影、电视编辑原理(4学时)二、线性编辑(8学时)三、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操作(12学时)常规线性编辑系统第二单元:历史:剪辑的形成——剪辑语言构成的时期(16学时)一、“平行”:最初对画面语言构成的尝试;二、“并置”:“蒙太奇”语言确立的基础;三、“叙述”与“表现”:“蒙太奇”语言的两大基本表现形态。第三单元:好莱坞的不朽贡献——“动作形态”剪辑(20学时)一、“动作形态”剪辑的基础——连贯性;二、保持动作的连贯与流畅;三、保持方向的一致——视觉方向的“假定性”;四、保持色调影调的统一与和谐;五、运用音响元素(“音桥”)过渡;六、对镜头的选择;七、对演员表演选择——速度与节奏;八、段落语言构成的基本法则。第四单元:向现代剪辑形态的过渡——“情绪形态”剪辑(16学时)一、“情绪剪辑形态”形成的历史背景与时代思潮;二、“情绪剪辑形态”的基础——节奏;三、时间的构成与情绪性把握;四、空间的构成与情绪性把握;五、心理形态的构成与把握;六、剪辑艺术美学风格的形成。第五单元:“理念形态”剪辑——电视时代的剪辑观念(16学时)一、现代剪辑与“动作形态”的关系;二、有机借用/分解“动作”与“动势”产生错觉;三、有机借用“方向”产生错觉;四、有机运用“特技”元素;五、剪辑对强化信息量的作用。176 三、教学方法课堂讲解(基本原理讲授、具体作品与技巧剖析),结合课外单元习作实践。四、考核方式对单元习作的评定,构成平时成绩30%;对综合习作创作的评定,并辅以课程小论文的写作70%,构成期末考试成绩。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电影电视剪辑学》,傅正义,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2年参考书目:《电影语言的语法》,[乌拉圭]丹尼艾尔·阿里洪,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电视编辑与后期制作》,[美]加里·安德森,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电视画面编辑》,何苏六,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外国文学名著选读》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21082、英文译名:Selectedreadingsoffamousforeignliterature3、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4、适用专业和年级:编导专业二年级5、学时与学分:36学时,2学分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基础课。通过课堂教学中对经典个案的读解、分析,让学生对入选本课的西方经典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原因有大致认识,通过分析创作理念、创作手法、具体技巧等让学生获得一个超越中学语文课程所学的阅读、鉴赏、分析名著的视点和方法,以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能于思想及手法方面有所借鉴;并通过这些具体作品,让学生对西方文学(重点是戏剧与小说)的发展脉络、主要特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此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其整体文化素质。要求:176 本课程首先要求学生对选定的西方文学作品有所了解,最好提前布置作业阅读译著或者原著,并写读书笔记,这样有利于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事半功倍地达到教学目的;其次通过具体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对西方经典作品表现的基本主题、常用的表现手法及审美追求,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一、教学内容1.导言:何谓经典2.从荷马史诗到圣经(上)3.从荷马史诗到圣经(中)4.从荷马史诗到圣经(下)5.但丁与《神曲》6.蒙田和莫里哀7.莎士比亚(上)8.莎士比亚(下)9.《巴黎圣母院》10.《呼啸山庄》11.《包法利夫人》12.托尔斯泰和托尔斯泰主义13.易卜生:《培尔·金特》14.弗洛伊德15.迪伦马特16.普鲁斯特与乔伊斯17.女性主义作品18.其他以及结语三、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多媒体教学。四、考核方式本课程考试以平时作业、期中考查,期末考试结合的方式进行。平时成绩占10%,期中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60%。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最有价值的阅读:西方视野中的经典》约翰·坎尼编;徐进夫等译天津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文学讲稿》(美)纳博科夫著上海三联书店《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美)哈罗德·布鲁姆著176 《西方负典》明天编著内蒙古大学出版社《中国文化思想史》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21092、英文译名: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andHumanism3、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4、适用专业和年级:电视编导专业,二年级5、学时与学分:36学时,2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和了解中国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对中国文化思想有一个宏观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在艺术创作和各类实践中具备较为广博的文化视野和理论基础。要求:1,科学地认识支配了中国人头脑千年之久的中国文化思想的主脉、类型与流变;2,分析历史上,尤其是近代以来中西文化碰撞、交流过程中,中国文化思想所处的地位,对中国社会发展、变革所起的作用,了解其核心思想、主要成就和缺陷;3,对中西文化的异同、优劣作出独立、科学的分析与比较,把握中国文化思想的本质和未来走向。二、教学内容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2学时)一、文化精神的意旨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三、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第二章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4学时)一、儒学的发展历程二、儒学的基本特质三、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第三章道与中国传统文化(2学时)176 一、道家思想产生的背景二、道家哲学三、道之艺术四、道之宗教第四章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2学时)一、佛教的创始及教义二、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流派三、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第五章中国传统哲学(2学时)一、中国传统哲学与中华民族精神二、中国传统哲学形态的历史演变三、中国传统哲学的价值体系第六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4学时)一、传统伦理道德与中国文化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三、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历史发展四、关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思考第七章中国传统政治文化(4学时)一、政治文化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本质特征三、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四、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给我们的启示第八章中国古典美学(4学时)一、儒家仁学与美学二、道家道论与美学三、魏晋玄学与美学四、宋元禅宗与美学五、中国古典美学特征第九章中国古典文学(2学时)一、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历程与辉煌成就二、中国古典文学的文化精神第十章中国传统艺术(4学时)一、中国传统艺术深厚的中华文化思想基础二、中国传统艺术几个代表门类176 三、中国传统艺术的总体意识第十一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2学时)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思想和方法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主要成就三、明清之际中国科技发展及逐渐滞后的原因第十二章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2学时)一、世界格局中的中国文化二、近代以来的文化论争三、中国文化的展望后记(2学时)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以课堂多媒体讲授为主;2.努力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加强课堂讨论。四、考核方式期中考察为小论文写作。期末考试采取书面考试(闭卷),创造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大致为四六之比。平时作业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各占一定比例。平时占30%,期末考试占70%。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中国传统文化精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参考书目:《中华文化史》,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中国古代文化史讲座》,王力等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4年《影视音响制作基础》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21102、英文译名:SoundRecording3、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4、适用专业(含方向)和年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三年级176 5、学时与学分:108学时,4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基本熟悉电影电视中声音元素的艺术性构成与运用、以及实际创作过程中的技术性构成与运用,初步掌握关于声音元素的创作理论与制作技能,使学生在实践中对声音元素具备深刻理解与有机运用能力。要求:1、了解影视声音的基本理论;2、了解各种影视录音的基本知识,了解影视录音技术设备的使用知识;3、初步掌握影视声音制作技术与技巧,基本掌握影视声音艺术创作的要求。二、教学内容讲评录音创作作品l绪论:技术手段是艺术创作的基础(4课时)一.课程学习的方法二.声音元素的独特表现力三.录音发展简史第一单元:影视技术基础和声音属性(8课时)第一节影视技术基础第二节声音的物理属性第三节声音的生理和心理属性第四节电影电视播出标准l第二单元:影视录音制作设备(4课时)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场地设施第三节拾音设备第四节调音设备第五节记录设备第六节监听设备第七节周边设备第八节连接设备第九节计算机音频工作站l第三单元:影视录音工艺(12课时)第一节影视声音的类型及属性1.概述2.语言3.音乐4.音响5.声音的艺术属性第二节电影录音工艺1.概述2.摄录设备的同步3.录音工艺基本流程4.模拟式电影录音5.数字式立体声电影录音6.多声道立体声环幕电影录音第三节电视录音工艺1.概述2.录音工艺基本流程3.电视剧录音4.电视专题纪录片录音5.电视综艺节目录音l第四单元:影视声音制作的前期准备工作(8课时)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研究剧本第三节选看外景第四节音响设计第五节录音计划第五单元:影视声音拍摄阶段(20课时)176 第一节概述(同期录音概念)第二节先期录音1.先期音乐2.先期对白第三节同期录音制作1.现场对白录音方式2.现场音乐的录制方法3.群众场面第四节各部门配合问题1.景的问题2.摄影的配合3.灯光问题4.行政部门配合5.导演的支持第五节收录音响资料1.现场空间声2.效果资料收集第六节电视现场录音音响1.电视剧2.纪录片3.新闻采访4.电子现场节目的声音制作5.电子演播室制作l第六单元:声音后期制作(8课时)第一节后期制作工艺流程第二节后期配音第三节配动效第四节资料音响1.录制资料音响2.查找资料音响3.套音像资料第五节音乐录音1.同期录音、一次合成2.分期录音、多轨混合第六节混合录音1.混前检查2.混录过程3.国际声带4.审查混录双片l第七单元:创作实践交流——一部声音作品的制作(4课时)广播——典型的声音创作作品1.广播剧的创作2.广播剧的制作过程3.分析工艺广播广告实例l影视企业的录音工艺和技术知识(4课时)——参观影视制作基地,讲述影视企业的录音工艺和技术知识,对影视制作单位的设备、工艺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和认识。l第八单元:数字音频工作站(4课时)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电脑基础第三节基本操作第四节音频录制技术第五节音频编辑与音频处理技巧l第九单元:录音创作实践(一)(12课时)电视片声音创作—编写台词本;台词配音;台词录音l录音创作实践(二)(4课时)电视片声音制作——音响设计;录制音响效果;拟音l录音创作实践(三)(4课时)176 电视片声音后期制作——声音剪接;对白剪接;音效剪接l录音创作实践(四)(4课时)电视片声音后期制作——音乐选择;音乐编辑;音乐剪接l录音创作实践(四)(4课时)电视片声音后期制作——对白、音乐、效果混合录音l回放及点评(4课时)三、教学方法课堂讲解(基本原理与元素的理论讲授、具体作品与典型案例技巧的剖析),结合课外单元习作实践。四、考核方式对单元习作的评定,构成平时成绩;对综合习作创作的评定,并辅以课程小论文的写作,构成期末考试成绩。平时20%,期中考试占30%,期末考试占50%。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影视声音艺术与技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参考书目:《电脑音频制作教程Cooleditpro应用》,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年《录音技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声音质量主观评价》,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影视美学》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21112、英文译名:FilmandTVAesthetics3、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4、适用专业和年级:编导专业,二年级学生5、学时与学分:36学时,2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在实践美学范畴的艺术美学层面,深入认识和基本掌握电影电视176 的本体艺术特性,尤其是本体具体实现的各基本层面的艺术构成特征。从而,提高其专业理论素养和艺术表达能力,为自觉自由地从事影视艺术事业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要求:1、认识和掌握影视美学特性及其基本艺术特征;2、能够初步具备独立认识影视艺术事象,尤其是初步具备自我认识各自的影视艺术行为的专业能力。二、教学内容  第一讲:引言:影视美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方法(2课时)  (一)电影与电视的历史关系  (二)电影与影片  (三)记录电影、纪录电影与艺术电影及其电影故事片  (四)实践美学范畴的影视艺术研究  第二讲:影视艺术的本体特性(4课时)  (一)艺术在“机器复制”时代形成的全视全听语言  (二)艺术媒介的基质特性  1、影像语言媒介的基质特性  2、声音语言媒介的基质特性  (三)影视艺术固有的本体构成悖论  1、影像语言的艺术构成悖论  2、声音语言的艺术构成悖论  3、视听语言的两重性艺术悖论  第三讲:影视艺术的本体构成悖论与“黑箱操作”原理(6课时)  (一)“轴线”规则及其内在生成机制  (二)“三点光”与“三镜头”规则及其内在生成机制  (三)其它惯例性艺术规则及其内在生成机制  第四讲:影视艺术的时空特性与场面结构形态(8课时)  (一)时空特性的审美认识与场面结构的美学形态  (二)美学形态不同的场面及其艺术结构方法和艺术特征  1、“爱森斯坦”式的场面  2、“格里菲斯”式的场面  3、“威尔斯”式的场面  4、“黑泽明”式的场面  5、“伯格曼”式的场面  6、“法斯宾德”式的场面  第五讲:影视艺术的时空特性与句段结构形态(8课时)  (一)常规电影的“规范化”句段  (二)“蒙太奇”电影的“意象化”句段  (三)现代电影的自由组合句段  1、“小说式”句段  2、“散文式”句段  3、“音乐性”句段  4、“拼贴性”句段  第六讲:影视艺术的创作风格与创作个性之间的美学关系(6课时)  (一)“我说话”与“话说我”:常规与创新之间的“两难”关系176   (二)叙事方式与叙事者:导演的“在场”与“不在现场”之间的“两难”关系  第七讲:代结语:电影与电视在“影像文化”时代的美学关系(2课时)  (一)电影与电视的“互动”(二)“草根文化”的“网络”话语权三、教学方法:课程讲授力求史论与实践、学理分析与实例验证相结合,力求在注意直观生动的讲授过程中,始终保持课程的学术含量及其学科的科学品性。四、考核方法:本课程采取平时堂课抽查、期中和期末考试三结合的考核方式。学分以期中和期末的文面测试为依据,期中占30%,期末占70%。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电影美学基础》,谭霈生,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参考书目:《电影理论史》,(意)基多·阿里斯泰戈,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外国电影理论文选》,李恒基 杨远婴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电影理论概念》,(美)达德利·安德鲁,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李幼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认识电影》,(美)路易斯·贾内梯,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艺术美学“集合论”》,杨剑明,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剧作训练系列之一编剧元素训练(上)》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22012、英文译名:BasicsofPlaywritingⅠ3、课程性质:专业课4、适用专业和年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一年级5、学时与学分:108学时,4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76 本课程的教学注重戏剧元素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泛戏剧化的叙事思维,使学生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戏剧性与非戏剧性、动作性与非动作性加以区别,为以后创作专业课打下基础。要求:1,尽快进入创作状态,借助技巧,掌握戏剧创作方法;2,通过大运动量的写作训练,养成写作习惯,确立戏剧思维观念,提高创造能力。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故事》(24课时)戏剧写作元素之一。着重讲解戏剧思维与文学及其他艺术形式思维的主要区别;故事的基本结构;戏剧故事的特殊要求;戏剧故事的叙述角度。教学重点:戏剧与生活;戏剧与文学、戏剧性;转变学生的写作观念。第二单元《动作》(24课时)戏剧写作元素之二。戏剧动作的基本概念,戏剧冲突的构成;动作与动作性;动作的三要素;戏剧动作的样式与分类;戏剧动作样式的运用。教学重点:明确戏剧动作——构成戏剧的最基本的元素。第三单元《悬念》(24课时)戏剧写作元素之三。戏剧悬念的定义;戏剧悬念的作用与意义;提出悬念的前提;构成悬念的条件;悬念的种类;悬念的加强与发展。教学重点:悬念的设置与加强。第四单元《发现与突转》(24课时)戏剧写作元素之四。发现的基本概念;发现的构成;发现的内容;发现的方式;发现的作用;突转的基本概念;突转的构成;突转的表现内容;突转的形成;运用“突转”技巧的要点;发现与突转的关系与运用。教学要点:发现与突转的技巧性。第五单元:复习、期末考试与考试讲评(12课时)复习本学期教学内容,重温若干重要的概念,完成戏剧元素的拼装练习。进行课堂考试,并在考试作业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作业讲评。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主要通过结合对剧本实例的剖析,阐述舞台剧本创作的基本概念、特点及作用。力求精要、具体、实用。2,课堂练习以即时的小练习为主。形式可变化多样。3,课外辅导写作——课外由教师个别辅导写作。根据每一单元的要求,采用分组辅导,单兵教学。而后由学生以文字的形式独立完成作业。176 1,讲评为每一单元的小结,以学生的作业为主要对象,教师评改与学生互评相结合,应有的放矢。以点带面。四、考核方式:本课程以平时分数累计考核,学期结束综合考核为主的方法进行。不另行进行期中、期末的考试。具体做法:(1)平时分数累计考核:每一课堂作业评分。所有分数相加除以作业数为课堂作业分数。占总评分30%。每课外作业评分。所有分数相加除以作业数为课外作业分数。占总评分的70%。(2)学期结束综合考核:将30%的课堂作业分数与70%的课外作业分数相加即为期末总评分。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编剧理论与技巧》,顾仲彝,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参考书目:《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美】约翰·霍华德·劳逊,中国电影出版社,1962年《戏剧技巧》,[美]乔治·贝克,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故事》,【美】罗伯特·麦基,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编剧理论与技法》,陆军,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导演元素训练之一:导表演基础(上)》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22022、英文译名:Directing(I):IntroductiontoPerformanceandDirecting3、课程性质:专业课4、适用专业和年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一年级5、学时与学分:72学时,3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和训练,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关注生活、分析生活乃至表现生活的重要性;初176 步掌握表演的基本规律和表演技能;以获得对于动作和动作性的既感性又深刻的理解。要求:1、初识表演艺术的基本特性,学会观察体验生活;2、初步掌握组织行动,懂得用行动塑造人物的艺术创作规律。一、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观察生活第一讲:如何用行动体现人物形象,组织简单的人物行动(12课时)第二单元:任务与行动——行为、动作第二讲:规定情境,单人小品(20课时)第三单元:有机沉默交流第三讲:动作语言——有机沉默交流(8课时)第四讲:有机沉默交流——判断与态度(8课时)第五讲:任务——行动目的(8课时)第六讲:在关系中寻找人物体现——戏剧冲突(16课时)二、教学方法1)严格遵循现实主义的表演体系,指导学生建立以生活为标准的艺术创作观念。2)多以课堂实践操作为主要训练方法,辅以社会生活观察实践。三、考核方法本课程采取平时检查、其中与期末考试三结合的考核方式。评分比例如下:平时20%;期中30%;期末50%。四、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自编参考书目:《话剧表演概论》,叶涛,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表演学——准备、排练、演出》,【美】贝拉·依特金,华夏出版社《电影导演的表演艺术》,许同均,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8《剧作训练系列之二编剧元素训练(下)》课程教学大纲176 1、课程代码:T22012、英文译名:BasicsofPlaywritingⅡ3、课程性质:专业课4、适用专业与年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一年级5、学时与学分:108学时,4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课堂对大量名剧名片的分析,使学生了解剧本的构成和编剧的基本规律;通过完成一定量的作业,让学生从实践中感悟剧本写作的要领,真正掌握写作的方法,具备创作小型剧本的能力;通过指导教师对学生构思的导引和修改,对学生作业的讲评,使学生具备鉴别构思好坏的能力和判断剧本质量的能力。