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205939
大小:95.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26
《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课程知识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课程知识要点第 1 节:心理健康概述第一单元 心理健康的概念(教程第169页)知识点:心理健康的不同理解(领会)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十条标准:(识记)1.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2.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评估自己的能力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4.不脱离周围的现实环境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9.在符合团体的要求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知识点:心理健康的概念(识记)心理健康从四个方面理解:1.人的心理,即知、情、意活动的内在关系的协调2.心理的内容与客观世
2、界保持统一,使人体内外环境平衡、促使个体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状态3.不断发展健全人格。4.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第二单元 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教程第169-173页) 知识点:心理健康的十标准(识记)1.周期节律性2.意识水平3.暗示性4.心理活动强度5.心理活动耐受力6.心理康复能力7.心理自控力8.自信心9.社会交往10.环境适应能力知识点:心理健康三标准论(识记)1.体验标准2.操作标准3.发展标准知识点:心理健康七标准要点:心理健康水平与智力水平的关系(领会) 心理健康水平与智力商数各有自己的评估条件和方法,属于两类不同
3、性质、在逻辑上不能彼此包容的概念,我们不能证明智力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也不能证明智力水平越低,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这就意味着在正常情况下,心理健康水平与智力水平是两个不相关的概念,为此将一个与心理健康无关的因素去衡量心理健康,不足取。第三单元 促进心理健康的原则与途径(教程第173-175页)知识点:促进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则(应用)1.遗传因素、教育因素与认知因素并重的原则2.人与环境协调原则3.身心统一原则4.个体与群体相结合的原则5.知、情、行相对平衡的原则知识点:增进心理健康的基本途径(应用)生理方面的途径心理方面的途径社会方面的途径第 2 节:正常与异常心理的区分标准与原则第一
4、单元 对心理异常的一般理解(教程第175页)知识点:对心理异常的一般理解(领会)(应用)1.统计学角度2.人类学角度3.社会学角度4.精神医学角度5.认知心理学角度第二单元 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的标准(教程第175-176页)知识点: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的标准(领会)(应用)1.医学标准2.统计学标准3.内省经验标准4.社会适应标准第三单元 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教程第176-177页)知识点: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识记)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2.心理活动的内在一致性原则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第四单元 心理健康状态的破坏(教程第177-182页)知识点:心理健康的状态(领
5、会、应用) 从静态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从发展角度看,心理健康则是围绕着健康常模,在一定范围内,不断上下波动的过程,所以,又可以说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平衡状态,这种动态平衡状态,是在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发生的。同理,在这两者相互作用过程中,这种动态平衡状态被打破,即心理健康状态的破坏,也可随时发生。 心理健康的主体,也是心理健康状态的体现者,具有生物、精神和社会属性,是这三种属性的辨证统一体,所以,人对生存环境中,生物、精神和社会性的压力或刺激可以产生“共鸣”,这一特性,可以用物理学中的共振原理,作为比拟。 在通常情况下,心理平衡状态的破坏不超越人自身固有的自我平衡能力范围,这
6、时,心理健康状态可以不被破坏,然而一旦超越了自我平衡能力的范围,人的心态就会出现问题和紊乱,这时我们说,人的心理健康状态被破坏了。知识点:临床相、诊断(领会)对上图要说明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人对生物的、精神的、和社会的三种压力可以发生响应,换句话说,人为什么对这三种刺激可以产生反映。从人性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来看,是因为在人的本质包含三种基本属性,这类似物理学中的共振或共鸣原理,人性自身有这三类“固有频率”,所以对这三种刺激可以发生“共鸣”。 第 3 节:常见心理障碍第一单元 常见心理障碍的主要症状(教程第183-188页)知识点:情感障碍(领会、应用)情感淡漠:表现为情感活动的减退或丧失情绪低落
7、:也可以叫情绪抑郁,是负性情感活动的增强焦虑:过分担心发生威胁自身安全和其他不良后果的心境情感脆弱:这是一种情感调节上的障碍知识点:意向行为障碍(领会、应用)1、意向缺乏:主要指高级意向的减退和缺乏。(识记)2、意向增强:一般所指的意向增强主要是低级意向增强(识记)3、意向倒错:主要指食欲和性欲的倒错(识记)4、强迫意向:患者有做出某种动作的强烈冲动,但不付诸行动,叫做强迫意向(识记)5、强迫动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