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比较视野下的深度个案与中国经验表述

类型比较视野下的深度个案与中国经验表述

ID:14411266

大小:58.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28

类型比较视野下的深度个案与中国经验表述_第1页
类型比较视野下的深度个案与中国经验表述_第2页
类型比较视野下的深度个案与中国经验表述_第3页
类型比较视野下的深度个案与中国经验表述_第4页
类型比较视野下的深度个案与中国经验表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类型比较视野下的深度个案与中国经验表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类型比较视野下的深度个案与中国经验表述——以乡村研究中的民族志书写为例谭同学  「本文修改稿发表于《开放时代》2009年第8期,如需参考或引用,请参见纸质版本」  [内容提要]对于中国(乡村)经验中个案的代表性和自身社会研究的客观性问题,已有类型比较法和扩展(延伸)个案法等方法论对策,但如何从操作层面克服对个案经验的“麻痹症”,提高对自身社会经验的敏感性,仍值探讨。区别于综合、专题、深描、多点民族志和区域比较等方法,类型比较视野下的深度个案以类型比较视野作为特殊的“他者”眼光,增强深度个案和本土社会研究的理论自觉。中国经验的厚重、广博与

2、多样性决定了此种表述,以及中国研究本土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一、从两则中国乡村研究“公案”说起  经验万象自有其存在的方式和规律,人把握经验的路子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体验、推理、洞察、顿悟都常可能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办法。但科学研究却有些不同,它比较强调能重复检验的认知模式。人文社会科学也不例外,若不承认和遵循这一点,总似难以避免他人就“严谨性”提出的责难。纯粹的哲理性分析倒是好办,坚守严密的逻辑阵线便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相比之下,社会研究就较为费事了。尤其是在作质性研究时,如何把握和呈现社会研究中的经验,十分重要。我们常说的乡村研

3、究就是这么一种研究,在这个话题下,英国人类学家利奇挑起了一则“公案”。  1982年,利奇在其所著的《社会人类学》一书中,对以英文出版的中国早期人类学的四本民族志一一予以尖刻批评[i],并以否定性的口吻提出了两个问题:(1)自身社会研究能否做到客观?(2)个别社区的微型研究能否概括中国国情?[ii]  对于利奇的第一个问题,世界格局的改变已然构成了某种批判的“武器”。在旧殖民秩序瓦解的情况下,包括利奇在内的诸多西方人类学家不得不转向对自身社会的研究。慢慢地,西方学界对研究自身社会的正当性也予以了半推半就的认可。由此,单就研究路数来说,在

4、研究自身社会的客观性方面,中国学者未必比西方学者见拙。当然,这并不是说利奇的提问就失去了意义。事实上,利奇提此问题时,对旧殖民秩序瓦解后西方人类学的变化不可能一无所知。他之所以还坚持要提这个问题,大概不至于仅仅是因为傲慢与偏见。问题可能还在于,如何在经验研究中避免熟知带来的“视而不见”,确实是应该警醒的。  对于利奇的第二个问题,费孝通先生曾在两个场合下给予过回答。在《人的研究在中国》一文中,费先生曾以江村为例说道,“中国各地农村在地理和人文各方面的条件是不同的,所以江村不能作为中国农村的典型,也就是说,不能用江村的社会体系等情况硬套到

5、其他的中国农村去。但同时应当承认,它是个农村而不是牧业社区,它是中国农村,而不是别国的农村。”[iii]进而,他认为,通过“类型比较法”可能从个别“逐步接近”整体。在《重读序言》一文中,费先生进一步分析道,“江村固然不是中国全部农村的‘典型’,但不失为许多中国农村所共同的‘类型’或‘模式’”[iv].  早在《云南三村》(EarthboundChina)一书中,费孝通、张之毅就实践了类型比较法,并就中国农村人地关系、手工业等问题作出了富有解释力的精辟分析[v].由此,没有理由认为它仅仅是用以回答利奇的辩词。不过,大概由于西方学界较专注于

6、学术的有趣性,对学术研究对象——“他者”的经验生活及社会命运则不甚关心,以致未受“学术领域中各科边界约束”的《云南三村》,并未得到西方学者的重视[vi],类型比较法也未引起其兴趣。  晚近,一些学者尝试着不是以费孝通式的反驳态度,而是以融入西方话语体系为基础,借鉴当代西方社会学与人类学发展出的新理论、新方法,探讨个案研究的改进之法。其中,布若威(Burawoy)所推崇的扩展个案研究法(extendedcasemethod,又译“延伸个案法”)引起了较多研究者的重视[vii].例如,朱晓阳援引“延伸个案”方法,对作者在云南滇池边一个村庄所

7、得田野资料进行了分析。作者将延伸性个案视作一种个人或集体行动的“条件信息”,这种条件信息以及其他历史时间下的结构性和或然性条件的交汇,影响特定行动者的行动,从而影响村落社区建设之“现实”[viii].与朱晓阳不同,卢晖临、李雪结合学术史分析对扩展个案法的衍生和方法论特点,从理论上进行了一次论证。作者比较了四种处理个案中的特殊性与普遍性、微观与宏观之间关系的方法——超越个案的概括、个案中的概括、分析性概括以及扩展个案法,认为扩展个案法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它立足于宏观分析微观,通过微观反观宏观,并在实践中凸现理论的功能,经由理论重构而产生一般

8、性法则[ix].  毋庸置疑,朱晓阳与卢晖临、李雪的具体分析进路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无论是朱晓阳结合经验材料解读以凸现扩展个案法的特点,还是卢晖临与李雪对之进行方法论层面的分析,都很明显地受到了解释学与解释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