为下一步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求:1,尽快进入创作状态,借助技巧,掌握戏剧创作方法;2,通过大运动量的写作训练,养成写作习惯,确立戏剧思维观念,提高创造能力。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戏剧影视情境》30学时课堂授课,戏剧影视情境的作用;戏剧影视情境的构成与类型,戏剧影视情境的构思与创造。辅导课要求完成教学重点:明确一般性情境与戏剧性情境的区别,学会运用情境元素构筑戏剧情境。完成戏剧元素的拼装练习。第二单元:《人物关系》36学时课堂授课,讲解戏剧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关系,人物关系与情节、场面的关系,人物关系的特点与结构。教学重点:明确戏剧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关系,掌握组搭人物关系的规律,使学生能够熟练地组建戏剧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关系。第三单元:《语言与细节》36学时课堂授课,讲解语言与细节在戏剧影视作品中的作用。语言的动作性和类型,潜台词。细节的类型,语言与人物、细节与情节的关系。教学重点:语言和细节对塑造人物、推进剧情的作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第四单元:期末考试与考试讲评6学时三、教学方法176 课堂讲授:主要通过结合对剧本实例的剖析,阐述剧本创作的基本概念、特点及作用。力求精要、具体、实用。占总学时28%。写作辅导:由教师对学生写作进行小组形式的辅导。根据每一单元的要求,采用分组辅导方式进行,在分组个别辅导的基础上,由学生以文字的形式独立完成作业。占总学时50%。作业讲评:在学生作业的基础上,由教师评改与学生互评为内容,讲评也同时为每一单元的小结,占总学时22%。四、考核方式本课程以平时分数与考试分数相加为学期的成绩总分。具体做法:平时作业评分累加,除以作业数为课外作业分数。占总评分的70%。考试作业分数占总评分的30%。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编剧理论与技巧》,顾仲彝,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参考书目:《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美】约翰·霍华德·劳逊,中国电影出版社,1962年《戏剧技巧》,[美]乔治·贝克,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故事》,【美】罗伯特·麦基,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编剧理论与技法》,陆军,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导演元素训练之二导表演基础(下)》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22022.英文译名:Directing(II):IntroductiontoPerformanceandDirecting3.课程性质:专业课4.使用专业和年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一年级5.学时与学分:72学时,3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和训练,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关注生活、分析生活乃至表现生活的重要性;初步掌握表演的基本规律和表演技能;以获得对于动作和动作性的既感性又深刻的理解。要求:176 a)深入认识表演艺术的基本特性,学会观察体验分析生活;b)具体掌握组织行动的方法,懂得运用复合行动塑造人物的艺术创作规律。c)认识导演艺术的基本特性,学会运用导演叙事元素展开创作;d)基本掌握物件、音乐、音响等导演元素在创作中的具体运用。一、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双人事件小品第一讲:寻找事件——行动与反行动(8课时)第二讲:教师指导排练——在表导演实践中体认戏剧性内涵(16课时)第二单元:物件小品第三讲:物件作为叙事的动力(8课时)第四讲:物件小品构思与实践(16课时)第三单元:声音小品第五讲:声音作为叙事的动力(8课时)第六讲:声音小品构思与导演实践(16课时)二、教学方法a)严格遵循现实主义的表演体系,指导学生建立以生活为标准的艺术创作观念。b)多以课堂实践操作为主要训练方法,辅以社会生活观察实践。三、考核方式本课程采取平时检查、其中与期末考试三结合的考核方式。评分比例如下:平时20%;期中30%;期末50%。四、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自编参考书目:《话剧表演概论》,叶涛,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表演学——准备、排练、演出》,【美】贝拉·依特金,华夏出版社《电影导演的表演艺术》,许同均,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8《剧作训练系列之三电视短剧写作》课程教学大纲176 1、课程代码:T22032、英文译名:Playwrighting(III):TVMiniseries3、课程性质:专业课/必修课4、适用专业和年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二年级5、学时与学分:108学时,4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在剧作元素训练基础上,通过小品和短剧样式为载体,以完成对于相应剧作元素的综合运用的整合。通过课堂讲授和学生的课内/课外作业,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影视小品、短剧剧本创作的基本规律,尤其强化学生的对于剧本结构和故事整体叙述的把握,以具备创作完整的小型剧本的能力。要求:1,尽快进入创作状态,借助技巧,掌握戏剧创作方法;2,通过大运动量的写作训练,养成写作习惯,确立戏剧思维观念,提高创造能力。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小品》48学时课堂授课:作为一个完整影视剧本的结构特点,及其在小品样式中的应用。教学重点:小品的自由发挥与命题创作的关系。第二单元:《短剧》48学时课堂授课:短剧的结构特点,及其在影视创作中的应用。教学重点:短剧与戏曲、与小剧场戏剧的关系。第三单元:期末考试与考试讲评12学时。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主要通过结合对剧本实例的剖析,阐述舞台剧本创作的基本概念、特点及作用。力求精要、具体、实用。2.课堂练习以即时的小练习为主。形式可变化多样。3.课外辅导写作——课外由教师个别辅导写作。根据每一单元的要求,采用分组辅导,单兵教学。而后由学生以文字的形式独立完成作业。4.讲评为每一单元的小结,以学生的作业为主要对象,教师评改与学生互评相结合,应有的放矢。以点带面。四、考核方式:176 (1)平时分数累计考核:每一课堂作业评分。所有分数相加除以作业数为课堂作业分数。占总评分30%。每课外作业评分。所有分数相加除以作业数为课外作业分数。占总评分的70%。(2)学期结束综合考核:将30%的课堂作业分数与70%的课外作业分数相加即为期末总评分。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编剧理论与技巧》,顾仲彝,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参考书目:《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美】约翰·霍华德·劳逊,中国电影出版社,1962年《戏剧技巧》,[美]乔治·贝克,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故事》,【美】罗伯特·麦基,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编剧理论与技法》,陆军,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导演元素训练之三:电视导演理论与技巧(上)》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22042、英文译名:Directing(III):TheoryandSkillonTVDirecting3、课程性质:专业课/必修课4、适用专业(含方向)和年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二年级5、学时与学分:108学时,4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和训练,使学生了解影视导演工作特质及工作程序与方法,熟悉影视导演创作的基础理论;初步掌握影视导演创作的基本技术元素与基本创作技巧。要求1,对于影视导演概述的理解;2,运用具有造型性和视觉张力的画面元素,及具有张力和表现力的蒙太奇语言,以完成基本叙述与呈现——即小品样式的训练。二、教学内容176 绪论:为成为影视导演而准备(6学时)一、影视导演与影视导演艺术二、视听语言——影视导演的技术元素三、影视导演工作与创作第一单元:画面的空间造型(14学时)一、影视空间概述,影视空间构成二、影视空间的三种基本形态三、影视空间的基本构成第二单元:影视时间的构成(12学时)一、影视时间概述,影视时间构成二、影视时间基本构成三、影视时空的关系,影视时空的扩张/压缩第三单元:蒙太奇,蒙太奇语言的构成(46学时)一、蒙太奇——“一种并置原理的运用”二、蒙太奇——“分解成相应的动作单元”三、蒙太奇的基本表现形式——叙事性蒙太奇与表现性蒙太奇第四单元:空间调度(12学时)一、空间调度概述二、空间调度的基本方法第五单元:镜头语言的构成(18学时)一、镜头语言的缘起二、基本镜头语言的构成三、教学方法采用课堂大班的理论讲授与讨论、课内外经典作品的观摩与分析、单元习作的评析,同小班/小组具体创作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四、考核方式对单元习作的评定,构成平时成绩;对综合习作创作的评定,并辅以课程小论文的写作,构成期末考试成绩。平时占20%,期中考试占30%,期末考试占50%。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电影导演艺术教程》,韩小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176 《影视导演技术与美学》,[美]迈克尔·拉毕格,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参考书目:《导演电影》,[美]埃里克·舍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电影语言的语法》,[乌拉圭]丹尼艾尔·阿里洪,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剧作训练系列之四电视剧创作》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22052、英文译名:WRITEONTVPLAY3、课程性质:专业课4、适用专业和年级:广播电视编导二年级5、学时与学分:108课时,4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对电视剧艺术从理论到实践,从历史到现状,从一般的创作原理和规律到运作方式有一个全面的、初步的理解,并能结合戏剧元素训练、影视剧创作基本手法,掌握和运用电视剧艺术的编剧技巧,完成电视剧策划和电视剧创作的写作实践,为今后的创作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要求:1,掌握电视剧创作的基本知识;2,能从理论和创作技巧层面赏析和解读电视剧剧作;3,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电视剧策划和电视剧创作的写作。二、教学内容(一)堂课安排第一章:电视剧特性4学时绪论,介绍世界电视剧和我国电视剧的发展历史,及其新世纪以来的我国电视剧发展现状。阐述电视剧艺术的本体特性和审美特征,指明电视剧内含的戏剧艺术特性、影视语言特性、电视媒介的特性及文化产业的元素。第二章:电视剧动作4学时阐述电视剧在塑造人物形象、阐明主题思想上的特殊要求,举例讲解“戏剧动作”、176 “戏剧冲突”的概念和基本方法。第三章:电视剧情境4学时举例讲解“戏剧情境”的内容划分、具体作用和电视剧情境的常见类型。第四章:电视剧突转4学时举例讲解“戏剧突转”的概念,作用,及发现与顶点的概念与应用。第五章:电视剧悬念4学时举例讲解“悬念”与“惊奇”的区别,悬念的设置和延宕的方法。第六章:电视剧结构4学时介绍电视剧的结构元素、结构类型、结构形式,和集段结构、金字塔结构的技巧和方法。第七章:电视剧类型4学时介绍有别于戏剧和电影而独立发展的电视剧类型。介绍情景喜剧的发展历史、我国情景喜剧的创作现状,及情景喜剧创作的类型样式,及文本的写作要领。介绍我国电视电影的诞生、发展,及其电视电影文本的写作要领。介绍我国电视剧生产中常见题材类型,及各类型剧文本的写作要领。第八章:电视剧策划4学时介绍当前电视剧剧本操作的一般方法,故事梗概的写作与策划标准文本写作:讲解策划的创意,介绍“故事内容”、“人物介绍”、“人物关系表”、“时间场景表”、“分集梗概”“创意说明”的策划文本的写作。讲解电视剧的四种不同文本写作格式。(二)分组辅导调研,分析市场8学时策划,收集材料8学时选题,撰写故事12学时谋篇,创意策划12学时提纲,分段提纲12学时初稿,修改二稿12学时评析,修改定稿12学时三、教学方法本课程以教师课堂讲授与分组辅导相结合的方式,以理论传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并配以录像观摩和分析。四、考核方式176 完成电视剧策划书(五千字左右)的写作;完成电视单本剧(上下集)或电视电影文学剧本(3万字左右)的写作平时占30%,期末考试占70%。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电视剧写作概念》,姚扣根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参考书目:《影视艺术教程》,王光祖、黄会林、李亦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中国电视剧的审美艺术》,曾庆瑞、卢蓉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电视剧作艺术》,周靖波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电视文本写作学》,黄会林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电视剧作理论与技巧》,孙祖平著,《电视电影文学》,2000年1-6期。《电视剧创作手册》,姚扣根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导演元素训练之四:电视导演理论与技巧(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22042、英文译名:Directing(IV):TheoryandSkillonTVDirecting3、课程性质:专业课/必修课4、适用专业(含方向)和年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二年级5、学时与学分:108学时,4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和训练,使学生了解影视导演工作特质及工作程序与方法,熟悉影视导演创作的基础理论;初步掌握影视导演创作的基本技术元素与基本创作技巧。要求1,在大体掌握基本的运用画面的元素进行、并完成基本叙述的基础上,继续深化画面与声音的视听性技术元素训练,逐渐过渡到对电视的文学性诸元素同画面声音的视听性诸元素相互整合的综合性训练——影视短片创作的阶段;2,强调导演创作观念与艺术/哲学观念的个性化呈现。176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声音的意义及其运用(12学时)一,声音的地位与作用二、声音元素的表现形态三、声音元素的功能及其运用第二单元:剪辑元素的控制(30学时)一、作为影视“第三度创作”的剪辑二、剪辑点的意义三、连贯性、完整性、流畅性的意义四、动势,情绪,节奏五、理念——当代蒙太奇剪辑观念第三单元:情景/情境,场面(6学时)一、文学性诸元素对影视导演创作的意义二、“情景”/“情境”,“场面”的构成三、导演对“情景”/“情境”,“场面”的组织与处理第四、五单元:事件,物件/细节的运用(6学时)一、“事件”的意义及其处理二、“物件”/“细节”的意义三、导演对“物件”/“细节”的运用第六单元:导演分析/导演构思,导演风格/导演观念(54学时)一、导演解释,导演分析二、导演构思:寻找表现与叙述的“支点”/“形象的种子”三、导演观念的意义,形成导演风格二、教学方法采用课堂大班的理论讲授与讨论、课内外经典作品的观摩与分析、单元习作的评析,同小班/小组具体创作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四、考核方式对单元习作的评定,构成平时成绩;对综合习作创作的评定,并辅以课程小论文的写作,构成期末考试成绩。平时20%,期中考试占30%,期末考试占50%。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构筑现代影像世界——电影导演艺术创作理论》,郑洞天/谢小晶,176 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参考书目:《艺术风格的个性化追求——电影导演大师创作研究》,郑洞天/谢小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影视导演技术与美学》,[美]迈克尔·拉毕格,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X21022、英文译名:TVJournalism:InterviewandWriting3、课程性质:专业课4、适用专业与年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三年级5、学时与学分:72学时,3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有关电视新闻的知识,研究对象与基本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训练从现实生活中抓取事实、迅速反应并准确报道的能力,掌握电视记者的基本功。要求:1,了解电视新闻报道的演变和规律,电视新闻采访的规则;2,掌握新闻采访和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电视新闻界说8课时电视新闻定义电视新闻节目分类及新闻的由来和含义,从手抄新闻到电子新闻变化、国内外新闻的定义、静态新闻和动态新闻、预知性格和突发新闻、主体新闻和反应新闻、共有新闻和独家新闻的不同特性。第二章新闻敏感4课时新闻价值要素新闻副作用及评判新闻价值标准,新闻的重要性、接近性、时新性、显著性、趣味性;强势传播可能产生的副作用;记者的权利和责任。第三章电视新闻采访16课时176 采访准备、提问技巧、采访心理学、非语言交流,及如何与陌生人打交道,迅速打开局面,过滤消息来源挖掘事实真相,控制谈话走向的战略战术。课外作业:完成电视人物采访。第四章电视新闻导语8课时导语的涵义和演变、导语的作用、导语写作技巧,及第一代导语和第二代导语的演变,叙述型、描述型、议论型等各种类型导语的特点和适应的不同对象。第五章电视新闻主体12课时视觉形象元素、听觉形象元素、消息类新闻写作构思,及电视新闻画面和声音的各种构成元素,教授先写后编、先编后写、边写边编等各类写作和报道的方法。第六章电视新闻编排8课时 各条新闻之间的关系;编排新闻的原则;包裹新闻、集装新闻的特点。第七章电视新闻深度报道16课时连续报道、系列报道,及深度报道电视新闻的方法,训练提炼主题、选择角度、研究形式、把握材料、挖掘背景的能力。一、教学方法教学采用教师课堂授课和课外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课堂授课讲授理论,分析个案;课外训练随课程进度完成各种类型电视新闻作业。二、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采用课外作业评估和课堂书面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其中人物采访为期中考查占30%,期末考试为书面考试,占30%;课外作业占40%。三、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电视采访与写作》,赵淑萍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参考书目:《百年新闻经典》,颜雄主编,湖南大学出版社《广播电视新闻教程》,英国,安德鲁·博伊德著,新华出版社《新闻采访方法论》,艾丰著,人民日报出版社《电视采访与写作》,赵淑萍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电视新闻节目研究》,叶子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理论电视新闻学》,黄匡宇著,中山大学出版社《新闻报道与写作》,美国,麦尔文·曼切尔,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76 《样式编导之二:电视文艺节目策划》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22062、英文译名:TVPrograms:Practicum3、课程性质:专业课4、适用专业与年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三年级。5、学时与学分:72学时,3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风格样式丰富多彩的电视文艺节目的系统的讲授使学生基本掌握策划和创作各类电视文艺节目的方法和技巧,为从事电视文艺编导专业工作打好基础。要求1,掌握电视节目策划的基本知识;2,学会从理论和策划技巧层面赏析和解读电视节目;3,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电视节目策划。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电视文艺节目种类8课时电视节目电视文艺节目的生成、发展;电视文艺节目的分类;目标受众的定位;栏目化操作的基本要求。重点:目标受众。〖第二单元〗益智类节目16课时益智类节目的特点,创作要求,策划重点。重点:竞技性,现场感。课外作业:创作写作益智类节目策划方案一份。〖第三单元〗谈话类节目16课时谈话节目的破题方法,谈话节目的现场控制,谈话走向的引导,积极引导和消极引导。典型个案分析。重点:兴奋点保持、参与性。课外作业:拍摄一档谈话节目〖第四单元〗晚会类节目32课时晚会类节目创作要求,对晚会主题的把握和拓展;时空关系;情感高潮和情绪高潮的营造。分析典型个案。176 重点:情感高潮的营造。课外作业:完成一台限定主题的电视文艺晚会策划方案。三、教学方法教学采用教师课堂授课和课外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课堂授课讲授理论,分析个案;课外训练随课程进度完成各种类型电视文艺节目作业。四、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采用课外作业评估和课堂书面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期末考试为书面考试,占30%;课外作业占70%。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电视节目教程》,自编,孙祖平参考书目:《电视栏目解析》,石长顺,华中科技大学,2003年2月《样式编导之三:电视演播室创作》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22072、英文译名:BasicStudioDirecting3、课程性质:专业课4、适用专业与年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三年级。5、学时与学分:72学时,3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演播室制作的基本工作程序、工作方法;把握演播室节目类型艺术创作的行为特质;基本掌握演播室制作,尤其导播声画切割台制作的技巧与技能。要求:1,掌握电视演播室节目制作的基本方法与技能;2,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一个完整电视演播室节目的实况制作。二、教学内容176 第一单元:导论:电视演播室制作(ESP)概述(4学时)一、电视演播室制作的历史二、演播室制作对应的电视节目样式三、电视实况形态节目制作的行为特质四、现代网络制作与ESP第二单元:电视演播室工作团队(8学时)一、常规演播室制作的基本方法与工作流程二、演播室摄像三、为演播室制作的前期准备(演区景片、服装与化妆、观众座位、机位等)四、声画实况切割与合成五、演播室布光六、相应工种的工作与配合第三单元:谈话/访谈类节目的制作(12学时)一、谈话/访谈类节目的制作准备(前期案头工作)二、一对一的谈话/访谈制作形式三、一对二的谈话/访谈制作形式四、多人的谈话/访谈制作形式五、VTR的运用,及其配合Ø以小组为单位,做一个20分钟的谈话/访谈节目。第四单元:杂志/栏目类节目的制作(12学时)一、杂志/栏目类节目特质概述二、形成拍摄脚本/工作台本三、现场制作四、演示类节目的拍摄制作五、音乐的运用Ø以小组为单位,做一个15分钟的栏目/演示节目。第五单元:益智类节目(12学时)1,益智类节目的演播现场特质概述2,准备:现场布置、嘉宾、观众3,形成拍摄脚本/工作台本第六单元:晚会类节目(24学时)三、教学方法教学采用教师课堂授课和课外训练相结合的方式:176 课堂授课讲授理论,分析个案;课外训练随课程进度完成各种类型节目作业。四、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采用课外作业评估和期末考试拍摄制作作业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期末考试为节目拍摄制作,占30%;课外作业占70%。