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209088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6
《探析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及处理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析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及处理方法 摘要:2013年首批四家上市银行华夏、兴业、浦发、平安的年报显示,在业绩保持高增长的同时,也表现出令人堪忧的一面,即其存贷款利息间的差额有进一步缩小的趋势,相比2011年,四家上市银行的不良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针对目前各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的表现及其背后的原因,本文尝试提出如何正确看待不良贷款以及处理不良贷款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理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一、我国各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率的现状 不良贷款指存在潜
2、在风险的贷款,如借款人不能或有迹象表明不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足额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金和利息,则该资产形成银行的不良贷款。根据贷款不同的风险程度,我国自2002年将其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其中后三者被认为是不良贷款。 降低不良贷款规模和比率是本世纪初商业银行改革的重点,在权衡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达到尽可能低的不良率是商业银行良好效率和效益的表现。然而近期,随着商业银行半年报的推出,今年首批上市的四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和余额均显示出较大幅度的上升,且在不同的地区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银行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出现
3、“双升” 由于存贷利差缩小,各大商业银行在2012年后即出现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恶化的倾向。华夏银行出现不良贷款余额上升,兴业、浦发、平安三家银行出现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的“双升”。华夏银行半年报显示,尽管其不良率在降低,但基数较高。浦发银行则表现出较为严重的不良“双升”。根据银监会发布的公告,6月末银行业不良率为0.9%,不良贷款环比增182亿。平安银行二季度不良贷款增加幅度高达50%以上。同时,银监会发布的数据还显示,6月末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较一季度大幅增加。 2.不同类型和地区的银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分机构看,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由于其主营业务的侧重不同呈
4、现出不同的不良率。以工农中建交为代表的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基数较大,新增较少;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基数较小,新增较多;受政策影响各城市商业银行及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及新增数都较大。 分地区看,江浙沪地区是浦发银行贷款的主要投放地,也是其不良贷款的高发地,其他地区的贷款质量基本保持稳定。 分行业看,不良贷款通常高发于制造业、批发零售行业和零售业等资金链条较紧凑的领域。 从不良贷款的行业分布看,制造业、批发零售行业和零售业等不良率有较为明显的增加。 二、目前的不良资产形成背后的主因 不良贷款的形成不仅反映了当下经济周期发生变化,宏观经济总体处于紧缩的状况,其
5、也是制度性矛盾存在的体现。其具体原因如下: 首先,经济依然处于下行期间,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导致还款困难。2011年中国经济从高点回落,GDP增速逐季降低,2009年出台的4万亿投资计划从去年开始则显现出刺激乏力,政策出台初期急速扩张拉动经济高速发展,后期逐步退出甚至负增长则拖动经济下滑,2012年基础建设投资大幅下降使钢铁、水泥等产业增长放缓。今年房地产调控的力度仍旧不减,也使房地产相关产业受到影响。此外,消费需求减弱以及外部经济冲击等因素均导致大量企业盈利能力不足,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的中小企业,较多出现经营困难甚至破产等状况,直接构成了银行的不良贷款。 其次,银监会2012
6、年初对不良贷款的分类评价标准更加严格,暴露了更多不良贷款。2009到2011三年间投放的25万亿贷款中,存在分类不准确、分类偏离差异度比较大等问题,这说明当时的统计数据并未真实地反映出贷款质量。而2012年初银监会向商业银行部署“贷款质量真实性检查”,以“贷款五级分类检查为主”,采用“各机构自查以及地方银监局抽查”的方式,主要考核了贷款集中度、贷款迁徙率、贷款分类偏离度和大额不良贷款的跟踪监测等内容,通过加强贷款五级分类管理,重点核查了不良贷款的真实状况,这也使以往潜在的不良贷款暴露出来。 三、如何看待不良以及处理不良资产的政策建议 虽然2012上半年不良率呈现“双升”状况
7、,但仍应理性看待不良,没必要谈不良而色变。一方面,国内银行不良已低于很多发达国家,出现适度反弹也是正常的。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及我国征信系统有待完善等原因,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如果为了维持较低的不良率在信贷业务中过度谨慎则是因噎废食的表现,既可能丧失潜在的优质客户也不能满足社会多层次的融资需求。基于上述认识,在处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注意尽量避免金融监管和国家产业政策之间的冲突 近期不良率回升与国家的产业政策不无关系,如房地产调控政策使开发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