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混合性抑郁症的识别与处理[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混合性抑郁症的识别与处理[1]·8·第37卷第1期,2010peridoltherapy[J]1Psychiatry,1981;22(2):1581的临床资料分析[J]。四川精神卫生杂志,2005;1851余常红,杨海晨,胡赤怡。抗精神病药引起肠梗阻回顾(4):2421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0;10(4):20722081(收稿日期:2009年4月18日)61徐彩霞,邓文,黄慈芬。抗精神病药引起31例肠梗阻【摘要】 本文就混合性抑郁症识别、以及处理原则和治疗策略进行综述。混合性抑郁症的识别与处理3侯 钢3 (抑郁性混
2、合状态)的概念、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与【关键词】 双相障碍;重性抑郁障碍;混合状态;混合性抑郁症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952(2010)0120008205 在心境障碍中,同时出现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的现象,临床上称之为混合状态(mixedstates)。现今主要诊断系统(如DSM2IV2TR)对这一现象的诊断,要求必须同时符合躁狂/轻躁狂发作和重性抑郁发作(MDE)的诊断标准,按症状项目数则必须同时有至少9/10项症状(躁狂4/5项和抑郁5项),故这也可称为完全混合状态(full
3、mixed2state)。然而,临床上病人往往总是以某些症状为突出表现,虽同时存在躁狂和抑郁两组症状,却可能只符合某一相发作、而不符合另一相反相发作的诊断标准。这种未达到完全混合状态的情况又可分为两种:一种叫做躁狂性混合状态(manicmixed2state),又称混合性躁狂症(mixedmania),指符合躁狂/轻躁狂发作诊断标准的同时合并数个抑郁症状(不符合MDE诊断标准);另一种叫做抑郁性混合状态(depressivemixedstate),又称混合性抑郁症(mixeddepression),指符合MDE诊断标准的同时合并数个
4、躁狂/轻躁狂症状(不符合躁狂/轻躁狂发作诊断标准)。近年来,混合性抑郁症因其临床上并不少见、且对治疗可产生重要影响,而引起一些学者的重视。一、概念混合性抑郁症的基本定义有2个:①符合DSM2IV2TR中MDE诊断标准,同时合并至少2~3项躁狂/轻躁狂症状(根据DSM2IV2TR躁狂/轻躁狂发作诊断项目)或躁狂量表评分达到一定分值(如轻躁狂检查指南(HIG)≥8分);②MDE同时合并特定的躁狂症状(如合并精神运动性激越的激越性抑郁症)[1]。目前认为,混合性抑郁症最有效的定义是MDE同时合并至少3项躁狂/轻躁狂症状(以下无特殊注明均指
5、此定义)[2]。二、流行病学混合性抑郁症是临床上一个常见现象,可见于双相Ⅰ型障碍(BP2Ⅰ)、双相Ⅱ型障碍(BP2Ⅱ)和重性抑郁障碍(MDD),发生率为20%~70%[1]。Benazzi(2008)[3]报道了一个私人诊所连续门诊的441例BP2Ⅱ和289例MDD病人于抑郁发作时,由一名心境障碍专科医师使用DSM2IV结构式访谈问卷(SCID)和HIG进行调查,结果发现BP2Ⅱ和MDD中混合性抑郁症的发生率分别为6614%和3215%。Koukopoulos等(2007)[4]调查了1026例符合DSM2IV中MDE的住院索引病例
6、,发现混合性抑郁症(按照RDC标准)总的发生率为33%,其中BP2Ⅰ中的发生率为51%、BP2Ⅱ中3〔作者工作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南京,210029)。3〔第一作者简介〕侯钢(1958—),男,江苏南京,教授。主要从事抑郁症的研究。(2418岁±1119岁和3317±1411岁);21岁以前发病的患者(包括BP2Ⅱ和MDD)中,混合性抑郁症的发生率为7015%,明显高于2l岁以后发病的患者(4918%),提示混合性抑郁症与早年发病相关。与病前情绪不稳定性气质相关。(2117岁±917岁和2718岁±1212岁)均明显低于
7、非混合性抑郁症Benazzi仍在争论之中。,并因其涉及治疗策略的选择和有关Benazzi(2007)[6]发现在BP2Ⅱ和MDD病人自杀的预测而倍受关注[1]中,混合性抑郁症的发病年龄(2005)对320例BP2Ⅱ进行研究,发现激越性抑郁症中有7518%的患者为混合性抑郁国际精神病学杂志为32%、MDD中为30%。总的来说,单相抑郁中有1/3、双相抑郁中有2/3的病例为混合性抑郁症[5]。三、临床特征11社会人口学特征目前未发现混合性抑郁症存在性别差异,发病年龄在成人并无差异,但少年儿童似乎更多见,且[1]混合性抑郁症另一重要特征是
8、与双相障碍家族史相关联[1]。Benazzi(2005)[7]稍早对同一样本使用家族史筛选量表进行了调查,发现双相障碍家族史阳性(包括BP2Ⅰ和BP2Ⅱ)的病人中混合性抑郁症的发生率为7515%,明显高于家族史阴性组(4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