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演播室导演》,【美】罗德·费尔韦瑟,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9参考书目:《演播室与外景摄影》,【美】彼得·沃德,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10《电视文艺节目的创作》,游洁,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2《电视纪录片创作》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22082、英文译名:TVDocumentaries:Practicum 3、课程性质:专业课4、适用专业和年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三、四年级5、学时与学分:108学时,4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中外非虚构类影视艺术的发展情况,非虚构类影视艺术的观念、分类、流派;通过练习初步掌握纪录片创作的基本手法,对影视非虚构类艺术样式有一个全方位的初步把握。要求1,初步了解中外非虚构类影视艺术创作的历史与现状;2,了解并掌握非虚构类影视艺术创作的理论与规律;3,在具备讲解与分析非虚构类影视艺术作品的能力,同时也初步具备独立制作非虚构类影视艺术片的能力。二、教学内容176 第一单元:纪录片观念8课时介绍非虚构类影视艺术的基本概论,包括定义、艺术特点与表现形式。简述世界各国纪录片非虚构类影视艺术发展的概况和中国非虚构类影视艺术的发展历史,电视纪录片与电视节目的关系等。第二单元:纪录片分类12课时分析非虚构类影视艺术的种类,以及不同种类非虚构类影视艺术要求创作者所具备的素质,不同人才类型如文化创造型、文化复制型、高级应用型、一般应用型人才所对应的非虚构类影视艺术创作范围;不同思想规模如线形思维、片形思维、立体思维的创作思维造就的非虚构类影视艺术创作形态及得失。第三单元:前期准备16课时讲解非虚构类影视艺术创作前期必须的准备。如提案写作要求,包括国外立项报告要求、国内电视台提案写作要求、独立制片人常规操作;以及计划安排必须内容包括拍摄方式、日程计划、资金预算等等通盘筹划的方法。第四单元:纪录片选题12课时介绍非虚构类影视艺术创作的选题要求和拍摄方法。如艺术形式对选题的制约,非虚构类影视艺术创作价值的判断,创作者的主观因素对选题的影响,文化背景的观照以及非虚构类影视艺术创作现场拍摄的特点和方法等。第五单元:人物类纪录片术创作12课时堂课讲授各种类型人物类非虚构类影视艺术片的创作特点和创作方法。课外作业:完成人物类短片第六单元:科教类纪录片创作12课时堂课讲授各种类型科教类非虚构类影视艺术片创作特占和创作方法。课外作业:完成科教短片第七单元:文献纪录片创作12课时堂课讲授文献类纪录片主要创作特点和创作方法。课外作业:完成文献片提纲第八单元:社会调查片创作12课时堂课讲授非虚构类社会调查影视片主要创作特点和创作方法课外作业:完成社会调查纪录片提纲第九单元:风光纪录片创作12课时堂课讲授各种类型风光影视艺术片的创作特点和创作方法。课外作业:完成风光纪录短片三、教学方法176 本课程采用课内理论讲授、实例片段解剖;课外作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四、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采用课外作业评估和课堂书面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平时练习占20%;期中考查占30%;期末考核占50%。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电视纪录片制作》,吴保和,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中国纪录片发展史》,方方,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参考书目:《世界纪录电影史》,美国,埃里克·巴尔诺,中国电影出版社《电视纪录片论语》,高峰、肖平,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9年《纪录电影文献》,单万里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样式编导之五:MV和CF(影视广告片)创作》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22092、英文译名:DirectingofMV&CF3、课程性质:专业课4、适用专业与年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三、四年级。5、学时与学分:72学时,3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以MV和CF(影视广告片)节目样式理论、节目制作与技巧的课堂讲解,同授课教师分组指导创作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并掌握MV和CF(影视广告片)作为一种电视艺术样式的行为特质,及其艺术创作特质;了解并把握演MV和CF(影视广告片)的基本制作程序、工作方法;掌握基本的MV和CF(影视广告片)制作与艺术创作的技巧与技能。要求1,掌握MV和CF(影视广告片)节目样式行为特质的同时,掌握节目制作的基本方法与技能;2,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一个完整MV和CF(影视广告片)节目样式创作,及其拍摄制作。176 二、教学内容上编:MV(音乐电视)第一单元:导论:MV(音乐电视)概述(4学时)一、MV(音乐电视)的历史二、行为特质:音乐与画面的关系,旋律与蒙太奇元素的关系三、商业条件下的MV(音乐电视)四、现代MV(音乐电视)制作,及几种典型的结构类型第二单元:创意:MV(音乐电视)作品的构思(8学时)一、对音乐的深入理解二、音乐旋律与蒙太奇元素的结构三、风格定位四、形成故事版五、为拍摄所做的前期准备第三单元:现场拍摄与后期制作(24学时)一、现场拍摄二、剪辑与特技制作三、校色与配色Ø以小组为单位,针对制定的音乐作品,拍摄制作一个MV节目,作为期中考试作业。下编:CF(影视广告片)第四单元:导论:CF(影视广告片)概述(4学时)一、CF的发展历程二、行为特质——商业化的宣传/劝服第五单元:创意,构思(12学时)一、广告诉求与广告创意二、诉求与接近三、创意、创意主题、创意的二元性四、创意理念的视觉化——呈现五、广告/创意呈现的几种形式六、广告创意的“奥格尔维准则”Ø以小组为单位,构思一部60秒钟的CF创意。第六单元:拍摄,制作(20学时)一、形成故事版二、拍摄准备三、后期制作176 Ø继续上一单元的工作,拍摄制作一部完整意义上的60秒钟CF,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再剪出30秒、15秒两个版本,作为期末考试作业。三、教学方法教学采用教师课堂授课和课外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课堂授课讲授理论,分析个案;课外训练随课程进度完成各种类型节目作业。四、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采用拍摄制作的方式,平时占20%,期中考试作品占30%,期末考试作品同样占50%。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自编参考书目:《如何制作有效的广告影片》,【美】霍珀·怀特,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6《音乐电视导论》,何晓兵、郭振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5《音乐欣赏》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D14012、英文译名:MusicAppreciation3、课程性质:院系选修课 4、适用专业(含方向)年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一年级5、学时与学分:36学时,2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本课程以导演主持专业的学生为授课对象。2、使导演主持学生接受音乐的必要知识、陶冶性情、活跃思维、触类旁通。3、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要求:176 要求了解和理解。把握基本音乐常识和主要体裁形式,了解不同时代、不同作品的风格特征,帮助学生在戏剧实践中增强音乐悟性,基本具备复调思维、交响思维的良好艺术观念,基本具备鉴别、选择音乐的能力。二、教学内容1,音乐审美(音响信号、声音刺激、直观感应、心理反应、综合记忆、审美升华)4学时1、音乐构成(音阶调式、三种乐律、五声音阶、七声音阶、旋律节奏、和声复调)2学时2、音乐体裁(声乐、器乐、音乐戏剧、民歌、创作歌曲、民族器乐的特殊旋法)2学时3、合唱艺术(合唱的历史发展、合唱的协调、均衡、和谐、合唱不同类型)2学时4、艺术歌曲(Lied、Chanson、POMAHC、诗意、伴奏、美声Bel、canto、名作分析)2学时5、交响音乐(恢宏、博大、深邃、戏剧性表现力、交响乐队、培养交响思维)2学时6、交响乐种(交响曲—器乐音乐的最高形式、乐章布局、主要曲式、协奏曲、交响诗、序曲、组曲)2学时7、室内音乐(与音乐剧场及教堂音乐相对的小型合奏形式、内心听觉培养、各类重奏形式)2学时8、歌剧艺术(音乐与戏剧的最高综合形式、音乐形式要素、声部分类、与话剧戏曲之比较)2学时10、歌剧名作(A·斯卡拉弟、吕利、格鲁克、罗西尼、唐尼采蒂、贝里尼、威尔弟、普契尼、瓦格纳、柴可夫斯基)2学时11、影视音乐(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表现功能、声源分类、几种常见声画进行方式)2学时12、芭蕾音乐(芭蕾的基本概念、音乐的主导作用、芭蕾改革进程、舞姿、舞步、不同风格的代表作)2学时13、爵士音乐(奴隶的天才创造、早期来源、Spiriua、Ragtime、Blues、Swing、Rock)2学时14、音乐剧(大众化娱乐性舞台表演艺术、民间歌舞、杂耍、喜歌剧、轻歌剧的影响、名作分析)4学时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2、课堂讨论3、课堂欣赏四、考核方式1、期中短文,作为平时成绩,占30%。2、期末闭卷考试,占70%。176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教师自编教材参考书目:《歌剧概论》,钱苑《中国古典文学》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X13032、英文译名:ClassicalChineseLiterature3、课程性质:院系选修课4、适用专业(含方向)和年级:广播电视编导、戏文专业5、学时与学分:36学时,2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力求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史和古代文化的相关知识,熟悉了解中国古典文学优秀作品,掌握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古典文学名篇进行读解与分析,提高对本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鉴赏能力。要求(1)增强运用语言的能力。(2)增强鉴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3)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史和古代文化的相关知识。二、教学内容第一学期晏殊《蝶恋花》、柳永《凤栖梧》和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二学时)杜牧《泊秦淮》和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以及文赋辞名句若干(二学时)欧阳修《醉翁亭记》以及文赋辞名句若干(二学时)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和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以及文赋辞名句若干(二学时)白居易《上阳白发人》以及文赋辞名句若干(二学时)《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以及诗词曲若干名句(二学时)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和张养浩《山坡羊·176 潼关怀古》以及诗词曲若干名句(二学时)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以及诗词曲若干名句(二学时)晏几道《临江仙》和杨慎《临江仙》诗词曲若干名句(二学时)柳宗元《种树郭橐骆传》以及诗词曲若干名句(二学时)李白《将进酒》和《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附普希金《纪念碑》和冯亦弛《李白之歌》)(二学时)荔枝诗系列(杜牧的《过华清宫》和苏轼的《荔枝叹》等)(二学时)牛郎织女诗系列(《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和秦观《鹊桥仙》等)(二学时)郦道元《江水·三峡》(附钟鼎文《三峡》)(二学时)第二学期描述女性容貌形体的诗赋系列(《诗经·硕人》(节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节选)、宋玉《神女赋》(节选)、曹植《洛神赋》(节选)和汉乐府《陌上桑》(节选))(二学时)音乐诗文系列(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韩愈《听颖师弹琴》和李白《听蜀僧濬弹琴》、李贺《李凭箜篌引》、白居易《琵琶行》(节选)和苏轼《前赤壁赋》(五学时)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一学时)《史记》选读(《淮阴侯列传》节选、《陈涉世家》节选、《高祖本纪》节选、《项羽本纪》节选和《李斯列传》节选)(二学时)白居易《长恨歌》(附洛夫《长恨歌》)(四学时)媒人代名词出典系列(李复言《续幽怪录·定婚店》和《诗经·伐柯》等)(二学时)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和王维《渭川田家》(二学时)李煜词系列(《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和《浪淘沙》(帘外雨潺潺))(二学时)高适《燕歌行》(二学时)刘基《卖柑者言》(二学时)李白《忆秦娥》和陆游《卜算子·咏梅》(二学时)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附恩斯特·施瓦茨《我曾想要一个大海》)和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二学时)《左传·烛之武退秦师》(二学时)三、教学方法本课程教学以教师授课为主,适当组织课堂讨论四、考核方式采用书面考试形式,分别以30%和70%的比例计入总成绩。176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简编本),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参考书目:《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补编),王云编,上海戏剧学院院印教材,2005年《中国文学史》(上、中、下),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摄影》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W34062、英文译名:Photography3、课程性质:院系选修课4、适用专业、年级:电视节目主持、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一、二年级学生5、学时与学分:36学时,2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摄影的理论与技能,具备一定的专业鉴别能力和掌握基本的操作能力。基本能够从美学审美的层面,掌握和理解优秀摄影/的艺术技巧与技法,为今后的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初步的基础。要求:1.了解相机的构造及其种类;2.掌握摄影的曝光控制及构图取景基本技巧;3.具备一定的摄影作品鉴赏能力。二、教学内容第一讲照相机的基本构成。第1节机身;2课时第2节镜头;2课时第二讲曝光与成像   第1节色温2课时   第2节曝光176 2课时   第3节光圈2课时   第4节EV计算2课时第三讲光影造型   第1节基础人像布光2课时   第2节自然光2课时   第3节现场光2课时   第4节人造光2课时   第5节灯具2课时第四讲构图与取景   第1节新闻摄影1课时   第2节摄影室人像1课时   第3节实景影像1课时   第4节儿童及宠物摄影1课时   第5节风光摄影1课时   第6节时装摄影1课时课外作业:搜集五种以上不同风格的摄影作品进行比较分析。第五讲特殊摄影   第1节机背取景照相机1课时   第2节广告摄影与运动摄影1课时课外作业:每人选择五张以上广告摄影作品进行比较赏析。第六讲类型摄影   第1节新闻摄影(一)1课时   第2节新闻摄影(二)1课时   第3节人像摄影1课时   第4节如何拍摄生活照1课时   第5节视频摄像1课时   第6节数码摄影1课时   第7节数码相机和扫描仪1课时课外作业:拍摄不同类型摄影作品。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述、作品分析与实践操作相结合;2、鼓励学生进行日常拍摄实践。176 四、考核方式:本课程采取作品呈现考核的形式。对期末呈现的作品进行评分。平时占30%,期末考试占70%。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摄影技术教程》参考书目:《摄影技术千题解答》,温宁,广西美术出版社,1995《摄影技术教程》,徐国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制片管理》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23012、英文译名:ProductionManagement3、课程性质:院系选修课4、适用专业、年级:电视编导专业三年级5、学时与学分:36学时,2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课堂系统教学与个案分析、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总体上完整地了解电视制片生产管理的理论、实践与技能,熟悉从节目项目策划到市场营销等多个环节的操作规则。具备电视制片知识、掌握基本制片流程和操作能力,培养制作、管理、发行、营销全能型的电视制作人,为今后担任制片人打下初步的基础。要求:1.了解电视制片基础知识;2.掌握制片的基本技能;3.具备基本的电视制片能力;4.强调现实感和实用性。二、教学内容第一讲国内外电视制片概述2课时第二讲国内电视制片的规章制度和运作过程6课时176 第1节电视制片规章制度2课时   第2节电视制片运作过程2课时 (期间聘请资深制片人讲座一次2课时)第三讲电视制片种类与工作流程2课时第四讲制片管理工作概述16课时   第1节市场调研2课时   第2节节目策划与审核2课时   第3节资金预算2课时   第4节人员调配与管理2课时   第5节节目制作、包装与宣传2课时   第6节广告来源与渠道2课时第7节市场营销与发行2课时(期间聘请资深制片人或发行人讲座一次2课时)第五讲个案分析8课时选取贴近当前国内电视发展实际的不同种类电视节目样式进行制片分析。第1节《超级女生》制片及其分析2课时第2节《舞林大会》制片及其分析2课时第3节《超级访问》制片及其分析2课时(期间聘请资深制片人讲座一次2课时)课外作业:选取一个电视节目进行制片分析。第六讲制片策划书及制片后期管理2课时结合第五讲具体内容及电视制片策划书实例,讲评课外作业。课外作业:完成《×××节目制片策划书》一份或参与电视制片管理实践。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述、个案分析、讲座与实践操作相结合;2、鼓励学生进行制片实践。3、课堂教学外,可聘请3~4次资深制片人、发行人开设讲座,帮助学生及时了解电视制片管理中生动、鲜活、前沿的例证。四、考核方式1、平时作业计分,占30%。全学期布置2次作业,每次作业重在体现学生实际动手、分析判断和创新研发的能力。2、期末考试,占70%。176 以考试的形式进行测试。卷面成绩100分,以70%计入总分。3、对于参与制片实践的同学,可以酌情予以加分。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独立制片》,【美】格里格雷·古德尔,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参考书目:《中国应用电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电影制片手册》,[美]威廉·亚当斯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制片指南》,[法]马克·格多斯多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年《当代电视思潮》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23022、英文译名:ContemporaryThoughtonTV3、课程性质:院系选修课4、适用专业和年级:广播电视编导本科专业5、学时与学分:36学分,2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讲授使学生对当前电视领域的前沿理论和学说,有相对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基本具备电视思维的超前性和前瞻性的素质和能力。要求:1、较为全面地了解当前电视领域的主要思潮,并能够作出自己的判断。2、具备一定的超前性和前瞻性电视思维的素质和能力。二、教学内容  1.媒介崇拜2课时2.媒介符号学——符号2课时3.媒介符号学——结构主义2课时4.媒介符号学——叙事2课时5.媒介制作技术符码——印刷产品2课时6.媒介制作技术符码——录影产品2课时7.媒介制作技术符码——有声产品2课时176 8.文类生产的经济2课时9.复习2课时10.文类的状态、真实与虚拟真实2课时11.重复与差异2课时12.再现与性别2课时13.再现与真实2课时14.刻板印象与媒体2课时15.刻板印象与真实2课时16.后现代主义2课时17.全球化——文化帝国主义2课时18.明星制造2课时三、教学方法:1、 在教学中注意当代电视思潮的正面和负面效应,要有辨证思维态度。2、 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教学相长,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一定的超前性和前瞻性电视思维的素质和能力。四、考核方式:本课程采取平时检查、期中与期末考试三结合的考核方式。平时占20%,期中占30%,期末占50%。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当代中国电视文化格局》,隋岩, 群言出版社,2004年4月参考书目:《当代广播电视概论》,陆晔赵明,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版。《中国电视观念论》,胡智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版。重点参阅近年《现代传播》、《当代电视》、《世界电影》、《电视研究》等专业学术刊物。《视觉艺术导论》课程教学大纲176 1、课程代码:W13122、英文译名:IntroductiontoVisualArt3、课程性质:院系选修课4、适用专业和年级:导演系、电视艺术学院与舞台美术系各专业5、学时与学分:36学时,2学分一、教学的目的和要求该课程从纵横两方面展示当今视觉艺术发展的概况,阐述视觉艺术在当代的重要性。揭示从文字文化转为图像文化的时代价值与视觉价值,使学生对视觉艺术的哲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有基本的了解,进而认识视觉艺术的语言与一般规律。要求:1,基本了解当代视觉艺术的发展概况;2,熟悉认识视觉艺术的语言及其运用。二、教学内容第一章、视觉艺术哲学1、概论1周2学时2、跨文化的视觉艺术理论模式1周2学时3、视觉艺术与现代西方哲学1周2学时4、视觉艺术与后现代哲学1周2学时第二章、视觉艺术心理学1、概论1周2学时2、视觉艺术与主体心理1周2学时3、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与视觉艺术1周2学时4、信息论心理学与视觉艺术1周2学时第三章、视觉艺术美学1、概论1周2学时2、视觉艺术的美学价值1周2学时3、视觉艺术与反美学1周2学时第四章、视觉艺术社会学1、视觉艺术与大众文化1周2学时2、视觉艺术的社会学分析1周2学时第五章、视觉艺术的语言与一般法则1、视觉艺术形态构成学1周2学时2、视觉艺术的色彩与光学1周2学时176 3、视觉艺术与一般科学技术1周2学时三、教学方法1、讲述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原则2、结合电化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四、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闭卷方式,只设期终考试,其中客观性试题占30%,创造性试题占70%。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视觉艺术导论》,王邦雄,1993年参考书目:《人类的视觉》,荆其诚、焦书兰、纪桂萍,科学出版社,1987《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美]鲁道夫·阿恩海,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视觉艺术的社会心理》,[日]中川作一,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视觉艺术的含义》,[美]E·潘诺夫斯基,辽宁人民出版,1987《广告创意》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23032、英文译名:CreativeAdvertisement3、课程性质:院系选修课4、适用专业(含方向)和年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5、学时与学分:36学时,2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课程讲授使学生能够基本了解广告策划运作的基本概念、基本过程与基本内容,尤其能够明确广告创意与广告策划、广告运作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够初步具备几种主要广告形态的创意能力、创意技巧。要求1、了解基本的广告原理、进步过程、基本内容;2、初步掌握广告创意的步骤与方法;3、初步掌握几种主要广告形态的创意特质。