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有性免疫细胞抗原提呈细胞及抗原提呈

固有性免疫细胞抗原提呈细胞及抗原提呈

ID:14393183

大小:7.81 MB

页数:58页

时间:2018-07-28

固有性免疫细胞抗原提呈细胞及抗原提呈_第1页
固有性免疫细胞抗原提呈细胞及抗原提呈_第2页
固有性免疫细胞抗原提呈细胞及抗原提呈_第3页
固有性免疫细胞抗原提呈细胞及抗原提呈_第4页
固有性免疫细胞抗原提呈细胞及抗原提呈_第5页
资源描述:

《固有性免疫细胞抗原提呈细胞及抗原提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陈小军022-833368172013.9.30医学免疫学第十一章固有免疫细胞、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及提呈目的要求(一)掌握抗原提呈细胞的概念与种类。(二)熟悉抗原提呈细胞对抗原的处理与提呈。(三)了解抗原提呈细胞的特点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概述固有免疫应答固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组织屏障固有免疫细胞体液中的固有免疫分子概述也称非特异性免疫,是生物在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固有免疫概念固有免疫组成组织屏障胎盘屏障消化道、呼吸道、眼等粘膜屏障及皮肤屏障血脑屏障化学屏障微生物屏障固有免疫细胞γδT细胞B

2、1细胞固有免疫分子补体系统细胞因子抗菌肽及酶类防御素溶菌酶乙型溶素概述瞬时固有免疫应答阶段:感染发生的0~4小时之内局部屏障、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的作用早期固有免疫应答阶段:感染发生的4~96小时之内固有免疫强度、范围的增强与扩大适应性免疫应答诱导阶段:感染发生的96小时之后抗原处理与提呈→T细胞固有免疫作用时相启动应答调节类型协助效应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固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固有免疫细胞◆数量多◆更新快◆胞浆内颗粒丰富◆趋化性、吞噬作用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固有免疫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单核细胞/Mφ◆体积大,多

3、形性◆黏附特性◆胞浆内溶酶体、线粒体丰富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固有免疫细胞Mφ的识别机制甘露糖受体(mannosereceptor,MR)Toll样受体(toll-likereceptor,TLR)清道夫受体(scavengerreceptor,SR)模式识别受体(PRR)调理性受体IgGFc受体(FcγR)、补体受体(C3bR/C4bR)细胞因子受体固有免疫细胞表面能够识别病原体某些共有特定分子结构的受体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PRR的配体,病原体及其产物所共有的、某些高度保守的特定分子TLR4C3bR/C4bRFcγR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固有

4、免疫细胞Mφ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清除、杀伤病原体参与和促进炎症反应杀伤靶细胞加工、提呈抗原免疫调节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固有免疫细胞Mφ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清除、杀伤病原体参与和促进炎症反应杀伤靶细胞加工、提呈抗原免疫调节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固有免疫细胞Mφ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清除、杀伤病原体Mφ氧依赖性途径氧非依赖性途径摄取吞噬体吞噬溶酶体消化降解+溶酶体具有免疫原性的小分子片段大片段→胞吐作用形成抗原肽-MHC复合物T细胞病原体等Ag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固有免疫细胞Mφ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清除、杀伤病原体参与和促进炎症反应杀伤靶细胞加工、提呈抗原免疫调节

5、参与和促进炎症反应活化的Mφ前列腺素E白三烯B4PAF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固有免疫细胞Mφ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清除、杀伤病原体参与和促进炎症反应杀伤靶细胞加工、提呈抗原免疫调节杀伤靶细胞胞内溶酶体作用蛋白水解酶、TNF-αADCC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细胞等LPSIFN-γ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固有免疫细胞Mφ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清除、杀伤病原体参与和促进炎症反应杀伤靶细胞加工、提呈抗原免疫调节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固有免疫细胞形态:胞浆内含大量嗜天青颗粒(大颗粒淋巴细胞)标志:TCR-mIg-CD16+CD56+杀伤特点:无需抗原致敏,直接杀伤靶细胞,非特异

6、性;ADCC作用(IgGFc受体)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固有免疫细胞NK细胞的杀伤作用机制1.穿孔素/颗粒酶作用途径2.FasL与Fas作用途径3.TNF-α与TNFR-Ⅰ作用途径Caspase级联反应靶细胞凋亡穿孔素/颗粒酶作用途径肿瘤细胞穿孔素DeadtumorcellNK颗粒酶DEDTNFTNFR-1DDTRADDCaspase8DEDFas/FasL途径和TNF-α/TNFR-1途径介导的细胞凋亡靶细胞抗原提呈细胞YB游离抗原YYYYYBYYBYT游离抗原YBYBYBYBYBYB抗体YTYTYT抗原抗原肽-MHC复合物抗原提呈细胞T细胞应答抗

7、原提呈细胞能够加工、处理抗原,并把抗原信息提呈给T淋巴细胞的一类细胞,在机体的免疫识别、免疫应答与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APC(antigenpresentingcell)抗原T蛋白质抗原在细胞内被降解成能与MHC分子结合的肽的过程。抗原处理抗原提呈MHC分子与抗原肽结合,将其提呈给T细胞识别的过程。抗原提呈细胞的种类与特点抗原处理与提呈的途径专职性APC: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非专职性APC:内皮细胞、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等表达MHCⅠ类分子的靶细胞(CD8+T细胞的靶细胞)抗原提呈细胞种类与特点处理与提呈途径抗原提呈细胞树突

8、状细胞,DCMHC分子由美国学者Steinman于1973年发现,因其伸出树枝样突起而得名。1993年Inaba等用G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