176 二、教学内容绪论:整体策划、运作中的广告创意(2课时)一、广告-宣传/劝服二、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广告运作三、广告创意的技术性基础——媒介特质第一讲:广告创意的意义(4课时)一、广告创意的范畴二、创意在广告整体行为过程中的地位作用三、广告创意的文化价值第二讲:创意与广告主体(4课时)一、广告诉求对象的性质与分类的定位二、广告诉求对象的品质分析三、广告诉求对象软质结构的分析四、广告诉求对象市场角色的分析第三讲:广告创意与营销环境(4课时)一、把握营销环境的必要性二、掌握环境银丝的方法三、针对营销环境的广告创意第四讲:广告创意与广告战略(4课时)一、广告战略:创意的核心二、几种不同传略中的广告创意第五讲:广告创意与消费心理(4课时)一、广告功能与接受心理机制二、二、消费心态与广告创意三、心理因素在创意过程中的作用第六讲:广告创意与广告本身的定位(4课时)一、广告定位的意义二、定位的基本原则三、诸种定位方法的介绍第七讲:广告策划的基本步骤与方法(4课时)一、诉求与接近二、创意、创意主题、创意的二元性三.创意理念的视觉化——呈现二、四、广告/创意呈现的几种形式176 五、广告创意的“奥格尔维准则”第八讲:创意与媒体(6课时)一、电视广告二、报纸广告二、平面/灯箱广告三、四、店面/POP广告二、户外广告三、六、直接信函/卡片广告三、教学方法运用案例的课堂讲解与讨论、案例的实战与具体指导相结合,包括邀请相应专家的讲座的方法展开课程教学。四、考核方式创意实战案例的设计、及其写作,构成期末考试成绩。平时30%,期末考试70%。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广告创意策略(原第7版)》,(美)A.杰罗姆·朱勒,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参考书目:《创意——并非广告人独享的文字饕餮》,(美)詹姆斯·韦伯·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4《大创意:与生俱来的戏剧性》,鹏程、梁岩,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孙大伟的异想世界》,孙大伟,中国物价出版社,2003《有效的广告创意——从实例分析到理论探索》,张树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语音基础》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23042、英文译名:BasicofChinesepronounciation3、课程性质:院系选修课4、适用专业和年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176 5、学时与学分:36学时,2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理论讲授和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授课形式,使学生初步具备驾驭播音主持语言这一项辅助技能,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开展广播电视编导工作。要求:1,了解一定的语音基础知识;2,掌握相对实用的播音与主持语言的基本技能,诸如各种节目的配音、具备一定主持状态的语言驾驭技巧等。二、教学内容一:语音基础知识(韵母部分之单韵母)2学时二:语音基础知识(韵母部分之复韵母)2学时三:语音基础知识(韵母部分之鼻韵母)2学时四:语音基础知识(韵母部分之鼻韵母)2学时五:语音基础知识(声母部分)2学时六:语音基础知识(声母部分)2学时七:语音基础知识(声母部分)2学时八:语音基础知识(声母部分)2学时九:语音基础知识(声调)2学时十:语音基础知识(声调)2学时十一:配音技巧训练2学时十二:配音技巧训练2学时十三:配音技巧训练2学时十四:播音主持语言技巧训练2学时十五:播音主持语言技巧训练2学时十六:播音主持语言技巧训练2学时三、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四、考核方式平时分10%,期中口试占20%,期末笔试占30%,期末口试占50%。五、教材与参考书目176 教材:《播音主持艺术语音发声》,吴弘毅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参考书目:《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导用书》,商务印书馆出版社《播音主持艺术语音发声》,吴弘毅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朗诵艺术创造》,赵兵、王群著,汉语大辞典出版社《美术赏析》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23052、英文译名:AppreciationofFineArts3、课程性质:院系选修课4、适用专业和年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一、二年级学生5、学时与学分:36学时,2学分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课堂讲授和观摩,使学生能够熟悉了解中外美术作品流派、并结合一些虚拟绘画来深入理解中外艺术大师的作品、养成良好的构图习惯。要求:1、大致了解名作的内容和艺术特点;2、深入理解光影及构图的要素。二、教学内容第一讲人类原始社会的美术和点、线条、面的关系(4课时)人类最早的造型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即据今三万到一万多年之间,原始美术包括洞窟壁画、岩画、雕刻、建筑等。第二讲西方古代美术作品和点、线、面关系2(8课时)1、古代两河流域美术2、古代埃及美术3、古代希腊美术4、古代罗马美术5、爱琴美术第三讲欧洲中世纪美术和色彩构成要素(4课时)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的一段时期,史称中世纪。176 第四讲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及光的分析(4课时)文艺复兴是14世纪到16世纪西欧与中欧国家在文化思想发展中的一个时期。第五讲十七、十八世纪欧洲美术和光影效果分析2(4课时)从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有三个艺术流派产生,这三个流派是:意大利的学院艺术、巴洛克艺术以及现实主义艺术。第六讲十九世纪欧洲美术和光影效果分析3(4课时)19世纪时,法国绘画在造型艺术中取得了压倒一切的地位。这时代表风格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写实主义。第七讲19世纪后期法国产了印象派和光影效果分析4(4课时)。此派绘画以创新的姿态出现,它反对当时已经陈腐的古典学院派的艺术观念和法则,受到现代光学和色彩学的启示,注重在绘画中表现光的效果。第八讲20世纪以来现代美术流派和平面构图分析(4课时)20世纪以来,现代美术呈现出流派迭起,千姿百态的局面。1905年诞生的以马蒂斯为代表的野兽派绘画,强调形的单纯化和平面化,追求画面的装饰性。1908年崛起的以布拉克和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派绘画继承了塞尚的造形法则,将自然物象分解成几何块面,从而从根本上挣脱传统绘画的视觉规律和空间概念。三、教学方法教学基本内容为课堂讲授,每次课程都以一幅(或多幅)重点美术作品的虚拟仿制来深入理解。并结合学生平时的摄影、摄像、创作的作品来进行讲解。四、考核方式期终考试采用闭卷方式,简答题占30%,论述题占60%、构图题占10%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西方艺术史》雅可.德比奇海南出版社1990年参考书目:《后现代主义艺术二十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马永建1993年《西方哲学》课程教学大纲176 1、课程代码:T23062、英文译名:WesternPhilosophy3、课程性质:院系选修课4、适用专业和年级: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学5、学时与学分:36学时,2学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西方哲学作为综合教育课程,根据西方哲学历史的发展线索,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的哲学家和哲学思想,以及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概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方法,训练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求学生通过对西方哲学的梳理达成对西方文明的基本理解和把握,学会对不同的文明形态进行哲学的、文化的认识和比较。 二、教学内容第一讲智慧的痛苦第二讲哲学的诞生第三讲苏格拉底的问题第四讲柏拉图的“洞穴”第五讲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第六讲晚期希腊哲学第七讲信仰的时代第八讲人的发现第九讲主体性的觉醒第十讲大陆理性主义第十一讲英国经验主义第十二讲社会政治理论第十三讲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第十四讲费希特和谢林第十五讲黑格尔的绝对唯心论三、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艺术院校的特点,注重授课的形象性和灵活性,注重内在的信息量和知识量,利用课堂对话因势利导,课程结束时要求每位学生递交3000字以上的小论文。176 四、考核方式课程结束时要求学生递交3000字左右的小论文,并结合平时出勤情况给出综合分,论文成绩占70%,平时出勤占30%。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西方哲学十五讲》张志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参考书目:《西方哲学史》(上、下),全增嘏,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西方哲学史》(上、下),(英)罗素,商务印书馆,2006年《西欧文明》(上、下),姚介厚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主持艺术》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T23072、英文译名:HostingArts3、课程性质:院系选修课4、适用专业和年级:电视编导专业,第四学期5、学时与学分:36学时,2学分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将采用专题讲解的方式,介绍和分析电视节目人的基本素质和主持艺术的创作规律,重点解决编导在电视节目创作的过程中,对主持人的理解和选用,解决好主持人与节目的相互关系;要求:1,够具备媒介素养的雏形,能够熟悉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基本素质、具体作用;2,能够理解把握与协调主持人与节目的具体关系。二、教学内容1.主持人节目及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发展历史与现状2课时2、主持人的创作规律与形象塑造2课时3、主持人队伍综合素质发展演变及现状分析2课时4、主持人综合素质的构成要素(一)——思想素质2课时5、主持人综合素质的构成要素(二)——文化素质2课时176 6、主持人综合素质的构成要素(三)——职业素质2课时7、主持人综合素质的构成要素(四)——身心素质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2课时8、主持人节目类型分析2课时9、电视节目主持人与节目的相互关系2课时10、金话筒节目赏析(一)——深度报道2课时11、金话筒节目赏析(二)——谈话节目一2课时12、金话筒节目赏析(三)——谈话节目二2课时13、金话筒节目赏析(四)——综艺节目一2课时14、金话筒节目赏析(五)——综艺节目二2课时15、主持人的培养模式前瞻2课时16、节目主持人管理现状2课时三、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理论讲解与观摩讨论相结合。四、考核方式平时分20%,期中占30%,期末占50%。期中随堂论文,期末观摩论文。五、教材与参考书目《实用播音教程——电视播音与主持》,罗莉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综合素质研究》,吴郁等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中国电视节目分类体系》,张海潮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节目主持人概论》,李元授、廖声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公教部公共基础课本科课程17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G06072、英文译名:ConspectusofChineseModernHistory3、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4、适用专业(含方向)和年级:各专业,一年级。5、学时与学分:36学时2学分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懂得近现代中国是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渐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认清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要求:1、了解外国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了解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项历史任务;懂得必须首先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为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开辟道路,认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自觉的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传统,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2、了解近代以来中国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了救亡图存而进行艰苦探索、顽强奋斗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学会比较地主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政党的政治方案,懂得旧民主主义革命让位给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的原因;认识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增强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3、联系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内外环境,了解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了解实行改革开放和搞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联系社会主义改造以后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懂得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正确性;进一步树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176 4、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实际,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二、教学内容导 言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本编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2课时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二、外国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三、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和面临的主要任务两对基本矛盾、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四、基本历史线索1840-1919年的中国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4课时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奴役第二节 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第三节 反侵略斗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社会制度的腐败和经济技术的落后、从睁眼看世界到"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2课时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第二节 地主阶级统治集团“自救”活动的兴衰洋务新政的兴办、洋务新政的失败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进行与夭折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思想启蒙及其意义、戊戌维新运动夭折的教训。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封建帝制的终结····························4课时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176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封建帝制的覆灭、中华民国的建立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共和制蜕变为封建军阀专制、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19——1949)本编综述 天翻地覆的三十年···································2课时一、中国所处的时代与国际环境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与国际格局的变化二、三座大山的重压从北洋政府到国民党政府、占优势地位的中国封建经济、外国在华资本的垄断地位、官僚资本的膨胀与民族资本的困境、人民的悲惨境遇三、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两个基本的选择,两个中国之命运四、基本历史线索1919—1949年的中国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4课时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历史特点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面貌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的制定、工农运动的发动、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2课时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大革命失败与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176 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延安整风及其历史意义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4课时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残暴的殖民统治、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全国性抗战的开始国共合作,共赴困难第三节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正面战场的地位和作用、从片面抗战到消极抗战、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人民战争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敌后战场与游击战争的战略作用、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2课时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国民党发动内战与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第二条战线的开辟、国民党统治的经济、政治危机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和政治主张、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第三条路线和第三大党运动的失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第四节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人民政协与临时宪法——《共同纲领》、中国共产党全国执政地位的确立下编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49——)本编综述 走向辉煌的五十年··································1课时176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二、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四、基本历史线索1949—  年的中国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2课时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及其过渡性、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的确立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工业化的任务与发展道路、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社会历史条件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道珞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2课时第一节 良好的开局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第二节 严重的曲折“大跃进”及其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结束、错误的性质、原因和教训第三节 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基本建立、经济、科教的发展与人民生活的提高、大国地位的初步确立与国际环境的改善、确立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大原则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局面··························2课时第一节 建国以来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解放思想,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改革开放的起步第二节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和巨大成就改革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及其作用、外交战略的实施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结 束 语说明:为了更好地把历史和实践结合起来,本课程安排一次实践参观课,参观中共一大、二大会址等红色革命纪念馆,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深刻理解中国人民的“三个选择”。三、教学方法本课程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教师课堂讲授,理清近代历史的发展进程,运用历176 史图片、视频等辅助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贴近社会现实、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激发学生爱国热情。为了更好地把历史和实践结合起来,本课程安排一次实践参观课,参观中共一大、二大会址等红色革命纪念馆,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深刻理解中国人民的“三个选择”。四、考核方式期末考试采用开卷和闭卷考试相结合的形式,期中进行一次开卷考核;平时成绩由作业成绩和课堂表现成绩构成。总成绩由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占20%,期中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50%。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沙健孙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参考书目:《毛泽东选集》1-4册,人民出版社1993年《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胡绳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胡绳人民出版社1997《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G06082、英文译名:IntroductiontoMoralityandLaw3、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必修课4、适用专业(含方向)和年级:各专业,一年级5、学时与学分:36学时3分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和关怀下,经中宣部、教育部组织专家改编、整合了原来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程而形成的。它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方略的实现和具体落实,直接体现着社会主义的国家意识形态,直接承担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道德教育任务。176 本课程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基本内容,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对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予以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回答,以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为逐渐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本课的教学还要结合艺术院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力求教学贴近艺术专业大学生的思想热点、疑点,综合运用政治学、哲学、论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借鉴古今中外优秀文化中对大学生成长有益的学术研究成果,并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为把他们培养成“四有”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而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程要求同学们通过学习这门课程,熟知党和国家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基本要求,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状,掌握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认识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分析所面临的问题,能够具有明确的是非观念、良好的心理素质、远大的理想、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了解我国法律的基本知识,明确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加强自身的法律修养。二、教学内容绪论(2课时)通过绪论部分的教学,要使同学们明确本课程的性质和目的,认识到学习这门功课与自己的成才密切相关,能否学好这门课关系到自己未来前途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从而激发同学们努力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第二节“肩负历史使命”第三节“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第四节“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本章的教学要点: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道德修养与艺术修养、艺德、艺术家的人格构建和塑造、党和国家对艺术人才的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2课时)通过本章的学习帮助同学们确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使同学们认识到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对自己成长成才的意义;理解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信念的科学依据;理解如何确立理想信念、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如何化理想为现实等问题。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才成长”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第三节“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本章教学要点:理想的涵义、信念涵义、信仰的涵义、大学生的历史地位和崇高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马克思主义信念、共同理想与艺术工作者的关系等。176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4课时)通过本章的学习引导同学们将远大的理想与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使命结合起来,继承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一个新时期坚定的爱国者。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第二节“新时期的爱国主义”第三节“做忠诚的爱国者”本章教学要点: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国际环境、时代精神、民族精神、艺术家与爱国主义等。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6课时)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同学们较为系统地了解和学习人生观、价值观的基本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分析和理解人生问题时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以指导他们科学而正确地解决人生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第二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第三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本章教学要点:世界观、人生观、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人的本质、价值观、人生价值、社会价值、人生价值的标准及评价、和谐社会与和谐人生、人生价值与艺术价值等。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2课时)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同学们能够正确认识他们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道德的困惑,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基础上,帮助他们系统地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提高他们地思想道德素质。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第二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第三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第四节“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本章的教学要点:道德、道德修养、道德建设、利己主义与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诚信、艺德等。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2课时)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同学们明确什么是公共生活,以及在公共生活中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的重要性,了解公共道德和法律规范在维护公共秩序中的作用,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它们在公共生活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引导同学们明白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民族的未来,决不能仅以法律规范为底线,更加应该又社会公德意识,自觉遵守和维护社会公德。第一节“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第二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第三节“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本章教学要点:社会公德、公共生活、公共秩序、网络公德、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等。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6课时)176 本章通过对职业生活和婚姻家庭生活中道德和法律两个部分的内容的分析和论述,一方面使同学们掌握道德和法律在职业生活中的基本要求,从而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提高他们自身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法律素质,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另一方面为同学们正确处理爱情、婚姻和家庭的关系的态度提供了标准。第一节“职业生活重的道德与法律”第二节“大学生择业与创业”第三节“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本章教学要点:职业道德、就业形势、择业观、创业观、友谊与恋爱、家庭美德、《婚姻法》等。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制精神(2课时)通过本章的学习旨在帮助同学们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增强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自觉性,了解社会主义法律修养的途径与方法。第一节“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第二节“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第三节“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第四节“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本章教学要点: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社会主义法律运行机制、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民主与法制、法律修养等。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6课时)本章通过对我国的宪法、实体法、程序法的基本制度的介绍,旨在帮助同学们从整体上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以及公民在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增强对社会主义法律制度认同感和维护法律尊严的责任感。第一节“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第二节“我国实体法律制度”第三节“我国程序法律制度”本章教学要点: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民法、民事诉讼法等。三、教学方法课程的学习将以讲座、分组讨论、集体观看教育视频和影片、社会实践、撰写心得体会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四、考核方式本课程共3学分,其中理论考核为2学分,实践考核为1学分。课程的理论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平时考核的指标为:课堂考勤占10%、课堂表现占10%,期中考试占30%。期末考核为闭卷考试占50%。课程的实践考核有六种考核方式,学生可任选一种。1、导演、戏文、表演专业的同学以5人为一组,编排以社会公德为内容的小品、短剧或者公益广告,提交剧本,择优演出。176 2、设计类专业的同学以2人为一组,设计社会公益宣传画、宣传片,提交宣传画或剧本,择优展示或演出。3、播音主持、电视编导专业以3人为一组,进行社会公德有关的调查或制作访谈录,提交调查报告或采访稿。4、由学生处与交警大队联系,各班长组织,分小组,以3-5人为小组,利用周末,到上海的各条繁华道路当一天的交通协管员,然后提交心得体会。5、以班为单位组织活动,以3-5人为小组,开展清除“课桌文化”、“厕所文化”活动,清除课桌、教学楼洗手间、宿舍洗手间内的各种手写文字,然后提交心得体会。6、以班为单位组织活动,到附近敬老院、孤儿院义务劳动一天,关心弱势群体的生活,然后提交心得体会。以上六项实践,任选一项。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参考书目:1、周鸿刚、廖克成主编:《思想道德修养》,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2002年版。2、修义庭主编:《法律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3、辛立洲著:《人生起跑点的选择》,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版。4、扬式毅著:《大学生学习引论》,科技文献出版社,1990版。5、龚群著:《人生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版。6、冯小平著:《权与责》,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版。7、里尔·瓦系列夫著,赵永穆等译:《情爱论》,三联书店,1998年版。8、罗国杰著:《论理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9、张震著:《网络时代伦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10、王幅明等著:《现代人综合素质纵横谈》,大象出版社,1999年版。11、施修华著:《人生的奥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12、沈继英著:《人生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13、胡珍主编:《大学生性文明与性健康》,四川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14、罗国杰著:《道德教育与价值导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15、夏伟东著:《道德的历史与现实》,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16、罗国杰著:《中国传统道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17、许崇德著:《中国宪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18、高铭喧等著:《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9、魏振瀛著:《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0、梁彗星著:《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176 21、田平安著:《民事诉讼法》,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22、谢怀轼著:《合同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23、张乃根主编:《知识经济与知识产权》,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G06092、英文译名:TheIntroductiontotheFundamentaltenetsofMarxism3、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4、适用专业(含方向)和年级:全校各专业,一、二年级5、学时与学分:36学时、3学分(含1学分实践学分)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其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本课程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完整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从事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要求学生要掌握和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在实践中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认识和分析各种社会实际问题,正确认识人类社会的本质、社会发展动力和社会发展基本规律,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二、教学内容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学时)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76 1、马克思主义时代的产物2、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3、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二、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2、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4、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三、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1、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2、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3、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和理论品,增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5学时)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二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一、联系、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二、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三、唯物辩证法是根本的方法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一、自规律和社会规律二、意识及其能动作用语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认识世界的物质性与世界联系和发展的总特征,掌握物质意识及其关系,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掌握和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在实践中自觉地运用唯物辩证的科学方法。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4学时)第一节 认识和本质及规律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一、真理的客观性和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三、真理与价值的统一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一、一切从实际出发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三、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认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决定作用,掌握认识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发展过程。使学生掌握真理的客观性、辩证性以及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唯一标准等原理,了解真理与价值之间的关系。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4学时)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176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二、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掌握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正确认识和评价人民群众和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4学时)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的形成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三、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及其作用第二节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二、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三、社会化生产一般规律及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特殊表现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一、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特征,认识商品经济规律及其作用,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本质。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4学时)第一节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经济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二、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及实质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三、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要求学生认识到垄断资本主义是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掌握当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新变化及其原因实质,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4学时)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二、社会主义首先在一国或数国胜利的可能性176 三、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四、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民主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一、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二、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三、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发展四、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完善五、在实践中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第三节 工人阶级政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工人阶级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二、工人阶级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形态,它的发展和完善有一个过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在经济比较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正确认识工人阶级政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地位。第七章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4学时)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二、社会进步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三、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彻底解放第二节 共产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一、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不断实践的长期过程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一、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认识到共产主义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树立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课时分配中不含期中、期末考试课时,复习答疑2课时。三、教学方法以多媒体教学为辅助教师讲授为主,结合学生实际,根据课程内容采用专题、案例讨论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四、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由理论学分和实践学分两部分构成,其中理论学分为2学分,由平时成绩(20%)、期中成绩(30%)和期终成绩(50%)构成;实践学分为1学分,主要是根据选题,进行调查研究,写出研究性报告。176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高教出版社,2008年2月第二版。参考书目:《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共产主义原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自然辩证法》,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卷、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论粮食税》(新政策的意见及其条件),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实践论》、《矛盾论》、《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毛泽东选集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论三个代表》,江泽民,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科学发展观干部读本》,胡锦涛《中国哲学史新编》上、中、下,冯友兰,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G06102、英文译名:TheoryofMaoandSocialismwithChineseFeatures3、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4、适用专业(含方向)和年级:各专业,二年级。5、学时与学分:理论学分4学分,72学时;实践学分2学分。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高等学校各个专业的公共必修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176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大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主线,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重点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教学内容第一学期导论(2课时)一、如何认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二、为什么要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如何学好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认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增强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0课时)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二、毛泽东思想三、邓小平理论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五、科学发展观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理论成果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4课时)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教学重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课时)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教学重点:了解和掌握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本内容,这一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2课时)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走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大成果。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5课时)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三、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教学重点:使学生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根本任务有一个比较完整、准确的认识和了解。176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4课时)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教学重点: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当制定什么样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发展战略。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5课时)一、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二、对外开放使中国的基本国策教学重点:使学生对改革开放有一个比较准确和清晰的认识和基本了解。第二学期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8课时)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教学重点:认识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4课时)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教学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6课时)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在中国的发展——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文艺思想教学重点:学生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和重要意义、根本任务、主要内容和基本方针有一个系统的清晰的认识。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6课时)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2课时)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二、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四、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教学重点:认清“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在新形势下的坚持和发展。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4课时)一、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教学重点: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对于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极为重要。176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2课时)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二、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三、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教学重点:使学生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伟大而又艰巨的事业,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2课时)一、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三、加强党的建设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三、教学方法课程采用问题讨论式教学、课堂问答式教学、案例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力求通过多种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结合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考习惯,养成学生参与意识,启发学生社会责任。使理论具体化,观点问题化,过程互动化,结论自助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考习惯,养成学生参与意识,启发学生社会责任。四、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由理论学分和实践学分两部分构成,其中理论学分为4学分(每学期2学分,共二个学期),由平时成绩(20%)、期中成绩(30%)和期终成绩(50%)构成;实践学分为2学分,主要是根据选题,进行调查研究,写出研究性报告。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8年2月修订版参考书目:《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邓小平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江泽民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一九四五年六月十一日通过)》,见《中国共产党党章汇编》,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江泽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176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胡锦涛,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出版社,2003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科学发展观干部读本》,王伟光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版。《大学英语》预备Ⅰ级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G06212、英文译名:CollegeEnglish(Sub-bandI)3、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4、适用专业(含方向)和年级:全院5、学时与学分:72课时,4学分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重在巩固中学教学阶段所涉的语音、语法、词汇等主要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练好英语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基本功,着重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兼顾听、说、译、写的能力。通过具体的阅读活动巩固所学语言知识,以逐步提高水平。课程注重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输入”效率和“输出”质量。二、教学内容LessonOneIsLearningEnglishEasyorNot(4学时)重点:正确理解、运用therebe,thinkof等词组,句型;巩固基本语法—词类,句子成分的辨认。LessonTwoGoodManners(4学时)重点:正确理解运用laughat,either…or等词组;巩固基本语法—一般现在时的运用。LessonThreeAtaRailwayStation(4学时)重点:正确理解、运用anymore,comeover等词组;巩固基本语法—疑问句的运用。LessonFourTheFunTheyHad(4学时)重点:正确理解运用throwaway,nextto等词组;巩固基本语法—一般过去时的运用。176 LessonFiveTheLittleMan(4学时)重点:正确理解、运用atleast,dosomebodygood等词组;巩固基本语法—动词基本形式的辨认。LessonSixOddsandEnds(4学时)重点:正确理解、运用leaveover,lookdownupon等词组;巩固基本语法—动词过去分词的辨认和运用。LessonSevenAHighSchoolStudentSpeaks(5学时)重点:正确理解、运用usedtodosomething,blamesomebodyforsomething等词组;巩固基本语法—被动语态的运用。LessonEightOnBeingCrazy(5学时)重点:正确理解、运用reachfor,sharesomethingwith等词组;巩固基本语法—短语动词的搭配和运用。Mid-termExam(2学时)LessonNineFortuneandtheBeggar(4学时)重点:正确理解、运用takecare,turninto等词组;巩固基本语法—形容词和副词的级的运用。LessonTenThePeopleoftheUnitedStates(4学时)重点:正确理解、运用differentfrom,ingreatnumbers等词组;巩固基本语法—情态动词的运用。LessonElevenChristmasSpirit(4学时)重点:正确理解、运用agreewith,insteadof等词组;巩固基本语法—将来时,不定代词的运用。LessonTwelveThePerfectMatch(PartOne)(4学时)重点:正确理解、运用compareto,bepleasedwith等词组;巩固基本语法—动词一般现在时,过去时,现在分词,过去分词的辨认,过去完成时的运用。LessonThirteenThePerfectMatch(PartTwo)(4学时)重点:正确理解、运用addto,goon等词组;巩固基本语法—动词不定式的运用。LessonFourteenTheSleepingBeauty(PartOne)(4学时)重点:正确理解、运用atlast,inall等词组;巩固基本语法—各种动词时态的运用。LessonFifteenTheSleepingBeauty(PartTwo)(5学时)重点:正确理解、运用allatonce,gettiredof等词组;巩固基本语法—介词,各种动词时态的运用。LessonSixteenTheFight(5学时)重点:正确理解、运用tobreakforth,allover等词组;巩固基本语法—介词,176 各种动词时态的运用。FinalExam(2学时)三、教学方法以英语“交际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方式,紧紧围绕课本所安排的语言场景,进行强化实践。倡导积极的课堂讨论以活跃学习气氛。结合英语教学传统教学方式,对重点篇目运用反复诵读,记忆,翻译等方式进行语言的强化训练。四、考核方式采取闭卷考试,以词汇、语法、阅读及翻译等题型进行综合考评。平时25%,期中考试25%,期末考试50%。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大学英语》预备I陈祖芳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本教材配套系列课本《大学英语》预备Ⅱ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G06212、英文译名:CollegeEnglish(Sub-bandII)3、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4、适用专业(含方向)和年级:全院5、学时与学分:72学时,4学分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进一步巩固《大学英语》预备Ⅰ级所学的语音、语法、词汇等主要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练好英语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基本功,着重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兼顾听、说、译、写的能力。通过具体的阅读活动巩固所学语言知识,逐步提高水平。课程注重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输入”效率和“输出”质量。176 二、教学内容LessonOneTheValueofEducation(4学时)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运用assoonas,nomatterwhether等词组;巩固基本语法—宾语从句的应用。LessonTwoBeauty(4学时)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运用too…to,akingof等词组;巩固基本语法—状语从句的应用。LessonThreeIWantaWife(4学时)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运用carefor,bychance等词组;巩固基本语法—定语从句的应用。LessonFourNewYork(4学时)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运用speedup,toacertaindegree等词组;巩固基本语法—直接引语、间接引语的应用和转换。LessonFiveHowCleverisaFish(4学时)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运用plentyof,themore…,themore…等词组;巩固基本语法—what从句的应用。LessonSixAncientChina(4学时)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运用inthemiddleof,as等词组;巩固基本语法—现在完成进行时的应用。LessonSevenCharlesChaplin(5学时)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运用dieof,atonestroke等词组;巩固基本语法—动名词的应用。LessonEightTooDearfortheWhistle(5学时)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运用devoteoneselfto,dueto等词组;巩固基本语法—ing的应用。Mid-termExam(2学时)LessonNineAFableforTomorrow(4学时)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运用famousfor,feedon等词组;巩固基本语法—ed的应用。LessonTenHilary’sAunt(PartOne)(4学时)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运用belongto,inone’sopinion等词组;巩固基本语法—“it”的应用。LessonElevenHilary’sAunt(PartTwo)(4学时)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运用sendfor,attendfor等词组;巩固基本语法—“it”176 的应用。LessonTwelveNoHomeinAfrica(4学时)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运用togetangryat,tobeaboutto等词组;巩固基本语法—冠词的应用。LessonThirteenWhatisHappiness(4学时)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运用tobefreeof,allthesame等词组;巩固基本语法—各种动词时态的应用。LessonFourteenAWomanScientistSpeaks(5学时)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运用begoodat等词组;巩固基本语法—各种动词时态的应用。LessonFifteenIsDeathBetterthanDespair(5学时)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运用gothrough,wipeout等词组;巩固基本语法—标点符号的应用。FinalExam(2学时)三、教学方法以英语“交际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方式,紧紧围绕课本所安排的语言场景,进行强化实践。倡导积极的课堂讨论以活跃学习气氛。结合英语教学传统教学方式,对重点篇目运用反复诵读,记忆,翻译等方式进行语言的强化训练。四、考核方式采取闭卷考试,以词汇、语法、阅读及翻译等题型进行综合考评。平时25%,期中考试25%,期末考试50%。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大学英语》预备II,陈祖芳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本教材配套系列课本《大学英语》Ⅰ级教学大纲(全新版)1、课程代码:G0621176 2、英文译名:CollegeEnglishBandI3、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必修课4、适用专业(含方向)和年级:全院5、学时与学分:72学时,4学分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语法、词汇以及阅读和听力、翻译上都有所提高,并具有语言知识交际能力的综合素质达到一级水平,为二级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着重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等思考能力和表达、应答等语言运用能力。二、教学内容UnitoneGrowingup(8学时)lBackgroundknowledgelPhrases&Expressions:offandon,possibility,takehold,bore,associate,assignment,turnout,agony,assign,anticipate,tedious,reputation,inspire,formal,rigid,outdate,severe,jaw,comicantique,tackle,essay,distribute,finally,faceupto,scan,title,extraordinary,sequence,image,adult,humor,recall,argument,putdown,violate,compose,turnin,command,discipline,what’smore,contempt,holdback,avoid,career,seal,essence,congratulationlSynonymsinContext:dullandtedious,topicandtitle,writeandcomposelCollocation:adjective+prepositionlStructure:TowriteitasIwanted,however,wouldviolatealltherulesofformalcompositionI’dlearnedinschool.lComprehensiveExercises:ClozeandTranslationUnittwoFriendship(8学时)lBackgroundknowledge:lPhrases&Expressions:cabbie,belostin/loseoneselfin,windshield,cab,available,apologetically,orsomething,goahead,know/learnbyheart,estimate,might/may(just)aswell,notmuchofa,keepup,correspondence,practically,kid,alltheway,neighborhood,kind/sortof,losetouch,acoupleof,guy,tough,onone’shand,keepintouch,comyp,shrug,urge,postpone,reference,absolutely,reunion,goby,hangout,everynowandthen,mostly,awful,choke,chokeup,destination,skip,inthedistance,lightawaylCollocation:noun+prepositionlUsage:something,orsomething,kindof/sortof,moreorless176 lStructure:Althoughheisn’tfamily,hemightjustaswellhavebeenfamily.lComprehensiveExercises:ClozeandTranslationUnitThreeUnderstandingScience(9学时)lBackgroundknowledgelPhrases&Expressions:attitude,likely,minority,dowithout,highly,risky,nasty,brutish,anyway,put/turntheclockback,cutoff,competition,bringabout,technology,moreover,inquire,global,suppress,initiative,slowdown,,rate,ensure,democratic,inform,expert,atthemoment,intwominds,steady,evident,cartoon,element,astronomy,audience,series,fiction,harness,background,acid,greenhouse,nuclear,weapongenetic,engineering,basis,liein,intermsof,equation,brief,accurate,mathematical,tend,intheformof,precise,grasp,concept,sufficient,convey,diagram,framework,biology,putacross,proportion,truly,magic,fitinto,responsibility,educate,entertain,hencelWordFormation:PrefixationlAntonymslStructure:Butthepublicalsohasagreatinterestinscience…asisshownbythelargeaudienceforsciencefiction.lComprehensiveExercises:ClozeandTranslationUnitFourAmericanDream(9学时)lBackgroundknowledgelPhrases&Expressions:mow,comprehend,lawn,turnaway,weedassume,compliment,workout,weekly,cleanup,helpful,dowith,determination,personnel,apprentice,capacity,precision,turndown,graduate,skilled,grindinstrument,forsale,wreck,callon,loan,character,damn,reluctant,mortgage,discard,oddsandends,screen,hardware,spot,confidence,amaze,pepper,abandon,hunt,sendfor,property,shed,sponsor,amuse,approach,passaway,handle,tractor,stature,route,principle,vision,optimism,aboveall,integrity,basement,giant,balance,decimal,createlConfusableWord:personalandpersonnel,sometime、sometimeandsometimeslEuphemism:dieandpassawaylStructure:IwentintomyhouseandIwasunhappy./Iwentintomyhouseunhappy.lComprehensiveExercises:ClozeandTranslationMid-termExam(2学时)UnitFiveRomance(8学时)lBackgroundknowledgelPhrases&Expressions:straighten,makeone’sway,grand,absorb,margin,handwriting,176 reflect,thoughtful,insight,previous,owner,locate,correspond,overseasfertile,romance,bud,haunt,takeachance(onsth.),disgust,schedule,sustain,slim,blonde,Delicate,chin,provocative,curve,gosb.’sway,murmur,gray,tuck,morethanalittle,ankle,thrust,heel,split,keenuphold,sensible,glow,hesitate,grip,leather,identify,grateful,begratefulto(sb.)for(sth,),salute,lieutenant,wisdom,response,inresponsetoattractivelUsage:adjectivesnotusedinfrontofanounlWordFamily:verbs,nouns,adjectivesandadverbslStructure:Shewasmorethanalittleoverweight,herthick-ankledfeetthrustintolow-heeledshoes.lComprehensiveExercises:ClozeandTranslationUnitSixAnimalIntelligence(8学时)lBackgroundknowledgelPhrases&Expressions:intelligence,controversy,surround,explore,obvious,encounter,reveal,convince,feat,dominant,species,makeadeal,female,suspicious,peanut,blank,negotiate,stake,maintain,relieve,link,undertake,figureout,extend,plastic,chip,expand,switch,foil,envy,grape,stemwhale,cooperate,insb.’interest(s),gofar,consultant,behavior,assess,judgment,mate,thrive,atfirst,emergency,gowrong,halt,throwup,sizeup,release,slide,evidence,deceive,original,colony,male,gaze,givein,underneath,survive,disaster,wipeout,horizonlConfusableWords:atfirst,first,firstlylUsage:AttributiveNounslStructure:Arrivingonthescene,JendryofferedColosomepeanuts,onlytobemetwithablankstare.lComprehensiveExercises:ClozeandTranslationUnitSevenEmergency(9学时)lBackgroundknowledgelPhrases&Expressions:trunk,struggle,horn,nearby,gesture,echo,drawsb.attentionto,steep,kneel,freight,overhead,signal,outoftheway,resume,per,conductor,medium,mess,messaround,cooldown,spot,instant,rag,brake,pullon,withallone’sstrength,blast,explode,sway,flash,calculate,groan,leap,grab,blade,loose,hammer,crash,reachout,clearof,scrape,forehead,punch,nylon,fabric,horror,upanddown,injure,hug,mask,visible,twist,ambulance,via,internal,stitch,risk,noway,incident,shelterlUsage:TheuseofspecificwordslWordFormation:Suffixation176 lStructure:Withperhapstenfeetleftbetweenthemandthesharp-edgedsnowplowbladeatthefrontofthetrain,Anthonysprangforwardfromtheladder.lComprehensiveExercises:ClozeandTranslationUnitEightCopingwithanEducationalProblem(9学时)lBackgroundknowledgelPhrases&Expressions:teenager,runoutof,file,handful,counter,tax,inamazement,upset,ignorant,ignorance,senior,slice,ability,chill,sum,sumup,compete,competewith/against,financial,accumulate,ancestor,intellectual,affect,industrial,function,idle,jam,breakdown,drivehome,humble,suggestion,movie,European,portable,county,hut,searchfor,wage,poverty,leisure,luxury,mill,subway,betteroff,security,wakeup,porter,wealthy,complex,manual,adequate,slum,privacy,trash,decline,acquire,ash,astonish,swear,makealivingby,miracle,faculty,cowardlWordswithMultipleMeanings:Theverb“make”lWordFamily:verbs,nouns,participlesandadverblStructure:Withsteadywages,hewouldbeabletofeedhimselfandhelphisfamily.Withouteducationandmoney,heispowerless.lComprehensiveExercises:ClozeandTranslationFinalExam(2学时)三、教学方法以英语“交际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方式,紧紧围绕课本所安排的语言场景,进行强化实践。倡导积极的课堂讨论以活跃学习气氛。结合英语教学传统教学方式,对重点篇目运用反复诵读,记忆,翻译等方式进行语言的强化训练。四、考核方式采取书面闭卷形式。平时占25%,期中考试占25%,期末考试占50%。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大学英语》I级》,李荫华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参考书目:本教材配套系列课本176 《大学英语》Ⅱ级教学大纲(全新版)1、课程代码:G06212、英文译名:CollegeEnglishBandII3、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4、适用专业(含方向)和年级:全院5、学时与学分:72学时,4学分一、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旨在通过教师的“精讲”和学生的“多练”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读,听,说,写,译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以阅读和听说能力的提高为主要教学目的,同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注重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的领会,掌握。对语言的重点,难点进行强化训练。将教材的学习与四级考试内容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在将主要精力放在教材学习的同时做好课后的自学工作,从而打下较为牢固的英语语言基础。二、教学内容Unit1WaysOfLearning(8学时)Backgroundknowledge:Grammar:Subjectorobjectemphasizers:oneself,byoneself,onone’sownSomuchsoasPhrases&Expressions:…topositionthekeyjustso:topositionthekeycarefullytofitintothenarrowkeyslot1.notintheleast:notatall2.induecourse:atthepropertime;eventually3.makeupfor:repaywithsth.good,compensatefor4.ontheonehand…ontheotherhand:tointroducetwocontrastingcircumstancesUnit2Values(8学时)Backgroundknowledge:WaltMart,SamWalton,AmericanCurrencyGrammar:IntransitiveVerb+PrepositionPhrases&Expressions:1.Heimaginedwhatsurelyawaited:Heimaginedwhathewassurelytosee.176 2.Itwasnice,butnopalace:thehousewasnice,butnotluxurious.3.OnlyinAmericacanabillionairecarryonlikeplainfolks…:ItisonlyinAmericathatabillionairecanliveinthesamewayasordinarypeople…4.Buttherealstoryinhismindis…:Butwhatisalwaysonhismindis…5.thewaythey’retreated:howthey’retreatedUnit3TheGenerationGap(9学时)Backgroundknowledge:Knowledgeabouttheopera;GenerationGapGrammar:Adjective+todoPhrases&Expressions:1.aman-to-mantalk:atalkthattakesplacebetweentwomen,esp.twomenwhoneedtodiscussaseriouspersonalmatter.2.…life’sdangeroussea:Heretheauthorusesametaphor.Hecompareslifetoanarduousseavoyage.3.Veryshortwithher:Ifyouare“shortwithsb.”,youspeakbrieflyandratherrudelytothembecauseyouareimpatientorangry.4.comeover:(ofafeeling)affect5.knowbetterthanthat/todosth:besensibleenoughnottodosth.Unit4TheVirtualWorld(9学时)Backgroundknowledge:Internet,WebsiteGrammar:On-phraseswithandwithoutthearticleAdjectivefollowedbyaninfinitiveactiveinformbutpassiveinmeaning.beof+abstractnounPhrases&Expressions:1.butthen:yetatthesametime2.suckin:(usu.passive)involvesb.inanactivity,anargument,etc.,usu.againsttheirwill(usedinpatternsucksb.in/intosth.;suckin)3.Workmovesintothebackground:Workbecomessecondarytome4.relyon/upon:dependconfidentlyon,puttrustin5.restore:bringbacktoaformerconditionMid-termExam(2学时)Unit5OvercomingObstacles(8学时)Backgroundknowledge:OlympicChampionsGrammar:AppositiveClause,theVerb“Work”Phrases&Expressions:176 1.onone/two/severaloccasion(s):once/twice/severaltimesinthepast2.beashamedof:feelingfoolishoruncomfortablebecauseof(sth.)3.bringbacktoearth:causetostopday-dreaming;causetoreturntoreality4.inone’smind’seye:inone’simagination;inone’smemory5.media:meansofmasscommunicationUnit6Women,HalftheSky(8学时)Backgroundknowledge:Women’sRightsMovementGrammar:Get+infinitive;Synonyms:alsoaswell,too.Phrases&Expressions:1.hit/strikehome:(ofremarks,etc.)havetheintendedeffect2.carefor:takecareof3.…Iwonderedaloud:Ifyouwonderaloud,youexpressyourthoughtsastheyoccurtoyouratherthanthinkingfirstandthenspeaking4.putpenciltopaper:starttowrite5.havesth.little/much/nothingtodowith:havesome/little/muchconnectionwithUnit7LearningAboutEnglish(9学时)Backgroundknowledge:InternationalLanguageGrammar:PositionofConnectingAdverbs;Synonyms:want,wish&like;rear,raise;Phrases&Expressions:1.strictlyspeaking:ifoneuseswords,appliesrules,etc.intheirexactsense2.toa(veryreal,certain,etc.)extent:tothedegreespecified3.ThehistoryofEnglishispresentinthefirstwordsachildlearnsaboutidentity…:ThehistoryofEnglishisrevealedinthefirstwordsachildlearnsaboutidentity.4.outofcontrol:nolongerabletobecontrolled5.putintopractice:Havingdelayedseveraltimes,wemustputthisplanintopracticenow.Unit8ProtectingOurEnvironment(9学时)Backgroundknowledge:Nature,Environment50yearsago.Grammar:compounding:airmail,anyway,birthday,doorbell,inside,rainbow,cheerful-looking,newly-elected;ConfusableWords:sensible&sensitive;conserve&preservePhrases&Expressions:1.inthenameof:forthereasonof;usingtheexcuseof;astherepresentativeof;bytheauthorityof176 1.ifcostless:ifthosethingsdon’tcostmuch2.tothepointof:toadegreethatcanbedescribedas3.nothingmorethan:justthesameas;only4.…asmuchasthenextman:asmuchastheaveragepersonFinalExam(2学时)三、教学方法以英语“交际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方式,紧紧围绕课本所安排的语言场景,进行强化实践。倡导积极的课堂讨论以活跃学习气氛。结合英语教学传统教学方式,对重点篇目运用反复诵读,记忆,翻译等方式进行语言的强化训练。四、考核方式采取闭卷考试方法,期终考试试题来源于题库。平时占25%,期中考试占25%,期末考试占50%。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大学英语II级》,李荫华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参考书目:本教材配套系列课本《大学英语》Ⅲ级教学大纲(全新版)1、课程代码:G06212、英文译名:CollegeEnglishIntegratedCourseIII3、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必修课4、适用专业(含方向)和年级:全院5、学时与学分:72学时,4学分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旨在通过教师的精讲和学生的多练,通过听说读写译全方位的各种形式的课堂内外的实践,培养学生具有较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强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176 在教学中注重把学生的平时学习和考前复习结合起来,对各单元课文中出现的语言重点和难点进行剖析,使学生在学习教材的同时能够把握考试的范围和难度打下较为牢固的英语语言基础。二、教学内容Unit1:changesinthewaywelive(8学时)1.graspthemainidea2.appreciatethevarioustechniquesemployedbythewriter3.masterthekeylanguagepoints4.conductaseriesofreading,listening,speakingandwritingactivitiesrelatedtothethemeoftheunit.Unit2:civil-rightsheroes(8学时)1.understandthemainidea2.learntouselibraryresources3.graspthekeylanguagepointsandgrammaticalstructuresinthetext;4.conductaseriesofreading,listening,speaking,andwritingactivitiesrelatedtothethemeoftheunit.Unit3:security(9学时)1.graspthemainidea2.learntousecomparisonandcontrastinwriting3.masterthekeylanguagepointsandgrammaticalstructuresinthetext;4.conductaseriesofreading,listening,speaking,andwritingactivitiesrelatedtothethemeoftheunit.Unit4:extraterrestrials(9学时)1.graspthemainidea2.appreciatethedifferencebetweenformalandinformalspeeches3.graspthekeylanguagepointsandgrammaticalstructuresinthetext;4.conductaseriesofreading,listening,speaking,andwritingactivitiesrelatedtothethemeoftheunit.Mid-termExam(2学时)Unit5:howtocelebrateholidays(8学时)1.understandthemainideaandstructureofthetext;2.learntomemorizewordsinassociation3.masterthekeylanguagepointsandgrammaticalstructuresinthetext;176 1.conductaseriesofreading,listening,speaking,andwritingactivitiesrelatedtothethemeoftheunit.Unit6:thehumantouch(8学时)1.graspthemainideaandstructureofthetext;2.appreciatetherepeateduseofclues3.masterthekeylanguagepointsandgrammaticalstructuresinthetext;4.conductaseriesofreading,listening,speaking,andwritingactivitiesrelatedtothethemeoftheunit.Unit7:makingaliving(9学时)1.graspthemainideaofthetext;2.appreciatethecharacteristicsofjournalisticwriting3.masterthekeylanguagepointsandgrammaticalstructuresinthetext;4.conductaseriesofreading,listening,speaking,andwritingactivitiesrelatedtothethemeoftheunit.Unit8:cloning(9学时)1.understandthemainideaandstructureofthetext;2.appreciatethewritingstrategies3.masterthekeylanguagepointsandgrammaticalstructuresinthetext;4.conductaseriesofreading,listening,speaking,andwritingactivitiesrelatedtothethemeoftheunit.FinalExam(2学时)三、教学方法以英语“交际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方式,紧紧围绕课本所安排的语言场景,进行强化实践。倡导积极的课堂讨论以活跃学习气氛。结合英语教学中传统教学方式,对重点篇目运用反复诵读,记忆,翻译等方式进行语言的强化训练。四、考核方式闭卷考试(题库命题).平时占25%,期中考试占25%,期末考试占50%。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大学英语》III级》季佩英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参考书目:本教材配套系列课本176 《大学英语》Ⅳ级教学大纲(全新版)1、课程代码:G06212、英文译名:CollegeEnglishBandIV3、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必修课4、适用专业(含方向)和年级:全院5、学时与学分:72学时4学分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旨在深入学习课文的基础上,从词、句、语篇等角度进行读、听、说、写、译多方面的语言训练,着重培养学生以读写能力为主的英语语言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在教学中注重把学生的平时学习和考前复习结合起来,对各单元课文中出现的语言重点和难点进行剖析,使学生在学习教材的同时能够把握考试的范围和难度打下牢固的英语语言基础。二、教学内容Unit1:Fightingwiththeforcesofnature(8课时)lBackgroundknowledgelPhrases&Expressions:inthecaseof,standintheway,raw,launch,campaign,efficient,conquest,decisive,retreat,beboggeddown,engage,befacedwith,crucial,takeagamble,presson,occupation,bideone’stime,minus,dragon,stoke,atthecostof,limp,weaken,alliance,invasion,declaration,catchsb.offguard,instruct,render,casualty,diefrom/of,siege,bringtoahalt,offensive,turnthetide(against),thanksto,heroic,region,reckon,tolllUsage:Verb+adjectivelStructure:Tohissurprise,theRussiansrefusedtstandandfight.Thedifferentwaysofexpressingthelocationofaplace.lComprehensiveExercises:ClozeandTranslationUnit2:Smartcars(8课时)lBackgroundknowledgelPhrases&Expressions:turnsth.into/becomeareality,lucrative,presently,manufacture,176 approximately,eliminate,vapor,intheair,startup,alert,lane,prototype,monotonous,hazard,get/bestuckin(sth.),satellite,Tomakeitpossible,towithinaboutahundredfeet,vibrate,frequency,sendout,convert,correlate,application,bepoisedto(do),highway,mount,magnetic,takecontrolof,bunch,incorporate,aswell,decrease,pollution,expansionlUsage:-ing/-edformsofverbsusedasattributeslStructure:Theautomobileindustryranksasamongthemostlucrativeandpowerfulindustriesofthetwentiethcentury.lComprehensiveExercises:ClozeandTranslationUnit3:Jobinterview(9课时)lBackgroundknowledgelPhrases&Expressions:applicant,interview,grill,followup,insb’shands,prospective,asIseeit,(as)thesayinggoes,endeavor,employment,doone’shomework,goafter,closeeverysale,Ishouldn’thave,incidentally,partner,chuckle,bracket,physical,structure,take/haveacrack(at),atthegun,deadline,makeadifference,partition,blurt,pry,intheneighborhoodof,generous,jet,Asweweretaxiingdownit,beyondanyone’s/one’swildestdreams,sparkle,fromone’s/thestandpoint(of)lUsage:WordsusedtoindicatethechangeofsubjectlStructure:Inmyopinion,themajorityofNewYorkcabdriversareunfriendly,ifnotdownrightrude.lComprehensiveExercises:ClozeandTranslationUnit4:Themulticulturalsociety(9课时)lBackgroundknowledgelPhrases&Expressions:indecline/onthedecline,debt,characteristic,paralyze,thesis,historical,precedent,havea/thesensethat,forthefirsttime,leavebehind,mentality,plural,unbelievable,immigrant,network,constructive,cooperation,conception,destructive,showup,offend,inthe…sense,religion,fromtheperspectiveof,submerge,ethnic,essential,combination,stagnant,destiny,discouragelUsage:PhrasesusedtoindicatetherangeofastatementlStructure:ItisincrediblecomingtoAmericatofindyouaresomewhereelse–inSeoul,inTaipei,inMexicoCity.lComprehensiveExercises:ClozeandTranslationFinalExam(2课时)Unit5:Cruelty(8课时)lBackgroundknowledge176 lPhrases&Expressions:deceptive,forsb.’(own)part,definite,(all)ofapiece,wrinkle,inaccordancewith,elderly,evidently,mild,spicy,somethingof,instinct,clap,oddlyenough,sip,inaway,with(a)bad/goodgrace,stroke,shave,transparent,gobroke,hitherto,stickto,trim,downandout,commit,betopieces,insane,driveat,current,betakenaback,inbad/goodcondition,turnup,funk,constitution,trifle,candid,rub,vacancylUsage:Theword“except”lStructure:UnlessIhadheardthestoryfromhisownlips,IshouldneverhavebelievedthathewascapableofsuchanactionlComprehensiveExercises:ClozeandTranslationUnit6:Thepaceoflife(8课时)lBackgroundknowledgelPhrases&Expressions:onthego,cope,setabout,quantitiesof,eatinto,aircraft,inreality,multiply,burden,fraction,pourin,ahandfulof,comparative,amountto,minute,frontier,stress,prosperity,oblige,abundance,confusion,forecast,volunteer,perception,nurture,offspring,appliance,distribution,famine,widespread,provoke,avarietyof,streamline,growth,domestic,forum,springup,futile,divert,arise,shortage,switchoff,bedoomedtolUsage:ParentheticalexpressionslStructure:Technologyapart,theInternetpointsthewaytoasecondreasonwhywefeelsotime-pressed:theinformationexplosion.lComprehensiveExercises:ClozeandTranslationUnit7:Terrorism(9课时)lBackgroundknowledgelPhrases&Expressions:reflecton/upon,fax,span,Iamstruck…,jog,hike,fornothing,maintenance,contend,disapproving,holdup,pertinent,suffering,settlefor,comeout,tag,string,ponder,allofasudden,Iamnotjustblowingthroughlife,obscure,boom,mortality,statistical,backup,envelop,adolescent,sendin,recur,unusual,weave,imaginationlUsage:Somespecialcasesofusingtheinfinitivewithout“to”lStructure:Wedidn’tusetowearIDtagsbeforeSeptember11butweallwearthemnowlComprehensiveExercises:ClozeandTranslationUnit8:Travel(9课时)lBackgroundknowledgelPhrases&Expressions:intheheartof,hush,illumine,now…now…,in(all/complete)silence,tangle,trail,loop,mute,dissolve,loose,slump,bedyingtodosth.,getone’shands176 on,takeapart,spectacular,fringe,hollow,indetail,opaque,smear,flock,inflocks,dart,repute,strip,paddle,outofsight,striped,clatter,fuss,slap,outofrange,thrash,heap,glide,swarm,hoplUsage:MassnounsusedascountablenounslStructure:SometimesIthinkthatthesemodernfairytalescreateasmanyproblemsforwomenastheoldstoriesthathadusbidingourtimeforthedayourprincewouldcome.lComprehensiveExercises:ClozeandTranslationFinalExam(2课时)三、教学方法以英语“交际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方式,紧紧围绕课本所安排的语言场景,进行强化实践。倡导积极的课堂讨论以活跃学习气氛。结合英语教学传统教学方式,对重点篇目运用反复诵读,记忆,翻译等方式进行语言的强化训练。四、考核方式闭卷考试(题库命题)平时占25%,期中考试占25%,期末考试占50%。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大学英语IV级》,李荫华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参考书目:本教材配套系列课本《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G06112、英文译名:CollegeChinese3、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4、适用专业(含方向)和年级:一年级5、学时与学分:72学时,4学分176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通过对中国语言和文学的学习,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理解和书写表达能力,培养人文精神,优化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在教学中通过对我国优美语言文学知识和优秀作品的讲解,着重培养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学的热爱,并进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二、教学内容第一学期:一、《诗经》的基本内容和表现手法,《氓》的语言知识和主题思想。(2课时)二、孔子生平和基本思想以及《论语》。《季氏将伐颛臾》的文体知识和语言知识。(2课时)三、孟子和《孟子》的基本思想,《寡人之于国也》的主题。(2课时)四、庄子以及《秋水》的文体知识和语言知识。(2课时)五、屈原及《楚辞》,《湘君》、《湘夫人》、《国殇》等。(2课时)六、司马迁及其史传文学的特征,《史记》以及《李将军列传》(2课时)七、汉代乐府诗的特点以及《上邪》等篇章。(2课时)八、古体诗及其曹操的《短歌行》和陶渊明的《饮酒》诗。(2课时)九、唐诗的特点及其在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初唐诗人的诗歌背景,以及部分诗篇。(2课时)十、李白、杜甫的诗歌。(2课时)十一、词的发展及其唐五代词,温庭筠和李煜的部分篇章。(2课时)十二、苏轼、辛弃疾等作家的词作。(2课时)十三、元代散曲及其“元四家”。(2课时)十四、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2课时)十五、抒情文赋以及苏轼的《前赤壁赋》。(2课时)第二学期一、明清白话小说,四大古典小说名著和《三言》、《二拍》等短篇小说集。(2课时)二、曹雪芹《红楼梦》“宝玉挨打”一篇。(2课时)三、议论文及其梁启超《论毅力》。(2课时)四、李大钊的论文《今》。(2课时)五、《选择与安排》并作文。(2课时)六、现代诗歌以及早期白话诗歌。(2课时)七、郭沫若的诗歌《炉中煤》。(2课时)176 八、闻一多的诗歌《一句话》。(2课时)九、徐志摩的《再别康桥》。(2课时)十、戴望舒的诗歌《我用残损的手掌》。(2课时)十一、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2课时)十二、茅盾的散文《香市》。(2课时)十三、巴金的散文《爱尔克的灯光》。(2课时)十四、鲁迅的小说《风波》。(2课时)十五、老舍的小说《断魂枪》。(2课时)十六、欧美文学培根的议论文《论学问》。(2课时)十七、欧•亨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2课时)三、教学方法1.以课堂讲解为主,基本按照时间顺序来讲。2.以课堂讨论为辅,启发学生思路。3.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四、考核方式书面闭卷考试。期中考试30%,期末考试70%。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大学语文》,徐中玉、钱谷融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第二版《大学语文补充教材》,黄意明选编,上海戏剧学院,2005年打印参考书目:新编《大学语文》,丁帆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中国文学史》,章培恒等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第一版《体育》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G06122、英文译名:PhysicalEducation3、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4、适用专业(含方向)和年级:全院一、二年级5、学时与学分:108学时,4学分176 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的健康观和终身体育的思想,使学生正确认识体育的目的意义,基本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技能与方法,有效地增强体质,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引导和培养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激发进取心和竞争意识,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成为“四有”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接班人。二、教学内容体育基本理论知识1.体育的目的任务及对学生的要求。2.体育运动对人体的作用。3.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4.卫生保健知识和自我评价的方法。5.体育锻炼有什么好处及注意事项。6.各专项课基础理论。田径(一)基本知识1.田径运动的内容,特点和锻炼身体的价值。2、各项教材的技术分析简介。3、竞赛规则简介。(二)基本技术教材1.短跑:(1)短距离跑:发展速度练习(跑的专门练习:小步跑,高抬腿,后蹬跑),中速跑、加速跑,行进间跑。蹲踞式起跑和疾跑,50米全程跑。(2)中长距离跑:发展耐力练习(中速跑、重复跑、变速跑、定时跑)站立式起跑。男生:1000米全程跑。女生:800米全程跑。(台阶试验)2.跳跃:(1)立定跳远。(2)单足跳、多级跳、蛙跳、负重跳。(3)用单脚或双脚连续跳过障碍物。3.投掷:(1)实心球掷远(男女均2公斤)(2)持球方法和预备姿势。(3)最后用力和出手技术。(4)各种掷远的练习。(5)按规定动作掷远。体操(一)基本知识:1.健身操的基本理论知识;2.练习中的安全和保护。(二)基本技术教材1.柔韧练习176 (1)垫上拉韧带(2)前后侧踢腿(3)下腰练习1.技巧(1)前滚翻(2)后滚翻(3)前滚翻接分腿起(4)鱼跃前滚翻(5)鱼跃前滚翻接直腿起2.小哑铃循环练习:(1)握法(2)哑铃练习法3.健美操(女生):健美操基本动作练习,大学生健美操。球类1.羽毛球(1)握拍方法(2)发球方法:正手发球`反手发球,发高远球`平高球和近网球(3)移动步法。(4)接发球的方法。(5)个人防守的方法。(6)小组比赛。2.乒乓球(1)握拍:直拍、横拍(根据自己的习惯)(2)步法:单步、换步、跳步、跨步。(3)发球:正手发球、反手发球。(4)攻球:正、反手攻球。(5)守球:削球、推挡球、搓球。(6)战术:发球抢攻、对攻战术。3.篮球(一)理论知识(1)简介篮球运动的概况。(2)篮球运动的特点与价值。(3)篮球比赛规则及裁判法,简介竞赛组织工作方法。(二)基本技术1.脚步动作:侧身跑、变速变向跑、急起急停(一步急停、二步急停、转身:前转身、后转身)滑步、后撤步。2.传接球:双手胸前传球、双手头上传球,单双手反弹传接球、单双手低手传接球、单手肩上传接球。3.运球:高低运球:直线、曲线、运球;变换方向运球。4.投篮:双手胸前投篮,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5.持球突破:同侧步、交叉步突破。6.抢篮板球:前后场篮板球。7.个人防守:防无球、持球防员。(三)基本战术1.进攻战术:一传一切配合、二攻一配合。长传快攻:1-3-1进攻方法。2.防守战术:一防二、半场人盯人;2-1-2区域联防(四)素质1.一般素质训练:速度、耐力、力量。2.专项身体素质训练:速度、灵敏、耐力、力量、弹跳力、柔韧。176 (一)考试内容及评分标准参考高小教学大纲的内容与要求。健美操(一).健美操的特点、要求、编排原则。健美操的发展概况。健美操对人体锻炼价值。(一)基本技术1.徒手基本动作(1)身体基本方位及站立姿态。(2)基本手形、脚形、手位、脚位。(3)含、展胸和身体波浪。2.健美操(1)有氧操(2)韵律操素质1.一般身体素质:(1)速度:50米、25米往返跑、途中跑。(2)耐力:800米、变速跑。台阶练习(3)弹跳:立定跳远、跳绳、单脚跳。2.专项素质(1)柔软性:压肩、转肩、踢腿、压腿`坐位体前屈。(2)力量:仰卧体侧屈、仰卧举腿、握力、立卧撑。(3)弹跳:A连续跨跳B各种跳跃运动的组合练习。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2.演示法3.练习法4.模仿法5.分层教学法四、考核方式考核由三部分构成:体育的基本知识,普修课和专项课的技术技能,专项素质占40%;一般身体素质占20%;课外活动占40%。五、教材与参考书目《形体健美与健美操》黄宽柔,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10月出版《体育与健康》孙麒麟,大连理工出版社2004年6月出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176 1、课程代码:G06132、英文译名:FoundationofComputerapplication3、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必修课4、适用专业(含方向)和年级:全院5、学时与学分:72学时,4学分一、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面向全院学生的公共基础课,具有较强的操作要求。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实用技术,使学生在办公自动化、多媒体以及计算机网络等方面具有使用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中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使用计算机以及后续学习计算机相关课程打好坚实的基础。二、教学内容一,信息技术概述、计算机基本结构和原理;二,计算机软件系统、数据通信技术简介;三,文件管理与程序管理;四,文字处理软件使用;五,电子表格软件使用;六,电子演示文稿制作;七,多媒体概述、音频信号处理;八,图像处理技术基本概念;九,图像处理技术photoshop应用;十,动画处理;十一,视频信息的处理;十二,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局域网;十三,互联网技术与网络安全;十四,网页制作基本概念;十五,利用Dreamweaver制作网页。三、教学方法以“任务引领”为主要方式,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并结合以下方法讲授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完成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让学生自主的完成教学活动,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176 四、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试课程,考试的形式为闭卷上机考试。考试成绩以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按比例评定,具体分配情况为:课程成绩=平时成绩(30%)+期中考试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40%)。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2008版),上海教育委员会组编,华东师范出版社,2008.6第一版《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指导》(2008版),上海教育委员会组编,华东师范出版社,2008.6第一版参考书目:《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同步练习学习指导》(2006版),上海教育委员会组编,华东师范出版社,2007.4第一版《计算机应用基础》(第5版),(WindowsXP与Office2003环境),卢湘鸿,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7第五版《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第三版),张玲,潘爱先,张翰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第一版17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